便携式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2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壶,特别是一种便携式保温壶。
背景技术
随着全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现阶段的科技也在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人 们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红酒、啤酒和香槟酒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对已经冷冻后的红酒、啤 酒和香槟酒的保温保鲜有了新的要求。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638565Y于2004年9月8日 公开了一种红酒保鲜售卖机,包括机体、储酒器及及冷装置组成,储酒器置于机体上部,机 体上部盖有外罩,外罩罩住储酒器形成一保鲜空间,机体内还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 与保鲜空间之间安装一具有通孔的保温层,制冷装置由半导体制冷片、紧贴半导体制冷片 冷端面的制冷散热器、固定在制冷散热器上的制冷风扇、紧贴半导体制冷片热端面的换热 器、固定在换热器上的换热风扇及控制电路板组成,其中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保温层上的 通孔,制冷散热器及其制冷风扇置于保温层上部的保鲜空间,换热器、换热风扇及控制电路 板固定在保温层下部的容置空间;储酒器具有酒嘴,酒嘴是出酒嘴,酒嘴上插有导管,导管 上端伸至储酒器内腔上部,下端与换向阀连接。换向阀为三通电磁换向阀,三通电磁换向阀 还连接有真空泵和空气过滤器。保温层是一隔板,隔板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这种饮料保鲜 设备摆放空间大,制作成本高,结构复杂以及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适用 范围广的便携式保温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便携式保温壶,包括壶身和壶盖,其特征是壶身内设置有第 一保温内衬,壶盖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内衬,壶身的上缘与壶盖的下缘相接,第一保温内衬的 上端与第二保温内衬的下端相接,提手钩挂在壶身上。所述第一保温内衬的上端设置有凹位,第二保温内衬的下端对应的设置有凸部。所述提手的钩挂位避开第二保温内衬的凸部。所述壶盖的截面的中部呈内凹的弧形。所述壶盖的截面为上部小下部大,或者,壶盖的截面为上部和下部一样大。所述壶盖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状,截面的中部呈内凹的弧形。所述提手的中下部与壶盖的外轮廓贴合,提手的上部与壶盖之间设置有避空位。所述提手的上部呈弧形。本发明中的提手的钩挂位避开第二保温内衬的凸部,也就是位于第一保温内衬的 凹位侧面,正好被第一保温内衬所阻挡,因此可以彻底隔断冷桥,提高保温性能。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红酒保鲜,还可以适用于啤酒及香槟、果汁等的保鲜,对经过 冷冻或冷藏处理的的红酒、啤酒、香槟或果汁等可延长其冷冻保温和保鲜时间,不额外消耗 能源,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保温性能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o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保温壶,也可以适用于保温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壶身,1. 1为定位孔,2为壶盖,3为第一保温内衬,4为第二保温内衬, 4. 1为凸部,5为提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便携式保温壶,包括壶身1和壶盖2,壶身1内设置有第一保温 内衬3,壶盖2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内衬4,壶身1的上缘与壶盖2的下缘相接,第一保温内衬 3的上端与第二保温内衬4的下端相接,提手5钩挂在壶身1上。第一保温内衬3的上端设 置有凹位,第二保温内衬4的下端对应的设置有凸部4. 1。提手5的钩挂位,也就是安装位,避开第二保温内衬4的凸部4. 1。壶盖2的截面 为上部小下部大,截面的中部呈内凹的弧形;或者,壶盖的截面为上部和下部一样大,截面 的中部呈内凹的弧形。图中给出了后种方案的具体结构。提手5的中下部与壶盖2的外轮廓贴合,提手5的上部与壶盖2之间设置有便于 提放保温壶的避空位。提手5的上部呈弧形。本实施例中的壶身、壶盖和提手均可采用不锈钢、塑料或压铸制品制成;第一保温 内衬和第二保温内衬可为EPS泡沫保温内衬或发泡保温内衬。组装时,首先在壶身1内装入第一保温内衬3,接着将提手5对准壶身1上的定位 孔1. 1装入,与此同时在壶盖2内装入第二保温内衬4,然后将第二保温内衬4的凸部4. 1 对准第一保温内衬3的凹位装入至壶身1的上缘与壶盖2的下缘相接。转动提手5至其与 壶盖2的外轮廓贴合,此时,提手5与壶盖2中部呈内凹的弧形位紧密贴合,提手5的下部 钩挂在壶身1的定位孔1. 1中,提手的下部紧压在壶盖上,壶身1和壶盖2通过提手在保温 过程中始终紧密连接,防止壶身和壶盖之间出现松动,从而有效阻隔冷量散失;当需要取出 红酒时,转动提手,至提手与壶盖外轮廓分离即可打开壶盖。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型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 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的方案内。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式保温壶,包括壶身(1)和壶盖(2),其特征是壶身内设置有第一保温内衬(3),壶盖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内衬(4),壶身的上缘与壶盖的下缘相接,第一保温内衬的上端与第二保温内衬的下端相接,提手(5)钩挂在壶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保温内衬(3)的上端设置 有凹位,第二保温内衬(4)的下端对应的设置有凸部(4. 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提手(5)的钩挂位避开第二保 温内衬(4)的凸部(4.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盖(2)的截面的中部呈内凹 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壶盖(2)的截面为上部小下部 大,或者,壶盖的截面为上部和下部一样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提手(5)的中下部与壶盖 (2)的外轮廓贴合,提手的上部与壶盖之间设置有避空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保温壶,其特征是所述提手(5)的上部呈弧形。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保温壶,包括壶身和壶盖,壶身内设置有第一保温内衬,壶盖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内衬,壶身的上缘与壶盖的下缘相接,第一保温内衬的上端与第二保温内衬的下端相接,提手钩挂在壶身上。第一保温内衬的上端设置有凹位,第二保温内衬的下端对应的设置有凸部。提手的钩挂位避开第二保温内衬的凸部。壶盖的截面的中部呈内凹的弧形。壶盖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状。提手的中下部与壶盖的外轮廓贴合,提手的上部与壶盖之间设置有避空位。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红酒保鲜,还可以适用于啤酒及香槟、果汁等的保鲜,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保温性能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A45F3/16GK101822460SQ20101013787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熊建锋, 郭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