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举健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71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举健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设备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拉举健身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工商社会生活繁忙及高度都市化导致生活空间缩减,使现代人普遍有运动量 不足的问题。而根据医学研究指出,少量而多次的运动方式,其预防心脏病的成效和密集性 地做一段长时间运动一样好,也因此业界开发有多种室内健身器材,由于该能供室内运动 使用的健身器材以不受限于时间、空间与气候的使用特性,故成为增加现代人运动量的主 要辅助工具,为了使人体不同部位都能获得训练以均衡地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是有针对人 体不同部位肌肉进行重力训练或用于加强心肺功能的各种类型运动器材。以训练臂力与胸肌为主的拉举式健身器为例,主要是通过手臂拉举一预定重量的 配重块,达到锻练手臂肌肉的效果。现有的拉举式健身器具有一主机架、一设于主机架上的 载座组、一配置设于主机架上的配重组、一设于主机架上由滑轮与索件组成的牵引组,一设 于主机架的载座组上方的拉杆件,该拉杆件并设于牵引组的出力端,供使用者坐在载座组 上,且利用双手向下拉动该拉杆件,而拉杆件则通过牵引组与配重组连接的关系,以提供其 阻尼训练效果。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M364523号等,另如实用新型第M369157号的专利 前案,其进一步于主机架两侧设有连接该牵引组的左右旋摆件,供进行扩胸运动,以提供不 同的运动样式;而前述健身器的拉杆件通常是设于主机架的载座组上方,因此在考虑使用者站立 时碰撞头部及手臂上下拉举的活动空间下,主机架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若再加上部份健 身器具有左右旋摆的运动效果,则其在拉杆件与左右旋摆件的宽度考虑下,更使健身器的 宽度增加,无形间即加大健身器的体积,再者拉杆件与旋摆件分属不同组件,如此不仅增加 组装复杂度与难度,且也会增加组件,再加上运输与收纳的空间成本,进一步增加其成本, 同时由于这类健身器是属大型器材,在消费成本与摆置空间的考虑下,通常仅能用于专业 的健身房中,较少消费者会采买置于家中;另其使用型态上,由于现有健身器通常仅具有上下拉伸及左右旋摆的运动,故其 可选择的运动样式少,无法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且容易造成使用者因动作单调而提不 起使用的兴趣。再者,其拉杆件或旋摆件其使用方式有一定的运动轨迹,相对的造成其手部 活动范围较狭窄及运动效果受限的缺点,因此当其大小、距离或位置与使用者体型不符时, 则容易形成运动伤害。换言之,现有的健身器因设计未臻完善,而普遍存在有体积大、成本高、运动样式 少及易产生运动伤害的困扰与不便,故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缘是,本实用新型人乃针对前述现有拉举健身器结构在使用时所面临的问题深入 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研发的经验与使用的需求,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 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拉举健身器结构,借以克服现有拉举健身器结构因体积大 及运动样式少所造成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拉举健身器结构,借以能有效的缩小其运输与收纳的空间,进一步减少材料的使用, 而能有效降低其制造与运输的成本,其能增加拉举健身器的运动样式,且能进一步符合使 用者的运动需求,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形成,进一步有效的增进其训练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是由一基座、两 枢设于基座上的拉伸组、一滑设于基座上的配重组及一设于拉伸组与配重组间由滑轮与索 件组成的牵引组所组成;其中所述基座后侧设有一供组设牵引组的框架,框架具有一供 枢设拉伸组的立框杆及一供滑设配重组的滑框杆;所述两拉伸组是分设于立框杆两侧,各 拉伸组分别具有一调整座及一立杆,其中立杆可利用调整座选择性相对立框杆旋摆改变角 度;所述配重组是滑设于基座框架的滑框杆上,该配重组具有一滑设于滑框杆上的滑套,且 滑套可受牵引组的索件作用而选择性上、下滑移;所述牵引组是设于框架的配重组与拉伸 组间,且牵引组索件并于两侧拉伸组的立杆自由端具有一上出力端,牵引组索件的上出力 端可供选择性组接一握套,供使用者在握持握套后,可施力将牵引组索件的上出力端向外 拉出。前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中基座具有两略为平行且向前延伸的前伸杆,且基座 于两前伸杆前端间设有一踩踏板,而牵引组并于两侧前伸杆自由端分设有一下出力端,以 增加其运动形态。前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中基座的框架立框杆上设有一载座组,该载座组具有 锁设于框架立框杆的一座垫与一靠垫,其中座垫可选择性拆下,让使用者可站立运动。前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中拉伸组的调整座是于立框杆上设有一固定盘,固定 盘于邻近周缘处形成有系列限位孔,又调整座于固定盘上枢设有两相对的转轴盘,而立杆 是固设于两转轴盘上,再者两转轴盘间设有一对应固定盘限位孔的滑筒,滑筒一端具有一 螺锁段,又滑筒的螺锁段上螺设有一螺筒,且滑筒内滑设有一限位杆,该限位杆两端可分别 穿出滑筒与螺筒,限位杆与螺筒间并顶撑有一弹性件,又限位杆穿出螺筒的一端螺设有一 拉钮,借以令限位杆另端可选择性同步穿扣于固定盘限位孔,以供立杆于调整角度后定位 用。前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中配重组的滑套两侧分别设有一水平凸伸的悬挂杆, 两悬挂杆可供选择性增减不同规格的重力块,使配重组可利用重力块调整总重量,以满足 使用者的不同运动需求。借此,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展现,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能利用拉伸组的立杆 可上、下旋转调整的特性,不仅可供使用者选择进行不同方向的拉举运动,增加其运动的多 样化,且能改变整个拉举机在运输或收纳时的高度及宽度,可有效缩小其运输或收纳的体 积与空间,同时更可减少组件,以简化其组装的复杂度与难度,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进一 步并可减少运动伤害,故能有效地提升其运动训练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显示其主要元件的态样及 其相对关系。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结构的主视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结构的后视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结构中拉伸组分解示意图,显示拉伸组各组件的态 样及其相对关系。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伸组的侧视断面示意图,显示其立杆调整前的限位杆动作。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伸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显示其立杆调整时的动作。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结构于实际使用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其用于下拉 的胸、臂部训练动作。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结构于实际使用的另一动作示意图,显示其用于 侧拉的胸部训练动作。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结构于实际使用的再一动作示意图,显示其用于 上拉的臂力训练动作。图中标号说明10 基座12踩踏板16 立框杆20载座组25 靠垫31 调整座320限位孔330 滑筒34 螺筒350弹性件38 立杆41 滑套45重力块51上出力端55 握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结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如
图1、图2及图3所示,其 是由一基座10、一设于基座10上的载座组20、两枢设于基座10上的拉伸组30、一滑设于基 座10上的配重组40及一设于拉伸组30与配重组40间由滑轮与索件组成的牵引组50所 组成;其中所述基座10是呈「开」形框体,且基座10具有两略为平行且向前延伸的前伸 杆11,以增加基座10的重心面积,使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可稳固立设于地面,再者基座
11前伸杆15框架18滑框杆21座垫30拉伸组32固定盘33转轴盘331螺锁段35限位杆351拉钮40配重组
42悬挂杆 50牵引组 52下出力端
510于两前伸杆11前端间设有一踩踏板12,又基座10后侧设有一向上凸伸的框架15,框架 15具有一供组设载座组20与枢设拉伸组30的立框杆16及一供滑设配重组40的滑框杆 18,且框架15可供组设前述的牵引组50 ;又所述载座组20具有锁设于前述框架15立框杆16的一座垫21与一靠垫25,其 中座垫21可选择性拆下,让使用者可站立于基座10踩踏板12上运动;另所述两拉伸组30是分设于框架15的立框杆16两侧,各拉伸组30是由一调整座 31及一立杆38所组成,其中调整座31的构成如图4所示,其是于立框杆16上设有一固定 盘32,固定盘32于邻近周缘处形成有系列限位孔320,又调整座31于固定盘32上枢设有 两相对的转轴盘33,前述立杆38是固设于两转轴盘33之间,使立杆38可利用转轴盘33相 对固定盘32旋转改变夹角,又两转轴盘33间设有一对应固定盘32限位孔320的滑筒330, 滑筒330 —端具有一螺锁段331,又滑筒330的螺锁段331上螺设有一螺筒34,且滑筒330 内滑设有一限位杆35,该限位杆35两端可分别穿出滑筒330与螺筒34,且限位杆35与螺 筒34间顶撑有一弹性件350,又限位杆35穿出螺筒34的一端并螺设有一拉钮351,借以令 限位杆35另端可选择性同步穿扣于固定盘32限位孔320如图5所示,以供立杆38于调 整角度后定位用如图6所示;至于所述配重组40是滑设于基座10框架15的滑框杆18上,该配重组40具有一 滑设于滑框杆18上的滑套41,且滑套41可受牵引组50的索件作用而选择性上、下滑移,又 滑套41两侧分别设有一水平凸伸的悬挂杆42,该两悬挂杆42可供选择性增减不同规格的 重力块45,使配重组40可利用重力块45调整总重量,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运动需求,且能 易于更换配重组40的重力块45 ;而前述由滑轮与索件组成的牵引组50是设于框架15的配重组40与拉伸组30间, 且牵引组50索件并于两侧拉伸组30的立杆38自由端具有一上出力端51,及于基座10两 侧前伸杆11自由端分设有一下出力端52,牵引组50索件的上、下出力端51、52可供选择性 组接握套阳,供使用者在握持握套阳后,可施力将牵引组50索件的上、下出力端51、52向 外拉出如图7、图8及图9所示,以带动配重组40向上滑动,而达到运动的目的;借此,组构成一体积小、且具多样运动形态的拉举健身器结构。至于本实用新型拉举健身器结构于实际运用时,则仍请参看图2所示,在操作上, 使用者可通过载座组20采正面坐姿或背面坐姿,及使用者亦可在取下载座组20的座垫21 后采站姿或跪姿等方式,并通过双手、脚或单手、脚或以腰力拉举牵引组50索件的上、下出 力端51、52的握套55来进行拉举运动,以供使用者训练臂力、胸肌、腰力、腿力等,如此可供 使用者以不同的运动形态来动作,而能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以避免使用者因单调乏味而不 运动的状况;又如图7、图8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供使用者依其体型与活动范围来改变拉 伸组30的角度,当其立杆38需要改变角度时,如图5、图6所示,将转轴盘33上的限位杆 35利用拉钮351向外拉出,使限位杆35脱离固定盘32的限位孔320,如此立杆38即可利 用转轴盘33相对固定盘32转动,而改变立杆38的角度,且立杆38在移至所欲调整的角度 位置时,即放开限位杆35,使限位杆35重新插掣于固定盘32的对应限位孔320内,让立杆 38能重新获得定位,而达到改变拉伸组30立杆38角度的目的,以便于使用者进行不同的训 练,同时可减少使用者发生运动伤害的现象;[0050]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在运输及收纳时,可进一步将拉伸组30的立杆38 完全放下,如此即可缩小运输与收纳的体积,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拉举健身器不论是上下 拉举运动或左右旋摆运动,均是使用相同拉伸组30,而无需另外增加组件,故相较于现有者 可简化其结构,故可大幅降低其成本;更甚者,由于本实用新型配重组40的悬挂杆42端部是呈开放状,让使用者可随时 依需求,于该两悬挂杆42上选择性增减不同规格的重力块45,使配重组40可利用重力块 45调整总重量,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运动需求,其具有易于操作更换之效,故有效提升拉举 健身器结构的附加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 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 关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拉举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一基座、两枢设于基座上的拉伸组、一滑设 于基座上的配重组及一设于拉伸组与配重组间由滑轮与索件组成的牵引组所组成;其中所述基座后侧设有一供组设牵引组的框架,框架具有一供枢设拉伸组的立框杆及一供 滑设配重组的滑框杆;所述两拉伸组是分设于立框杆两侧,各拉伸组分别具有一调整座及一立杆,其中立杆 可利用调整座选择性相对立框杆旋摆改变角度;所述配重组是滑设于基座框架的滑框杆上,该配重组具有一滑设于滑框杆上的滑套, 且滑套可受牵引组的索件作用而选择性上、下滑移;所述牵引组是设于框架的配重组与拉伸组间,且牵引组索件并于两侧拉伸组的立杆自 由端具有一上出力端,牵引组索件的上出力端可供选择性组接一握套,供使用者在握持握 套后,可施力将牵引组索件的上出力端向外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两略为平行且 向前延伸的前伸杆,且基座于两前伸杆前端间设有一踩踏板,而牵引组并于两侧前伸杆自 由端分设有一下出力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框架立框杆上设 有一载座组,该载座组具有锁设于框架立框杆的一座垫与一靠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的调整座是于立 框杆上设有一固定盘,固定盘于邻近周缘处形成有系列限位孔,又调整座于固定盘上枢设 有两相对的转轴盘,而立杆是固设于两转轴盘上,再者两转轴盘间设有一对应固定盘限位 孔的滑筒,滑筒一端具有一螺锁段,又滑筒的螺锁段上螺设有一螺筒,且滑筒内滑设有一限 位杆,该限位杆两端可分别穿出滑筒与螺筒,限位杆与螺筒间并顶撑有一弹性件,又限位杆 穿出螺筒的一端螺设有一拉钮,借以令限位杆另端可选择性同步穿扣于固定盘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举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的滑套两侧分别 设有一水平凸伸的悬挂杆,该两悬挂杆可供选择性增减不同规格的重力块。
专利摘要一种拉举健身器结构,该拉举健身器由一基座、两枢设于基座上的拉伸组、一滑设于基座上的配重组及一设于拉伸组与配重组间由滑轮与索件组成的牵引组所组成;其中基座后侧设有一供组设牵引组的框架;两拉伸组分设于立框杆两侧,各拉伸组分别具有一调整座及一立杆;配重组滑设于基座框架的滑框杆上,该配重组具有一滑设于滑框杆上的滑套;牵引组设于框架的配重组与拉伸组间,且牵引组索件并于两侧拉伸组的立杆自由端具有一上出力端。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其运动的多样化,有效缩小其运输或收纳的体积与空间,达到降低成本,进一步减少运动伤害,有效地提升其运动训练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6GK201871166SQ20102053987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
发明者熊豹 申请人:熊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