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35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毛球拍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羽毛球拍的拍框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对于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当球拍击球时,球拍面产生扭转的幅度越小,球拍的扭力越小对球的控制性就越好,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毛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因此,要达到球拍轻量化设计,且要提高拍框的硬度,则成为业界致力研发的重点。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羽毛球拍拍框的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其能提高羽毛球拍拍框的硬度及具有消震功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包括内框面、外框面、连接内框面和外框面的框架正周面和贯穿内框面和外框面的线孔,该外框面形成有凸出于外框面的加强块结构,该加强块结构形成有线沟槽,相邻加强块之间形成导流凹槽。该加强块结构一体成型在外框面上。该加强块结构分布在整个外框面上。该加强块结构分布在外框面的局部区段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外框面上的加强块结构,提高了整个拍框的硬度,在受到外力压迫时具有较佳的的抗形变能力,且相邻两加强块结构之间形成的导流凹槽还能起到导通气流的功效,进而使挥拍更加平稳和流畅,还可以有效的改变羽毛球拍受力时产生的振动波长和频率,对挥拍击打时所产生的振动具有较佳的阻尼作用,从而使该羽毛球拍拍框具有消震功能,加强块结构还形成有线沟槽,不仅能有效保护球拍线,且进一步提升抗变形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B-B线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列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0019]拍框 1内框面11外框面12线沟槽121框架正周面13线孔14加强块结构15线沟槽151导流凹槽1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拍框1主要由内框面11、外框面12、框架正周面13以及贯穿内框面和外框面的线孔14组成,该框架正周面13连接在内框面11与外框面12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在该拍框1的外框面12上一体成型有凸出于外框面12的加强块结构15,相邻两加强块之间形成导流凹槽 16,该加强块结构15的中间部分还形成有线沟槽151,该线沟槽151的槽底与该外框面12 相齐平,张网时,球拍线嵌在该线沟槽151内,该球拍线的最高点低于加强块结构15的最高点,从而能有效保护到球拍线,需要说明的是,该加强块结构15可以分布在整个拍框1的外框面12上,也可以仅分布在拍框1的局部区段上,如图1所示,该加强线结构15分布在拍框1的上半部分区段的外框面12上,具体位置则不做限定。该结构提高了整个拍框1的硬度,在受到外力压迫时具有较佳的的抗形变能力并起到导通气流、消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6所示,该拍框1的外框面12上形成有线沟槽121,该线沟槽121的槽底与加强块结构15上形成的线沟槽151的槽底可相齐平设置,还可以相对高低设置。其结构能进一步提升抗变形能力。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包括内框面、外框面、连接内框面和外框面的框架正周面和贯穿内框面和外框面的线孔,其特征在于该外框面形成有凸出于外框面的加强块结构,该加强块结构形成有线沟槽,相邻加强块结构之间形成导流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拍框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块结构一体成型在外框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拍框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块结构分布在整个外框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拍框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块结构分布在外框面的局部区段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羽毛球拍拍框的改良结构,其涉及羽毛球拍领域,包括内框面、外框面、连接内框面和外框面的框架正周面和贯穿内框面和外框面的线孔,该外框面分布有凸出于外框面的加强块结构,该加强块结构形成有线沟槽,相邻加强块结构之间形成导流凹槽。该结构提高了整个拍框的硬度,在受到外力压迫时具有较佳的抗形变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改变羽毛球拍受力时产生的振动波长和频率,对挥拍击打时所产生的振动具有较佳的阻尼作用,从而使该羽毛球拍拍框具有消震功能。
文档编号A63B49/06GK202078710SQ20112020054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苏盛 申请人:苏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