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手铃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91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音乐手铃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铃鼓,特别涉及一种音乐手铃鼓。
背景技术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现有铃鼓玩具中,铃鼓在击打的时候靠响板碰撞发出声音或鼓面的震动发出声响,此种简单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培养小孩的双手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培养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一种音乐手铃鼓,在外壳一内表面固定有感应触头,当敲击此表面使得感应触头导通产生灯光和铃音效果。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音乐手铃鼓,包括外壳、电路板和扬声器,其中电路板和扬声器固定于外壳内,其中,外壳上安装有鼓面,鼓面内表面上固定有感应触头。进一步,所述感应触头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为杆状结构,此动触头穿过管状静触头的中心轴孔,静止状态下两者不导通,其中,所诉静触头外圆周设有一层绝缘层。进一步,所述感应触头与扬声器和指示灯连接。进一步,外壳上设控制电源的开关、控制音乐切换的控制按键、设于外壳边缘的响板。运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在鼓面上安装了感应触头,在击打鼓面的时候动、静触头实现电导通,从而发出声响,同时指示灯会闪烁,还可以通过切换控制按键可以切换击打时发出的声响,丰富了玩具的内容,对小孩音乐兴趣的培养,节奏感的把握都能起很大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乐手铃鼓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乐手铃鼓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乐手铃鼓感应触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音乐手铃鼓包括外壳、电路板2和扬声器3,其中电路板2和扬声器3固定于外壳内,外壳包括外壳上部12和外壳下部11,两部套合形成外壳。外壳上部12安装有LED灯101以及和它配合的灯罩7,外壳上设有鼓面4,鼓面4内表面上固定有感应触头6。所述感应触头6包括动触头61和静触头62以及静触头62外圆周的绝缘体63,其中,动触头61为杆状结构,此动触头61穿过管状静触头62的中心轴孔,静止状态下两者不导通。所述感应触头6与扬声器3和LED灯101连接。外壳上、下部套合处有一安置电源开关9的孔,在外壳下部11还边缘设有三根杆102,每根杆上套有两块响板103,外壳上部12有三个与杆对应的孔使得外壳上、下部固定,外壳上部12设有控制音乐切换和鼓音切换的控制按键8。在应用音乐手铃鼓的时候击打鼓面4或者摇晃响板103,使得动、静触头导电连接,在扬声器3里发出声音,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按键8切换鼓音使得击打鼓面4的声音发生变化,击打鼓面的时候LED灯101同时会闪烁。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音乐手铃鼓,包括外壳、电路板和扬声器,其中电路板和扬声器固定于外壳内, 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安装有鼓面,鼓面内表面上固定有感应触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音乐手铃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触头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为杆状结构,此动触头穿过管状静触头的中心轴孔,静止状态下动、静触头不导通,其中,所述静触头外圆周设有一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音乐手铃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触头与扬声器和指示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音乐手铃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上设控制电源的开关、控制音乐切换的控制按键、设于外壳边缘的响板。
专利摘要一种音乐手铃鼓,包括外壳、电路板和扬声器,电路板和扬声器固定于外壳内,其中,外壳上安装有鼓面,鼓面内表面上固定有感应触头。所述感应触头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为杆状结构,此动触头穿过管状静触头的中心轴孔,静止状态下两者不导通,所述静触头外圆周设有一层绝缘层,感应触头与扬声器和指示灯连接。运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在鼓面上安装了感应触头,在击打鼓面的时候动、静触头实现电导通,从而发出声响,同时指示灯会闪烁,还可以通过切换控制按键可以切换击打时发出的声响,丰富了玩具的内容,对小孩音乐兴趣的培养,节奏感的把握都能起很大的作用。
文档编号A63H5/00GK202199101SQ20112025656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东华 申请人:厦门新泰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