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竞技跳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4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竞技跳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特别是一种竞技跳绳。
背景技术
跳绳是常见的运动器械,作为竞技运动器械使用时,由于甩动频率比一般健身跳绳活动高得多,往往因绳体 扭曲而跳不过去,或者发生绳圈移动速度跟不上手臂挥动的情况,因此,竞技跳绳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竞技跳绳,可有效解决因绳体扭曲而跳不过去,或者发生绳圈移动速度跟不上手臂挥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绳体和绳体两端相同结构的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挡片、上转套和下转套,手柄上端有固定挡片,挡片下面在手柄上端部的凹孔内装有上转套,手柄下端部凹孔内装有下转套,绳体从上转套、下转套和手柄的中心孔内穿过,伸出两个手柄组件的绳体两端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是竞技跳绳上的创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I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绳体I和绳体I两端相同结构的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手柄4、挡片2、上转套3和下转套5,手柄4上端有固定挡片2,挡片2下面在手柄4上端部的凹孔内装有上转套3,手柄4下端部凹孔内装有下转套5,绳体I从上转套3、下转套5和手柄4的中心孔内穿过,伸出两个手柄组件的绳体I两端固定(可用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绳端),同时防止下转套滑落。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绳体I为柔性体,可由具有一定密度和弹性的尼龙、棉纺物软塑料类材料制成;手柄和转套可用尼龙类材料制作,以减小摩擦阻力,并提高抗疲劳断裂的能力。所述的手柄4为空心圆弧面体,以利于手握,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上转套3和下转套5均为有通孔的圆形,通孔内壁向外一端出口处为圆角,通孔内壁与绳体I间有间隙,保证转套和绳体I的自由流动,增强灵活性。所述的手柄4的中心孔直径大于上转套3和下转套5的中心孔直径,上转套3和下转套5的中心孔直径相同;所述的上转套3和下转套5出口边部为圆弧面(又称圆角形)。所述的挡片2固定在手柄上端,以防止上转套3从手柄4中脱落。[001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上下转套各自独立旋转的结构使绳沿轴线的扭转更加自由,绳体扭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绳沿手柄轴线伸出,手臂对绳的作用力完全没有附加的 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操控的准确性;上下转套出口边部为圆弧面,使上下转套内的绳体更利于自由转动,大大降低了绳的局部受力和摩擦,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竞技跳绳,包括绳体(I)和绳体(I)两端相同结构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手柄组件包括手柄(4)、挡片(2)、上转套(3)和下转套(5),手柄(4)上端有固定挡片(2),挡片(2)下面在手柄(4)上端部的凹孔内装有上转套(3),手柄(4)下端部凹孔内装有下转套(5 ),绳体(I)从上转套(3 )、下转套(5 )和手柄(4 )的中心孔内穿过,伸出两个手柄组件的绳体(I)两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竞技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体(I)为柔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竞技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为空心圆弧面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竞技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转套(3)和下转套(5)均为有通孔的圆形,通孔内壁向外一端出口处为圆角,通孔内壁与绳体(I)间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竞技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的中心孔直径大于上转套(3)和下转套(5)的中心孔直径,上转套(3)和下转套(5)的中心孔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竞技跳绳,可有效解决因绳体扭曲而跳不过去,或者发生绳圈移动速度跟不上手臂挥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绳体和绳体两端相同结构的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包括手柄、挡片、上转套和下转套,手柄上端有固定挡片,挡片下面在手柄上端部的凹孔内装有上转套,手柄下端部凹孔内装有下转套,绳体从上转套、下转套和手柄的中心孔内穿过,伸出两个手柄组件的绳体两端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是竞技跳绳上的创新。
文档编号A63B5/20GK202637800SQ20122017459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宪龄, 姜碧田, 姜岩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