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8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应用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属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棋类游戏中,如何实现比较好的人机对战方法,一直是人工智能专家梦寐以求的研究目标。著名的科学家图灵通过手写方式,制作了第一个可以下棋的软件。1958年,一个名为思考的IBM704计算机成为第一台能够下棋的计算机。1988年,IBM的计算机深思击败了丹麦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传统的棋类软件通过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并优化人工智能软件编程,来达到提高下棋水平的目的。本专利希望通过改进计算机结构的目的,使用合适的人工智能软件程序,来达到提高下棋水平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是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棋类系统。本棋类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棋类:例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产品具有结构简单 、安装灵活、维护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本专利的目的参见附图电路框架图(图1)描述如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电路框图。这个电路的描述如下:本装置的电路框图主要包括三个计算机系统:这三个计算机系统分为一个主系统和两个副系统。主计算机系统的电路构成是一个主CPU及其需要的内存(flash内存和DRAM内存)、USB接口、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驱动电路以及带有音效的扬声器驱动电路。两个副计算机系统的结构都一样:每一个副CPU都带需要的内存(flash内存和DRAM内存)。三个计算机系统通过智能接口互相环形连接,智能接口可以是串行接口 UART,也可以是I2C接口或者其他接口。图2描述了本棋类装置的实行流程:主CPU通过触摸屏或者USB接口得到棋谱,将棋谱分派给两个副CPU计算,两个副CPU —直在类似于背景状态下计算,并实时地将计算结果传给主CPU,主CPU通过综合两个CPU的计算结果并进行优化,甚至可以参考所收藏的棋谱一起优化,然后输出结果到触摸屏上显示出来;两个副CPU计算结果时,可以随时通过智能接口交换数据,优化和加快计算结果。图3是本棋类装置的外观效果图。它具有便携,轻巧的特点。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智能棋类装置,本发明结构比较简单,不需要超高速和大型的计算机就能设计出模拟人类思维的下棋机器。2、本发明理论上也比较简单,不要复杂的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仿真理论。3、因此,本发明的产品成本比较低,利于产业化应用总之,本产品具有成本低、制造简单、选择灵活、安装维护方便,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图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电路框图。图2棋类装置实行流程图。图3棋类装置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实施价值,本装置可以做成一个便于携带的盒子,厚度比一个木质棋盘两倍到三倍厚,大小和 正常的棋盘差不多大小。通过更换不同的程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棋类:例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计算机系统,一个主计算机系统,两个副计算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个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计算机系统的电路构成是一个主CPU及其需要的内存(flash内存和DRAM内存)、USB接口、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驱动电路以及带有音效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个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副计算机系统的结构都一样,每一个副CPU带需要的内存(flash内存和DRAM内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个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计算机系统通过智能接口互相环形连接,智能接口可以是串行接口 UART,也可以是I2C接口或者其他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CPU通过触摸屏或者USB接口得到棋谱,将棋谱分派给两个副CPU进行计算,两个副CPU —直在类似于背景状态下计算,并实时地将计算结果传给主CPU,主CPU通过综合两个CPU的计算结果并进行优化,甚至可以参考所 收藏的棋谱一起优化,然后输出结果到触摸屏上显示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副CPU计算结果时,可以随时通过智能接口交换数据,优化和加快计算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更换不同的程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棋类:例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
专利摘要本专利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棋类装置,是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棋类系统。本棋类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棋类例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灵活、维护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63F13/02GK203123535SQ20132015787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1日
发明者郏惠忠, 曹小华 申请人:郏惠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