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1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属于体育运动用品领域,解决了目前的瑜伽弹力带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脱手的问题,它包含多个弹力环、弹力带和弹力球,所述多个弹力环分为两组,每组弹力环依次连接,两组弹力环分别设置在弹力带的两端,所述弹力球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每组弹力环的外端。本实用新型用于瑜伽练习。
【专利说明】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
【背景技术】
[0002]瑜伽弹力带可以有效改善肌力、身体活动能力和灵活性,目前的瑜伽弹力带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脱手,特别是在手心出汗时,抓握弹力带十分费力,一旦脱手,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使用者需要将弹力带在手上缠绕多圈,影响手的血液循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瑜伽弹力带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脱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它包含多个弹力环、弹力带和弹力球,所述多个弹力环分为两组,每组弹力环依次连接,两组弹力环分别设置在弹力带的两端,所述弹力球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每组弹力环的外端。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过程中不易脱手,还适合做手脚配合蹬拉等动作,不影响手的血液循环,弹力球比较重,使用者可以时刻感觉到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处于何处。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它包含多个弹力环1、弹力带2和弹力球3,所述多个弹力环I分为两组,每组弹力环I依次连接,两组弹力环I分别设置在弹力带2的两端,所述弹力球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每组弹力环I的外端。
[0010]所述弹力环1、弹力带2和弹力球3均采用乳胶材质,所述弹力环I的厚度为弹力带2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弹力环I与弹力环I之间采取套接或粘接,弹力环I与弹力带2之间为粘接,弹力环I与弹力球3之间为粘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弹力环I的直径为6厘米。
[0012]优选的是,所述弹力球3的直径为3厘米。
[0013]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将手伸入弹力环I内再将其握紧,还可以握住弹力球3,不易脱手,脚等其它部位可蹬在弹力带2上,不会因脚等部位不灵活而不易从弹力环I内抽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多个弹力环(I)、弹力带(2)和弹力球(3),所述多个弹力环(I)分为两组,每组弹力环(I)依次连接,两组弹力环(I)分别设置在弹力带(2)的两端,所述弹力球(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每组弹力环(I)的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环(I)、弹力带(2)和弹力球(3)均采用乳胶材质,所述弹力环(I)的厚度为弹力带(2)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弹力环(I)与弹力环(I)之间采取套接或粘接,弹力环(I)与弹力带(2)之间为粘接,弹力环(I)与弹力球(3)之间为粘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环(I)的直径为6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动防护瑜伽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球(3)的直径为3厘米。
【文档编号】A63B21/02GK203507400SQ20132068346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井红艳, 孙涛, 安婕, 甄子会, 李良胤, 王焱森, 祖莹, 王焕利 申请人:井红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