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666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由拍柄(1)、拍环(2)和拍孔(3)构成训练拍,由底盘(4)、目标锥体1(5)、目标锥体2(6)、目标锥体3(7)和目标锥体4(8)构成目标锥体群。目标锥体1(5)、目标锥体2(6)、目标锥体3(7)和目标锥体4(8)放置在底盘(4)上。
【专利说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理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因中风、颅脑外伤或先天性疾患导致共济失调的患者,目前常用的共济失调训练器多是训练下肢行走功能,而上肢运动的准确性对患者的生活自理也十分重要,但目前缺乏训练上肢共济运动准确性的训练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针对目前现有的共济失调训练器中,多是训练下肢行走功能,而上肢运动的准确性对患者的生活自理也十分重要,但目前缺乏训练上肢共济运动准确性的训练器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由拍柄⑴、拍环⑵和拍孔⑶构成训练拍,由底盘⑷、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 (8)构成目标锥体群。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7)和目标锥体4(8)放置在底盘(4)上。使用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时,要求患者手持训练拍拍柄(1),用拍孔⑶分别依次套在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7)和目标锥体4(8)上,以此长期训练来提高上肢共济运动的准确性。
[000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训练共济失调患者上肢共济运动准确性的训练器,坚持长期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上肢共济运动的准确性,使患者上肢共济功能早日康复。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携带等特点,适合于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的使用,因此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有较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6]附图是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的示意图;
[0007]参照附图,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由拍柄(I)、拍环(2)和拍孔(3)构成训练拍,由底盘(4)、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⑶构成目标锥体群。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 (8)放置在底盘(4)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0009]实施例1,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
[0010]采用本发明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由拍柄(I)、拍环(2)和拍孔(3)构成训练拍,拍柄(I)由直径3cm,长45cm的橡胶构成,拍环(2)由内环直径3.5cm、外环直径4.5cm的橡胶环构成,拍孔⑶即为拍环⑵的内孔。底盘⑷为长60cm、宽10cm、高3cm的聚氯乙烯板,目标锥体I (5)为底边直径6cm、高12cm的圆锥体,目标锥体2(6)为底边直径5cm、高7cm的圆锥体,目标锥体3 (7)为底边直径8cm、高15cm的圆锥体,目标锥体4 (8)为底边直径5cm、高9cm的圆锥体。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⑶放置在底盘(4)上。使用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时,要求患者手持训练拍拍柄(1),用拍孔
(3)分别依次套在目标锥体I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 (8)上,以此长期训练来提高上肢共济运动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结构上由拍柄拍环(2)和拍孔(3)构成训练拍,由底盘(4)、目标锥体1 (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⑶构成目标锥体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济运动准确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目标锥体1(5)、目标锥体2 (6)、目标锥体3 (7)和目标锥体4⑶放在底盘⑷上。
【文档编号】A63B23/12GK104492035SQ20141079974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9日
【发明者】徐树平, 吉忠明, 邹芝亮 申请人:丹阳市司徒镇合玉健身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