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88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包括立柱、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的竖梁、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梁,等间隔设置在竖梁上的倒悬垂横杆,关键是: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等间隔设置在横梁上的纵杆,倒悬垂健身器械借助与倒悬垂横杆垂直交叉分布的纵杆分隔成一组倒悬垂单元。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供多人同时练习倒悬垂、横向悬垂爬行、压腿、踢腿、举腿、肩倒立和手倒立,提高了倒悬垂健身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更好地保证健身者的人身安全。
【专利说明】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倒悬垂健身器械,特别是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0002]长期有规律的倒悬垂动作能加大、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的营养供给,增大脑部血管壁的弹性,从而能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疾病,同时以人体自身的重量作为牵引力,使人体处于倒立自然拉伸状态,能缓解头部和上体对颈椎和腰椎的挤压所产生的颈椎和腰椎疾病、对内脏器官的下垂病以及腿部的静脉曲张疾病也有很强的预防作用。倒悬垂健身器械设置在户外公共场所的公园、小区、运动广场和田径场地的周围,但是现有的一个倒悬垂健身器械只能供一个人使用,如果可以利用常见的肋木和特型天梯制作一种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供多人同时练习倒悬垂、横向悬垂爬行、压腿、踢腿、肋木举腿、肩倒立和手倒立,则可以满足更多健身者的需求,此类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可以供多人同时练习倒悬垂、横向悬垂爬行、压腿、踢腿、肋木举腿、肩倒立和手倒立,以满足更多健身者的需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包括立柱、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的竖梁、与立柱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梁,等间隔设置在竖梁上的倒悬垂横杆,关键是: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等间隔设置在横梁上的纵杆,倒悬垂健身器械借助与倒悬垂横杆垂直交叉分布的纵杆分隔成一组倒悬垂单元。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纵杆将倒悬垂健身器械分隔成多个倒悬垂单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供多人同时练习倒悬垂、横向悬垂爬行、压腿、踢腿、肋木举腿、肩倒立和手倒立,可以满足更多健身者的需求。设置四根倒悬垂横杆,相邻倒悬垂横杆之间的间距为25?30cm,在满足健身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保证健身者的人身安全。设置6?8根纵杆,相邻纵杆之间的间距为40?60cm,可以同时满足多个人的健身需求。横向肋木可以组成爬梯,健身者可以通过横向肋木爬到顶部的倒悬垂横杆上,然后再进行倒挂,尤其是对于小孩和中老年人来说,可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倒悬垂健身器械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与立柱连接的竖向肋木,可以用来压腿,增加倒悬垂健身器械的功能。竖向肋木借助挂环与挂钩的配合与立柱形成锁紧配合,拆装方便快捷。每根立柱上至少设置两个高度不同的挂钩,可以调节竖向肋木的高度,以满足不同身高健身者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的俯视图。[0008]附图中,I代表立柱,2代表竖梁,3代表横梁,4代表倒悬垂横杆,5代表纵杆,6代表横向肋木,7代表竖向肋木,8代表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包括立柱1、与立柱I顶端固定连接的竖梁2、与立柱I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梁3,等间隔设置在竖梁2上的倒悬垂横杆4,关键是: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等间隔设置在横梁3上的纵杆5,倒悬垂健身器械借助与倒悬垂横杆4垂直交叉分布的纵杆5分隔成一组倒悬垂单元。
[0010]所述的倒悬垂横杆4设置有四根,相邻倒悬垂横杆4之间的间距为25?30cm。
[0011]所述的纵杆5设置有6?8根,相邻纵杆5之间的间距为40?60cm。
[0012]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与立柱I固定连接的横向肋木6,横向肋木6与倒悬垂横杆4空间平行设置。
[0013]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与立柱I连接的竖向肋木7。
[0014]所述的每根立柱I上设置有一组挂钩8,竖向肋木7上设置有挂环,竖向肋木7借助挂环与挂钩8的配合与立柱I形成锁紧配合。
[0015]所述的每组挂钩8的数量至少是两个。
[001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立柱I顶端设置有四根倒悬垂横杆4、六根纵杆5,可以同时供六个健身者使用,四根立柱I与地面固定连接,健身者可以通过横向肋木6爬到倒悬垂横杆4上,然后再进行倒垂,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小孩和中老年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每根立柱I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挂钩8,健身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确定竖向肋木7的高度,然后利用挂环将竖向肋木7挂到立柱I的挂钩8上,利用竖向肋木7来压腿,增加了倒悬垂健身器械的功能。
【权利要求】
1.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包括立柱(I)、与立柱(I)顶端固定连接的竖梁(2)、与立柱(I)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梁(3),等间隔设置在竖梁(2)上的倒悬垂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等间隔设置在横梁(3)上的纵杆(5),倒悬垂健身器械借助与倒悬垂横杆(4)垂直交叉分布的纵杆(5)分隔成一组倒悬垂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悬垂横杆(4)设置有四根,相邻倒悬垂横杆(4)之间的间距为2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杆(5)设置有6?8根,相邻纵杆(5)之间的间距为4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还包括一组与立柱(I)固定连接的横向肋木(6),横向肋木(6)与倒悬垂横杆(4)空间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悬垂健身器械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与立柱(I)连接的竖向肋木(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立柱(I)上设置有一组挂钩(8),竖向肋木(7)上设置有挂环,竖向肋木(7)借助挂环与挂钩(8)的配合与立柱(I)形成锁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多功能倒悬垂健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挂钩(8)的数量至少是两个。
【文档编号】A63B17/00GK203647948SQ20142001951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景胜岗, 梁捍东, 张维寿 申请人:景胜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