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766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训练器材,尤指一种通过核心肌群直接克服阻力运动或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核心肌群,达到训练核心肌群从而增强核心力量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座结构,转动结构和阻尼装置,其中转动结构安装在支座结构上,阻尼装置与旋转结构枢接后安装在支座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功能性强,适合各类人群,例如专业或业余的运动员能使用自主旋转躯体的方法来进行强化训练核心肌群以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患者或普通人则能通过使用驱动装置以驱动旋转装置作用在使用者的核心肌群上以达到针对性的理疗保健效果。
【专利说明】—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健身训练器材,尤指一种通过核心肌群直接克服阻力运动或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核心肌群,达到训练核心肌群从而增强核心力量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的提出源于脊柱稳定性。1985年Panjabi首次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包括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个系统;1992年,在脊柱稳定性的启发下,核心稳定性随之被其提出。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人竞技运动训练,其认为核心稳定性有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三方面功能。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0003]近年来,核心力量是竞技体育领域中的一个新鲜事物,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定义的理解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IanHasegawa以腹部、臀部、腰骶部、胸部和背部上的肌肉称为核心肌肉Jravis Brown则以位于腹部和脊柱附近的大肌肉为核心肌肉,其中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肉;Paul J- G oodman以联合体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称为核心肌肉。从这一学者的定义得知,核心肌群的范围是从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面、两侧、后面能够调控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肌肉的统称。
[0004]MARJORIE,JOHN D WILLSON,J EFFREY M WILLARDSON,KIM MSAMS0N 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确定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膈肌,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KATHL EEN R LUST学者认为核心肌群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
[0005]王卫星等学者以人体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联合的周围与重心位置的关系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将核心肌群界定在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将膈肌-盆底肌区域之间的肌群称为核心肌群,位于大腿上股直肌、肌二头肌也被列为核心肌群。这些肌群分别从人体的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三个层面包裹腰椎、髋关节和骨盆。李文霞等学者认为核心部位是由腰部和腹部肌肉组成的,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竖脊肌等。
[0006]J.H Pilates以整体肌群与局部肌群的关系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其认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竖脊肌与腹肌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及运动过程中的躯干动作维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骨盆带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
[0007]而在如今的竞技体育领域中,核心力量训练已成为体能训练的一个热点,它对全面均衡地发展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身体中枢平衡稳定非常有效,是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损伤的有效手段。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练习者,核心力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从事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高低,并有效地保护身体在运动中远离损伤。普遍人如果有较好的核心力量支撑,也可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躯干作为人体生物运动链上的枢纽环节,在运动中对技术动作的发挥和力(动)量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动中核心肌肉力量能力越强,越能保持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躯干的平衡稳定性。从上显然得知,能整体增强核心力量的核心肌群是指在从横膈膜以下到骨盆底之间且环绕着腰部、腹部,以及躯干中央的肌肉群,包括腹横肌(transverse abdominis)、多裂肌(lumber multifidi)、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s)、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腹直肌(rectusabdominis)、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竖脊肌(erector spinae)、横膈(respiratorydiaphragm),以及骨盆底肌(pelvic floor),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躯干部位的稳定,提供脊椎足够的支撑力,分散脊柱所承受的负担,进而让四肢稳定而发挥快速活动的功能,由此可知,若忽略核心肌群的训练,很容易将导致全身性的运动能力不足,故对核心肌群的训练是增强核心力量的重要手段。
[0008]目前,由于核心肌肉较多,有许多是小肌肉群,要全面平衡的发展这些肌肉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练习者要主动变换各种角度与躯干、四肢的位置,并保持动作的准确性才能练习到需要练习的肌肉。从躯干的竖直高度而言,需要训练的肌群所在的位置高低前后左右不一,很难有适合全方位的肌群位置及高度训练的设备,训练过程很难连续坚持,同时,就锻炼腹部的肌肉群而言,仰卧起坐是最常被使用的运动方式,因为其动作简单且不受场地的影响,但是仰卧起坐的动作会带给脊椎非常大的压力,进而容易造成脊椎的损伤,再加上仰卧起坐的姿势为躺卧式,使得人体的头部会处在略低于躯干的位置,如此一来,当在进行仰卧起坐的同时,很容易因头部不断改变高度而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传统的仰卧起坐已经不适合作为锻炼腹肌的主要运动方式。
[0009]虽然,中国专利号为201110146917.9,一种核心肌群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提供了一种等速度肌力训练及震动刺激式的核心肌群训练装置,该装置能让使用者的头部在训练腹肌的过程中保持在高于躯干的位置,以避免让身体出现不适的现象,但其针对的基本上限定于训练腹肌,而腹肌仅作为核心肌群的一部分,故即使经常使用也难以整体增强使用者的核心力量。
[0010]同时,中国专利号为201120090136.8,专利名称为太空式核心力量练习机,公开了
一种固定住练习者躯干的髋骶部位并将人体悬在空中的装置,虽然该装置通过电机对悬挂在空中的练习者进行矢状面、垂直面的姿态调整,连续、有选择的发展练习者稳定躯干;但由于只固定和悬吊了人体的髋骶部,被训练的肌群还是有限的,所以难以整体实现增强核心力量,同时该装置将练习者悬挂在空中,变换人体空中姿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限定了使用者的范围,即使用者是专业的运动员,否则普通人群难以接受安全隐患系数颇高的训练器材,重要的是该装置只有训练作用,难以实现保健理疗作用。
【发明内容】

[0011]针对目前训练器材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合训练、理疗、保健功能为一体的体育健身训练器材,尤指一种通过核心肌群直接克服阻力运动或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核心肌群,达到训练核心肌群从而增强核心力量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座结构,转动结构和阻尼装置,其中转动结构安装在支座结构上,阻尼装置与旋转结构枢接后安装在支座结构上;所述的支座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一侧的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前端的扶手;所述的工作台包括台面、支撑脚和设置在台面下方并与台面平行的横梁支架;台面上安装有水平滑轨;
[0013]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旋转机构、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旋转杆组成的一个闭环结构,旋转杆之间通过可调关节连接,旋转机构的其中一个可调关节固定安装有竖直滑块;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竖直滑轨和传动杆,竖直滑块配合安装在竖直滑轨上,竖直滑轨和竖直滑块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和限位装置,竖直滑块能沿着竖直滑轨竖直上下滑动,锁紧装置用以将竖直滑块在锁紧在竖直滑轨上的任意位置,限位装置限制竖直滑块在竖直滑轨上不脱轨;传动杆上开设有前后两个通孔;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轴向转动装置和水平滑动装置,其中轴向转动装置由一多段转动轴竖直贯穿台面上的通孔安装在台面和横梁支架之间,多段转动轴底端通过安装在横梁支架的轴承固定,上端通过安装在台面上通孔处的轴承固定,多段转动轴上端延伸在轴承上端,在多段转动轴延伸端轴向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另一端通过可转动螺杆与传动杆前通孔轴向安装;所述的水平滑动装置控制传动杆的水平滑动,其中传动杆和水平滑块传动杆后通孔贯穿安装有螺栓,螺栓底部安装有水平滑块与台面上的水平滑轨形成的可滑动连接;在台面底部的多段转动轴上轴向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能随着多段转动轴水平转动;
[0014]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滑轮、拉绳和砝码,其中滑轮安装在工作台的右端,台面底部和横梁支架之间,滑轮槽与皮带轮槽位置相对应,拉绳缠绕皮带轮一周后延绕至滑轮上,末端沿着滑轮槽延伸在滑轮底部,砝码固定在拉绳末端。
[0015]所述的可调关节是由两块对称相同的夹持块互相配合连接形成的夹持结构,夹持块之间互相配合的夹持面为平面,夹持面开设有槽孔,槽孔内安装有能转动的转盘,转盘能在槽孔内绕转盘轴心自由转动,转盘均开设有位置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凹槽;在夹持块的中间开设通孔,两夹持块之间配合好后,用螺钉贯穿两夹持块的通孔进行螺接,螺钉的钉头可设置成把手,拧动把手可以所以两夹持块或松开两夹持块。
[0016]所述的旋转杆为带弧度的轴杆状,旋转杆两端有阶梯状的圆头钉,圆头钉的钉头的直径与旋转杆的轴面直径小,圆头钉的钉头直径和厚度比转盘的半圆形凹槽小可嵌套在半圆形凹槽内,圆头钉的钉脚长度比圆形凹槽中心点至夹持块最外边缘的直线长度要长。
[0017]所述的圆头钉与旋转杆为一体式或可拆接连接式。
[0018]所述的拉绳为一条,拉绳缠绕皮带轮一周后两端均沿着皮带轮的轮槽往滑轮方向延伸,拉绳短的一端固定在相对长的一段上,拉绳相对长的一段延伸至滑轮上,拉绳末端设置有挂钩,砝码通过挂钩挂在拉绳末端悬在空中。
[0019]所述横梁支架为两条相互平行且的存在空隙安装的方通,靠近扶手一侧的台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两方通之间存在的空隙在同一竖直直线方向上相通,在通孔后侧的台面上安装有一方向与台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滑轨;
[0020]所述的横梁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多段转动轴连接,驱动装置与外电源连接后驱动多段转动轴的转动。
[0021]所述的驱动装置为可变频电机。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首先,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本发明主要包括支座结构,转动结构和阻尼装置,支座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一侧的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前端的扶手;底板主要是使用者站立固定及安装工作台的地方,是整个发明的核心固定部件;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旋转机构、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为一可调节的类呼啦圈结构的闭环结构;传动机构的核心是传动杆,转动机构包括轴向转动装置和水平滑动装置,阻尼装置包括滑轮、拉绳和砝码,以上所述的部件结构较为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
[0023]其次,本发明功能性强,在使用本发明时,如果需要的是达到训练核心肌群的目的,只需要检验装置和调试装置后,需要训练的使用者站在旋转机构内像旋转呼啦圈一样扭动躯体,旋转机构的转动会给传动杆施加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或推力,拉力或推力通过传动杆传送到轴向转动装置的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带动多段转动轴的转动,多段转动轴带动皮带轮的转动,水平沿着水平滑轨水平往复滑动,由于阻尼装置的砝码通过拉绳与滑轮及皮带轮连接,给皮带轮造成转动阻力,使得使用者在扭动躯体时是克服砝码阻力运动,从而训练作用在旋转机构上核心肌群,达到增强核心力量的目的;如果是患者或普通人需要进行的是针对性保健理疗肌群时,只需要检验装置和调试装置后,并调试好电机的转动频率,使得电机的转动速度适合使用者的需求,将使用者自己套设在旋转机构内,拧紧将各个可调关节拧紧锁实,使得旋转机构的闭环结构类似呼啦圈结构,通过调节竖直滑块在竖直滑轨上的位置,使得旋转机构的旋转杆处于需要进行理疗保健训练的核心肌群处,然后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竖直滑块;使用者在旋转机构内站稳扶好,不用扭动躯体,只需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多段转动轴的转动,多段转动轴带动调节滑块的转动,调节滑块的转动带动传动杆的水平运动,传动杆通过水平滑块在水平滑轨上的水平滑动,给旋转机构带来旋转力,旋转力作用在旋转机构内的核心肌群上,从而达到对核心肌群的理疗保健作用;由此得知,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强化训练,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理疗保健,针对性强功能性强。
[0024]最重要的是,本发明适合各类人群,例如专业或业余的运动员均能使用自主旋转躯体的方法来进行强化训练核心肌群以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患者或普通人则能通过使用驱动装置以驱动旋转装置作用在使用者的核心肌群上以达到针对性的理疗保健效果;高矮不一的人可以通过调节竖直滑块在竖直滑轨上的位置来满足;胖瘦不一的人可以通过增减旋转杆的数量来调节闭环结构类似呼啦圈结构的大小,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让使用者以站立的方式进行训练环绕着腰部、腹部,以及躯干中央的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竖脊肌、横膈,以及骨盆底肌,各个砝码所提供的阻尼力能依据个人的肌力程度进行调整,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同时,驱动装置的启动,可有效减少患有高血压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同时可减缓患有低血压使用者的头部产生晕眩;驱动装置的转速及频率为可调的,可预防腰椎或其它部位的肌肉因旋转动作过于快速而受伤,以提供运动过程中更完善的保护;故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以作为专业的核心肌群的训练以争抢整体的核心力量,同时可以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理疗保健。【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发明传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发明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发明中可调关节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注说明:1_底板,2-工作台,3-扶手,4-水平滑轨,5-旋转杆,6-可调关节,7-竖直滑块,8-竖直滑轨,9-传动杆,10-多段转动轴,11-轴承,12-调节滑块,13-水平滑块,14-皮带轮,15-滑轮,16-拉绳,17-砝码,18-驱动装置,21-台面,22-支撑脚,23-横梁支架,61-夹持块,62-槽孔,63-转盘,64-通孔,65-把手,51-圆头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座结构,转动结构和阻尼装置,其中转动结构安装在支座结构上,阻尼装置与旋转结构枢接后安装在支座结构上。
[0033]所述的支座结构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I上一侧的工作台2和安装在工作台2前端的扶手3 ;所述的工作台2包括台面21、支撑脚22和设置在台面21下方并与台面21平行的横梁支架23,横梁支架23为两条相互平行且的存在空隙安装的方通,靠近扶手3 —侧的台面21上开设有通孔64,通孔64的位置与两方通之间存在的空隙在同一竖直直线方向上相通,在通孔64后侧的台面21上安装有一方向与台面21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滑轨4;在横梁支架23底部可以安装有驱动装置18,驱动装置18与多段转动轴10连接,驱动装置18与外电源连接后驱动多段转动轴10的转动;所述的驱动装置18为可变频可调节的电机。
[0034]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旋转机构、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旋转机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旋转杆5组成的一个闭环结构,旋转杆5之间通过可调关节6连接,所述的旋转杆5为带弧度的轴杆状,旋转杆5两端有阶梯状的圆头钉51,圆头钉51的钉头的直径与旋转杆5的轴面直径小,圆头钉51的钉头直径和厚度比转盘63的半圆形凹槽小可嵌套在半圆形凹槽内,圆头钉51的钉脚长度比圆形凹槽中心点至夹持块61最外边缘的直线长度要长,圆头钉51与旋转杆5为一体式或可拆接连接式;可调关节6是由两块对称相同的夹持块61互相配合连接形成的夹持结构,夹持块61之间互相配合的夹持面为平面,夹持面开设有槽孔62,槽孔62内安装有能转动的转盘63,转盘63能在槽孔62内绕转盘63轴心自由转动,转盘63均开设有位置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凹槽;在夹持块61的中间开设通孔64,两夹持块61之间配合好后,用螺钉贯穿两夹持块61的通孔64进行螺接,螺钉的钉头可设置成把手65,拧动把手65可以所以两夹持块61或松开两夹持块61 ;旋转机构的其中一个可调关节6固定安装有竖直滑块7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竖直滑轨8和传动杆9,竖直滑块7配合安装在竖直滑轨8上,竖直滑轨8和竖直滑块7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和限位装置,竖直滑块7能沿着竖直滑轨8竖直上下滑动,锁紧装置用以将竖直滑块7在锁紧在竖直滑轨8上的任意位置,限位装置限制竖直滑块7在竖直滑轨8上不脱轨;传动杆9上开设有前后两个通孔64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轴向转动装置和水平滑动装置,其中轴向转动装置由一多段转动轴10竖直贯穿台面21上的通孔64安装在台面21和横梁支架23之间,多段转动轴10底端通过安装在横梁支架23的轴承11固定,上端通过安装在台面21上通孔64处的轴承11固定,多段转动轴10上端延伸在轴承11上端,在多段转动轴10延伸端轴向安装有调节滑块12,调节滑块12另一端通过可转动螺杆与传动杆9前通孔64轴向安装;所述的水平滑动装置控制传动杆9的水平滑动,其中传动杆9和水平滑块13传动杆9后通孔64贯穿安装有螺栓,螺栓底部安装有水平滑块13与台面21上的水平滑轨4形成的可滑动连接;在台面21底部的多段转动轴10上轴向安装有皮带轮14,皮带轮14能随着多段转动轴10水平转动。
[0035]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滑轮15、拉绳16和砝码17,其中滑轮15安装在工作台2的右端,台面21底部和横梁支架23之间,滑轮15槽与皮带轮14槽位置相对应,拉绳16缠绕皮带轮14 一周后延绕至滑轮15上,末端沿着滑轮15槽延伸在滑轮15底部,砝码17固定在拉绳16末端;所述的拉绳16为一条,拉绳16缠绕皮带轮14 一周后两端均沿着皮带轮14的轮槽往滑轮15方向延伸,拉绳16短的一端固定在相对长的一段上,拉绳16相对长的一段延伸至滑轮15上,拉绳16末端设置有挂钩,砝码17通过挂钩挂在拉绳16末端悬在空中。
[0036]所述的扶手3高度可以设计得比底板I至竖直滑轨8的最高点要高,这样传动杆9可以穿过扶手3后一端在扶手3左侧一端在扶手3右侧。
[0037]—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的训练方法,所述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检验装置:使用前先检验装置是否能正常运动,首先检查轴向转动装置能否正常转动,水平滑动装置的水平滑块13能否正常在水平滑轨4上滑动,再检查竖直滑块7能否在竖直滑轨8上正常滑动,以及锁紧装置是否正常;调试装置:选用适当重量的砝码17,将其挂在拉绳16的末端,使用者站立在地板上,并将自己套设在旋转机构内,拧紧将各个可调关节6拧紧锁实,使得旋转机构的闭环结构类似呼啦圈结构,通过调节竖直滑块7在竖直滑轨8上的位置,使得旋转机构的旋转杆5处于需要训练的核心肌群处,然后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竖直滑块7,使用者可双手扶持扶手3,避免摔倒受伤;旋转训练:使用者在旋转机构内像旋转呼啦圈一样扭动躯体,旋转机构的转动会给传动杆9施加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或推力,拉力或推力通过传动杆9传送到轴向转动装置的调节滑块12,调节滑块12带动多段转动轴10的转动,多段转动轴10带动皮带轮14的转动,水平沿着水平滑轨4水平往复滑动,由于阻尼装置的砝码17通过拉绳16与滑轮15及皮带轮14连接,给皮带轮14造成转动阻力,使得使用者在扭动躯体时是克服砝码17阻力运动,从而训练作用在旋转机构上核心肌群,达到增强核心力量的目的。
[0038]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的理疗保健方法,所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检验装置:使用前先检验装置是否能正常运动,首先检查轴向转动装置能否正常转动,水平滑动装置的水平滑块13能否正常在水平滑轨4上滑动,再检查竖直滑块7能否在竖直滑轨8上正常滑动,以及锁紧装置是否正常;调试装置:调试好电机的转动频率,使得电机的转动速度适合使用者的需求,将使用者自己套设在旋转机构内,拧紧将各个可调关节6拧紧锁实,使得旋转机构的闭环结构类似呼啦圈结构,通过调节竖直滑块7在竖直滑轨8上的位置,使得旋转机构的旋转杆5处于需要进行理疗保健训练的核心肌群处,然后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竖直滑块7 ;旋转理疗保健训练:使用者在旋转机构内站稳扶好,启动驱动装置18,驱动装置18驱动多段转动轴10的转动,多段转动轴10带动调节滑块12的转动,调节滑块12的转动带动传动杆9的水平运动,传动杆9通过水平滑块13在水平滑轨4上的水平滑动,给旋转机构带来旋转力,旋转力作用在旋转机构内的核心肌群上,从而达到对核心肌群的理疗保健作用。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座结构,转动结构和阻尼装置,其中转动结构安装在支座结构上,阻尼装置与旋转结构枢接后安装在支座结构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座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一侧的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前端的扶手;所述的工作台包括台面、支撑脚和设置在台面下方并与台面平行的横梁支架;台面上安装有水平滑轨; 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旋转机构、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旋转杆组成的一个闭环结构,旋转杆之间通过可调关节连接,旋转机构的其中一个可调关节固定安装有竖直滑块;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竖直滑轨和传动杆,竖直滑块配合安装在竖直滑轨上,竖直滑轨和竖直滑块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和限位装置,竖直滑块能沿着竖直滑轨竖直上下滑动,锁紧装置用以将竖直滑块在锁紧在竖直滑轨上的任意位置,限位装置限制竖直滑块在竖直滑轨上不脱轨;传动杆上开设有前后两个通孔;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轴向转动装置和水平滑动装置,其中轴向转动装置由一多段转动轴竖直贯穿台面上的通孔安装在台面和横梁支架之间,多段转动轴底端通过安装在横梁支架的轴承固定,上端通过安装在台面上通孔处的轴承固定,多段转动轴上端延伸在轴承上端,在多段转动轴延伸端轴向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另一端通过可转动螺杆与传动杆前通孔轴向安装;所述的水平滑动装置控制传动杆的水平滑动,其中传动杆和水平滑块传动杆后通孔贯穿安装有螺栓,螺栓底部安装有水平滑块与台面上的水平滑轨形成的可滑动连接;在台面底部的多段转动轴上轴向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能随着多段转动轴水平转动; 所述的阻尼装置包括滑轮、拉绳和砝码,其中滑轮安装在工作台的右端,台面底部和横梁支架之间,滑轮槽与皮带轮槽位置相对应,拉绳缠绕皮带轮一周后延绕至滑轮上,末端沿着滑轮槽延伸在滑轮底部,砝码固定在拉绳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关节是由两块对称相同的夹持块互相配合连接形成的夹持结构,夹持块之间互相配合的夹持面为平面,夹持面开设有槽孔,槽孔内安装有能转动的转盘,转盘能在槽孔内绕转盘轴心自由转动,转盘均开设有位置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凹槽;在夹持块的中间开设通孔,两夹持块之间配合好后,用螺钉贯穿两夹持块的通孔进行螺接,螺钉的钉头可设置成把手,拧动把手可以所以两夹持块或松开两夹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为带弧度的轴杆状,旋转杆两端有阶梯状的圆头钉,圆头钉的钉头的直径与旋转杆的轴面直径小,圆头钉的钉头直径和厚度比转盘的半圆形凹槽小可嵌套在半圆形凹槽内,圆头钉的钉脚长度比圆形凹槽中心点至夹持块最外边缘的直线长度要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头钉与旋转杆为一体式或可拆接连接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为一条,拉绳缠绕皮带轮一周后两端均沿着皮带轮的轮槽往滑轮方向延伸,拉绳短的一端固定在相对长的一段上,拉绳相对长的一段延伸至滑轮上,拉绳末端设置有挂钩,砝码通过挂钩挂在拉绳末端悬在空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架为两条相互平行且的存在空隙安装的方通,靠近扶手一侧的台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两方通之间存在的空隙在同一竖直直线方向上相通,在通孔后侧的台面上安装有一方向与台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滑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多段转动轴连接,驱动装置与外电源连接后驱动多段转动轴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心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为可变频 电机。
【文档编号】A63B21/08GK203724695SQ20142011518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陈广进, 刘卫国 申请人:广西师范大学, 陈广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