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92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学生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生水壶,由壸身、壶盖和托架组成,托架由托台和螺柱构成,螺柱与壶盖连接。该学生水壶能够使在学习时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减少因近距离对视书本而引起眼睛疲劳甚至形成近视现象,同时,使学生坐姿保持固定地挺直姿势,缓解疲劳,矫正了以往错误的坐姿,有利于颈椎的健康,纠正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良习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拥有明亮的双眼,深受学生的喜爱。
【专利说明】学生水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学生水壶。

【背景技术】
[0002]水壶是人们外出旅游、出差饮用水携带的日常容器,在当今的中小学生中也非常受欢迎。目前市场上的学生饮水专用的水壸,结构比较简单,功能单一。若能在水壶上赋予创新结构,实现独特功能,相信能够为培育具有时代新思维的下一代作出贡献。在现阶段,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使得坐姿不正确,伤害颈椎,而长时间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则造成近视现象突出。
[0003]因而,对学生水壶的结构进行创新,增加防近视功能、保护颈椎,将有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上的障碍,提供一种能够支撑下巴以拉开眼睛与书本之间距离的学生专用水壶,同时借助水壶的定位功能来纠正以往错误的坐姿。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学生水壶,由壸身和壶盖组成,还包括托架,托架由托台和表面具有螺纹的螺柱构成,所述壶盖开设有螺纹孔;螺柱与壶盖的螺纹孔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托台的顶面设置有半圆球形的凹槽。
[0007]所述壸身的底面贴装一底盘。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学生水壸,在壶盖上装配托架,托架的螺柱与壶盖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托台,使托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托架的高度,以适应各种不同高度来支撑下巴,使在学习时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减少因近距离对视书本而引起眼睛疲劳甚至形成近视现象,用水壶支撑下巴的同时,使学生坐姿保持固定地挺直姿势,缓解疲劳,矫正了以往错误的坐姿,有利于颈椎的健康。
[0009]本实用新型学生水壶,普通的水壶做为支点,同时又能够作为防近视托架实现纠正错误的用眼习惯,具有防止近视的功能,纠正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良习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解决了导致近视中一个关键的小环节,让学生拥有明亮的双眼,深受学生的喜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学生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学生水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学生水壶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学生水壶的第3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学生水壶由壸身1、壸盖2和托架3组成。
[0017]如图2所示,壸身1有如葫芦的形状,壸身1的下部11直径比上部12直径大,夕卜形独特,方便手握,摆放稳重。壶盖2旋合于壸身1,壶盖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托架3由托台31和螺柱32构成,托台31的底面连接螺柱32,螺柱的外表面为螺纹,托台31的顶面设置半圆球形(半圆球形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33,凹槽与下巴形状相吻合。壸盖2与螺柱32通过螺纹连接,使托架3与壶盖2连接成整体。当旋转托台时,能够实现托架升降,以调整托台的高度,支撑下巴达到合适距离,最终达到调整用眼距离的目的。当饮水时,需旋开壶盖,连同托架一起取下。
[0018]实施例2
[001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壸身1底面贴装底盘4,增大水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使水壶不易被打翻。底盘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可增大与桌面的摩擦力和吸咐力。
[0020]实施例3
[002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壸盖的顶面设置吸嘴21,该吸嘴高出壹盖顶面。吸嘴的内壁为螺纹孔。
[0022]实施例4
[002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螺柱为空心结构,螺柱的顶端的开口由塞柱密封。塞柱顶端连接手拉环。当饮水时,只需用手指钩住拉环,拔出塞柱,通过螺柱便可吸水,省去了将壶盖和托架取下的环节,方便使用。
[0024]实施例5
[002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托架的半圆球形凹槽33的表面辅设一层弹性的塑胶垫,下巴支撑在塑料垫上,增加舒适感。
【权利要求】
1.一种学生水壶,由壸身和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托架由托台和表面具有螺纹的螺柱构成,所述壶盖开设有螺纹孔; 螺柱与壶盖的螺纹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的顶面设置有半圆球形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壸身的底面贴装一底盘。
【文档编号】A45F3/16GK204091286SQ20142027284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5日
【发明者】黄高松 申请人:黄高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