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肩变换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9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单双肩变换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属于箱包领域,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包带以及拉链,所述拉链设置于所述包体的一侧,所述包体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所述拉链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所述设有所述固定扣的侧面,所述包带依次穿过每个所述固定扣,且与位于所述包体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固定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可以实现单肩背负与双肩背负两种模式的转换,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外出活动的方式来选择单肩还是双肩使用单双肩变换包。这为我们使用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专利说明】单双肩变换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涉及箱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双肩变换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各种样式的箱包已经成为人们日程生活的必需品。现有市售的包有单肩包、双肩包,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因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具有单、双肩两用的包。
[0003]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双肩变换包,以实现单肩、双肩两用的目的。
[0005]本实用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包带以及拉链,所述拉链设置于所述包体的一侧,所述包体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所述拉链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所述设有所述固定扣的侧面,所述包带依次穿过每个所述固定扣,且与位于所述包体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固定扣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包带的两端设置有扣具,所述包带通过所述扣具与所述固定扣连接。包带通过扣具与固定扣连接,使得单双肩变换包的设计更加具有实用性。当包带损坏时,可以将扣具与固定扣分离从而更换包带,这就使单双肩变换包可以继续使用提高了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寿命。这也更急的经济、环保。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带包括固定带与活动带,所述扣具设置于所述固定带的两端,所述固定带穿过位于所述包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包体固定连接。将包带分为固定带与活动带两部分,在特殊场合,如出外旅游时就可以拆卸下活动带,将活动带来作为绳子捆绑其他物品。
[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带设置有指示条,所述指示条将所述活动带均分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当需要将单双肩变换包由单肩模式转换为双肩模式时,为了提高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舒适度而设计指示条。通过指示条件活动带平均分为等长度的两段,从而使在双肩背负包时,两肩的包带长度一致。这使得双肩在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受力更均衡,不会造成对单一肩膀过大的负重而勒伤肩膀。此外,由于两肩的受力均衡,包带对包体的拉扯也更平均。这就不会造成包体受力过于集中,在背负重物时拉坏包体的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包体设置有织带,所述织带的两端设置于所述包体设置有所述固定扣的两侧,所述固定扣通过所述织带固定于所述包体。包带通过连接在包体的织带连接于包体,则在单肩或者双肩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包体的受力被织带传递到整个包体从而避免拉扯坏包体的问题。当经常转换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方式时,包体容易受到磨损。织带可以起到保护与隔离的作用,避免包体与包带频繁的摩擦从而提高报的寿命。
[0011]进一步地,与所述固定带相对的一侧的所述织带设置有日字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之间,且所述活动带穿过所述固定环。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我们经常处于移动状态。包体相对我们的身体频繁晃动,这就造成了使用单双肩变换包的不适。固定环将包带进一步加固,避免在移动时由于包带不稳定造成单双肩变换包晃动的问题。另外,固定环将包体与包带连接,这样包带与包体的着力面更大,包体的受力更加均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带设置有两个固定环,所述活动带的每一端穿过一个所述扣具与一个所述固定环连接。活动带通过固定环与扣具连接,使得活动带可以收缩与伸长。这使得可以针对各种体型的人改变包带的长度,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更加的稳定、舒适。当单双肩变换包中的物品不是太重时,将活动带收短就可以实现用手提单双肩变换包的效果,从而使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更加多样和贴近实际需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包体设置有固定扣的一侧设置有粘扣。粘扣可以将包带固定,当使用双肩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粘扣将包带固定使得分别在两肩的包带不相互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包体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凸棱。两条凸棱将包体与人体的隔开一定的距离。当采用双肩背负时,包体与背有一定的空隙,这在长期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能够避免单双肩变换包对人背的长期大面积挤压缓解压力。由于包体与背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气得以流通,这就能够减少一般的双肩包长期背负后,人体后背发热出汗的问题。
[0015]进一步地,所述包带设置有包带垫,所述包带垫设置有贴扣,所述包带垫通过所述贴扣与所述包带可拆卸连接。单肩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包带垫将包带包裹起来,这样单肩的受力更分散,肩膀的压力更小。同样地,双肩背负时,每一边肩带均有一个包带垫包带对肩膀的压力更分散,肩膀的负担更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通过包带与固定扣的配合可以在单肩背负双肩背负两种工作模式下转换。将包带完全拉起,包带通过固定扣固定于包体,且包带的部分绕过包体,包带拉起的部分可以单肩背负;需要双肩背负时,将包带分成两部分且将这两部分包带拉起,将这两部分包带作为双肩背负的肩带使用。由于包具有单肩和双肩两种工作方式,这使得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更加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本实用实施例1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的单肩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实用实施例1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的双肩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活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双肩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凸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中的包带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单双肩变换包双肩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1—包体;102—固定扣;103—包带;104—拉链;
[0030]201—固定带;202—扣具;203—织带;204—活动带;
[0031]301—固定环;302—凸棱;303—包带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3]实施例1
[0034]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101、包带103以及拉链104,拉链104设置于包体101的一侧,包体101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102,拉链104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设有固定扣102的侧面,包带103依次穿过每个固定扣102,且与位于同一侧面的两个固定扣102连接。
[0035]当需要通过单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首先将包带103的完全拉起,使得包带103绕过包体101的一面。包带103完全拉起的部分远离包体101,这时就可以将包带103完全拉起的部分作为肩带背负在肩膀上。
[0036]当需要通过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将包带放松,然后将包带103分成两部分,并且拉起。拉动包带103时,包带103穿过固定扣102移动,当拉起的包带103的两部分的长度足以通过肩膀时,既可以采用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
[0037]通过上述方式,单双肩变换包实现了单肩背负和双肩背负的快速转换。在外出且单双肩变换包内没有背负过重的物品时,采用单肩背负的方式。单肩背负时,整体更加的美观、而且可以将单双肩变换包背负在身体前面,这在拥挤的人群中能够看护包防止包被挤压破坏的问题。由于单肩背负时,包带103可以自由活动的部分比较长,这就使得取用包体101内的物品更方便、快捷。
[0038]当单双肩变换包内需要装重物时,通过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背单双肩变换包。双肩背负的方式,让背单双肩变换包可以承受更多的物品重量。单双肩变换包将压力分散到两肩,从而减轻单肩背负时,肩膀过大的负担。当需要做剧烈运动时,比如快速移动、爬山双,肩背负的方式使单双肩变换包与人体贴合更加的紧密而不会随意摆动影响运动;双肩背负的方式将双手解放了出来,双手可以拎物品或者做其他事情。
[0039]实施例2
[0040]参阅图3-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101、包带103以及拉链104,拉链104设置于包体101的一侧,包体101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102,拉链104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设有固定扣102的侧面,包带103依次穿过每个固定扣102,且与位于包体101同一侧面的两个固定扣102连接。
[0041]为了使得包带103的使用更加灵活与实用,在包带103的两端设置有扣具202,然后将包带103通过扣具202与固定扣102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包带103可以从包带脱离。当包带103损坏时,可以将扣具202与固定扣102分开,从而更换新的包带103实现单双肩变换包的继续使用。通过扣具202与固定扣102的配合使包带103可以更换的方式,与直接将包带103与固定扣102固定连接的方式相比更加的经济、环保,使单双肩变换包在仅是包带103损坏的情况下还能通过更换新的包带103使用,同时通过更换各种样式的包带103还能起到美观与装饰作用。
[0042]包带103包括固定带201与活动带204,扣具202固定在固定带201的两端。固定带201穿过位于包体101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扣102,且固定带201与包体101固定连接。将包带103分为固定带201与活动带204两个部分,在特殊场合,如出外旅游时就,可以拆卸下活动带204来应急使用,将活动带204用来作为绳子捆绑其他物品。
[0043]包体101还设置有织带203,织带203的两端设置于包体101设置有固定扣102的两侧,固定扣102通过织带203固定于包体101。由于单双肩变换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因此,包带103会长时间负重。在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包带103对包体101会拉扯,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如跑步或者在拥挤的人群中移动的状态下,包体101容易被拉坏。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单双肩变换包更加的经久耐用,提高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寿命,包体101设置织带203。由于织带203与包体101的接触面更大,包体101的受力更加均衡、稳定。这就降低了包体101被拉扯坏的可能。
[0044]实施例3
[0045]参阅图7-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101、包带103以及拉链104,拉链104设置于包体101的一侧,包体101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102,拉链104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设有固定扣102的侧面,包带103依次穿过每个固定扣102,且与位于包体101同一侧面的两个固定扣102连接。
[0046]在包带103的两端设置有扣具202,包带103通过扣具202与固定扣102连接。
[0047]包带103包括固定带201与活动带204,扣具202固定在固定带201的两端。固定带201穿过位于包体101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扣102,且固定带201与包体101固定连接。
[0048]包体101设置有织带203,织带203的两端设置于包体101设置有固定扣102的两侦牝固定扣102通过织带203固定于包体101。
[0049]活动带204设置有指示条,指示条将活动带204均分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通过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双肩均要受力,因此双肩的受力一致、均衡才能够尽量地减少一个肩膀受力过大而另一肩膀受力过小的问题。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通过指示条将活动带204均分为两部分,然后将这两部分作为肩带使用肩膀的受力可以很好地平衡,从而降低肩膀的负担,提高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的舒适度。这也能够避免包体101随意的大幅度晃动,影响人体的行动。此外,由于包体101的晃动小,包带103不会对包体101进行反复地拉扯从而起到提高包体101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0050]与固定带201相对的一侧的织带203设置有日字形的固定环301,固定环30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扣102之间,且活动带204穿过固定环301。当我们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我们经常处于移动状态。包体101相对我们的身体频繁晃动,这就造成了我们使用单双肩变换包的不舒适。固定环301将活动带204与包体101进一步加固,活动带204与包体101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在移动时包带103与包体101之间相对没有固定环301时而言更稳定,包体101更不易晃动。固定环301将包体101与活动带204连接,这样包带103与包体101的着力面更大,包体101的受力更加均衡。
[0051]活动带204设置有两个固定环301,活动带204的每一端穿过一个扣具202与一个固定环301连接。由于人们的身材的差异,如果包带103固定不可调节长度,这造成了极大地不便。
[0052]如果包带103过短,对于身材高大的人而言背单双肩变换包很不方便。长时间的背负单双肩变换包后,包带103对肩膀的拉扯、摩擦增大,容易造成肩膀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包带103很短,所以在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包带103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受力状态。包带103对包体101的拉扯,增大了包体101被拉坏的可能。
[0053]如果包带103过长,对于身材矮小一些的人而言背单双肩变换包也是很不方便。首先包体远离人体,在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取用包体101内的物品不是很方便。其次,包带103过长,包带103容易与其他的物品发生擦挂、缠绕,这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妨碍我们正常地使用单双肩变换包。
[0054]通过设置于活动带204的固定环301与扣具202的配合,包带103的长短可调,可以针对单肩背负的方式和双肩背负的方式来调节包带103到适合的长度从而方便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此外,还可以根据人们的体型,来调节包带103的长度,以适应对包带103长度的需求。
[0055]包体101设置有固定扣102的一侧设置有粘扣。在通过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在双肩的部分包带103受力使包带103在包体101的部分容易造成集中受力的问题。包体101受到过大的力的拉扯,包体101容易损坏,进而使包体101不耐用。粘扣的设置使得以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的情况下,在左、右肩膀的两部分包带103能够相互隔开,包带103对包体101的拉扯力向两边分散。这使得包体101的受力更加的分散,避免受力过于集中于一处,拉坏包体101。
[0056]包体101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凸棱302。在使用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的情况下,包体与人体的后背贴紧。长期背负时特别是在爬山、跑动的情况下,人体的很容易发热出汗,尤其是在后背得不到适度空间的时候,这样使用单双肩变换包就很不舒适和方便。凸棱302将包体101与人体后背隔开一定的空隙,空气得以在人体的后背与包体101之间流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后背起到散热的作用,使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更加的轻松、舒适。
[0057]包带103设置有包带垫303,包带垫303设置有贴扣,包带垫303通过贴扣与包带103可拆卸连接。针对外出活动需要长期使用单双肩变换包的情况或者在包体101内装有重物的情况,无论是单肩背负、双肩背负还是用手提,包带103对肩膀或者手都有很大的拉力,这样会勒伤肩膀或者手掌,使得单双肩变换包的使用不方便。
[0058]当采用手提时,通过设置于包带103的固定环301将包带103收短,然后用包带垫303将包带103包裹起来,这就可以包带103施加在手掌的力分散与整个手掌,使手掌更好地捏握包带103。同样地,当使用单肩背负或者双肩背负的方式使用单双肩变换包时,通过贴扣将包带垫303连接于包带103的适当的位置,使得在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包带垫303刚好压在肩膀。将包带垫303作为包带103与肩膀之间的缓冲层,从而减轻肩膀的受力,提高背负单双肩变换包时的舒适度。
[00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双肩变换包,包括包体、包带以及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设置于所述包体的一侧,所述包体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扣,所述拉链的两端分别邻近一个所述设有所述固定扣的侧面,所述包带依次穿过每个所述固定扣,且与位于所述包体同一侧面的两个所述固定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的两端设置有扣具,所述包带通过所述扣具与所述固定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包括固定带与活动带,所述扣具设置于所述固定带的两端,所述固定带穿过位于所述包体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包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带设置有指示条,所述指示条将所述活动带均分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设置有织带,所述织带的两端设置于所述包体设置有所述固定扣的两侧,所述固定扣通过所述织带固定于所述包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固定带相对的一侧的所述织带设置有日字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扣之间,且所述活动带穿过所述固定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带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环,所述活动带的每一端穿过一个所述扣具与一个所述固定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设置有所述固定扣的一侧设置有粘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凸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双肩变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设置有包带垫,所述包带垫设置有贴扣,所述包带垫通过所述贴扣与所述包带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A45F3/04GK204071000SQ20142061649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洪巨宇 申请人:洪巨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