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2064发布日期:2018-10-12 20:50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垫,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跳高等体育运动及娱乐活动中,为了提高安全性往往需要在相应的设备周围铺设弹性缓冲垫设备对人体从高空落下时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的吸收,降低冲击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当前所致用的这列缓冲垫往往多位传统的基于海绵、高压空气及弹性网等设备为基础的缓冲垫,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使用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设备转运、定位及储存作业难度大,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当前的缓冲垫在进行动能吸收时,往往吸能结构单一,因此导致对动能吸收能力和缓慢释放能力相对较差,从而一方面造成不能有效对人体高空落下的动能有效吸收,对人体造成的冲击影响相对较大,另一方也易存在缓冲垫的承载能力不足,人体在缓冲垫表面行走等活动时稳定性差,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缓冲垫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良好的结构灵活性和转运灵活性,可有效的满足在不同位置间进行转运作业和存储定位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具有多重吸能结构,吸能防护及缓慢释放能力良好,在满足对人体等重物进行承载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对冲击力起到良好的吸收能力,从而减轻冲击对人体等造成的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包括硬质承载底座、承载气囊、弹跳网、弹性垫块,弹跳网位于硬质承载底座正上方,并与硬质承载底座间同轴分布,硬质承载底座与弹跳网间通过承载气囊相互连通,并构成密闭腔体机构,承载气囊上设至少一个充气口,弹性垫块位于承载气囊内,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上表面并与硬质承载底座同轴分布,且弹性垫块上端面与弹跳网下端面最大距离不大于硬质承载底座与弹跳网最大距离的1/2,弹性垫块上表面面积为弹跳网面积的0.8—1.5倍,弹性垫块包括定位底座、承压弹簧及弹性垫子,定位底座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上,弹性垫子通过至少4个承压弹簧与定位底座连接,且弹性垫子与定位底座间同轴分布,所述的承压弹簧环绕定位底座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硬质承载底座下端面均布至少四个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气囊最大直径为硬质承载底座直径的1.1—2.5倍,且所述的弹性气囊外表面设若干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跳网与硬质承载底座间另通过至少三条弹性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的弹性伸缩杆末端与硬质承载底座上表面边缘铰接,前端与弹跳网后端面连接,各弹性伸缩杆均嵌于承载气囊内,环绕硬质承载底座轴线均布,并与硬质承载底座上表面呈15°—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压弹簧与定位底座和弹性垫子表面呈30°—90°夹角。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良好的结构灵活性和转运灵活性,可有效的满足在不同位置间进行转运作业和存储定位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具有多重吸能结构,吸能防护及缓慢释放能力良好,在满足对人体等重物进行承载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对冲击力起到良好的吸收能力,从而减轻冲击对人体等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包括硬质承载底座1、承载气囊2、弹跳网3、弹性垫块4,弹跳网3位于硬质承载底座1正上方,并与硬质承载底座1间同轴分布,硬质承载底座1与弹跳网3间通过承载气囊2相互连通,并构成密闭腔体机构,承载气囊2上设至少一个充气口5,弹性垫块4位于承载气囊2内,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1上表面并与硬质承载底座1同轴分布,且弹性垫块4上端面与弹跳网3下端面最大距离不大于硬质承载底座1与弹跳网3最大距离的1/2,弹性垫块4上表面面积为弹跳网3面积的0.8—1.5倍,弹性垫块4包括定位底座41、承压弹簧42及弹性垫子43,定位底座41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1上,弹性垫子43通过至少4个承压弹簧42与定位底座41连接,且弹性垫子43与定位底座41间同轴分布,所述的承压弹簧42环绕定位底座41轴线均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硬质承载底座1下端面均布至少四个行走轮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气囊2最大直径为硬质承载底座1直径的1.1—2.5倍,且所述的弹性气囊2外表面设若干拉环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跳网3与硬质承载底座1间另通过至少三条弹性伸缩杆8相互连接,所述的弹性伸缩杆8末端与硬质承载底座1上表面边缘铰接,前端与弹跳网3后端面连接,各弹性伸缩杆8均嵌于承载气囊2内,环绕硬质承载底座1轴线均布,并与硬质承载底座1上表面呈15°—6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压弹簧42与定位底座41和弹性垫子43表面呈30°—90°夹角。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硬质承载底座、承载气囊、弹跳网、弹性垫块进行组装备用。

在不是用时,承载气囊内空气放空,本发明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存放和转运,当需要使用时,首先运送到指定的工作位置,然后对承载气囊充气,利用高压空气将弹跳网承载到工作位置,当受到冲击时,由弹跳网和承载气囊内的高压空气共同对冲击动能进行吸收环节,然后缓慢释放,达到对人体保护的目的,并在当冲击动能过大时,同时由弹性垫块的弹性垫子和承压弹簧参与到吸能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护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缓冲垫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良好的结构灵活性和转运灵活性,可有效的满足在不同位置间进行转运作业和存储定位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具有多重吸能结构,吸能防护及缓慢释放能力良好,在满足对人体等重物进行承载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对冲击力起到良好的吸收能力,从而减轻冲击对人体等造成的伤害。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缓冲气垫结构,包括硬质承载底座、承载气囊、弹跳网、弹性垫块,弹跳网位于硬质承载底座正上方,硬质承载底座与弹跳网间通过承载气囊相互连通,弹性垫块位于承载气囊内,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上表面,弹性垫块包括定位底座、承压弹簧及弹性垫子,定位底座安装在硬质承载底座上,弹性垫子通过至少4个承压弹簧与定位底座连接,承压弹簧环绕定位底座轴线均布。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良好的结构灵活性和转运灵活性,另一方面具有多重吸能结构,吸能防护及缓慢释放能力良好,在满足对人体等重物进行承载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对冲击力起到良好的吸收能力,从而减轻冲击对人体等造成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6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