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704发布日期:2020-05-29 12:29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椭圆机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心肺适能运动训练工具和健身器材,广为使用者喜爱,因此发展相当迅速。但是目前多数椭圆机上供踏板机构的滑轮进行导向滑动的导轨支架的坡度不可调,这导致踏板的运动轨迹不变,运动模式单一且不能模拟各种环境的锻炼,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能调节导轨支架的坡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包括底座、导轨支架和把手;所述导轨支架的后端与底座铰接,导轨支架的前端配合有一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杆,所述把手配合在导轨支架上,把手中配合有与定位杆连动的按钮;所述底座上配合有位于导轨支架前方的定位板,定位板自上而下设有多个供定位杆前端活动插置的定位孔;所述按钮控制定位杆前后移动以控制定位杆前端进出定位板的定位孔。

所述按钮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在把手上,按钮通过一连动块与定位杆相连;所述连动块上部向前弯曲,连动块的上端与按钮铰接,连动块的下端与定位杆后端铰接,连动块的中部与导轨支架铰接;所述定位杆上套置有一复位弹簧,定位杆上设有供复位弹簧前端抵靠的限位挡沿,复位弹簧的后端抵靠连动块。

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一向上凸起的铰接座;所述连动块的中部与铰接座铰接。

所述导轨支架前端设有一前后贯穿的导向孔,定位杆活动穿置于导向孔中。

所述导轨支架包括前杆、后杆以及两根对称设置的导轨;两根导轨的前端分别连接前杆,两根导轨的后端分别连接后杆;所述后杆与底座铰接,所述前杆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导向孔;两根导轨的前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把手固定在支撑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支架的坡度可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导轨支架的坡度来调节椭圆机的运动轨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健身需求。其中本实用新型当需要调节导轨支架的坡度时,使用者先通过对按钮进行操作而驱使定位杆后移,使得定位杆前端脱离定位板上的定位孔,接着使用者握住把手将导轨支架进行转动,当导轨支架转动到使用者想要的坡度时,使用者再通过对按钮进行操作而驱使定位杆前移,使得定位杆前端插入定位板上对应的定位孔中,从而定位住导轨支架,完成对导轨支架的坡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定位杆前端插入定位孔中);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定位杆前端脱出定位孔);

标号说明:

底座1,定位板11,定位孔111,

导轨支架2,前杆21,导向孔211,后杆22,导轨23,铰接轴24,支撑板25,铰接座26,

把手3,

定位杆4,限位挡沿41,

按钮5,

连动块6,销轴61,转轴62,连接轴63,

复位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包括底座1、导轨支架2和把手3;其中所述导轨支架2的后端与底座1铰接,导轨支架2的前端配合有一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杆4;所述把手3配合在导轨支架1上,把手3上配合有与定位杆4连动的按钮5;所述底座1上配合有位于导轨支架2前方的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自上而下设有多个供定位杆4前端活动插置的定位孔111;所述按钮5控制定位杆4前后移动以控制定位杆4前端进出定位板11的定位孔111。

具体的,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导轨支架2包括前杆21、后杆22以及两根对称设置的导轨23;两根导轨23的前端分别连接前杆211,两根导轨21的后端分别连接后杆22,所述导轨支架2后端的后杆22通过一铰接轴24与底座1铰接,所述导轨支架2前端的前杆21的中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导向孔211,定位杆4活动穿置于导向孔211中而将定位杆4可前后移动的配合在导轨支架2前端上;两根导轨23的前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25,把手3固定在支撑板25上而将把手3配合到导轨支架2的前部上。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把手3可由左、右两部分拼接而成,所述按钮5夹设在把手3的左右两部分之间并可上下移动;所述按钮5通过一连动块6与定位杆4相连;所述连动块6上部向前弯曲,连动块6的上端通过一销轴61与按钮5铰接,连动块6的下端通过一转轴62与定位杆4后端铰接,连动块6的中部通过一连接轴63与导轨支架2铰接;而所述定位杆4上套置有一复位弹簧7,定位杆4上设有供复位弹簧7前端抵靠的限位挡沿41,而复位弹簧7的后端抵靠连动块6;这样当使用者向下按压按钮5时,按钮5驱动连动块6正向转动,使得连动块6下端后移而带动定位杆4后移,在此过程中,连动块6会推顶复位弹簧7的后端,使得复位弹簧7收缩蓄能;而当使用者松开对按压按钮5时,复位弹簧7展开复位,由于按钮5是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在把手3上,这样复位弹簧7展开复位会驱使连动块6反向转动,使得按钮5上移复位和使得定位杆4前移复位。其中所述导轨支架2上可设有一向上凸起的铰接座26,连动块的6中部通过连接轴63与铰接座26铰接,该铰接座26可设置于前杆21的后侧上。

本实用新型当需要调节导轨支架2时,使用者先通过对按钮5进行操作(按压按钮5)而驱使定位杆4后移,使得定位杆4前端脱离定位板11上的定位孔111,接着使用者握住把手3将导轨支架2进行转动,当导轨支架2转动到使用者想要的坡度时,使用者再通过对按钮5进行操作(松开对按钮5的按压)而驱使定位杆4前移,使得定位杆4前端插入定位板11上对应的定位孔111中,从而定位住导轨支架2,完成对导轨支架2的坡度调节。其中所述定位孔11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定位孔111分别对应于导轨支架2的坡度为0°、15°和30°这几个常用坡度。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轨支架和把手;所述导轨支架的后端与底座铰接,导轨支架的前端配合有一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杆,所述把手配合在导轨支架上,把手中配合有与定位杆连动的按钮;所述底座上配合有位于导轨支架前方的定位板,定位板自上而下设有多个供定位杆前端活动插置的定位孔;所述按钮控制定位杆前后移动以控制定位杆前端进出定位板的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在把手上,按钮通过一连动块与定位杆相连;所述连动块上部向前弯曲,连动块的上端与按钮铰接,连动块的下端与定位杆后端铰接,连动块的中部与导轨支架铰接;所述定位杆上套置有一复位弹簧,定位杆上设有供复位弹簧前端抵靠的限位挡沿,复位弹簧的后端抵靠连动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一向上凸起的铰接座;所述连动块的中部与铰接座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前端设有一前后贯穿的导向孔,定位杆活动穿置于导向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包括前杆、后杆以及两根对称设置的导轨;两根导轨的前端分别连接前杆,两根导轨的后端分别连接后杆;所述后杆与底座铰接,所述前杆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导向孔;两根导轨的前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把手固定在支撑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椭圆机坡度调节结构,其包括底座、导轨支架和把手;所述导轨支架的后端与底座铰接,导轨支架的前端配合有一可前后移动的定位杆,所述把手配合在导轨支架上,把手中配合有与定位杆连动的按钮;所述底座上配合有位于导轨支架前方的定位板,定位板自上而下设有多个供定位杆前端活动插置的定位孔;所述按钮控制定位杆前后移动以控制定位杆前端进出定位板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支架的坡度可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导轨支架的坡度来调节椭圆机的运动轨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健身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康百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