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6042发布日期:2020-07-21 12:4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对成长都有很重的作用,影响着后天的成就,在婴儿成长阶段,爬行是锻炼婴儿的重要途径。许多家长认为“爬”没有“走”重要,忽视了宝宝爬的权利和培养,而过早的让宝宝站着、行走。实际上爬行对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宝宝的一生爬够800小时,对宝宝的感统发育特别有好处,爬行对于孩子的智力和四肢的发育非常有好处,因此,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让孩子进行爬行训练。婴儿在最初阶段爬行,由于下肢力量不足,导致爬行困难。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8704258a,公告日:2018.10.26)公开了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橡胶板和充气棒,充气棒呈均匀分布于橡胶板顶部的边缘位置,且充气棒底端与橡胶板通过黏胶粘合;充气棒的侧面分别设有对称的横杆,且横杆和紧固条均与充气棒通过平头铆钉连接;横杆的侧面粘结有气囊垫,气囊垫略向横杆内侧突出;橡胶板的表面设有矩状的镂空区,且镂空区贯穿橡胶板;镂空区的内侧设有滚动装置,当幼儿在辊轴上爬行时,不仅可以杜绝对婴幼儿的损伤,同时婴幼儿在辊轴上进行爬行时,能够模仿跑步机原理一样的运动方式,防止婴幼儿爬行到尽头难以转身,提高了爬行训练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家长进行监督和保护。该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需要将婴儿放置其内,容易让其失去新鲜感,产生抗拒心理,不便于婴儿初学爬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滑动板和脚蹬件。滑动板的上表面开设后凹陷的弧度,增加了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滑动板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滚珠的设置使滑动板的滑动更加顺畅。滑动板的右端对称的连接有两个弹性绳,弹性绳连接有脚蹬件,脚蹬件的设置增大了儿童脚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儿童脚踏脚蹬件,趴在滑动板上,通过脚蹬件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向前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板前端连接有拉绳,通过拉绳可以拉动滑动板,帮助儿童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板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与拉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脚蹬件包括脚套和施力板,脚套固定连接有弹性带,通过弹性带可以将脚套穿戴在脚部。弹性带束于脚后跟从而使脚套穿戴在脚上,避免脱落。脚套的端部连接有倾斜的施力板,施力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的橡胶齿,橡胶齿的设置便于脚部向后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弹性带上设置有脚跟垫,脚跟垫的设置增大了弹性带与脚后跟的接触面积,使穿戴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脚套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增加了脚套的透气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层,海绵垫层的设置使装置的使用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囊垫,可以根据需要向气囊垫内部充气,使装置实用更加舒适,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儿童脚踏脚蹬件,趴在滑动板上,通过脚蹬件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向前滑动,适合婴幼儿学习爬行使用,使用方便,体积小,制造成本低。通过脚蹬件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向前滑动,便于婴幼儿训练使用。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使用舒适,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中脚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滑动板1,固定环2,拉绳3,海绵垫层4,弹性绳5,脚蹬件6,滚珠7,脚套8,弹性带9,脚跟垫10,施力板11,橡胶齿12,透气孔13,气囊垫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滑动板1和脚蹬件6。滑动板1的上表面开设后凹陷的弧度,增加了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滑动板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滚珠7,滚珠7的设置使滑动板1的滑动更加顺畅。滑动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层4,海绵垫层4的设置使装置的使用更加舒适。滑动板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固定环2连接有拉绳3,通过拉绳3可以拉动滑动板1,帮助儿童施力。滑动板1的右端对称的连接有两个弹性绳5,弹性绳5连接有脚蹬件6,脚蹬件6的设置增大了儿童脚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儿童脚踏脚蹬件6,趴在滑动板1上,通过脚蹬件6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1向前滑动。

脚蹬件6包括脚套8和施力板11,脚套8固定连接有弹性带9,通过弹性带9可以将脚套8穿戴在脚部。弹性带9束于脚后跟从而使脚套8穿戴在脚上,避免脱落。弹性带9上设置有脚跟垫10,脚跟垫10的设置增大了弹性带9与脚后跟的接触面积,使穿戴更加舒适。脚套8的端部连接有倾斜的施力板11,施力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的橡胶齿12,橡胶齿12的设置便于脚部向后用力。脚套8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3,透气孔13的设置增加了脚套8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儿童脚踏脚蹬件6,趴在滑动板1上,通过弹性带9可以将脚套8穿戴在脚部。弹性带9束于脚后跟从而使脚套8穿戴在脚上,避免脱落。通过脚蹬件6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1向前滑动。从而进行爬行训练。通过拉绳3可以拉动滑动板1,帮助儿童施力。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滑动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囊垫14,可以根据需要向气囊垫14内部充气,使装置实用更加舒适,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滑动板(1)和脚蹬件(6),滑动板(1)的上表面开设后凹陷的弧度,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滚珠(7),滑动板(1)的右端对称的连接有两个弹性绳(5),弹性绳(5)连接有脚蹬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前端连接有拉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固定环(2)与拉绳(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蹬件(6)包括脚套(8)和施力板(11),脚套(8)固定连接有弹性带(9),脚套(8)的端部连接有倾斜的施力板(11),施力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的橡胶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带(9)上设置有脚跟垫(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脚套(8)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海绵垫层(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气囊垫(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学前教育用爬行训练装置,包括滑动板和脚蹬件。滑动板的上表面开设后凹陷的弧度,增加了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滑动板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滚珠的设置使滑动板的滑动更加顺畅。滑动板的右端对称的连接有两个弹性绳,弹性绳连接有脚蹬件,脚蹬件的设置增大了儿童脚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儿童脚踏脚蹬件,趴在滑动板上,通过脚蹬件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向前滑动。儿童脚踏脚蹬件,趴在滑动板上,通过脚蹬件用力蹬地面,从而使滑动板向前滑动,适合婴幼儿学习爬行使用。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训练效果好,使用舒适,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王妮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