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压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6046发布日期:2020-11-27 10:5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压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设施,具体地来讲为一种安全压杠装置。



背景技术:

跳伞塔是一项使乘客座舱(吊篮沿着竖直方向做上下往复运行的设备。做上升运动时,让游客仿佛随座舱飘上云霄;做下降运动时,犹如跳伞一样缓缓下坠,令乘客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由于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乘人的保护装置是必要的,乘人保护装置一般为压杠结构,传统的压杠结构多采用电动、液压装置、气压装置直接驱动压杠本体锁紧或解锁,结构复杂,而且容易造成后台系统或者乘人误操作的问题,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现有设备的解锁过程往往较为困难,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安全压杠装置,所述安全压杠装置按照在座舱内,包括安全压杆、解锁装置;所述安全压杆包括压杠支架、压杠扶手、把手,所述压杠扶手为圆形管材,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把手,所述压杠支架设置在所述压杠扶手的两端;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压杆锁紧机构、压杠解锁机;所述压杆锁紧机构包括压杠底座、压杠连接件、棘齿、棘爪、棘爪拉簧、气弹簧、轴座、棘爪座;所述压杠支架同所述压杠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棘齿同压杠连接件通过轴固定连接;所述轴穿过设置在所述轴座上的通孔,所述轴座固定在所述压杠底座上;所述气弹簧一端同所述棘齿固定连接,一端同所述压杠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杠解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同所述棘爪的下端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杠解锁机构还包括底座、外罩钣金盖,所述气缸底部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罩钣金盖覆盖所述气缸的上部。

优选的,还包括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顶座、滑块、滑块座、第1连杆、第2连杆;所述滑块座同滑块配合形成滑块滑轨结构,所述顶座侧面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下端同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顶座上端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1连杆固定连接,第1连杆上端同第2连杆固定连接,第2连杆上端同所述棘爪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中控系统、感应器、气缸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安装在底座底部或座舱底部或地面,同中控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是将两个功能模块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通过功能分离,即解决了安全压杠的运行问题,又解决了系统或者乘人对压杠的误操作问题,克服了传统安全装置安全性低,解锁较为困难等的缺点,具有安全性高,解锁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杆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安全压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杆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杆结构另一角度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安全压杠装置设置座舱z内,座舱z还设置有座椅、束腰安全带s,所述安全压杠装置包括安全压杆1、解锁装置2。

所述解锁装置2包括压杆锁紧机构2.1、压杠解锁机构2.2

如图2所示,压杆锁紧机构2.1包括压杠底座2.11、压杠连接件2.12、棘齿2.13、棘爪2.14、棘爪拉簧2.15、气弹簧2.16、轴座2.17、棘爪座2.18。

如图3所示,安全压杆1包括压杠支架1.1、压杠扶手1.2、把手1.3,所述压杠扶手1.2为圆形管材,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把手1.3;所述压杠支架1.1设置在所述压杠扶手1.2的两端。

所述压杠支架1.1同所述压杠连接件2.12固定连接;所述棘齿2.13同压杠连接件2.12通过轴固定连接;所述轴穿过设置在所述轴座2.17上的通孔,所述轴座2.17固定在所述压杠底座2.11上。

所述气弹簧2.16一端同所述棘齿2.13固定连接,一端同所述压杠底座2.11固定连接。

所述棘爪2.14同棘爪座2.18可相对旋转的连接,所述棘爪座2.18固定在所述压杠底座2.11。

当所述棘爪2.14释放时,所述气弹簧2.16弹开,带动所述棘齿2.13旋转,进而带动压杠连接件2.12旋转,进而通过压杠支架1.1带动压杠扶手1.2向上运动,乘客即可下客。

如图4所示,压杠解锁机构2.2包括底座2.21、直线执行机构2.22、外罩钣金盖2.23图中仅为部分,所述直线执行机构2.22底部同所述底座2.21固定连接,直线执行机构2.22为气缸、电动缸、液压缸、齿轮齿条、丝杆螺母中的任一种。以下以气缸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外罩钣金盖2.23覆盖直线执行机构气缸2.22的上部,以避免雨水等其它物质对气缸的损坏,其顶面设置有容许气缸杆伸出的通孔。

当气缸2.22工作气缸杆伸出,推动棘爪2.14的下端部,使棘爪2.14绕其同棘爪座2.18连接点旋转,实现对棘爪2.14的释放。

由于座舱z多采用背靠背的座椅,如采用压杠解锁机构2.2直接推动,需要多组压杠解锁机构2.2,因此如图5、图6所示,设置连杆结构l,实现一个压杠解锁机构2.2同时释放同侧背靠背座椅的两组安全压杆1。

所述连杆结构l包括顶座l1、滑块l2、滑块座l3、第1连杆l4、第2连杆l5。

所述滑块座l3固定连接在座舱z的侧面,同滑块l2配合形成滑块滑轨结构,所述顶座l1侧面同所述滑块l2固定连接,下端同气缸2.22的气缸杆连接,可以在气缸2.2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所述顶座l1上端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1连杆l4固定连接,第1连杆l4上端同第2连杆l5固定连接,第2连杆l5上端同棘爪2.1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在气缸2.22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对同侧背靠背座椅的两组棘爪2.14的同时释放。

另外,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底座2.21底部设置感应器g,当感应器g检测到座椅在地面到位时,将信号反馈至中控系统(图中未示出),系统根据反馈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气缸的控制系统k,使气缸进气,气缸杆向上运动与顶座接触,驱动棘爪运动即可解锁,压杠扶手向上运动,乘客即可下客。另外感应器g还可以设置在座舱z底部或地面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压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压杠装置按照在座舱内,包括安全压杆、解锁装置;所述安全压杆包括压杠支架、压杠扶手、把手,所述压杠扶手为圆形管材,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把手,所述压杠支架设置在所述压杠扶手的两端;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压杆锁紧机构、压杠解锁机;所述压杆锁紧机构包括压杠底座、压杠连接件、棘齿、棘爪、棘爪拉簧、气弹簧、轴座、棘爪座;所述压杠支架同所述压杠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棘齿同压杠连接件通过轴固定连接;所述轴穿过设置在所述轴座上的通孔,所述轴座固定在所述压杠底座上;所述气弹簧一端同所述棘齿固定连接,一端同所述压杠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杠解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同所述棘爪的下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压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杠解锁机构还包括底座、外罩钣金盖,所述气缸底部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罩钣金盖覆盖所述气缸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压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顶座、滑块、滑块座、第1连杆、第2连杆;所述滑块座同滑块配合形成滑块滑轨结构,所述顶座侧面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下端同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顶座上端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1连杆固定连接,第1连杆上端同第2连杆固定连接,第2连杆上端同所述棘爪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压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系统、感应器、气缸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安装在底座底部或座舱底部或地面,同中控系统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压杠装置,所述安全压杠装置按照在座舱内,包括安全压杆、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压杆锁紧机构、压杠解锁机;所述压杆锁紧机构包括棘齿棘爪结构和气弹簧;所述压杠解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直线执行机构的气缸杆同所述棘爪的下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是将两个功能模块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通过功能分离,即解决了安全压杠的运行问题,又解决了系统或者乘人对压杠的误操作问题,克服了传统安全装置安全性低,解锁较为困难等的缺点,具有安全性高,解锁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包庆文;刘平;蔡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钦龙工贸启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