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4148发布日期:2021-08-20 16: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攀岩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攀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攀岩的力量、技巧的训练领域,具体为一种攀岩训练器。



背景技术:

攀岩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户外运动。目前没有特别合适的训练工具。一般是用哑铃、杠铃进行器械辅助的运动训练。如需要更临场的训练,则需要室内外的岩壁,或真实的岩壁。这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每个人工的室内外岩壁、自然岩壁的形状是特定的,而每个攀岩者的臂长、身形是不同的,导致采用室内外岩壁、自然岩壁时,“挑人”。

此外,对于新手及初学者,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现有的训练设备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最后,不论室内外的人工岩壁还是自然岩壁,对距离、空间均有需求,场地要求高,不利于本运动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攀岩训练器,具体结构如下:

攀岩训练器,包括1个以上的训练块1。训练块1上设有一个安装孔101和一个以上的训练指孔102。训练指孔102为腰型孔。

进一步说,在安装孔101内配有螺栓103或钉子。

进一步说,在训练块1上开有一道凹槽104。凹槽104呈燕尾状或台阶状。

进一步说,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指力训练背板2,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设有一道以上的凸条201。凸条201呈燕尾状或台阶状,与凹槽104的轮廓相互匹配。进而,将训练块1可活动地装配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

进一步说,设有2个训练指孔102,其中一个训练指孔102的长度比另一个训练指孔102长1.0至2.0cm。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装订在室内使用,尤其可以装订在家里使用。

训练块1的间距可调,能否模仿不同臂长的攀岩爱好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设有安装孔101及螺栓103,能够调节每个训练块1相对指力训练背板2的位置,且能调节相邻两个训练块1之间的间距,能够适应不同的臂长,且能模仿不同岩石的缝隙。

训练指孔102用于3指或4指的攀岩训练,令攀岩爱好者有训练难度上的逐步提升,需要说明的时,3指难度大于4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训练指孔102不加或加入、加入薄的或厚的垫块105的方式,调节训练指孔102的深度,进而实现对真实攀岩环境的仿真,以及对训练难度的提升。

固定在训练指孔102中垫块105,用以调节训练指孔102的深浅。选用厚的垫块105厚或将垫块105安置在调节训练指孔102的开口一侧,进而限制攀岩训练者的手指所能深入训练指孔102中的距离。

可用固定机构将垫块105可拆卸地固定在训练指孔102中。固定机构为膨胀螺栓、螺钉、黏黏贴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透视图。

图5是将图1所示结构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至3,攀岩训练器,包括1个以上的训练块1。训练块1上设有一个安装孔101和一个以上的训练指孔102。训练指孔102为腰型孔。

参见图1至3,进一步说,在安装孔101内配有螺栓103或钉子。

进一步说,在训练块1上开有一道凹槽104。凹槽104呈燕尾状或台阶状。

参见图5,进一步说,设有一个指力训练背板2,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设有一道以上的凸条201。凸条201呈燕尾状或台阶状,与凹槽104的轮廓相互匹配。进而,将训练块1可活动地装配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

参见图1至3,进一步说,设有2个训练指孔102,其中一个训练指孔102的长度比另一个训练指孔102长1.0至2.0cm。

进一步说,训练块1为矩形块。凹槽104开在训练块1宽度方向的背面。

参见图5和6,进一步说,凸条201的长度方向与指力训练背板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参见图5,进一步说,训练指孔102的长度方向与训练块1的宽度方向相和6互平行。

参见图5和6,进一步说,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配有4个训练块1,将相邻的2个称为单手训练组,即设有2个单手训练组。

在同一个单手训练组内,相邻的2个训练块1的间距在0.50至8.00cm之间。通过锁紧或松开配置在安装孔101中的螺栓103,锁定训练块1之间的相对位置。该相邻2个训练块1的间距用以模拟攀岩时石缝的缝隙。

在相邻的2个单手训练组之间,也通过锁紧或松开配置在安装孔101中的螺栓103,锁定单手训练组之间的相对位置。

参见图1至3,进一步说,通过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将垫块105固定在训练指孔102中,调节训练指孔102的深度。固定机构为膨胀螺栓、螺钉、黏黏贴等。

参见图6,将4个训练块1一次计为a1、b1、b2和a2,其中,a1和a2尺寸相同,b1和b2尺寸相同,a1和b1尺寸不同,a1和b1构成左侧训练组,用以训练左手,b2和a2构成右侧训练组,用以训练右手,a1和b1之间间距与b2和a2之间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用于训练不同间隙的攀爬力量及握法技巧,b1与b2之间间距按训练者的臂长调节后固定。



技术特征:

1.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个以上的训练块(1);训练块(1)上设有一个安装孔(101)和一个以上的训练指孔(102);训练指孔(102)为腰型孔;在训练块(1)上开有一道凹槽(104);凹槽(104)呈燕尾状或台阶状;

设有一个指力训练背板(2),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设有一道以上的凸条(201);凸条(201)呈燕尾状或台阶状,与凹槽(104)的轮廓相互匹配;进而,将训练块(1)可活动地装配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

在安装孔(101)内配有螺栓(103)或钉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块(1)为矩形块;凹槽(104)开在训练块(1)宽度方向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凸条(201)的长度方向与指力训练背板(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指孔(102)的长度方向与训练块(1)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指力训练背板(2)上配有4个训练块(1),将相邻的2个称为单手训练组,即设有2个单手训练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固定机构可拆卸地将垫块(105)固定在训练指孔(102)中,调节训练指孔(102)的深度;固定机构为膨胀螺栓、螺钉、黏黏贴等。


技术总结
针对攀岩训练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攀岩训练器,包括1个以上的训练块。训练块上设有一个安装孔和一个以上的训练指孔。训练指孔为腰型孔。在安装孔内配有螺栓或钉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装订在室内使用,尤其可以装订在家里使用。训练块的间距可调,能否模仿不同臂长的攀岩爱好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设有安装孔及螺栓,能够调节每个训练块相对指力训练背板的位置,且能调节相邻两个训练块之间的间距,能够适应不同的臂长,且能模仿不同岩石的缝隙。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宇青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