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

文档序号:26655149发布日期:2021-09-15 08:2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球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


背景技术:

2.网球项目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还能为国争光,是一种比较高雅时尚的体育活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网球人才的培养,许多大学生也热衷于网球运动,但是网球技术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练习,但目前由于场地所限,网球运动的开展受到阻碍,尤其是在高校或各种运动场里,场地的限制成为制约网球运动开展的最大阻碍因素,导致许多学生半途而废,不愿意坚持网球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球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为此,出现了网球墙以供网球训练。网球墙在高校网球教学实践中就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网球技能,也为学生的自主练习创设了条件,网球墙也称为网球练习墙或辅助练习墙,它是在网球练习过程中,用来满足网球辅助练习的墙体,在建造网球场时,网球墙作为网球场的附带建筑设施,都是固定在某一地点,往往不可移动、不可调节墙板角度和携带,使用者只能到固定地点进行练习,带来许多不便,而且功能单一。
3.为此,提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折叠收纳后便携,满足了网球爱好者和高校网球教学对于网球墙的需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包括可折叠弹性墙板、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7.所述可折叠弹性墙板包括若干个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间铰接连接;
8.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底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
9.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顶部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二支撑部配合,用于固定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第一支撑部配合,用于固定第一支撑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二插孔内径,所述第二支撑部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一插孔内径。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的插孔为多个,用于调节可折叠弹性墙板的倾斜度。
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框架通过插销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采用伸缩杆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网球墙由多个可折叠弹性墙板组成,其底座和支撑部均可折叠收纳;通过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使得墙板与底座和支撑部之间形成三角形,增强了网球墙的稳定性;多个插孔可调节墙板角度,可变化反弹球角度和落地高度,适合不同球员的练球习惯,使用方便。
17.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折叠收纳后便携,满足了网球爱好者和高校网球教学对于网球墙的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墙单体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包括可折叠弹性墙板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第一支撑部4和第二支撑部5;
23.所述可折叠弹性墙板包括若干个弹性墙单体6,相邻两弹性墙单体间铰接连接;
24.所述第一底座2和所述第二底座3分别位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底部,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可折叠于弹性墙板1上;
25.所述第一支撑部4和所述第二支撑部5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6顶部连接,第一支撑部4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3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5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2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部4和第二支撑部5可折叠于弹性墙板1上。
26.用于上述结构的设置,网球墙由多个可折叠弹性墙板组成,其底座和支撑部均可折叠收纳;通过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使得墙板与底座和支撑部之间形成三角形,增强了网球墙的稳定性。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插孔7,第一插孔7与第二支撑部5配合,用于固定第二支撑部5;所述第二底座3上设置有第二插孔8,第二插孔8与第一支撑部4配合,用于固定第一支撑部4。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4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二插孔8内径,所述第二支撑部5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一插孔7内径。
2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的插孔为多个,用于调节可折叠弹性墙板的倾斜度。
30.用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多个插孔可调节墙板角度,适合不同球员的练球习惯,使用方便。
3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框架通过插销9固定连接。
32.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增强了网球墙使用时墙面的稳固性。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采用伸缩杆结构。
34.用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支撑部可伸缩收纳。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工作原理为:
3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打开将各铰接的弹性墙单体,打开可折叠底座,拉伸第一支撑部,根据练球习惯选择合适的第二插孔,将第一支撑部通过第二插孔插接于第二底座上;拉伸第二支撑部,根据练球习惯选择合适的第一插孔,将第二支撑部通过第一插孔插接于第一底座上。练球结束后,收缩第一支撑部,将第一支撑部收纳于弹性墙上;收缩第二支撑部,将第二支撑部收纳于弹性墙上,折叠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收纳于弹性墙上,完成收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折叠收纳后便携,满足了网球爱好者和高校网球教学对于网球墙的需求。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弹性墙板、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可折叠弹性墙板包括若干个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底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顶部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二支撑部配合,用于固定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第一支撑部配合,用于固定第一支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二插孔内径,所述第二支撑部底端的外径小于第一插孔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插孔为多个,用于调节可折叠弹性墙板的倾斜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框架通过插销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采用伸缩杆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涉及网球墙技术领域,该便携式可折叠网球墙包括折叠弹性墙板、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可折叠弹性墙板包括若干个弹性墙单体,相邻两弹性墙单体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底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弹性墙单体顶部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折叠于弹性墙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折叠收纳后便携,满足了网球爱好者和高校网球教学对于网球墙的需求。墙的需求。墙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谢宾 青小琴 邱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