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28152558发布日期:2021-12-22 21: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田径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学校进行起跑训练时,经常使用起跑器,起跑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训练者的起跑速度,但是由于每个训练者的脚大小不同,身高不同,起跑时两脚踏台的间距不同,因此目前的起跑器不能适合所有训练者的起跑训练要求,大多数的起跑器都只能进行纵向调节踏台间距,由于每个训练者的身体情况和习惯都不相同,对同样的起跑器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合理的横向调节踏台间距也是很有必要的,每个训练者适应起跑蹬踏起跑器踏台角度也不同,踏台角度不合适会直接导致降低田径起跑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起跑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起跑器不便调节踏台横向间距以及踏台角度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左的控制盒,控制盒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控制盒内的摆杆,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l型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伸出控制盒,两个摆杆上端分别与升降杆下端铰接连接,两个调节杆相背侧分别经n型块滑动连接有底座,n型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栓,座左端分别铰接有踏台。
5.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提升了训练者的起跑效率,加强了起跑器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左的控制盒1,控制盒1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调节杆2,两个调节杆2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控制盒1内的摆杆3,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l型的升降杆4,升降杆4上端伸出控制盒1,两个摆杆3上端分别与升降杆4下端铰接连接,两个调节杆2相背侧分别经n型块5滑动连接有底座7,n型块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6,两个底座7左端分别铰接有踏台8。
13.为了对升降杆4的高度进行限位,所述的升降杆4上端转动连接有握把9,控制盒1上端设有位于握把9前方且上下方向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1。
14.为了对底座7左右滑动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的调节杆2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前后贯通的矩形槽12,螺栓6插入矩形槽12内。
15.为了对踏台8上下摆动的角度进行限位,所述的底座7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4,同侧的多个限位孔14呈弧形分布,踏台8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t型槽13,两个t型槽1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l型的拉杆15,两个拉杆15的相背端分别可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孔14内,拉杆15与其对应侧的t型槽13的内壁经弹簧16连接。
16.为了方便该装置的固定,所述的控制盒1下端设有多个限位钉17。
17.为了防止训练者起跑时脚部与踏台8打滑,所述的踏台8上设有防滑条18。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控制盒1通过限位钉17固定在跑道上,当需要增大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时,向下推动握把9,握把9带动升降杆4向下滑动经摆杆3使得两个调节杆2相背滑动,两个调节杆2带动底座7和踏台8相背滑动,当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合适时,转动握把9将其卡在合适的限位槽11内,此时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固定;
19.当需要减小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时,转动握把9,使其移出限位槽11,向上拉动握把9,握把9带动升降杆4向上滑动经摆杆3使得两个调节杆2相对摆动,两个调节杆2带动底座7和踏台8相对滑动,当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合适时,转动握把9将其卡在合适的限位槽11内,此时两个踏台8之间的前后距离固定;
20.然后逆时针拧下螺栓6,此时n型块5可在调节杆2内左右滑动,滑动n型块5使其带动底座7和踏台8滑动至合适位置,使螺栓6经n型块5插入合适的矩形槽12内并顺时针拧紧,此时n型块5不能在调节杆2内滑动,使得踏台8的左右位置固定;
21.当需要增大踏台8与底座7之间的角度时,握住拉杆15使两个拉杆15相对滑动,使得两个拉杆15的相背端不再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孔14内,然后向上拉动拉杆15使得踏台8向上摆动,当踏台8向上摆动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手,两个拉杆15分别在弹簧16的作用力下重新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孔14内,此时踏台8摆动的角度固定;
22.当需要减小踏台8与底座7之间的角度时,握住拉杆15使两个拉杆15相对滑动,使得两个拉杆15的相背端不再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孔14内,然后向下转动拉杆15使得踏台8向下摆动,当踏台8向下摆动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手,两个拉杆15分别在弹簧16的作用力下重新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孔14内,此时踏台8摆动的角度固定,之后训练者可开始起跑训练,训练完毕后将该装置从跑道中取出。
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有调节杆、升降杆及限位槽,方便调节并对两个踏台之间的前后距离进行限位,设置有底座、踏台、拉杆及限位孔,方便调节并对踏台的高低角度进行限位,设置有限位钉与防滑条,提升了训练者的起跑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包括开口朝左的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控制盒(1)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调节杆(2),两个调节杆(2)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控制盒(1)内的摆杆(3),控制盒(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l型的升降杆(4),升降杆(4)上端伸出控制盒(1),两个摆杆(3)上端分别与升降杆(4)下端铰接连接,两个调节杆(2)相背侧分别经n型块(5)滑动连接有底座(7),n型块(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6),两个底座(7)左端分别铰接有踏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4)上端转动连接有握把(9),控制盒(1)上端设有位于握把(9)前方且上下方向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2)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前后贯通的矩形槽(12),螺栓(6)插入矩形槽(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4),同侧的多个限位孔(14)呈弧形分布,踏台(8)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右的t型槽(13),两个t型槽(1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l型的拉杆(15),两个拉杆(15)的相背端分别可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孔(14)内,拉杆(15)与其对应侧的t型槽(13)的内壁经弹簧(1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1)下端设有多个限位钉(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台(8)上设有防滑条(18)。

技术总结
一种田径起跑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起跑器不便调节踏台横向间距以及踏台角度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左的控制盒,控制盒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位于控制盒内的摆杆,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L型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伸出控制盒,两个摆杆上端分别与升降杆下端铰接连接,两个调节杆相背侧分别经N型块滑动连接有底座,N型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底座左端分别铰接有踏台;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提升了训练者的起跑效率,加强了起跑器的兼容性。了起跑器的兼容性。了起跑器的兼容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军 李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