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式泳圈滑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5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式泳圈滑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
戏水为许多人所喜好,尤其是炎炎夏日,每每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携家带眷前往湖边、河边或海水浴场。然而在各种戏水场所或海水浴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抱着泳圈静静地飘浮在水面上或者是持泳圈坐在阴凉处休息,其原因无他,只因一般传统之泳圈只能作单一飘浮使用,丝毫无法再作其他游乐戏水或更刺激的玩乐之用,以致减低了游乐的兴致,而供拖拉之浮具,其价格皆甚高,且无法如泳圈发挥游乐漂浮嬉戏之功能,以致不为一般消费者所接受及选择。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平时则可以将泳圈与滑水套分离,而以泳圈作飘浮嬉戏娱乐使用;当将泳圈置入滑水套内组合在一起后,整体可供拖拉作滑水用途使用,而可充分增加戏水玩乐之趣味,并达到经济多用途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主要包括有套体,手拉环、拉带、套环、其特征在于该滑水套有上方开口之罩体状套体,在套体前方连设有拉带、拉带可穿过套体下半部之织带套环以供拖拉。
本实用新型在套体内可容置一般之泳圈、并在泳圈在充气后体积变大而使网套及其底部紧紧套住泳圈,在滑水时不会造成滑水套与泳圈之脱离且不会遮蔽泳圈花纹色彩及图案。手拉环上各套设软质胶管,使用者滑水时可以紧紧握住手拉环,不致掉落水里,套体前端设有织物拉带及套环,在拖拉时促使前端微浮,以减少水之阻力。
对本实用新型之装置构造特征及其功效将以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
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主要包括有套体10、手拉环3、拉带5及套环6等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之套体10是以网套2与底部8连在一起所构成。在网套2内可容置一泳圈1,该泳圈1被网套2及底部8所包围罩住,在充气后可与整个滑水套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之网套2成网格状,可看到其内部泳圈外面之美丽花纹与颜色,不会影响及伤害到整体之美观;而网套2之下方连设有一封闭式之底部8,该底部8可由尼龙布制成,当用于滑水时可减少水之阻力;在网套2之适当位置处,各设有多个手拉环3,并在各手拉环3上套设有软质胶管4,以便让使用者手部在握持手拉环3时得以感觉更舒适;其中设于网套2前方还连设有拉带5以供被拉动或连接于游艇之用,并在其中间下方底部8之适当位置设有一织带套环6。该套环6因设于滑水套下半部之底部8上,除可供上方之拉带5向下穿过而连接于游艇外,并可在滑水时使本实用新型之前端得以向上微浮而减少水的阻力。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套环6是使用织物材料而非以往一般传统之D金属环圈,在高速拖拉时,即使受到撕拉脱落,也不会造成使用上之伤害及安全顾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尚未充气之泳圈1置于套体10之内,再由泳圈1上之气嘴7充气使泳圈1膨胀,并使套体10因泳圈1体积变大而得以紧紧的套住泳圈1的外围。其次再将网套2前方之拉带5向下穿过套环6以供在水上被拖拉之用。该拉带5可与游艇尾部连接,借助游艇之拖拉,使用者只要乘坐在本实用新型上并将手紧紧的握住手拉环3,即可享受乘风破浪之滑水乐趣;而不使用时,可依反向顺序将泳圈取下,供嬉戏、娱乐漂浮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主要包括有套体、手拉环、拉带、套环,其特征在于该滑水套有上方开口之罩体状套体,在套体前方连设有拉带,拉带可穿过套体下半部之织带套环以供拖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拉式泳圈滑水套,其特征在于该套体之上部为网格状之网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拉式泳圈滑水套,其特征在于套体上适当位置套设有软质胶管之手拉环。
专利摘要一种拉式泳圈滑水套,主要包括有套体、手拉环、拉带;其中套体是以网套与一底部连在一起,在套体内可容置一泳圈,该泳圈是运用充气方式使体积膨胀而被网套及底部所包围而罩套组合成一体。在网套上设有多个手拉环,并在手拉环上各套设有软质胶管。其中前方连设有一拉带以供被拖拉或连接于游艇之绳索上。在其中间下方底部位置则设有一织带套环,该套环可供上方拉带穿过。以使拉带受拖拉时,使本实用新型前端向上微浮而减少水之阻力。
文档编号A63B31/00GK2130764SQ92225480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
发明者关厚德 申请人:永欣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