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527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
现有的起肥皂泡的玩具一般是由成泡环和手柄构成,其成泡环都比较小(内圈面积一般小于3cm2),所以其产生的肥皂泡也比较小(直径一般在3cm以下),而且必须用口对着成泡环吹气,才能产生肥皂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它能产生较大的肥皂泡,并且不必用口吹气也能产生肥皂泡。
本实用新型的起肥皂泡的玩具由成泡环和与成泡环相连的手柄构成,其特征是成泡环内圈面积(即成泡环内圈所围成的面积)为5~20cm2,成泡环的整个环面分布有柱状小突起,这些柱状小突起之间的间隔(即相邻两个柱状小突起间的距离)为0.2~2mm。
按照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成泡环内圈面积最好为8~15cm2。
通常,成泡环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心”形、“8”字形等等);成泡环上的柱状小突起顺着环的形状排列成2~5行(通常为3行);这些柱状小突起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柱形体(例如圆柱、棱柱等),其高度一般为1.5~5mm。
本实用新型的起肥皂泡的玩具由于其成泡环内圈面积较大,形成的液膜面积较大,所以能吹出较大的肥皂泡,通常情况下吹出的肥皂泡的直径可达5~10cm;同时,由于成泡环内圈面积较大,所以只需手握手柄,使沾有肥皂液的成泡环沿与环所成的面垂直的方向慢慢来回摆动,即可产生肥皂泡,而不需要用口吹气。本实用新型的起肥皂泡的玩具所产生的肥皂泡要比已有同类玩具产生的肥皂泡大得多(通常可大3倍以上),而且可以不用口吹即能产生肥皂泡,所以能给该项游戏增添新的乐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的A-A剖面放大图。
参照
图1和图2,成泡环1与手柄2连成一体,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形。成泡环为圆形,其内圆直径D为2.5~4cm(即成泡环内圈面积约5~13cm2);成泡环的两面均分布有圆柱状小突起3,这些圆柱状小突起顺着圆环形排列成三行,基本呈均匀分布;这些圆柱状小突起的高度h为1.5~3mm,直径d为0.5~1.5mm;每相邻两个圆柱状小突起间的距离a为0.2~1.5mm。
成泡环1上的柱状小突起3起储存肥皂液的作用,所以这些柱状小突起的高度较高(h值较大)、密度较大(a值较小)和行数较多,有利于储存较多的肥皂液,并能使肥皂液不会太快流失,使得可吹出较多较大的肥皂泡。
权利要求1.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由成泡环(1)和手柄(2)构成,其特征是成泡环(1)的内圈面积为5~20cm2,该成泡环的整个环面上分布有柱状小突起(3),这些柱状小突起之间的间隔(a)为0.2~2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特征是成泡环(1)的内圈面积为8~15cm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特征是起泡环(1)上的柱状小突起(3)顺着环的形状排列成2~5行。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特征是柱状小突起(3)排列成3行。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特征是成泡环(1)上的柱状小突起(3)的高度(h)为1.5~5mm。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肥皂泡的玩具,其特征是柱状小突起(3)为圆柱状,其直径(d)为0.5~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肥皂泡的玩具,由成泡环和手柄构成,其成泡环内圈面积较大,达到5~20cm
文档编号A63H33/28GK2223640SQ9520929
公开日1996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2日
发明者黎永民 申请人:黎永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