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3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部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运动器材,尤指一种腹部训练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富裕充足,在丰衣足食的时后,肥胖症随之而来,而随着肥胖所带来的后遗症亦层出不穷,诸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且大多数年轻人更是无法接受集赘肉在一身的自己,而针对上班族而言,因整日坐在办公桌和电脑前,使食物堆积在胃中,无法顺利消化,而造成小腹外凸的情形,亦令上班族甚感困扰,因此,市面上便出现许多减肥与塑身机构,借此来吸引一些对自己身材不甚满意的人,但此种机构的消费却非一般上班族所能负担得起,有鉴于此,许多包罗万项的运动器材即如雨后春笋般被开发出来,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此处所称的腹部训练器,即是针对腹部给予适当的运动量,以解决上班族小腹凸出的困扰。一般传统的腹部训练器如


图1、2所示,其主要由一主体(50)、一支撑杆(60)、一压缩杆(70)与一橡皮圈(80)等构件所组成,该主体(50)是在左右两C形环体(51)中央固设一中央贯穿的圆筒(52),圆筒(52)上方设一L形钩体(53);支撑杆(60)在中央凸设一套筒(61),借以与压缩杆(70)的小环面(72)套合;压缩杆(70)在一端设一阶级,使其形成一大小环面(71)、(72),在大环面(71)上另设一与钩体(53)反向对称的钩体(54),借两钩体钩套一橡皮圈(80),而小环面(72)穿过主体(50)的圆筒(52)与支撑杆(60)中央凸设的套筒(61)套接,使大小环面上的阶级恰卡合在圆筒(52)端缘,借此而完成一腹部训练器结构;当欲作腹部压缩运动时,如图3所示,将腹部抵靠在支撑杆(60)上,双腿夹紧主体(50)上的C形环体(51),借由腹部出力往下连带将压缩杆(70)往下压缩,使橡皮圈(80)拉长,当腹部抬起时,压缩杆(70)即借由橡皮圈(80)回复原状的弹力使压缩杆(70)归位,重复上述动作,以达锻炼腹部的功效,但该种腹部训练器,在实际使用时,却不如预期理想,总结归纳有下列几点弊端1、橡皮圈易断裂传统腹部训练器是借由橡皮圈(80)的弹力使压缩杆(70)归位,而橡皮圈若遇油或水则材质变脆,且遇寒冷亦会变得脆弱,造成橡皮圈容易断裂,危害运动安全。
2、橡皮圈易产生弹性疲乏橡皮圈不耐温度变化,随着气候变化热胀冷缩,易造成弹性疲乏,使动作时力量不一致。
3、仅能作单一运动传统腹部训练器因设计上的问题,导致仅能作单一的腹部训练运动。
4、易造成运动伤害因传统腹训练器是利用双腿夹紧C形环体(51)以支撑腹部往前压缩的力量,当双腿不慎松开,而腹部又刚好往前动作时,因支撑部位松脱,易造成使用者的运动伤害。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造成传统腹部训练器种种使用上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积极研究开发,凭借多年对运动器材的制造经验,在长期的努力下,终于研制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腹部训练器,它可以配合手握一手柄出力利用气压缸往腹部压缩,从而达到压缩腹部进行训练的腹部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它可以借由不同零件的组装,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运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部训练器,主要是由一气压缸、一把手、一上盖与一底座等构件所组成;所述的气压缸两端各设有螺纹,分别与底座、把手、上盖锁合;所述的把手在中央贯穿一螺孔,螺合在气压缸的一端,而上盖在一侧中央凸设一螺帽,螺合在气压缸上的把手旁;所述的底座在中央设一螺孔,借以与气压缸另一端锁接;借由气压缸一端与一底座螺合,另一端则在螺接一把手后再与一上盖锁固,而完成一腹部训练器结构,并可借由不同零件的组装,达到各种不同的运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归纳如下1、因本实用新型的动作主要以气压缸(10)的压缩为主,无传统腹部训练器以橡皮圈(80)作为动作负载时橡皮圈易断裂的情形。
2、本实用新型腹部训练器借由不同零件的组装,可兼达手臂、脚力与颈项的训练功效。
3、本实用新型腹部训练器的抵靠部位是以一弧面为支撑点,且施力与支撑点位置呈一垂直状态,使支撑部位稳固,不致往外偏出,而无传统腹部训练器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功效及其实用目的,现配合图式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腹部训练器立体分解图。
图2是传统腹部训练器压缩前示意图。
图3是传统腹部训练器压缩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腹部运动一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腹部运动另一实施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手臂运动一实施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臂运动另一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脚力运动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颈项运动实施例图。
请参考图4所示,可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形态,本实用新型是由一气压缸(10)、一把手(20)、一上盖(26)与一底座(30)等构件所组成;该气压缸(10)在前后两端均设有螺纹(101)(102),其一端与底座(30)锁固,另一端则穿套一垫圈(11)后分别与把手(20)及上盖(26)锁合,该垫圈(11)主要功效是在气压缸(10)压缩时,可阻挡灰尘进入气压缸内部;该把手(20)是呈一弓形状,两端各套接一栓塞(21),而中央贯穿一圆孔(202),并焊固一螺帽(201),供气压缸(10)上的螺纹(101)锁接;该上盖(26)在一侧中央凸设一螺帽(261),与螺纹(101)螺合;该底座(30)是呈一弧形板状,在中央设一螺孔(301),借以与气压缸(10)另一端的螺纹(102)锁固;借由气压缸(10)穿过一垫圈(11)分别与把手(20)及上盖(26)的螺帽(201)(261)螺合,而另一端再与底座(30)的螺孔(301)相锁接,而完成一腹部训练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请参考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腹部训练实施例图,使用者可手握把手(20)两端,并将底座(30)抵靠在腹部处,双手出力将气压缸(10)往腹部压缩,借由往复压缩腹部,而达到锻炼腹部的功效;请再参考图6所示,是第二种腹部训练的实施例图,其是将上盖(26)抵压在墙上,而腹部抵靠在底座(30)上,借腹部出力将气压缸(10)往墙壁方向压缩,亦可达到另一种锻炼腹部的功效;另可借由拆卸或加装零件而达到锻炼手臂、脚力与颈项的不同功效,一一列举如下请参考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手臂训练实施例图,其是将底座(30)抵靠在大腿上,双手握住把手(20)两端,使力将气压缸(10)往大腿处压缩,从而达到锻炼手臂的功效;请再参考图8所示为第二种手臂训练实施例图,先将把手(20)拆卸,再将上盖(26)锁合在原处,气压缸(10)另一端则将底座(30)换成一上盖(26);令手抵住气压缸(10)两端的上盖(26),双手施力将气压缸(10)往内压缩,然后再行放开,如此重复动作,而达到手臂运动的功效;请参考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脚力训练实施例图,其是将气压缸(10)上的上盖(26)与把手(20)拆卸,再将一底座(30)螺锁在螺纹(101)上,而完成一脚力训练器;将其置放在两腿中央,使两端底座(30)的弧形恰抵靠使用者的大腿或小腿内侧,在腿部出力将气压缸(10)往内压缩,放开,从而达到脚力训练的功效。
请参考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颈项训练实施例图,使用者双手握住把手(20)绕到头部后方,令底座(30)抵靠在后颈项上,双手使力将气压缸(10)往后颈项压缩、放开,可达锻炼颈项的功效。
综上所述的腹部训练器,借由气压缸的压缩,而兼达多项运动功效,对目前的运动器材而言,实为一种最理想的腹部训练器。
权利要求1.一种腹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一气压缸、一把手、一上盖与一底座等构件所组成;所述的气压缸两端各设有螺纹,分别与底座、把手、上盖锁合;所述的把手在中央贯穿一螺孔,螺合在气压缸的一端,而上盖在一侧中央凸设一螺帽,螺合在气压缸上的把手旁;所述的底座在中央设一螺孔,借以与气压缸另一端锁接;借由气压缸一端与一底座螺合,另一端则在螺按一把手后再与一上盖锁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缸可先套设一垫圈后,再与把手及上盖相锁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是呈一弓形状,而所述的底座则呈一弧形板面。
专利摘要一种腹部训练器,其是由一气压缸、一把手、一底座与一上盖等构件所组成,该气压缸前后两端均设有螺纹,其中一端与底座锁固,另一端则穿套一垫圈后分别与把手及上盖锁合,而完成一腹部训练器结构;使用者手握把手,并将底座抵靠在腹部,在把手处出力将气压缸往腹部压缩,达到锻炼腹部的功效,另可借由拆卸或加装零件而达到锻炼手臂、脚力与颈项的不同功效,且安全、实用。
文档编号A63B21/008GK2264019SQ96209250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0日
发明者邱建清 申请人:邱建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