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对称跳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12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合对称跳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棋类,它包括棋的结构和下棋规则。
现有的弹子跳棋盘面共有一百二十一个孔,棋子每次跳跃只能沿直线运动,套路简单,活动范围比较小,缺乏调整择优的余地,且在行棋过程中不能记录行棋的步骤,这就难以将弹子跳棋列入正式比赛,妨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弹子跳棋变化简单,不能记录的问题,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作为正式比赛用棋加以推广。
本实用新型包括棋的结构和对弈规则。
本实用新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为正六角形,盘面有三组互相成120°平行线组,它们相互交叉,盘面共有一百八十一个交叉点,交叉点下标有棋盘的坐标。棋子分四种不同的颜色或四种不同的形状,每种棋子各六枚,共二十四枚。
棋盘的坐标将棋盘分为七个区域,棋盘中心交叉点为零区域,其余六个区域是围绕零区域周围相同的平行四边形。这六个相同的区域中,每个区域有三十个位置,每个位置用下述坐标表示M、M2.1、M2.2、M3.1、M3.2、M3.3、M4.1、M4.2、M4.3、M4.4、M5.1、M5.2、M5.3、M5.4、M5.5、M6.1、M6.2、M6.3、M6.4、M6.5、M7.1、M7.2、M7.3、M7.4、M8.1、M8.2、M8.3、M9.1、M9.2、M10。
其中,M是区域的代号,不同的区域代号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对弈规则是根据“集合”和“对称”的定义构造出来的。下面将依次叙述该棋的对弈规则。
一、基本着法1.在一直线上,中间隔一子、两子或更多的棋子可以跳或等距跳。
2.在一直线上,隔子的中间有空格,断续隔二子、四子或更多的偶数枚棋子可以跳或等距跳。
3 在一直线上,隔子疏密一致者也可以跳或等距跳。
4.在一直线上,基于1、2、3条的混合对称可以跳或等距跳。
5.基于2、3、4条的基础,若弯曲后折点处无棋子者可等距跳。
6.作桥的棋子不限颜色。凡满足条件者可以充分利用条件反复变换调整,以实施连跳。
7.连跳的棋子无论调整多少个位置,从起点到终点只算行棋一次;不能跳的棋子可以沿棋盘上的路线向任意方向(不违犯禁止着法)移动一格,也算行棋一次。
二、对 弈1.假定棋子的四种颜色分别为红、绿、黑、白,对弈之前红棋子摆在棋盘(如图1)A、A2.1、A2.2、A3.1、A3.2、A3.3位置,绿棋子摆在B2.1、B3.1、B4.1、B4.2、B5.1、B5.2位置,白棋子摆在B2.2、B3.3、B4.3、B4.4、B5.4、B5.5位置,黑棋子摆在C、C2.1、C2.2、C3.1、C3.2、C3.3的位置。红、绿为一方,称为甲方,黑、白为一方,称为乙方。
2.对弈顺序为顺时针方向,每种颜色的棋轮流行棋一次,由绿色棋子先行,以下黑、红、白依次轮流行棋。
3.对弈时按一的规定行棋,将各色棋子走到对角(如图1),红走到D、D2.1、D2.2、D3.1、D3.2、D3.3、的位置,绿走到E2.1、E3.1、E4.1、E4.2、E5.1、E5.2的位置,白走到E2.2、E3.3、E4.3、E4.4、E5.4、E5.5的位置,黑走到F、F2.1、F2.2、F3.1、F3.2、F3.3的位置,作对称还原。
三、胜、负、和。
1.甲方较乙方先两步(绿先黑、白各一步,红后黑一步而先白一步,加减的结果是甲方先两步),最终计算步数时甲方应让出这两步。
2.单色棋子还原不计先,也不增加另一色棋子的行棋次数。
3 甲方较乙方提前三步或三步以上将十二枚棋子还原,则甲方获胜,若提前两步还原为和棋,否则即为负局(乙方获胜)。
4.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复局面,每次都轮到同一方颜色的走棋,则应判为和棋。
四、禁止着法和允许着法1.行棋时必须向对手示意行棋路线。
2.甲方红、绿两色棋子禁止在F、F2.1、F2.2、F3.1、F3.2、F3.3以及E2.2、E3.3、E4.3、E4.4、E5.4、E5.5十二处停留;同样,乙方黑、白两色棋子禁止在D、D2.1、D2.2、D3.1、D3.2、D3.3以及E2.1、E3.1、E4.1、E4.2、E5.1、E5.2十二处停留,但双方均可以从禁止停留的位置经过。
3 每走一步最终必须离开原来的位置。
4.行棋的顺序不得颠倒。
五、记录方法1.着与回合的概念。甲方的绿色棋子和乙方的黑色棋子各行棋一次,称为上半着;甲方的红色棋子和乙方的白色棋子各行棋一次,称为下半着。上半着加下半着叫做一个回合。
2.记录一步棋的着法,应先记录行棋的主着法(从起点至终点)然后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中间过程。
3 直线运行的,若中间隔子为一枚棋子时,在两位置的坐标名称之间用符号“-○-”连结,其它串跳一律用符号“-○-○-”连结。曲线运行的以符号“
”连结,并注上棋盘转折处位置的名称。棋子的移动和主着法都用符号“~”连结。
4.每半着加上一个序号,每一序数对(1,2;3,4;5,6;……)记录一个回合。还原后不再行棋的用记号“○=”补齐。
通过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集合对称跳棋比起弹子跳棋来已不是直线思维,其着法已形成平面网络,且要同时兼顾两种颜色的棋子,使这两种颜色的棋子运动协调,从而使它们达到各自的目的。弹子跳棋的棋子充当桥的功能是一次性的,而集合对称跳棋的棋子充当桥的功能却是多次性的,这就为对弈者穿越迷宫选择最优途径创造了战术组合的条件。另外,集合对称跳棋还有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一样的扭和情况,双方搏杀激烈,谁也制服不了谁,只得从动态平衡中握手言和。所以,经常下集合跳棋,不仅能培养人们同时考虑双重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人们连续思维的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加盖之后的剖视图。
其中,1为壳体,用聚苯乙烯制成。2为坐标纸,坐标纸上画有坐标,坐标纸与壳体粘为一体。3为孔板,用透明聚苯乙烯制成。4为盖子,用聚苯乙烯制成。棋子可以用玻璃、陶瓷、塑料制成四种不同颜色或四种不同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集合对称跳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为正六角形,盘面有三组互相成120°的平行线组,它们相互交叉。其特征在于盘面共有一百八十一个交叉点,且交叉点下标有棋盘的坐标。棋子分四种不同颜色或四种不同形状,每种棋子各六枚,共二十四枚。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集合对称跳棋,其特征在于棋盘的坐标将棋盘分为七个区域,棋盘中心交叉点为零区域,其余六个区域是围绕零区域周围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每个相同的区域有三十个位置,每个位置用下述坐标表示M、M2.1、M2.2、M3.1、M3.2、M3.3、M4.1、M4.2、M4.3、M4.4、M5.1、M5.2、M5.3、M5.4、M5.5、M6.1、M6.2、M6.3、M6.4、M6.5、M7.1、M7.2、M7.3、M7.4、M8.1、M8.2、M8.3、M9.1、M9.2、M10。其中,M是区域的代号,不同的区域代号不同。
专利摘要
一种集合对称跳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为正六角形,盘面有三组成120°的平行线组,它们相互交叉,盘面共有一百八十一个交叉点,且交叉点下标有坐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弹子跳棋相比已不是直线思维,其着法已形成平面网络,且要同时兼顾两种颜色的棋子,使它们互相协调。经常下集合对称跳棋,不仅能培养人们同时考虑双重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人们连续思维的能力。
文档编号A63F3/00GK86209024SQ86209024
公开日1987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11日
发明者张良全 申请人:张良全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