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178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活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跷跷板。
【背景技术】
[0002]跷跷板,一种双人参与的儿童玩具。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
[0003]跷跷板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力臂,重力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重力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0004]对于大多数的跷跷板来说,现有的跷跷板一般是两端平衡式的,只适用于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使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同体重不同年龄的小孩在一起玩或者大人和小孩一起进行亲子运动,此时由于跷跷板两侧的重量相差太多,造成了使用的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能根据体重差异随时可调节的跷跷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跷跷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跷跷板,包括支撑架和通过转轴与支撑架连接的两侧支撑臂,支撑臂上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支撑臂自由端设置有悬挂箱,所述的悬挂箱顶端形成进入口,底端形成塞有塞堵的排出口,两侧的悬挂箱内腔通过带有截止阀的连通软管连通。
[0007]所述的悬挂箱内容纳细沙或者水。
[0008]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臂上的第一座椅、第二座椅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单侧支撑臂上的力矩,悬挂箱中容纳细沙或者水能够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力矩,并且两侧悬挂箱之间通过连通软管实现悬挂箱内部流体的传输。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0]其中:
[0011]I支撑架2支撑臂
[0012]3第一座椅4第二座椅
[0013]5连通软管6截止阀
[0014]7悬挂箱8进入口
[0015]9 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跷跷板,包括支撑架I和通过转轴与支撑架I连接的两侧支撑臂2,支撑臂2上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座椅3、第二座椅4,支撑臂2自由端设置有悬挂箱7,所述的悬挂箱7顶端形成进入口 8,底端形成塞有塞堵的排出口 9,两侧的悬挂箱7内腔通过带有截止阀6的连通软管5连通。
[0018]所述的悬挂箱7内容纳细沙或者水。
[0019]所述的悬挂箱7与支撑臂2 —体成型。
[0020]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臂上的第一座椅、第二座椅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单侧支撑臂上的力矩,悬挂箱中容纳细沙或者水能够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力矩,并且两侧悬挂箱之间通过连通软管实现悬挂箱内部流体的传输。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跷跷板,包括支撑架(I)和通过转轴与支撑架(I)连接的两侧支撑臂(2),其特征在于:支撑臂(2)上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座椅(3)、第二座椅(4),支撑臂(2)自由端设置有悬挂箱(7),所述的悬挂箱(7)顶端形成进入口(8),底端形成塞有塞堵的排出口( 9 ),两侧的悬挂箱(7 )内腔通过带有截止阀(6 )的连通软管(5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箱(7)内容纳细沙或者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跷跷板,包括支撑架和通过转轴与支撑架连接的两侧支撑臂,支撑臂上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支撑臂自由端设置有悬挂箱,所述的悬挂箱顶端形成进入口,底端形成塞有塞堵的排出口,两侧的悬挂箱内腔通过带有截止阀的连通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臂上的第一座椅、第二座椅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单侧支撑臂上的力矩,悬挂箱中容纳细沙或者水能够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力矩,并且两侧悬挂箱之间通过连通软管实现悬挂箱内部流体的传输。
【IPC分类】A63G11-00
【公开号】CN204380237
【申请号】CN201420787610
【发明人】黄婉莹
【申请人】黄婉莹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