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手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834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手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活动手指关节的活手琴。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很多老年人的手指由于平时缺少锻炼而变得日益僵化,活动不便,给日常生活也带来很多不便,而一般的健身器材都比较乏味,老人锻炼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厌烦而放弃锻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并可以握在手里的活手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活手琴为一个空腔立方体,包括有五个琴键和五个发声片,其中四个琴键位于立方体顶面边缘一侧,另一个琴键位于顶面边缘与四个琴键相对一侧;在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设有一根连杆,在连杆上铰接有五根转杆,转杆的一端与连杆铰接,另一端与琴键固定连接,转杆的中部通过弹簧与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连接;琴键的底部固定连接敲击杆的一端,敲击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连接有一钢珠;所述转杆与敲击杆间有固定不变夹角C ;发声片嵌设在立方体顶面内,钢珠的运动轨迹与发声片的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方体侧面设有发声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声片厚度不一。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手琴大小为Icm X 3cm X 6cm?2cm X 5cm X 8cm0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方体中面积较大的侧面为向内凹陷的内凹面。
[000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活手琴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可以握在手里,方便携带。通过手指按动琴键即可实现对手指关节的锻炼,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而且锻炼的同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乐律,使锻炼过程变得有趣,增加了锻炼者的兴趣,锻炼时间更持久。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1]图3为图2A-A剖视图(琴键未按下状态),
[0012]图4为图2A-A剖视图(琴键按下状态),
[0013]图5为与图1类似的图。
[0014]图中:
[0015]I活手琴,2琴键,3发声片,4顶面,5侧面,6内凹面,7发声孔,8连杆,9转杆,10敲击杆,11钢珠,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以右手使用为例,如图1、图2所示,活手琴I为一个空腔立方体结构,在立方体顶面4上设有可以按下发声的琴键2。所述的琴键有五个,对应五个手指。其中四个琴键位于立方体顶面边长较长的边缘一侧,另一个琴键位于顶面边长较长的边缘另一侧,即与四个琴键安装位置相对的另一侧。
[0018]琴键间的间隔距离不宜过大,以适合握住活手琴时四个手指自然放置时手指间的间隔距离为准。
[0019]如图3所示,在立方体的空腔顶部固定设有一根连杆8,连杆与空腔顶面间有一定的间隙。连杆8用于连接并固定琴键2,连杆8作为琴键未按下和按下时活动的支点。在该连杆上铰接有五根转杆9,转杆9的其中一端与连杆8铰接,另一端与琴键2固定连接,转杆9的中部通过弹簧12与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杆9可以根据按下琴键2所用的力的大小绕着连杆8转动一定的角度,即使得连杆偏离立方体空腔底部一定的角度。
[0020]琴键2的底部及与立方体空腔直接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敲击杆10的一端,敲击杆10的另一端则是自由端,在自由端处固定设置有一个钢珠11,钢珠用于敲击发声片3的发声工具。
[0021]所述转杆9与敲击杆10间有固定不变夹角C,该角度大小优选为5°?10°
[0022]根据发声效果的不同,也可以选择瓷质的瓷球珠替换钢珠作为敲打发声片3的敲打工具。
[0023]对应五个琴键2,发声片3也有五片,所述的发生片嵌设在立方体顶面6,发生片3的底部与立方体空腔接触,即保证按下琴键2时,转杆9转动带动钢珠或者瓷球珠可以敲打到发声片3。
[0024]当没有按动琴键时,各琴键处于未按下状态。转杆9贴近立方体空腔顶部,敲击杆10的自由端与发声片3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且自由端的钢珠处于对应发声片的下方位置处。
[0025]如图4所示,当向下按动琴键2,即琴键2处于按下状态时,转杆9随着琴键2绕着连杆8 —同转动,敲击杆10也随着转杆9绕连杆8转动一定的角度,直到钢珠或者瓷球珠敲打到发声片为止。当手指松开时,转杆9在弹簧12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状态,即琴键复位,恢复到琴键未按下时的状态。
[0026]如此往复循环,通过不定的按下和松开琴键可以控制发声和不发声,锻炼了手指关节的同时产生一定的乐律感,增加了锻炼者的锻炼兴趣,使得锻炼不至于枯燥无味。
[0027]进一步地,在立方体的侧面5上设有若干发声孔7,当按下琴键2,钢珠或者瓷球珠敲打发声片3的时候,声音可以通过发声孔7传出,从而使锻炼者听到一定的乐律。
[0028]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的五片发声片3设置为不同的厚度,这样当钢珠或者瓷球珠敲打到发声片3时,因为不同厚度的发声片的固有频率不同,钢珠或者瓷球珠与发声片的碰撞发出的声音的强弱程度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乐律。
[0029]为了使用时便于记忆、操作,可以将对应五个琴键的发生片从大拇指以及向下排列的其他四个手指对应的发声片厚度逐渐缩小。锻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按下不同位置的琴键。
[0030]另外,也可以选择发声片的材质为铁片、钢片、瓷片等。对于铁片、钢片等易腐蚀的材质,当使用时,由于锻炼者的手掌可能出汗,时间长了可能会对钢片产生一定的腐蚀,进而影响发声效果。而使用瓷片等不易腐蚀的材质,可以避免上述易腐蚀材质出现的问题,从而延长了该活手琴的使用时间,只是发声效果会不同。
[0031]进一步地,因为该活手琴是便于锻炼者随身携带锻炼使用的,因此其大小应以适合锻炼者手掌的大小为宜。可以将该活手琴的大小设计为lCmX3CmX6Cm?2cm X 5cm X 8cm。
[0032]使用时,将该活手琴握在手里,手指与活手琴的顶面,即立方体的顶面接触,底面与手掌接触,两个较小面积的侧面5不与手掌接触,两个较大面积的侧面与手掌直接接触。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与四个琴键接触,大拇指则与另一琴键接触。不断按下各手指对应位置处的琴键,即可实现对手指关节的锻炼,并发出一定的声音。
[0033]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使用时锻炼者的舒适度,可以将立方体中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设计为向立方体中心凹陷的平滑的内凹面6。这样即便锻炼的时间较长,也不会给使用者造成因长时间握取该活手琴而手酸疼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锻炼者的锻炼时间。
[0034]该活手琴简小轻便,非常适宜握在手里,而且方便携带。通过手指按动琴键即可实现对手指关节的锻炼,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而且锻炼的同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乐律,使锻炼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增加了锻炼者的兴趣,锻炼时间更持久。
[0035]左手使用时结构、原理及使用过程与上述右手使用的活手琴相似,再次不再赘述。
[0036]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活手琴为一个空腔立方体,包括有五个琴键和五个发声片,其中四个琴键位于立方体顶面边缘一侧,另一个琴键位于顶面边缘与四个琴键相对一侧;在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设有一根连杆,在连杆上铰接有五根转杆,转杆的一端与连杆铰接,另一端与琴键固定连接,转杆的中部通过弹簧与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连接;琴键的底部固定连接敲击杆的一端,敲击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连接有一钢珠;所述转杆与敲击杆间有固定不变夹角C;发声片嵌设在立方体顶面内,钢珠的运动轨迹与发声片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方体侧面设有若干发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声片厚度不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手琴大小为Icm X 3cm X 6cm ?2cm X 5cm X 8cm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手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方体中面积较大的侧面为向内凹陷的内凹面。
【专利摘要】一种活手琴为立方体结构,包括有五个琴键和五个发声片。四个琴键位于立方体顶面边缘一侧,另一个琴键位于与之相对一侧。在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有一根连杆,连杆上铰接有五根转杆,转杆的一端与连杆铰接另一端与琴键固定连接,转杆的中部通过弹簧与立方体空腔顶部固定连接。琴键的底部固定连接敲击杆的一端,敲击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钢珠。转杆与敲击杆间有夹角C。发声片嵌设在立方体顶面内且位置与钢珠的运动轨迹对应。该活手琴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可以握在手里方便携带。通过手指按动琴键即可实现对手指关节的锻炼,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而且锻炼的同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乐律,使锻炼过程变得有趣,增加了锻炼者的兴趣,锻炼时间更持久。
【IPC分类】A63B23-16
【公开号】CN204447159
【申请号】CN201520123765
【发明人】王逢超
【申请人】王逢超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