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浪摆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022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充气式浪摆滑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式游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浪摆滑梯。
【背景技术】
[0002]充气式滑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游乐场所,充气式滑梯不仅成本低,并且作为一种游乐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现有的充气式滑梯结构单一,仅仅设置一个滑道,娱乐花样较少,样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娱乐性且安全性高的充气式浪摆滑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充气式浪摆滑梯,包括拱形的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式滑梯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爬坡段、拱顶段和滑道段,爬坡段设有数个用于爬坡的脚蹬块,爬坡段前侧设有入口平垫,充气式滑梯本体下侧设有拱洞,拱洞内设有支撑充气式滑梯本体的充气式支架,充气式滑梯本体后侧设有充气式的折回滑道,折回滑道的滑道面为从前至后向上延伸,滑道段的后端滑道面对接于折回滑道的滑道面前端的左侧或者右侧,折回滑道的前侧设有池体,池体相应位于滑道段的右侧或者左侧。
[0005]所述折回滑道的滑道面为向下凹的曲面。
[0006]所述折回滑道顶端高度高于拱顶段顶端高度的0.7倍。
[0007]所述折回滑道前侧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前端伸入池体内。
[0008]折回滑道的顶端设有喷水头。
[0009]A 口平垫的两侧、爬坡段两侧、拱顶段两侧和滑道段两侧均分别设有充气护栏。
[0010]充气式滑梯本体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有数个左右延伸并跨过充气式滑梯本体上方的充气连接柱,充气连接柱连接在成对的两充气块之间,充气块设置在相应充气护栏的上侧。
[0011]所述折回滑道的滑道面由下至上呈收缩状。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游玩时,由入口平垫进入后,经爬坡段至拱顶段后,人体经滑道段加速下滑,后经滑道段的后端出口滑至浪摆滑道的滑道面,并沿浪摆滑道的滑道面的曲线上升到至高点,再折回下滑掉落池体的池水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提高了娱乐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爬坡段脚蹬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由图1-图2所示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包括拱形的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式滑梯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爬坡段3、拱顶段6和滑道段8。爬坡段3、拱顶段6和滑道段8也均为充气结构。爬坡段3为从前至后斜向上延伸,滑道段8为从前至后斜向下延伸。
[0016]爬坡段3前侧设有充气式的入口平垫1,入口平垫I端部与爬坡段3前端对接,爬坡段3上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有数个用于爬坡的脚蹬块17,每个脚蹬块17的上侧均设有爬手16,脚蹬块由内衬EVA等高密度软质硬块制成。
[0017]入口平垫I的两侧、爬坡段3两侧、拱顶段6两侧和滑道段8两侧均分别设有充气护栏2。
[0018]充气式滑梯本体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有数个左右延伸并跨过充气式滑梯本体上方的充气连接柱,即爬坡段3上方、拱顶段上方和滑道段8上方均分别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有数个充气连接柱,充气连接柱左右延伸并跨过相应的爬坡段3、拱顶段或滑道段8的上方。充气连接柱5连接在成对的两充气块4之间,充气块4设置在相应充气护栏2的上侧,即爬坡段3上方充气连接柱5两端的两充气块4分别固设于爬坡段3两侧充气护栏2的上侦牝拱顶段6上方充气连接柱5两端的两充气块4分别固设于拱顶段6两侧充气护栏2的上侧,滑道段8上方充气连接柱5两端的两充气块4分别固设于滑道段8两侧充气护栏2的上侧。
[0019]爬坡段3、拱顶段6、滑道段8、充气护栏2和充气连接柱5为一体式结构。
[0020]拱顶段的上方设有保护网7,具有保护和遮阳的作用。
[0021]充气式滑梯本体下侧设有拱洞,拱洞内设有支撑充气式滑梯本体的充气式支架18,充气式支架18固设于充气式滑梯本体下侧。
[0022]充气式滑梯本体后侧设有充气式的折回滑道9,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为从前至后向上延伸,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为向下凹的曲面,人体从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的前端滑出,所述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由下至上呈收缩状,以增加折回滑道9的稳定性;折回滑道9顶端高度高于拱顶段顶端高度的0.7倍,以防止人体滑动的冲击力过大会撞击折回滑道9的顶端,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折回滑道9顶端高度等于或者高于拱顶段顶端高度的0.7倍均可。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也可上下宽度一致。
[0023]折回滑道9的顶端设有喷水头10,喷水头10连接喷水装置,用于降温、减小布料摩擦力、增加视觉效果。
[0024]滑道段8的后端滑道面对接于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前端的左侧,滑道段8的后端滑道面与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前端相切,折回滑道9的前侧对应设有用于承接人体的池体15,池体15相应位于滑道段8的右侧,池体15内充水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并收集产品水流。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滑道段8的后端出口也可对接于折回滑道9的滑道面前端的右侧,此时,池体15相应位于滑道段8的左侧。
[0025]所述折回滑道9前侧设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前端伸入池体15内。
[0026]所述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式支架和充气式的折回滑道9为一体式结构,当然,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三者也可为分体的组合式结构,便于拆装。入口平垫1、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支架和折回滑道9均分别设有充气口 13和用于连接地面的地面固定鼻12,其中折回滑道9上还设有防风鼻11。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游玩时,由入口平垫I进入后,经爬坡段3至拱顶段6后,人体经滑道段8加速下滑,后经滑道段8的后端出口滑至浪摆滑道的滑道面,并沿浪摆滑道的滑道面的曲线上升到至高点,再折回下滑掉落池体15的池水中。所述爬坡段3和滑道段8还可为多种形状。
【主权项】
1.充气式浪摆滑梯,包括拱形的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式滑梯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爬坡段、拱顶段和滑道段,爬坡段设有数个用于爬坡的脚蹬块,爬坡段前侧设有入口平垫,充气式滑梯本体下侧设有拱洞,拱洞内设有支撑充气式滑梯本体的充气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充气式滑梯本体后侧设有充气式的折回滑道,折回滑道的滑道面为从前至后向上延伸,滑道段的后端滑道面对接于折回滑道的滑道面前端的左侧或者右侧,折回滑道的前侧设有池体,池体相应位于滑道段的右侧或者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滑道的滑道面为向下凹的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滑道顶端高度高于拱顶段顶端高度的0.7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滑道前侧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前端伸入池体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折回滑道的顶端设有喷水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入口平垫的两侧、爬坡段两侧、拱顶段两侧和滑道段两侧均分别设有充气护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充气式滑梯本体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有数个左右延伸并跨过充气式滑梯本体上方的充气连接柱,充气连接柱连接在成对的两充气块之间,充气块设置在相应充气护栏的上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浪摆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滑道的滑道面由下至上呈收缩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浪摆滑梯,包括拱形的充气式滑梯本体,充气式滑梯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爬坡段、拱顶段和滑道段,爬坡段设有数个用于爬坡的脚蹬块,爬坡段前侧设有入口平垫,充气式滑梯本体下侧设有拱洞,拱洞内设有支撑充气式滑梯本体的充气式支架,充气式滑梯本体后侧设有充气式的折回滑道,折回滑道的滑道面为从前至后向上延伸,滑道段的后端滑道面对接于折回滑道的滑道面前端的左侧或者右侧,折回滑道的前侧设有池体,池体相应位于滑道段的右侧或者左侧。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提高娱乐性且安全性高的充气式浪摆滑梯。
【IPC分类】A63G21-18
【公开号】CN204469210
【申请号】CN201520177776
【发明人】牛广智, 常鹏
【申请人】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