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家族地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3768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家族地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土家族地鸽子。
【背景技术】
[0002]地鸽子是土家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文化项目,历史悠久,土家族地鸽子形如陀螺,与陀螺同形而不同工,更具精巧的做工和乐趣,地鸽子的上端为竹筒,下端为锥形木头,锥形准心放置钢珠,由于在竹筒侧面雕有风门,地鸽子快速旋转时会发出类似呜呜的鸽哨声,故称“地鸽子”,而现有的土家族地鸽子,结构简单,发出的声音单一,而且由于长期鞭打,下端的锥形木头不断磨损,影响了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土家族地鸽子,结构简单,发出的声音单一,锥形木头不断磨损,影响了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牢固,制作容易,可以发出多重乐音,趣味性强,使用牢固的土家族地鸽子。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包括竹节筒和木锥体,所述竹节筒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竹节筒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其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口沿,所述竹节筒的内部中空,其为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竹节筒上设有风门,所述风门设有三个,其分别为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分别围绕竹节筒的筒体周长均等排布,所述木锥体粘合在竹节筒底面设有的第二开口的口沿,所述木锥体的顶面安装了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铃铛,所述木锥体的底面设有钢珠。
[0005]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竹节筒的材质为金竹。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的整体形状均为长方形,其长度为5cm,宽度为Icm0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木锥体的材质为硬杂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相交叉。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珠设在木锥体的底面的正中间位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通过竹节筒的设置,便于鞭打;通过三个风门的设置,便于发出不同的声响;通过木锥体的钢珠设置,便于着地旋转,而且使用耐久;通过木锥体的支架的设置,便于连接铃铛,增加了乐音效果;整个设计,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以发出多重乐音,趣味性强,使用牢固,便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竹节筒1,中空部10,开口2,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口沿23,风门3,第一风门31,第二风门32,第三风门33,木锥体4,支架5,第一钢丝51,第二钢丝52,铃铛6,钢珠7。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包括竹节筒I和木锥体4,所述竹节筒I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竹节筒I的材质为金竹,这样设置,竹节筒的大小决定音高,大体积的竹节筒发出低音,小体积的竹节筒发出高音。所述竹节筒I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 2,其分别为第一开口 21和第二开口 22(如虚线所示),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口沿23,这样设置,便于发出多重声响。所述竹节筒I的内部中空,其为中空部10,所述中空部10分别与第一,第二开口相连通,这样设置,在鞭打竹节筒时,空气分别流入到竹节筒内,从三个风门3流出空气发出声响,流入的空气同时使得其连接的木锥体设有的铃铛发出声响,形成了多重音效。所述竹节筒I上设有风门3,所述风门3设有三个,其分别为第一风门31,第二风门32和第三风门33,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风门分别围绕竹节筒I的筒体周长均等排布,这样设置,风门的大小决定音量,三个风门排列角度决定音色的高、中、低。所述木锥体4粘合在竹节筒I底面设有的第二开口 22的口沿23,所述木锥体4的材质为硬杂木。这样设置,用火熬化后的牛皮胶,将竹节筒和木锥体相粘合,连接牢固。所述木锥体4的顶面安装了支架5,所述支架5包括第一钢丝51和第二钢丝52,所述第一和第二钢丝相交叉。这样设置,连接铃铛牢固。所述支架5上设有铃铛6,这样设置,便于产生多重音效。所述木锥体4的底面设有钢珠7(如虚线所示)。所述钢珠7设在木锥体4的底面的正中间位置。这样设置,在鞭打地鸽子,钢珠在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耐磨,使用寿命长。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在具体制作过程中,使用者将选用上等金竹的竹节筒和硬杂木制成的木锥体,将硬杂木削成锥形,在竹节筒的筒体沿周长均等地用刀雕出约5厘米长、2厘米宽长方形形状的三个风门,然后竹节筒的下端粘合木锥体,木锥体的底面设有的钢珠可用于着地旋转,提高了使用耐久性,而木锥体的顶面设有的支架连接的铃铛,可在鞭打地鸽子时响起铃声,加强了多重乐声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在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细竹棍端系一条粗麻绳拧成鞭子,玩地鸽子时,用鞭子缠绕地鸽子,将其平放在地面,借抽鞭的惯性使地鸽子旋转,不停抽打,空气从三个风门进入竹节筒内,灌满空气的竹节筒在快速转动下,发出呜呜的叫声,声音空灵,具有穿透力。
[0018]本实施例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1、通过竹节筒的设置,便于鞭打;2、通过三个风门的设置,便于发出不同的声响;3、通过木锥体的钢珠设置,便于着地旋转,而且使用耐久;4、通过木锥体的支架的设置,便于连接铃铛,增加了乐音效果;5、整个设计,结构牢固,制作容易,可以发出多重乐音,趣味性强,便于广泛推广。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包括竹节筒和木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筒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竹节筒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其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口沿,所述竹节筒的内部中空,其为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分别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竹节筒上设有风门,所述风门设有三个,其分别为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分别围绕竹节筒的筒体周长均等排布,所述木锥体粘合在竹节筒底面设有的第二开口的口沿,所述木锥体的顶面安装了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铃铛,所述木锥体的底面设有钢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筒的材质为金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的整体形状均为长方形,其长度为5cm,宽度为Icm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锥体的材质为硬杂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所述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相交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设在木锥体的底面的正中间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家族地鸽子,包括竹节筒和木锥体,竹节筒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竹节筒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其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开口,第一和第二开口均设有口沿,竹节筒的内部中空,其为中空部,中空部与第一,第二开口相连通,竹节筒上设有风门,木锥体粘合在竹节筒底面设有的第二开口的口沿,木锥体的顶面安装了支架,支架上设有铃铛,木锥体的底面设有钢珠;本实用新型的土家族地鸽子,结构牢固,制作容易,可以发出多重乐音,趣味性强,便于广泛推广。
【IPC分类】A63H1/12, A63H1/26
【公开号】CN205235381
【申请号】CN201521073435
【发明人】符雪姣
【申请人】吉首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