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18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
背景技术
普通的立方体托盘是不可折叠的,上表面是敞口的,各侧面和底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托盘中间是空心的,所以在包装、运输、贮存时,占用的空间太大,因此会大大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普通的托盘多为木质的,所以形状、外观单一,缺乏变化和特色。即便是编织的托盘,也只能采用较硬质的柳条或藤芯,不能采用软质的绳子,所用材料很单一,变化少,且编织后也无法折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托盘在包装、运输、贮存时,占用的空间太大,因此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有五个表面,所述表面是在立方体托盘骨架上编织有编织材料的表面,所述骨架是五个框,四个侧框相接触的侧边之间相互形成铰接,底框卡在各侧框底边的内侧,所述底框的一边,与一个侧框的底边形成铰接,在其他不和底框相铰接的侧框的底边上,伸出突起,所述突起在底框的下面。
铰接的结构可以为在铰接边的两端,分别向托盘内,垂直伸出片状铰片,相对应的铰片叠合在一起,铰片上开孔,所述孔上装有转轴。铰接的结构也可以为在相铰接的一个边上固定有中空的管,管的中心孔可与另一铰接边形成转动配合,另一铰接边从管中间穿过,形成铰接。所述突起设置在底面铰接边的对边上,或者相对地设置在底面铰接边的邻边上。
所述编织材料是藤芯,芒条,草绳,芭蕉皮,玉米绳,柳条,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所述骨架的材料是铁,木头,塑料,竹子或是以上材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在一起。在骨架表面可以有漆层。在所述骨架的框内可以设有加强筋。编织好的表面上可以有面漆层。
本实用新型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在加工时,先制作该编织托盘的可折叠的骨架,使托盘外形固定,并在使用托盘时,打开装好,不使用托盘时,将其折叠,因此可大大节省包装、运输、贮存时的空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且编织材料多样,软质、硬质均可,托盘美观,耐用。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接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铰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图2,图3,将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在加工时,先制作该编织托盘的骨架1,所述骨架1可以是各种硬质材料,如铁,木头,塑料,竹子等,也可以是以上材料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而制作的骨架1。然后在其骨架1上编织各个表面。
所述立方体编织托盘,上表面是敞口的,共有五个表面,为了使其在包装、运输、贮存时更加方便,所以其骨架1是可折叠的,如图1所示,所述骨架1是五个框,下表面的框为底框,各侧面的框为四个侧框,各侧框相接触的侧边之间相互形成铰接,所述底框较各侧框的底边组成的下表面小,即底框卡在侧框底边的内侧,所述底框的一边与一个侧框的底边形成铰接。在其他不和底框相铰接的侧框的底边上,伸出突起2,所述突起2在底框的下面,突起2卡住底框,使其不向外打开。所述突起2可以是设在铰接边的对边上,也可以在铰接边的两个邻边上相对地设有突起。
铰接的结构为众所周知的,以下为其中的两种方式方案一图2示出一种铰接结构,即在相铰接的边的上分别向托盘内,垂直伸出片状铰片3,相对应的铰片3叠合在一起,铰片3上开孔,在铰片上相对的孔上装有转轴,这样使两个边形成铰接。所述铰片3可以是一组或一组以上,最好是在铰接边的两端分别有一组。方便使用和安装。
方案二图3示出另一种铰接结构,即在一个边上固定有中空的管4,管4的中心孔可与铰接边形成转动配合,与其相铰接的另一边从管4中间穿过,这样使两个边形成铰接。所述管4在铰接边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骨架1的材料最好是铁质的,因为其加工方便,可以用铁条直接弯曲、焊接骨架,成型好,结实,耐用,可以在骨架1表面喷涂或电烤漆面,增加美观。
在制好的骨架1上编织各个表面,如果表面较大,在制作骨架时,可以在框中间加设加强筋,增加其强度。
所用的编织材料可以是藤芯,芒条,草绳,芭蕉皮,玉米绳,柳条,或者其中两种可两种以上相结合。编织好后,可以在表面喷涂面漆,保护表面,且达到美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立方体编织托盘,使用时,如图1所示,底面平放在突起2上,卡在各侧框下边的内侧,使托盘成形,折叠时,将底面以铰接的一侧为轴向上翻起,将各侧面放平,使立方体编织托盘折叠成扁平状。
为了使立方体编织托盘折叠后能够很平,且体积最小,所以骨架设计时优选以下方案以底框的长边为铰接边,采用上述方案二的铰接方式,在底框铰接边的对面侧框的底边上设置两个突起2,底边为铰接边的侧框,其两侧边采用上述方案二的铰接方式,其他两侧边采用方案一的铰接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有五个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是在立方体托盘骨架(1)上编织有编织材料的表面,所述骨架(1)是五个框,四个侧框相接触的侧边之间相互形成铰接,底框卡在各侧框底边的内侧,所述底框的一边,与一个侧框的底边形成铰接,在其他不和底框相铰接的侧框的底边上,伸出突起(2),所述突起(2)在底框的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铰接边的两端,分别向托盘内,垂直伸出片状铰片(3),相对应的铰片(3)叠合在一起,铰片(3)上开孔,所述孔上装有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相铰接的一个边上固定有中空的管(4),管(4)的中心孔可与另一铰接边形成转动配合,另一铰接边从管(4)中间穿过,形成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在底面铰接边的对边上,或者相对地设置在底面铰接边的两个邻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材料是藤芯,芒条,草绳,芭蕉皮,玉米绳,柳条,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的材料是铁,木头,塑料,竹子或是以上材料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骨架(1)表面有漆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1)的框内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其特征在于编织好的表面上有面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立方体编织托盘,有五个表面,所述表面是在立方体托盘骨架(1)上编织有编织材料的表面,所述骨架(1)是五个框,四个侧框相接触的侧边之间相互形成铰接,底框卡在各侧框底边的内侧,所述底框的一边,与一个侧框的底边形成铰接,在其他不和底框相铰接的侧框的底边上,伸出突起(2),所述突起(2)在底框的下面。使用托盘时,打开装好,不使用托盘时,将其折叠,因此可大大节省包装、运输、贮存时的空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文档编号B27J1/00GK2704459SQ20042000087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9日
发明者兰雁 申请人:兰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