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薄竹丝竹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706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薄竹丝竹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编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用细薄竹丝编制竹蓆类、竹工艺品的机器。
背景技术
堪称世界一绝的竹编平面工艺品编织的图案(如花鸟鱼虫、风景、人物、字画等)惟妙惟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前,竹编平面工艺品生产的途径是将需编织的图案纸样置于竹簚之下纯手工临摹编织出产品。没有机械编织机。
竹编平面工艺品是以经(纵向—下同)纬(横向—下同)向两组竹片的交织规律来体现图案的花型。每根竹丝自由交织,可随心所欲地编织出不同图案的产品,图案循环数一般上千根,竹片宽度仅在1·5MM左右,厚度在0·3MM左右。
现有技术的竹编机有两种一是用绳子作筋将竹(芦)条串联起来的竹帘、芦帘、凉席类产品进行编织。二是对所用材料与竹编平面工艺品一致的胶合板类产品(机器名为胶合板竹编机,专利号02222706·7)进行编织——经纬向均用竹片,但竹片宽度在10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编织手法简单,循环数为几根,无图案编织。
手工编织平面工艺品的技术要求高,不易推广。按编织手法、图案的体现方法对竹丝片片分析后进行编织,效率低,一幅完整的图案需要数天才能完成。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竹蓆类、竹编平面工艺品的竹编机,即用于编织细薄竹丝的竹编机。
本细薄竹丝竹编机运用纺织学原理设计,将图案制成纹版,采用提花龙头开口装置,将需提升的数根经向竹丝一次提起,手工穿入一根纬向竹丝形成产品,这是现有竹编技术的编织机所不具备的一次性自动提起编花需要提起经向竹丝。实现竹编平面工艺品半机械化生产,比手工编织速度提高上百倍。
本细薄竹丝竹编机的结构是细薄竹丝竹编机包括机架、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的提花装置、目板14、编织装置、通丝13,通丝13连接提花装置、通丝13穿过目板14上的孔与控制编织装置的引丝器相连,通丝13的数量等于引丝器数量,引丝器数量等于编织物的经向竹丝数,其特征在于编织装置包括两组形状、大小稍有区别成间隔排列、相互接触的许多引丝器,在竹编成品端与引丝器基本平行的卷取辊组;引丝器的“F”字型结构是平放在细薄竹丝竹编机的主机架26的前半部位,上头接近提花装置,下头接近卷取辊组。
引丝器是一套两件凹凸有间隙配合的组件组合薄片,引丝器“F”字型是引丝器座16,“F”字型两短横之间构成开口小、中间较大的圆弧形凹陷52;“F”字型下面短横的中间有弧形长孔53,弧形长孔53中穿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轴17;“F”字型下端有一开放式半圆凹陷与半轴18转动连接;引丝器凸形部份是引丝器压头15,引丝器压头15的下端形状与引丝器凹形部份的外形相配合,并置于“F”字型的圆弧形凹陷52之内,其间隙适合经向竹丝厚度。引丝器压头15上部是“鱼头”形结构,置于下部的左或右侧,“鱼头”形结构上设孔54与通丝13连接;一般细竹丝的宽等于或稍窄于引丝器厚度。经向细竹丝穿过引丝器压头15与圆弧形凹陷52的间隙,经过半轴18被压在卷取辊组中,使细竹丝被拉紧。编织过程是将编织物经纬向竹丝的上下交织规律制成纹版信息,由提花龙头10翻译成机械动作控制每个引丝器的升或降,纹版8有孔对应的横针11伸进花筒孔,使该横针11对应的直针12不动作而使直针钩端置于提刀30之内,纹版8上无孔对应的横针11上的凸头推动对应的直针12后退而使直针钩端置于提刀30之外。当刀箱上升时,直针钩端置于提刀30之内的直针12上升,通过通丝13连接的引丝器压头15提起引丝器座16,使经向竹丝24被提起。被提起和没被提起的经向竹丝形成上下两层,成为“>”形开口,在“>”形开口中穿入一根纬向竹丝29,用手将穿入的纬向竹丝靠实前一次穿入的纬向竹丝,一次编织完成。
接着翻过第二块纹版8,第二块纹版8又将经纬向竹丝的上下交织规律信息传递给提花龙头10,翻译成机械动作控制各个引丝器的升或不升,又使经向竹丝形成“>”形开口,在开口中穿入另一根纬向竹丝29.用手将穿入的纬向竹丝靠实前一次穿入的纬向竹丝,第二次编织完成,不断重复形成编织物。
在半轴18和卷取辊组之间,设有表面相接近的压板19和底板20,压板19的一部分与半轴18上面相接。压板19和底板20主要将刚编织的产品压实压平,作编织后处理。
卷取辊组是两条表面接触的压辊22。两条压辊22中间夹住已作编织后处理的产品,两条压辊22将产品压紧,可用手工或机械带动压辊22转动,输出产品。
图1为细薄竹丝竹编机整体结构示意图,由机架部份、传动部份、提花龙头10、刀箱5、纹制部份、目板14、引丝器、卷取部份构成。机架部份分为立式辅助机架27和卧式主机架26。立式辅助机架27安装在卧式主机架26之上。安装在立式辅助机架27上的,是对于现有技术的传动部份、提花装置部份、刀箱5、纹制部份、目板14,进行如下改进设计更适应细薄竹丝竹编机工作。有(一)传动部份分别由主轴1上两套一致的共轭等径凸轮2和转子连杆3构成,安装在上面,置于提花龙头10的前后部,用减速电机带动主轴1上的共轭等径凸轮2顺时针方向依次作180°旋转,推动转子连杆3依次作左、右往复运动。使固定在转子连杆3上的花筒4依次作左、右往复运动,由转子连杆3上的直齿带动刀箱5依次作升、降运动。
(二)提花龙头10固定在上方的中间部位,由横针11、直针12、刀箱5构成,一棵横针控制一根直针,直针下面用通丝13连接引丝器。
(三)刀箱5置于提花龙头10的上方,连接在固定有蜗牛齿轮6的直轴7上,用于控制直针12的升降。
(四)纹制部份安装在提花龙头10的左侧,由纹版8、花筒4、翻花钩9和压块31构成,一块纹版8控制一次直针12的升或不升的规律,纹版8上的孔代表经丝上升的信息,花筒4起定位纹版8的作用,翻花钩9起翻动纹版8的作用,压块31上套有压簧,将翻动的花筒4定位在水平位置。图5为花筒翻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花筒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当花筒4离开提花龙头10时,翻花钩9钩住花筒4的一角棱角,使花筒4翻动,在压块31的作用下翻动90度,定位在水平位置,同时翻过一块纹版8。
(五)目板14安装在半腰部,其两排孔眼用于定位通丝13的位置。
安装在卧式主机架26上的有引丝器和卷取部份。
(六)引丝器是一种全新设计。包括两组形状、大小稍有区别的成间隔排列、相互接触的许多引丝器,引丝器的“F”字型结构平放在细薄竹丝竹编机主机架26的前半部,上头接近提花装置,下头接近卷取辊组。
(七)卷取部份由一组卷取辊组构成。安装在竹编成品端与许多并排引丝器基本平行的位置。
本细薄竹丝竹编机的优点是将手工竹丝编织变为手工和机械相配合的半机械化竹编生产,并且用机械取代了竹编工艺中最复杂、最易出错的手工提花工艺,使其比手工编织速度提高上百倍,并不出错。使一副纹版可生产上万幅同样的产品。


图1为细薄竹丝竹编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在上下位经向竹丝“>”开口间穿入纬向竹丝形成产品的结构图;图3为同一个引丝器上下变位结构图;图4为提花龙头、刀箱、纹制部份、目板结构图;图5为花筒翻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花筒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卷取部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主轴、2是共轭等径凸轮、3是转子连杆、4是花筒、5是刀箱、6是蜗牛齿轮、7是直轴、8是纹版、9是翻花钩、10是提花龙头、11是横针、12是直针、13是通丝、14是目板、15是引丝器压头、16是引丝器座、17是固定轴、18是半轴、19是压板、20是底板、22是压辊、24是经向竹丝、26是主机架、27是辅助机架、29是纬向竹丝、30是提刀、31是压块、52是引丝器座凹陷、53是弧形长孔、54是孔。
具体实施例本细薄竹丝竹编机的结构是细薄竹丝竹编机的机架上面是提花装置、机架中间部位平放目板14,机架下面卧放编织装置。动力传动系统连接提花装置。通丝13上面与提花装置的直针12连接、通丝13穿过目板14上的孔与控制编织装置的引丝器相连,通丝13的数量等于引丝器数量,引丝器数量等于编织物的经向竹丝数。其特征在于编织装置是由包括两组形状、大小稍有区别的成间隔排列、相互接触的许多引丝器并排而成,在竹编成品端还有与引丝器基本平行的卷取辊组;引丝器在主机架26的前半部位,是平放的一套两件凹凸有间隙配合的组件组合,一件为“F”字型的引丝器座16,另一件是引丝器压头15,引丝器压头15下端形状与引丝器凹形部份的外形相配合,并置于“F”字型的凹形之内,上部是“鱼头”形结构,“鱼头”形结构上设孔54与通丝13连接。“F”字型的上头接近提花装置,下头接近卷取辊组;引丝器的结构是引丝器是一套两件凹凸有间隙配合的组件组合,引丝器凹形部份是引丝器座16,为“F”字型薄片,“F”字型两短横之间构成开口小、中间较大的圆弧形凹陷52;“F”字型下面短横的中间有弧形长孔53,弧形长孔53中穿有固定在主机架26上的固定轴17;“F”字型下端有一开放式半圆凹陷与半轴18相靠;引丝器凸形部份是引丝器压头15,引丝器压头15的下端形状与引丝器凹形部份的外形相配合,并置于“F”字型的凹形之内,其间隙适合经向竹丝厚度。上部是“鱼头”形结构,置于下部的左或右侧,“鱼头”形结构上设孔15与通丝13连接;在半轴18和卷取辊组之间,设有表面相接近的压板19和底板20,压板19的一部分与半轴18上面相接。压板19和底板20主要将刚编织的产品压实压平,作编织后处理。
卷取辊组是两条表面接触的压辊22。两条压辊22中间夹住已作编织后处理的产品,两条压辊22将产品压紧,可用手工或机械带动压辊22转动,输出产品。
本细薄竹丝竹编机的传动和提花装置部份,结构如下图1为细薄竹丝竹编机整体结构示意图,由机架部份、传动部份、提花龙头10、刀箱5、纹制部份、目板14、引丝器、卷取部份构成。机架部份分为立式辅助机架27和卧式主机架26。立式辅助机架27安装在卧式主机架26之上。安装在立式辅助机架27上的有(一)传动部份分别由主轴1上两套一致的共轭等径凸轮2和转子连杆3构成,安装在上面,置于提花龙头10的前后部,用减速电机带动主轴1上的共轭等径凸轮2顺时针方向依次作180°旋转,推动转子连杆3依次作左、右往复运动。使固定在转子连杆3上的花筒4依次作左、右往复运动,由转子连杆3上的直齿带动刀箱5依次作升、降运动。
(二)提花龙头10固定在上方的中间部位,由横针11、直针12、刀箱5构成,一棵横针控制一根直针,直针下面用通丝13连接引丝器。
(三)刀箱5置于提花龙头10的上方,连接在固定有蜗牛齿轮6的直轴7上,用于控制直针12的升降。
(四)纹制部份安装在提花龙头10的左侧,由纹版8、花筒4、翻花钩9和压块31构成,一块纹版8控制一次直针12的升或不升的规律,纹版8上的孔代表经向竹丝上升的信息,花筒4起定位纹版8的作用,翻花钩9起翻动纹版8的作用,压块31上套有压簧,将翻动的花筒4定位在水平位置。图5为花筒翻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花筒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当花筒4离开提花龙头10时,翻花钩9钩住花筒4的一角棱角,使花筒4翻动,在压块31的作用下翻动90度,定位在水平位置,同时翻过一块纹版8。
(五)目板14安装在半腰部,其两排孔眼用于定位通丝13的位置。
权利要求1.细薄竹丝竹编机,包括机架、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的提花装置、目板(14)、编织装置、通丝(13),通丝(13)连接提花装置、通丝(13)穿过目板(14)上的孔与控制编织装置的引丝器相连,其特征在于编织装置包括两组形状、大小有区别的成间隔排列、相互接触的许多引丝器,还包括在竹编成品端与引丝器基本平行的卷取辊组;引丝器的“F”字型平放在主机架(26)的前半部位,上头接近提花装置,下头接近卷取辊组;引丝器是一套两件凹凸有间隙配合的薄片型组合件,引丝器座(16)“F”字型两短横之间构成开口小、中间较大的圆弧形凹陷(52);“F”字型下面短横的中间有弧形长孔(53),弧形长孔(53)中穿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轴(17);“F”字型下端与一轴转动连接;在引丝器座(16)的圆弧形凹陷(52)中,有形状相配合的引丝器压头(15),引丝器压头(15)与通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薄竹丝竹编机,其特征在于“F”字型下端与卷取辊组之间,设有表面相接触的压板(19)和底板(20)。
专利摘要本细薄竹丝竹编机属于竹编机技术领域,特别是用细薄竹丝编制竹蓆类、竹工艺品的机器。包括机架、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的提花装置、目板14、编织装置、通丝13,通丝13连接提花装置、通丝13穿过目板14上的孔与控制编织装置的引丝器相连,编织装置包括两组形状、大小稍有区别的成间隔排列、相互接触的许多引丝器,在竹编成品端与引丝器基本平行的卷取辊组;引丝器的“F”字型平放在主机架26的前半部位,“F”字型的上头接近提花装置,下头接近卷取辊组;本竹编机优点将手工编织变为手工和机械相配合的半机械化竹编生产,并且用机械取代了竹编工艺中最复杂、最易出错的手工提花工艺,使其比手工编织速度提高上百倍,并不出错。使一副纹版可生产上万幅同样的产品。
文档编号B27J1/02GK2782342SQ20052003310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日
发明者范兴全 申请人:范兴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