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包括:香樟、黄岑、连翘、五味子、吴茱萸、丁香、芥子、薄荷、防霉剂、蛇床子。本发明提供的藤条处理剂使用纯中药制剂,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毒性物质,有良好的防虫防霉效果,大大延长了柳编的使用时间,驱虫防霉时间可达到8年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领域的助剂,具体涉及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
【背景技术】
[0002]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民间有谤语“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说明柳编的广泛使用程度。藤条是柳编的主要原料,藤条具有很好的韧性,但是藤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虫,造成编织品使用寿命缩短。因此,藤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处理,现在多使用浸泡处理,现在的处理剂多采用化学药剂,往往毒性较强,残留较严重,在编织品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毒性残留物外泄,影响使用者健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使用中药制剂对藤条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防霉变、防生虫的效果。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按重量计包括:香樟5-10份、黄岑4-12份、连翘8-12份、五味子8-10份、吴茱萸4-6份、丁香5-8份、芥子4-9份、薄荷3_5份、防霉剂8_12份、蛇床子1-3 份。
[0005]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中药原料加水煮,先大火煮lh,然后小火煮1.5h,中药与水的重量比为1: 15-30,煮好后,将药渣捞出,备用;(2)、将藤条去叶晒或者烘干至含水量不大于50%,然后加入上述熬好的药液中,保持药液的温度在25-35°C,浸泡2-5天,然后取出藤条在阴凉处风干至水分不小于30%,然后将藤条编织成各种形状,然后再风干。可以保证藤条进入更多的药液,并且可以保证藤条的韧性,便于加工和保持加工后藤条的强度。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藤条处理剂使用纯中药制剂,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毒性物质,有良好的防虫防霉效果,大大延长了柳编的使用时间,驱虫防霉时间可达到8年以上,而且柳编制品还会保持清香的味道,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药液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减少了成本。使用本发明的处理剂处理的藤条编织的编织品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可以用作工艺品或者装饰材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按重量计包括:香樟8份、黄岑8份、连翘8份、五味子9份、吴茱萸6份、丁香6份、芥子8份、薄荷5份、防霉剂10份、蛇床子2份。
[0008]实施例2
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按重量计包括:香樟6份、黄岑12份、连翘10份、五味子8份、吴茱萸5份、丁香5份、芥子7份、薄荷3份、防霉剂8份、蛇床子3份。
【权利要求】
1.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香樟5-10份、黄岑4-12份、连翘8-12份、五味子8-10份、吴茱萸4-6份、丁香5-8份、芥子4_9份、薄荷3_5份、防霉剂8-12份、蛇床子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柳编用藤条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中药原料加水煮,先大火煮lh,然后小火煮1.5h,中药与水的重量比为1:15-30,煮好后,将药渣捞出,备用;(2)、将藤条去叶晒或者烘干至含水量不大于50%,然后加入上述熬好的药液中,保持药液的温度在25-35°C,浸泡2-5天,然后取出藤条在阴凉处风干至水分不小于30%,然后将藤条编织成各种形状,然后再风干。
【文档编号】B27K5/04GK104441142SQ20141049619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永兴 申请人:阜南县永兴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