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去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8096发布日期:2019-02-22 20:02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竹子去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竹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竹子去节装置。



背景技术:

竹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来造纸、制作家具、工艺品、乐器等,竹子也常用于建造棚架、做为建材及扫帚、桌、椅等日用品,或者编制箩筐、背篓、菜篮、席子等。可以说,竹子现在已广泛应用到多种领域。在制作一些竹制品时,有时需要将竹子的竹节去掉,只留下竹节之间的竹筒,传统的去竹节做法是利用锯片分别将竹节两侧锯断,这种方法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效率高的竹子去节装置。

本发明的竹子去节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握持部,另一端安装有两个平行的锯片,所述两个锯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锯片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利用上述竹子去节装置对竹子去节时,可以利用两个平行且设有间隙的锯片同时来锯断竹节两侧,相比于传统做法,效率提高了一倍。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锯片共用同一转轴,且两个锯片的直径不同,这样在去节作业时,一个锯片先与竹子接触,并在竹子上锯出槽来之后,另一个锯片才会与竹子接触,这样有利于减少锯片刚锯到竹子时所受到的阻力,同时第一个锯片锯出的槽可以用于第二个锯片的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包括位于连接架端部的握持杆及位于连接架中部的提手,通过握持杆与提手的配合,可以方便工人用力。

进一步地,为降低成本,减轻重量,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本发明的竹子去节装置采用双锯片共用驱动装置的设计,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竹子去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附图标示:1、连接架;2、握持杆;3、提手;4、第一锯片;5、第二锯片;6、驱动机构;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效率高的竹子去节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竹子去节装置包括连接架1,所述连接架1上设有握持部,握持部包括位于连接架1端部的握持杆2及位于连接架1中部并向上的提手3,通过握持杆2与提手3的配合,可以方便工人用力。

连接架1的另一端安装有平行的第一锯片4和第二锯片5,两个锯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锯片转动的驱动机构6(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6采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锯片4和第二锯片5共用同一个转轴7,且两个锯片的直径不同,第一锯片4的直径大于第二锯片5的直径。

在去节作业时,驱动机构6带动第一锯片4和第二锯片5同步转动。第一锯片4先与竹子接触,并在竹子上锯出槽来之后,第二锯片5才会与竹子接触,这样有利于减少锯片刚锯到竹子时所受到的阻力,同时第一锯片4锯出的槽可以用于第二锯片5的导向。在上述竹子去节过程中,利用两个平行且设有间隙的锯片同时来锯断竹节两侧,相比于传统做法,效率提高了一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效率高的竹子去节装置。本发明的竹子去节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握持部,另一端安装有两个平行的锯片,所述两个锯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锯片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利用上述竹子去节装置对竹子去节时,可以利用两个平行且设有间隙的锯片同时来锯断竹节两侧,相比于传统做法,效率提高了一倍。本发明的竹子去节装置采用双锯片共用驱动装置的设计,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宜市晓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