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048发布日期:2019-10-12 23:42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阳角,是指墙面上凸出来的墙角,如建筑物外部凸出的四角以及门窗洞口与墙面的夹角。与之相对的是阴角,为墙面上凹下去的墙角。

为了避免阳角伤人,一般会对阳角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磨,使阳角带有一定弧度,而在阳角被彻底打磨成弧形面后,由于阳角不再呈角状,在工作中一般会改称为阳面,即凸面。

在对物料的阳面进行加工时,常常需要沿阳面的弧形角度,在阳面上加工出一条均匀深度的凹槽。但由于阳面呈弧形,很难直接通过工具进行切削,切削的精度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将贴合板与待加工物料阳面贴合,随后将刀具探入切削孔,并将贴合板沿物料阳面滑动,最终达到加工物料阳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包括基板、连接于基板且与物料阳面贴合的贴合板、开设于基板的切削孔,其中贴合板包括与物料阳面配合的贴合部、支撑贴合部的支撑部;切削孔所在位置位于贴合板的一侧。

在进行切割前,将贴合板与物料的阳面贴合,并将刀具伸入切削孔;

随后使用刀具对物料进行切削,并在这一位置的物料切割完毕后,不单独移动刀具,而是推动贴合板,使贴合板与刀具一同沿物料阳面滑动,从而在物料上切下一段均匀深度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削孔设于基板上抵接于贴合板的位置。

切削孔为刀具的伸出位置,即对物料的切削位置,而贴合板为基板与物料的支撑部分,将切削孔设于贴合板附近,可以使得切削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削孔与贴合板两端的距离相同。

通过将切削孔设于贴合板的中心位置,使得切削过程中,物料被抵接的更加稳定,而不会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板于基板上设有多个。

通过多个贴合板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贴合板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贴合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设有平行于贴合板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贴合板位于基板的同一侧。

通过抵接板的设计,使得物料在阳面被贴合板抵紧时,侧壁也能被抵接板抵紧,从而使得切削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两端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投影于基板外。

由于物料往往较大,通过将抵接板设置的更长,使得物料能够被充分的抵接,进一步增加了切削时物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部使用软板,所述支撑部可调整贴合部的弧度,所述支撑部包括沿贴合部长度方向开设于基板的滑槽,滑槽为贯穿基板厚度方向的通槽;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开设有垂直于基板方向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两端设有使滑块无法从滑槽中滑出的限位块,所述滑槽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控制贴合部升降的升降螺栓,所述升降螺栓一端抵接贴合部,所述升降螺栓远离贴合部的一端设有转动盘;所述支撑部于升降螺栓于贴合部的两端,贴合部的中央皆设有一个。

通过拧动三个升降螺栓,使得贴合部各处的高度皆可以调整;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使得贴合部两端与中央的间距可以调整;进而调整贴合部的弧形角度,到达适应不同弧度物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部朝向升降螺栓的一侧设有抵接槽,所述升降螺栓抵接于抵接槽内。

通过将升降螺栓抵接于抵接槽内,使得升降螺栓可以更好的将抵接贴合部,防止贴合部与升降螺栓之间发生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将贴合板与待加工物料阳面贴合,随后将刀具探入切削孔,并将贴合板沿物料阳面滑动,最终达到加工物料阳面的目的;

其二,通过支撑部的设计,使得贴合部的弧形角度可调,从而达到适应于不同物料角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中:1、基板;2、贴合板;21、贴合部;22、支撑部;23、滑槽;24、滑块; 25、螺纹孔;26、升降螺栓;27、限位槽;28、限位块;29、抵接槽;3、切削孔;4、抵接板;5、延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连接于基板1且与物料阳面贴合的多个贴合板2、开设于基板1的切削孔3、平行于贴合板2的抵接板4。当对物料进行切削时,物料的阳面抵接于贴合板2,物料的侧面抵接于抵接板4,随后将刀具伸入切削孔3,达到切削物料的目的。

如图1所示,贴合板2的一面固定于基板1,贴合板2远离基板1的一面呈弧形,弧形与物料的阳面配合。切削孔3位于基板1与贴合板2之间,且抵接于贴合板2的一侧,切削孔3与贴合板2两端的距离相同,位于贴合板2的中央位置。

如图1所示,抵接板4与贴合板2位于基板1的同一侧,且位于基板1的边沿位置,抵接板4投影于基板1内,在抵接板4的两端连接有投影于基板1外的延长板5,从而更稳定的与物料抵接。

工作过程:在进行切割前,将贴合板2与物料的阳面贴合,并将刀具伸入切削孔3;随后使用刀具对物料进行切削,并在这一位置的物料切割完毕后,不单独移动刀具,而是推动贴合板2,使贴合板2与刀具一同沿物料阳面滑动,从而在物料上切下一段均匀深度的凹槽。

实施例二:一种弧形阳面加工模具如图2、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贴合板2包括与物料阳面配合的贴合部21、支撑贴合部21的支撑部22。为了根据物料的弧度调整贴合部21的弧度,贴合部21为软板,贴合部21使用薄铁片作为材料,从而通过调整支撑部22,达到调整贴合部21角度的目的。

如图4、图5所示,支撑部22包括沿贴合部21长度方向开设于基板1的滑槽23,滑槽23投影于贴合部21的投影内,滑槽23为贯穿基板1厚度方向的通槽;支撑部22还包括抵接于滑槽23内壁的滑块24,滑槽23与滑块24皆呈方形,滑块24两侧设有限位块28,使得滑块24无法从滑槽23中掉出,滑槽23开设有与滑块24抵接的限位槽27。

滑块24还开设有垂直于基板1方向的螺纹孔25,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控制贴合部21升降的升降螺栓26。贴合部21朝向升降螺栓26的一侧设有抵接槽29,升降螺栓26 一端穿过螺纹孔25并抵接于抵接槽29内,升降螺栓26的另一端穿出滑槽23并设有转动盘,通过转动转动盘可以使得升降螺栓26方便的转动。

为了更方便的改变贴合部21的弧形,支撑部22于贴合部21的两端,贴合部21的中央皆设有一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