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铣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5653发布日期:2020-08-07 18: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木板铣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木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板铣铆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在切削木材时,榫头和铆眼(铆眼通常也叫做卯眼)连接方式是木工产品常见的一种连接形式,通过对木材件相应位置铣槽形成铆眼,并于与之连接的连接件端部加工相匹配的榫头后,通过榫头和铆眼实现彼此间的连接。

在对木板进行铣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木屑,而现有的加工木材的铣床没有对这些加工下来的木材进行收集,因为木屑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燃料和填充材料,若不对木屑进行收集,不仅会造成这些木屑的浪费,而且如果长时间不清理铣床旁边的木屑,细小的木屑还会影响铣床的正常工作,另外在对木板进行铣加工的时候,由于铣刀的高速旋转切割,木屑会产生飞溅,木屑飞溅容易引起粉尘四处飞扬,飞扬的粉尘容易被工人吸入,危害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板铣铆装置,在对木板进行铣加工的过程中,减小木屑飞溅的范围,降低对工人的健康危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木板铣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铣刀,所述工作台内设有驱动铣刀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铣刀的轴线与工作台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铣削孔,所述铣刀位于铣削孔内,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支撑板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端与防护罩底端连通。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防护罩,使铣刀在对木板进行铣槽而形成铆眼的时候,具有相对封闭的空间,这样铣刀对木板进行铣槽的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将被限制在防护罩内,从而限制了木屑飞溅的范围,使木屑更为集中,收集、清洁更加方便。

而且防护罩的设置能够防止木屑飞溅范围过大,而增大清洁木屑的难度,并且由于限制了木屑飞溅的范围和空间,铣屑木板时产生的粉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大大降低粉尘飞扬的范围,大大降低了工人吸入粉尘的量,进而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降低了对工人的健康危害。

收集箱能够将防护罩内的木屑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支撑板,支撑板能够对木板在被铣屑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并且铣刀位于支撑板的铣削孔内,如此设置,支撑板能够在铣刀工作过程中对木屑起到阻挡作用,并且支撑板能够与防护罩形成密闭的空间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铣刀的正常铣削运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所述工作台内部中空,所述电机位于工作台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出工作台的上端,所述铣刀与所述转轴穿出工作台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转轴上的铣刀旋转,从而使铣刀对木板进行铣削操作,电机位于工作台内,电机能够在工作台内进行收纳,使得整个装置简洁,本技术方案中驱动铣刀转动的驱动单元结构简单。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位于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铣刀远离转轴的一端能够伸出铣削孔。

如此设置,能够使铣刀对木板铣削的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直接进入防护罩内,铣刀远离转轴的一端伸出铣削孔,这样保证了铣刀能够顺利的对木板进行切割。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与支撑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将防护罩与工作台进行分离,便于工人将防护罩取下后,对工作台面进行清扫,能够更加方便的对铣刀附近的铣削木屑进行清扫。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的加强板均位于防护罩的同侧,多个所述的加强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如此设置,加强板能够加强支撑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位于工作台外,防护罩底端敞口,所述收集箱位于防护罩底端,且所述收集箱与工作台的侧壁水平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使收集箱顺利的与工作台的侧壁水平滑动,同时使收集箱位于防护罩底端并能够与防护罩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如此设置,能够促进木屑快速落入收集箱内,提高收集效率,并且本技术方案中的防护罩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避免木屑与防护罩碰撞后产生反弹作用,而不能被排到收集箱内,导致大量木屑堆积在工作台上。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上设有透明窗。

由于防护罩内的木屑不能完全落入收集箱内而被收集,而有部分木屑会停留在工作台上,透明窗的设置便于工人在外部非常直观的观看防护罩内的木屑堆积情况,便于及时清扫工作台上的木屑。

进一步,所述收集箱底端连通有主管,所述主管一侧连通有风机,所述主管底端连通有水槽,所述水槽位于风机下方。

本技术方案中风机能够将防护罩内的木屑吸入主管内,并进入水槽内,进入水槽内的木屑将被水槽内的水打湿,从而更加有效的避免了木屑和粉尘的飞扬。

进一步,所述主管与收集箱垂直设置,所述主管上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向远离主管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主管与支管连接处设有向支管倾斜设置的筛网,所述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连通有集装箱。

如此设置,能够将木屑和粉尘进行分类收集,本技术方案中粉尘能够被打湿从而解决了粉尘易飞扬的缺陷,而木屑通过支管进入到集装箱内,从而保证了木屑的干燥,使木屑能够被二次利用,比如将收集的木屑作为燃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一中主视方向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一中打开活动门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一中后视方向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拆掉收集箱和防护罩后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一的右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板铣铆装置实施例三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工作板2、支撑板3、加强板4、防护罩5、收集箱6、滑槽7、滑块8、铣刀9、转轴10、电机11、联轴器12、铣削孔13、透明窗14、活动门15、主管16、支管17、水槽18、集装箱19、安装箱20、风机21、过滤网22、沉孔23、筛网24。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木板铣铆装置,包括工作台1,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台1为长方体结构,工作台1内部中空,工作台1的前侧敞口,且在工作台1前侧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扇活动门15,两扇活动门15为玻璃门。工作台1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工作板2,工作板2为矩形的板状结构,且工作板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工作台1的长度和宽度。

工作板2上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板3,支撑板3呈矩形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的长度等于工作板2的长度,支撑板3的厚度为5cm,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与工作板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支撑板3的中部开设有铣削孔13,铣削孔13贯穿于支撑板3的侧壁,铣削孔13为矩形孔。

工作台1上设有铣刀9,本实施例中的铣刀9为盘形铣刀,工作台1内部设有驱动铣刀9转动的驱动单元,具体的:结合图2所示,驱动单元包括电机11,电机11的底端与工作台1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键和键槽配合连接有联轴器12,联轴器12上还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与联轴器12也通过键和键槽配合连接,转轴10远离电机11的一端穿出工作台1和工作板2。

结合图4所示,转轴10穿出工作板2的一端与铣刀9同轴连接,且转轴10与铣刀9也通过键和键槽配合连接,铣刀9远离转轴10的一端均能够伸出铣削孔13,即铣刀9旋转时,铣刀9远离转轴10的一端能够对铣削孔13外的木板进行铣削加工。铣刀9位于铣削孔13内,使铣刀9能够在铣削孔13内旋转,避免铣削孔13的侧壁对铣刀9产生阻碍。

如图1所示,工作台1上设有防护罩5,防护罩5位于支撑板3的后侧,防护罩5与支撑板3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且防护罩5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位于工作台1外,即防护罩5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为悬空状态,其与工作板2无接触,防护罩5整体上呈长方体结构,且防护罩5底端敞口。

防护罩5与支撑板3顶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防护罩5与支撑板3之间能够形成较为紧密的连接,将防护罩5与支撑板3连接的一侧设置成阶梯状,防护罩5与支撑板3连接的一侧的底端与支撑板3的顶端平齐,且在防护罩5与支撑板3连接的一侧的底端焊接固定有两个支杆(图中未示出),结合图1和图4所示,支撑板3顶端开设有两个沉孔23,两个沉孔23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且两个支杆能够分别插入两个沉孔23中。

防护罩5通过两个支杆插入支撑板3顶端的两个沉孔23中实现连接,而防护罩5底端直接放置于工作板2上表面。工作板2的后侧开设有两个滑槽7,结合图4所示,两个滑槽7的一端位于工作板2侧壁上,两个滑槽7的另一端均贯穿于工作板2。再结合图3所示,防护罩5下方设有收集箱6,收集箱6顶端敞口,且收集箱6的顶端与防护罩5的底端连通,结合图5所示,收集箱6面向工作板2的一侧焊接固定有两个滑块8,两个滑块8分别插入两个滑槽7中,且两个滑块8与两个滑槽7滑动配合,如此设置,收集箱6通过滑块8与滑槽7的滑动配合,实现了与工作板2的水平滑动连接关系。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防护罩5远离收集箱6的一侧设有透明窗14,具体的:在防护罩5远离收集箱6的一侧且位于支撑板3上方开设有矩形孔,在矩形孔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窗帘,从而形成透明窗14,透明窗14的设置便于工人在外部更直观的观察到防护罩5内的木屑堆积情况。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强板4,四个加强板4均与防护罩5位于同侧,且四个加强板4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使用时,将待加工的木板沿着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逐渐向铣刀9方向进给,同时启动电机11,使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转轴10上的铣刀9旋转,当木板移动到与铣刀9接触时,铣刀9将对木板进行铣削加工,铣刀9对木板进行铣削加工时,将产生木屑,木屑在铣刀9的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四处飞溅,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防护罩5,防护罩5能够对飞溅的木屑进行阻挡,从而限制了木屑的飞溅范围,避免木屑四处飞散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并且防护罩5限制了粉尘的飞扬范围,使粉尘和木屑均位于防护罩5内,避免工人吸入大量粉尘。

由于木屑在铣刀9的高速旋转下以较快的速度向外飞溅,大量的木屑将与防护罩5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接触并落入收集箱6内进行收集,工人可通过透明窗14实时观察到防护罩5内的木屑堆积情况,当防护罩5内的工作板2上木屑堆积较多时,将防护罩5上的支杆从支撑板3的两个沉孔23中取出,然后将工作板2上的木屑清扫入收集箱6内,最后将收集箱6滑出工作板2,并将收集箱6内收集的木屑进行统一回收。

当清理完工作板2上的木屑以及收集箱6内的木屑后,再将防护罩5上的支杆插入支撑板3顶端的沉孔23中,防护罩5的底端与工作板2上表面接触,然后再将收集箱6的滑块8滑入工作板2的滑槽7内,并使收集箱6位于防护罩5底端,从而实现防护罩5和收集箱6的安装。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木板铣铆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护罩5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如此设置,能够促进木屑快速落入收集箱6内,提高收集效率,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5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能够减小堆积在工作板2上的木屑量,从而使大量的木屑能够被收集在收集箱6中。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木板铣铆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收集箱6的底端连通有主管16,主管16的外侧壁与收集箱6粘接固定。

主管16与收集箱6相互垂直,主管16左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0,安装箱20内安装有风机21,安装箱20右侧开设有通孔,从而使风机21与主管16连通,使风机21产生的气流能够通向主管16,在安装箱20的右侧插装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采用竹纤维材料制成。主管16底端连通有水槽18,主管16底端伸入水槽18内,水槽18位于风机21下方,水槽18内盛装有水。

主管16上还连通有支管17,支管17倾斜向下设置,支管17的外侧壁与主管16内侧壁粘接固定,主管16内设有向支管17倾斜设置的筛网24,且筛网24位于主管16和支管17的连通处,筛网24上的网孔的孔径大小只能通孔粉尘,而不能通过木屑,支管17远离主管16的一端连通有集装箱19,集装箱19内部中空,支管17伸入集装箱19内。

本实施例中风机21能够将防护罩5内的木屑吸入主管16内,筛网24将对木屑和粉尘进行分类收集,粉尘将被吸入至水槽18内,本实施例中,风机21在工作过程中为间歇性工作,即控制风机21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几秒钟,然后再控制风机21继续工作,这样能够避免粉尘堆积在过滤网22处,使粉尘能够及时落入水槽18内。

掉入水槽18的粉尘能够被打湿从而解决了粉尘易飞扬的缺陷,而木屑将从筛网24进入到集装箱19内,从而保证了木屑的干燥,使木屑能够被二次利用,比如将收集的木屑作为燃料使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先将过滤网22打湿,这样风机21吸入木屑和粉尘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大量的粉尘经过过滤网22时被吸入风机21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