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0001发布日期:2020-10-23 12:0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弯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实木弯曲成型是一种无屑实木成型加工工艺,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塑化(软化)、弯曲和定型(在模型框架中干燥冷却)。木材首先碍要刨成方材,然后精确地裁成弯曲长度。为达到可弯曲的性能,必须光将木材(即工件)进行软化,这表现为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目前传统的软化方法是蒸煮法,把水分和热量当作木材的软化剂。一般将准备好的木材放在一定条件(压力、温度、湿度)的蒸汽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软化,时间的长短与木材的韧始含水率、树种和木材的厚度有关。木材弯曲最合适的含水率,是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即20%—30%,此时木材强度最小,可产生的变形最大,弯曲后的实木在冷却干燥后则可实现定型。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在现有的实木弯曲设备在对实木弯曲后需要等待实木弯曲定型的时间较长导致弯曲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实木弯曲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包括相互压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木板,上模板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上模板的下表面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上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纵向设置的上冷却槽,且位于上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上模板内腔连通的上出风孔,上模板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进气扇,下模板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为下凹的圆弧面,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纵向设置的下冷却槽,且位于下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下模板内腔连通的下出风孔,下模板的左右端面均设置有进气扇,通过上模板上设置的上冷却槽和上出风孔在上侧的进气扇的作用下不断的对压弯后的木板的上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上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同时通过下模板上设置的下冷却槽和下出风孔在下侧进气扇的作用下不断的对木板的下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下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大大的减少木板定型的时间,提高了实木弯曲的效率。

进一步的,下模板的上表面靠近左端位置设置有定位块,且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安装槽,通过定位块实现对木板弯曲放置时的定位。

进一步的,定位块设置为l形,且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卡槽,卡槽内侧穿插有锁紧螺丝,且锁紧螺丝固定在安装槽内,定位块通过设置的长条状的卡槽可实现定位块左右移动进行调节,并通过锁紧螺丝对其进行锁止。

进一步的,下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且底板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液压缸,液压缸的顶杆穿过支撑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的顶杆驱动上模板进行升降控制实现对木板的弯曲加工。

进一步的,进气扇的进气端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面向进气扇的一端设置有凸台,且隔离罩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进气孔,隔离罩通过凸台卡装在进气扇的端口处,通过设置的进气孔实现进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模板上设置的上冷却槽和上出风孔在上侧的进气扇的作用下不断的对压弯后的木板的上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上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同时通过下模板上设置的下冷却槽和下出风孔在下侧进气扇的作用下不断的对木板的下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下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大大的减少木板定型的时间,提高了实木弯曲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上模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下模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定位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的隔离罩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液压缸;3、上模板;31、上冷却槽;32、上出风孔;4、支撑柱;5、底板;6、定位块;61、锁紧螺丝;62、卡槽;7、木板;8、下模板;81、下冷却槽;892、下出风孔;83、安装槽;9、进气扇;10、隔离罩;101、凸台;102、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弯曲木加工的塑形装置,包括相互压合的上模板3和下模板8,上模板3和下模板8之间设置有木板7,上模板3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上模板3的下表面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上模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纵向设置的上冷却槽31,且位于上冷却槽3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上模板3内腔连通的上出风孔32,上模板3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进气扇9,下模板8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下模板8的上表面设置为下凹的圆弧面,下模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纵向设置的下冷却槽81,且位于下冷却槽8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下模板8内腔连通的下出风孔82,下模板8的左右端面均设置有进气扇9,通过上模板3上设置的上冷却槽31和上出风孔32在上侧的进气扇9的作用下不断的对压弯后的木板7的上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7上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同时通过下模板8上设置的下冷却槽81和下出风孔82在下侧进气扇9的作用下不断的对木板7的下表面进行均匀吹风实现木板7下表面的快速冷却和干燥化,大大的减少木板7定型的时间,提高了实木弯曲的效率。

具体请参照图3所示,下模板8的上表面靠近左端位置设置有定位块6,且下模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块6配合的安装槽83,通过定位块6实现对木板7弯曲放置时的定位。

具体请参照图4所示,定位块6设置为l形,且定位块6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卡槽62,卡槽62内侧穿插有锁紧螺丝61,且锁紧螺丝61固定在安装槽83内,定位块6通过设置的长条状的卡槽62可实现定位块6左右移动进行调节,并通过锁紧螺丝61对其进行锁止。

具体请参照图1所示,下模板8的下端设置有底板5,且底板5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1,且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液压缸2,液压缸2的顶杆穿过支撑板1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2的顶杆驱动上模板3进行升降控制实现对木板7的弯曲加工。

具体请参照图5所示,进气扇9的进气端设置有隔离罩10,隔离罩10面向进气扇9的一端设置有凸台101,且隔离罩10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进气孔102,隔离罩10通过凸台101卡装在进气扇9的端口处,通过设置的进气孔102实现进气。

工作原理:当对木板7进行弯曲加工时,将软化处理好的木板7放置在下模板8上,通过控制液压缸2驱动顶杆带动上模板3向下压合实现对木板7的压弯,此时通过上下两侧的进气扇9不断的向上模板3和下模板8内吹风并通过上冷却槽31和下冷却槽81实现对木板7的上下表面进行吹风冷却和干燥,大大的提高木板7定向的效率。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现有的实木弯曲加工效率高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