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芯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2441发布日期:2020-09-08 15:1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芯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芯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木芯集成材主要原材料为桉木单板生产的剩余物——旋切单板后的木芯。桉木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两省的主要人工林树种,每年采划量在5000万立方米左右。桉树目前的主要用涂就是用来旋切单板,用作胶合板、细木板的生产原料。每立方米桉树旋切后产约0.07~0.1立方米木芯剩余物,每年仅桉树木芯的数量在400万立方米左右。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广东西、北部与江西交界的韶关、河源、和平等地区,以及江西赣南地区。经调查在与江西交界的粤北地区,桉树木芯的出产量每年在20万立方米以上,远远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木芯的直径在2.3cm~3.0cm之间,直接用于生产易产生翘曲变形、开裂现象。目前,对木芯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先将木芯经过锯切、铣削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长方体形的小木条或木块,然后再胶合成细木工板、集成板等板材,产品附加值低;用于锯材生产时由于径级小,传统的下锯方法出材率偏低。木芯的利用率较低,生产的板材也满足不了在家具、地板、装修等领域里所需的厚度为5mm~20mm的大幅面薄板的需求,目前主要用于造纸、人造板生产等。为提高木芯出材率,扩大木芯应用领域,提高木芯产品的附加值,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木芯加工利用方法:将木芯刨削成六边形,还要同时对一部分六边形木芯进行对剖,再排列成蜂窝状结构集成材。

如专利号为201520103250.8的“一种木芯原木块加工剖切自动化一体设备”,包括前导槽,其上部安装有传送装置,前导槽后部上、下设置两个v型刨,v型刨后部再安装左、右对称设置垂直安装的并联双锯片,在并联双锯片后部还安装有后导槽,后导槽的上部安装有压辊,在压辊后部装有单锯片。但是进料速度较小,两个v型刨上下对称设置,木芯原木块与v型刨之间的阻力很大,如何保证两个v型刨对木芯原木块的切削作用尚未可知;加工工艺粗制,无法保证小六棱柱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影响胶合后集成材的质量。因此还需要对粗制小六棱柱体进行精加工,保证小六棱柱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否则小六棱柱体在胶合时会受力不均匀,木材压缩比例不一致,导致胶合后集成材的内应力过大,容易产生开裂、变形等缺陷。

如南京林业大学的郝敬冬等提出的“小径材六棱柱体精准成型机的设计”,对粗制小六棱柱体进行精加工,可加工木材直径规格(小六棱柱体内接圆直径)为70、100、150mm,工件最大长度3000mm,最小长度400mm。精准成型机由4个刀轴组成,包括2个立刀轴和2个水平刀轴,其中立刀轴上各安装一把夹角为120°的组合式铣刀,用以加工六棱柱体左右4个面;上下两水平刀轴分别安装一把平刨刀,用以加工六棱柱体的上下两个平面。进料装置为针刺履带式结构,履带外侧面安装有小针刺,在气缸的压紧下针刺刺入小六棱柱体的上表面,在针刺咬合力的作用下带动工件进给。但是其存在许多缺陷:(1)在生产加工时,对于不同规格的小六棱柱体,要同时调节4个刀轴,而左右立刨刀为v型组合铣刀,人工调节费时费力,且精度难以保证;(2)考虑到工作台与刀具的干涉情况,要把工作台左右两边切掉一部分,导致工作台比较窄,工件在进给过程中不够平稳,刀轴安装布置还需优化;(3)还需要侧面压紧装置对工件侧面加压,使得工件能紧贴侧面靠山,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4)针刺履带进给结构的制造加工难度较大,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木芯成型设备,用来对木芯一次精准加工,获得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小六棱柱体单元,以满足制备大断面集成材的胶合工艺要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芯成型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切削装置,前输送槽,后输送槽,真空除尘装置和箱体;

所述箱体包括上机箱,下机箱和箱门;

所述切削装置包括切削电机,第二传动装置,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所述上切削装置和下切削装置为v型铣刀,所述v型铣刀的双刃夹角为120°;所述左右切削装置为左右对称设置的齿圆锯片;所述切削电机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皮带和皮带轮,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连接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所述切削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带动所述皮带转动,所述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转动,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的转动方向与木芯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减速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输送滚轮和升降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板和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包括凸轮、传动销、传动轮和链条,所述凸轮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传动销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所述减速板通过传动轴转动安装于减速板支架上,所述减速板设有u型槽,当所述切削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传动销进入所述u型槽内并带动所述减速板转动,所述凸轮与减速板的外围边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减速板和传动轮之间通过减速链条传动;所述传动轮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减速链轮,所述减速链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链条,主链轮和从链轮,所述减速装置通过减速链轮带动所述传动链条转动,所述传动链条带动所述主链轮转动,所述主链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所述从链轮转动,所述从链轮带动所述输送滚轮转动,从而带动木芯进给;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整所述输送滚轮的升降,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机箱下表面,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滚轮连接;

所述前输送槽与后输送槽设于所述下机箱顶端,所述输送滚轮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前输送槽与后输送槽上方;所述下机箱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设于所述前输送槽与后输送槽之间,所述下切削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上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前后设于所述后输送槽上方;所述切削电机和传动轮通过固定座、所述减速板支架设于所述下机箱上,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通过固定座设于所述下机箱上;所述上机箱与所述下机箱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主链轮、从链轮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从链轮位于所述主链轮下方;

所述上机箱设有粉尘出口,可将除尘装置经所述粉尘出口伸入设备内部将切削粉尘吸出;所述上机箱与所述下机箱之间通过侧板和多根立柱支撑连接,所述箱门包括前箱门和后箱门,所述木芯成型设备通过所述前箱门和后箱门开合。

本实用新型将v型铣刀上下安装,将下切削装置设于下机箱顶端开设的第一槽口内,在高速切削时可稳定运行,设备不会发生抖动,也不需要额外的压紧装置来压紧木芯,木芯不发生移动,因此制成的六边形材料精度很高,表面质量好。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滚轮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木芯的左右两侧面贴合;所述凹槽表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滚轮两个为一组设置,比单个输送滚轮的压紧效果好,木芯不易翘边,给进过程更平稳;每个输送滚轮通过旋转轴连接一个从链轮,再通过链条连接一个与主链轮连接的从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滚轮共有三组,第一输送滚轮和第二输送滚轮为一组,第三输送滚轮和第四输送滚轮为一组,第五输送滚轮和第六输送滚轮为一组;

所述第一输送滚轮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第二从链轮,所述第二输送滚轮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第三从链轮,所述第二从链轮、第三从链轮分别通过链条连接第一从链轮,所述第一从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主链轮;所述第三输送滚轮通过第三旋转轴连接第五从链轮,所述第四输送滚轮通过第四旋转轴连接第六从链轮,所述第五从链轮、第六从链轮分别通过链条连接第四从链轮,所述第四从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主链轮;所述第五输送滚轮通过第五旋转轴连接第八从链轮,所述第六输送滚轮通过第六旋转轴连接第九从链轮,所述第八从链轮、第九从链轮分别通过链条连接第七从链轮,所述第七从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三主链轮;所述第一从链轮、第四从链轮、第七从链轮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固定在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上,所述第一主链轮、第二主链轮、第三主链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上,所述第一主链轮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滚轮、第二输送滚轮、第二从链轮、第三从链轮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三输送滚轮、第四输送滚轮、第五从链轮、第六从链轮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第五输送滚轮、第六输送滚轮、第八从链轮、第九从链轮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轴上;

和/或所述第二从链轮、第三从链轮、第五从链轮、第六从链轮、第八从链轮、第九从链轮均通过一个升降装置连接在所述上机箱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还至少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之一:

所述减速板中部通过套合方式与传动轴相套合;

所述前输送槽为输送链条,木芯进给过程中,可以利用输送链条的输送力,摩擦阻碍小,输送速度快,节约能耗;

所述后输送槽中心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角度为120°,为保证一次切削成型,v型结构的两边长应小于或等于木芯下方两v型边;

所述输送滚轮与从链轮之间的旋转轴,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与皮带轮之间的旋转轴上均设有轴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还至少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之一:

所述上切削装置的固定座上设有升降台,所述上切削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升降台上下移动;

所述齿圆锯片安装在同一旋转轴上,两片齿圆锯片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驱动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和与所述气缸并列设置的螺杆,所述气缸与螺杆设于气缸座上,所述气缸座下方连接有浮动接头,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所述浮动接头与所述输送滚轮上的连接件或轴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所述除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输送槽上还设有第二槽口,所述齿圆锯片下端位于所述第二槽口内。如此设置,锯片与木芯的接触面更大,产生切削力更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还包括压紧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机箱的下表面,所述压紧装置为中间设有凹槽的压辊,所述凹槽与木芯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上机箱。

优选地,所述上切削装置的左右分别设有压紧装置,在所述上切削装置对木芯六边形的上v型结构切削时起到压紧木芯,防止发生位移与抖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压滚轮的线速度为14~28m/min,所述上切削装置,下切削装置和左右切削装置的转速为6000~10000r/min。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木芯一次切削成型,加工速度快的同时还能保证高加工精度,得到的六边形木芯表面质量好,运行平稳;可用于加工直径低至1.5cm,长度低至97cm的木芯。

2、本实用新型将v型铣刀上下安装,工作台没有缺陷,设备的占地面积更小;因为切削时采用的是逆铣的方式,会对木芯产生较大的切削阻力,本实用新型将v型铣刀左右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可以降低木芯瞬间受到的切削力,前后输送装置的设置也可以对木芯施加牵引力,与v型铣刀配合使设备平稳运行,木芯可平稳进给。

3、上切削装置与左右切削装置的位置可调,可以根据木芯的尺寸大小调整刀轴距离,实现六边形木芯的一次精准成型;现有技术中切削电机与输送电机转速差异巨大,无法同轴使用,需要双电机驱动,造成了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减速板将切削电机的转速降低,然后通过一个传动轮将降速后的切削电机的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实现了单电机驱动,节约能源。

4、不需侧面压紧装置,输送装置将输送与压紧一体化设计,可同时提供输送力与压紧力,结构简单;木芯与前后输送槽贴合紧密,切割时木芯只在水平方向平稳进给,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扰动,从而使得到的六边形木芯表面质量高,一次成型。

5、设备配置了真空除尘装置,针对每个切削装置设置独立的空间,切削木屑粉尘经真空管道吸出,不会扩散到设备其他部位和外部环境,实现无尘操作,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切削装置在工作时,持续的与木材产生摩擦,会导致切削装置发热,因此通过真空除尘装置抽风还能够将切削装置发热产生的热量排出工作台外,实现切削装置的降温。

6、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与工艺,原料利用率比四边形单元胶拼方法提高了35%,比现有的蜂窝状结构集成材提高了10%左右;不需对六边形木芯进行精加工,切削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可节约20%左右的生产时间;其产品胶合面呈120°夹角分布,不仅能有效的平衡各单元的内应力,而且使各单元的变形得到矫正,极大的提高了集成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胶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斜轴测图;

图5为图4相对方向的斜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减速板1,第三传动装置2,第一传动装置3,输送滚轮4,升降装置5,切削电机6,第二传动装置7,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左右切削装置10,箱体11,前输送槽12,后输送槽13,真空除尘装置14,压紧装置15,第一主链轮301、第二主链轮302、第三主链轮303、第一从链轮304、第二从链轮305、第三从链轮306、第四从链轮307、第五从链轮308、第六从链轮309、第七从链轮310、第八从链轮311、第九从链轮312、第一链条313、第二链条314、第三链条315、第四链条316、第五链条317、第六链条318、第七链条319、第八链条320、第九链条321、第十链条322、第十一链条323、第十二链条324、第二连接件325、第一输送滚轮401、第二输送滚轮402、第三输送滚轮403、第四输送滚轮404、第五输送滚轮405、第六输送滚轮406、凹槽407、第一旋转轴408、第二旋转轴409、第三旋转轴410、第四旋转轴411、第五旋转轴412、第六旋转轴413、第一连接件414、第一轴套415、气缸501、螺杆502、气缸座503、浮动接头504、u型槽101、传动轴102、传动轮201、第二转轴202、减速链轮203、第二固定座204、减速链条205、第一转轴601、第一皮带轮602、第三固定座603、凸轮604、传动销605、皮带701、第二皮带轮702、第三皮带轮703、第四皮带轮704、手摇轮705、电机座706、丝杆707、紧固侧板708、第七旋转轴801、第四固定座802、第二轴套803、第八旋转轴901、第五固定座902、第三轴套903、第九旋转轴1001、第六固定座1002、第四轴套1003、上机箱1101、下机箱1102、立柱1103、第一支撑柱1104、第二支撑柱1105、第三支撑柱1106、第一固定轴1107、第二固定轴1108、第三固定轴1109、第一槽口1110、粉尘出口1111、第二槽口1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木芯成型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切削装置,前输送槽12,后输送槽13,真空除尘装置14和箱体11。

其中,输送装置包括减速装置,第一传动装置3,输送滚轮4和升降装置5;减速装置包括减速板1和第三传动装置2,第三传动装置2包括凸轮604、传动销605、传动轮201和减速链条205,切削装置包括切削电机6,第二传动装置7,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切削电机6上设有第一转轴601,凸轮604设于第一转轴601上,传动销605设于第一皮带轮602上,减速板1中部通过套合方式与传动轴102相套合,并通过传动轴102转动安装于减速板支架(图中未示出)上,减速板1设有u型槽101,当切削电机6带动第一转轴601转动时,传动销605进入u型槽101内并带动减速板1转动,凸轮604与减速板1的外围边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减速板1和传动轮201之间通过减速链条205传动;传动轮201上设有第二转轴202,第二转轴202上设有减速链轮203,减速链轮203与第一传动装置3连接;第一传动装置3包括传动链条,主链轮和从链轮,减速装置通过减速链轮203带动传动链条转动,传动链条带动主链轮转动,主链轮带动从链轮转动,从链轮带动输送滚轮4转动,从而带动木芯进给。

输送滚轮4中间设有凹槽407,凹槽407表面设有防滑纹,凹槽407可与木芯的左右两侧面贴合。输送滚轮4共有三组,每两个为一组设置,第一输送滚轮401和第二输送滚轮402为一组,第三输送滚轮403和第四输送滚轮404为一组,第五输送滚轮405和第六输送滚轮406为一组;每个输送滚轮通过旋转轴连接一个从链轮,再通过链条连接一个与主链轮连接的从链轮。

第一输送滚轮401通过第一旋转轴408连接第二从链轮305,第二输送滚轮402通过第二旋转轴409连接第三从链轮306,第二从链轮305、第三从链轮306分别通过第三链条315、第四链条316啮合第一从链轮304,第一从链轮304通过第二链条314啮合第一主链轮301;第三输送滚轮403通过第三旋转轴410连接第五从链轮308,第四输送滚轮404通过第四旋转轴411连接第六从链轮309,第五从链轮308、第六从链轮309分别通过第七链条319、第八链条320啮合第四从链轮307,第四从链轮307通过第六链条318啮合第二主链轮302;第五输送滚轮405通过第五旋转轴412连接第八从链轮311,第六输送滚轮406通过第六旋转轴413连接第九从链轮312,第八从链轮311、第九从链轮312分别通过第十一链条323、第十二链条324啮合第七从链轮310,第七从链轮310通过第十链条322啮合第三主链轮303;第一主链轮301、第二主链轮302、第三主链轮303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上,第一主链轮301与减速链轮203通过第一链条313连接,第二主链轮302通过第五链条317与第一主链轮301啮合,第三主链轮303通过第九链条321与第二主链轮302啮合。

第一从链轮304、第四从链轮307、第七从链轮310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1107、第二固定轴1108、第三固定轴1109固定在第一支撑柱1104、第二支撑柱1105、第三支撑柱1106上,第一输送滚轮401、第二输送滚轮402、第二从链轮305、第三从链轮306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414、第二连接件325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轴1107上,第三输送滚轮403、第四输送滚轮404、第五从链轮308、第六从链轮309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414、第二连接件325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轴1108上,第五输送滚轮405、第六输送滚轮406、第八从链轮311、第九从链轮31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414、第二连接件325可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轴1109上。

升降装置5用于调整输送滚轮4的升降,一端固定在上机箱1101下表面,另一端与输送滚轮4连接。

上切削装置8和下切削装置9为v型铣刀,v型铣刀的双刃夹角为120°;左右切削装置10为左右对称设置的齿圆锯片;第二传动装置7包括皮带701和第二皮带轮702、第三皮带轮703、第四皮带轮704,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分别通过第七旋转轴801、第八旋转轴901、第九旋转轴1001连接第二皮带轮702、第三皮带轮703、第四皮带轮704,切削电机6通过第一转轴601带动与第一皮带轮602连接的皮带701转动,皮带701带动皮带轮第二皮带轮702、第三皮带轮703、第四皮带轮704转动,从而带动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转动,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的转动方向与木芯运动方向相反。

箱体11包括上机箱1101,下机箱1102和箱门(图中未示出);下机箱1102为“l”型结构,前输送槽12与后输送槽13设于下机箱1102“l”型结构顶端,输送滚轮4和升降装置5位于前输送槽12与后输送槽13正上方;下机箱1102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1110,设于前输送槽12与后输送槽13之间,下切削装置9设于第一槽口1110内,上切削装置8和左右切削装置9前后设于后输送槽13上方;输送电机1、减速器2和切削电机6通过第一固定座101、第二固定座202、第三固定座602设于下机箱1102“l”型结构的平台上,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通过第四固定座802、第五固定座902、第六固定座1002设于下机箱1102“l”型结构的侧壁上;上机箱1101与下机箱1102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1104、第二支撑柱1105、第三支撑柱1106,主链轮、从链轮设于支撑柱上,从链轮位于主链轮下方;上机箱1101设有粉尘出口1111,真空除尘装置经粉尘出口1111伸入设备内部将切削粉尘吸出;上机箱1101与下机箱1102之间通过侧板和多根立柱1103支撑连接,箱门包括前箱门和后箱门(图中未示出),木芯成型设备通过前箱门和后箱门开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木芯成型设备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中,前输送槽12为输送链条,在上机箱1101“l”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开口,在该开口内固定有承载托辊,输送链条围绕承载托辊布置,在承载托辊的转动下带动输送链条往前移动;木芯进给过程中,可以利用输送链条的输送力,摩擦阻碍小,输送速度快,节约能耗。后输送槽13中心为v型结构,其角度为120°,与六边形木芯的下v型结构匹配,为保证一次切削成型,后输送槽13中心v型结构的两边长应小于或等于木芯下方两v型边。

升降装置5为气缸驱动升降装置,包括气缸501和与气缸并列设置的螺杆502,气缸501与螺杆502设于气缸座503上,气缸座503下方连接有浮动接头504,浮动接头504与第一输送滚轮401、第二输送滚轮402、第三输送滚轮403、第四输送滚轮404、第五输送滚轮405、第六输送滚轮406上的第一连接件414连接。

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分别设有保护罩(图中未示出),每个保护罩上分别设有开口,每个开口连接除尘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木芯成型设备结构与实施例2类似,其中,第二从链轮305、第三从链轮306、第五从链轮308、第六从链轮309、第八从链轮311、第九从链轮312均通过一个升降装置连接在上机箱1101的下表面,该升降装置采用与输送滚轮的升降装置相同的结构,浮动接头504与第二从链轮305、第五从链轮308、第八从链轮311的第二连接件325连接,与第二输送滚轮402、第四输送滚轮404、第六输送滚轮406上的第一轴套415连接。

第一旋转轴408、第二旋转轴409、第三旋转轴410、第四旋转轴411、第五旋转轴412、第六旋转轴413上均设有第一轴套415,浮动接头504与第一输送滚轮401、第三输送滚轮403、第五输送滚轮405上的第一轴套415连接;第七旋转轴801、第八旋转轴901、第九旋转轴1001上分别设有第二轴套803、第三轴套903、第四轴套1003,上切削装置8、下切削装置9和左右切削装置10分别通过第二轴套803、第三轴套903、第四轴套1003固定在第四固定座802、第五固定座902、第六固定座1002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木芯切割成型设备结构与实施例3类似,其中:第四固定座802上设有升降台,上切削装置8可以通过升降台上下移动;第二传动装置还设有皮带张紧总成,由手摇轮705、电机座706、丝杆707以及紧固侧板708组成,切削电机6固定在电机座706上;电机座706通过紧固侧板708与第三固定座602螺栓连接,丝杆707设于电机座706与第三固定座602之间,手摇轮705与丝杆706连接,丝杆707与电机座706连接;当需要调节或更换皮带时,将紧固侧板708上的螺栓调松,切削电机6可以连同电机座706一起前后移动,顺时针转动手摇轮705,切削电机6前移,皮带701变松,即可将皮带701摘下,然后换上新的皮带,再逆时针转动手摇轮705,拉紧皮带701,最后将紧固侧板708用螺栓紧固在第三固定座602上。

齿圆锯片安装在第九旋转轴1001上,两片齿圆锯片间的距离可调;后输送槽13上还设有第二槽口1301,齿圆锯片下端位于第二槽口1301内。如此设置,锯片与木芯的接触面更大,产生的切削力更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木芯成型设备结构与实施例4类似,上切削装置8的左右分别设有压紧装置15,通过液压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于上机箱1101的下表面,压紧装置15为中间设有凹槽的压辊,凹槽与木芯形状相匹配,液压升降装置可以采用与前述升降装置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者丝杆。压紧装置在上切削装置对木芯六边形的上v型结构切削时起到压紧木芯,防止发生位移与抖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木芯成型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开启输送电机和切削电机并调节转速,开启真空除尘装置,将木芯原料连续送入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前输送槽,在输送压滚轮的输送作用下往前送料,木芯首先经过下切削装置形成v型下表面,然后经过上切削装置形成v型上表面,经过左右切削装置形成六边形木芯,最后在输送压滚轮的输送作用下经后输送槽出料,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经真空除尘装置吸出。

本实用新型设备的输送压滚轮的线速度14~28m/min,切削速度6000~10000r/min,即送料速度可达14~28m/min,六边形木芯可一次精准成型用于生产集成木方,切削过程无粉尘弥散至周围环境,依木芯原料直径和输送速度的不同,日总生产产能可达10m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