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3916发布日期:2020-07-29 03:0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



背景技术:

在板式家具生产中,为提高板材上的钻孔效率,一般会用排钻进行加工。现有的排钻一般为单排或多排固定的排钻机床,这些排钻机床的排钻上钻孔器或排钻组件在机床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虽然钻孔效率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结构的限制,当需要在工件上钻孔距不同的孔时,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排钻,导致设备成本高;或者需要人工移动、翻转工件,并重新校准位置后才能实现,使用极为不便。且现有的排钻机床使用时,没加工一件板材需要人工操作,进行无法进行全自动加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且钻孔效果高。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514104b,公开日为2015年01月17日,名称为“一种板材钻孔机”,公开了一种板材钻孔机,该钻孔机通过于用于支撑待加工板材的支撑机构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钻进机构,该钻进机构设置在竖向支架的侧面设置的托架上,而钻进机构的钻头间隔并列布设在托架上,并通过钻进机构的进给机构来控制钻头在板材上钻孔,在使用时,该钻孔机通过旋进方向相对的两排竖向钻头在需要加工的板材的相对两侧的侧面进行钻孔,从而避免了板材在相对两侧的侧面上钻孔时需要翻转的问题,进而使得板材上成型孔的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板材加工需要人工干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结构简单,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钻孔效果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包括支撑台、钻孔机构、移动机构和输送机构,移动机构与支撑台滑动连接;钻孔机构包括升降机构、钻孔电机、连接结构和钻头;升降机构固定在移动机构上,钻孔电机固定在升降机构上,连接结构与钻孔电机输出轴连接,钻头固定在连接结构上,输送机构固定在支撑台上,输送机构包括备料结构和传送结构,传送结构设置在钻头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孔机构数量为多个,可以根据板材的加工需要设置钻孔机构的使用数量。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使用上述装置进行钻孔时,将板材堆放在备料结构上,传送结构将板材一件件输送到钻孔机构下方,此时,升降机构下降,钻孔电机打开带动钻头转动,对工件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升降机构上升,传送结构将加工好的工件传送走,并将新的工件送入,进行下一个工件的钻孔。移动机构可以移动钻孔机构的位置,在加工前根据工件需要加工的孔位进行调整。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钻孔效果高。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送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送带和支架,传送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主动带轮与支架转动连接,从动带轮与支架转动连接,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带轮连接;传送带设置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传送电机输出轴与主动带轮可以通过减速机进行连接。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板材的传送,保证钻孔连续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备料结构包括侧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侧板与支撑台固定,第一竖板与支撑台固定,第二竖板与支撑台连接,第一竖板底部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未加工板材的堆放功能,便于自动化的实现。所述板材竖直摆放在备料结构内,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竖板与支撑台通过第一气缸连接,第一气缸与支撑台固定,第二侧板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所述结构使第二竖板可以移动,从而调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宽度的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备料结构还包括推板和第二气缸,第二竖板底部设有第二避让槽,推板设置在传送结构上方,推板设置在传送结构上方第二侧板下方,第二气缸与第二竖板固定,推板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由于板材堆放后,重量较大,可能出现传送带打滑无法拖动的情况。所述推板可以推动底部的板材移动,使板材穿过避让槽沿着传送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推板靠近第二侧板一侧设有依次连接的竖直端面、滑动斜面和支撑平面。所述推板移动时,竖直端面先与底部的板材接触并推动底部板材移动,待滑动斜面支撑底部板材上方的板材接触时,由于第一侧板的作用,上方板材无法向侧边移动,上方的板材会略微上升,与底部的板材之间产生间隙,此时底部板材可以顺利被传送走。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导轨和滑块,导轨与支撑台固定,滑块与移动板固定,导轨与滑块适配,升降机构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结构可以实现移动板的稳定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齿轮、齿条、转动轴和调节轮,齿条与支撑台固定,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轴与移动板转动连接,转动轴下端与齿轮固定,转动轴的上端与调节轮固定。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指示位置的标尺和指示针,标尺与支撑台固定,指示针与移动板固定。通过转动调节轮可以实现对移动机构的准确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支撑块、锁紧杆、锁紧手柄和伸缩弹簧,支撑块与移动板固定,锁紧杆与支撑块滑动连接,锁紧杆下端与支撑台接触,锁紧手柄的一端与锁紧杆转动连接,锁紧手柄靠近锁紧杆的一端设有锁紧弧面,锁紧弧面与支撑块上端接触,伸缩弹簧一端与支撑块连接,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锁紧杆连接。所述锁紧杆下端固定有接触块,接触块可以避免锁紧杆下端划伤支撑台,同时保证锁紧力。锁紧弧面表面到锁紧手柄的转轴轴线距离不同,当锁紧手柄转动时,锁紧弧面与支撑块接触,锁紧手柄带动锁紧杆相对支撑块上下移动,实现了对移动板的锁紧与松开。伸缩弹簧可以保证锁紧杆与支撑台之间的压紧力。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杆螺母结构和升降板,升降电机与移动板固定,升降板与移动板滑动连接,升降板与升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结构连接,钻孔电机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钻孔机构的升降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上固定有压紧块。压紧块可以在钻孔机构钻孔时压紧板材,避免板材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结构上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与支撑台固定,定位块固定在定位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定位块可以升起启动定位作用,当板材进入钻孔机构下方前,定位孔升起,板材可以被传送准确传送到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抬升机构,抬升机构设置在钻孔机构下方,抬升机构包括多个抬升气缸和升降块,抬升气缸和升降块一一对应,抬升气缸与支撑台固定,升降块与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所述结构可以将板材抬升进行钻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钻孔效果高;(2)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的侧板;(3)推板可以推动底部的板材移动,使底部板材可以顺利被传送走;(4)移动机构可以准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备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台1、钻孔机构2、升降机构2.1、钻孔电机2.2、连接结构2.3、钻头2.4、移动机构3、移动板3.1、导轨3.2、滑块3.3、调节机构3.4、齿轮3.4.1、齿条3.4.2、转动轴3.4.3、调节轮3.4.4、锁紧机构3.5、支撑块3.5.1、锁紧杆3.5.2、锁紧手柄3.5.3、伸缩弹簧3.5.4、锁紧弧面3.5.5、接触块3.5.6、输送机构4、备料结构4.1、侧板4.1.1、第一竖板4.1.2、第一避让槽4.1.2.1、第二竖板4.1.3、第二避让槽4.1.3.1、第一气缸4.1.4、推板4.1.5、竖直端面4.1.5.1、滑动斜面4.1.5.2、支撑平面4.1.5.3、第二气缸4.1.6、传送结构4.2、传送电机4.2.1、主动带轮4.2.2、从动带轮4.2.3、传送带4.2.4、支架4.2.5、压紧块5、升降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立钻,包括支撑台1、多个钻孔机构2、移动机构3、输送机构4和抬升机构,移动机构3与支撑台1滑动连接;钻孔机构2包括升降机构2.1、钻孔电机2.2、连接结构2.3和钻头2.4;升降机构2.1固定在移动机构3上,连接结构2.3与钻孔电机2.2输出轴连接,钻头2.4固定在连接结构2.3上,输送机构4固定在支撑台1上,输送机构4包括备料结构4.1和传送结构4.2,传送结构4.2设置在钻头2.4下方。

如图3所示,所述传送结构4.2包括传送电机4.2.1、主动带轮4.2.2、从动带轮4.2.3、传送带4.2.4和支架4.2.5,传送电机4.2.1固定在支架4.2.5上,主动带轮4.2.2与支架4.2.5转动连接,从动带轮4.2.3与支架4.2.5转动连接,传送电机4.2.1的输出轴与主动带轮4.2.2连接;传送带4.2.4设置在主动带轮4.2.2与从动带轮4.2.3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板3.1、导轨3.2和滑块3.3,导轨3.2与支撑台1固定,滑块3.3与移动板3.1固定,导轨3.2与滑块3.3适配,升降机构2.1固定在移动板3.1上。升降机构2.1包括升降电机、丝杆螺母结构和升降板,升降电机与移动板3.1固定,升降板与移动板3.1滑动连接,升降板与升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结构连接,钻孔电机2.2固定在升降板上。升降板上固定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上固定有压紧块5。

如图2所示,传送结构4.2上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与支撑台1固定,定位块固定在定位气缸的伸缩杆上。抬升机构设置在钻孔机构2下方,抬升机构包括多个抬升气缸和升降块6,抬升气缸和升降块6一一对应,抬升气缸与支撑台1固定,升降块6与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与移动机构3的移动方向垂直。使用上述装置进行钻孔时,将板材堆放在备料结构4.1上,传送结构4.2将板材一件件输送到钻孔机构2下方,此时,升降机构2.1下降,钻孔电机2.2打开带动钻头2.4转动,对工件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升降机构2.1上升,传送结构4.2将加工好的工件传送走,并将新的工件送入,进行下一个工件的钻孔。移动机构3可以移动钻孔机构2的位置,在加工前根据工件需要加工的孔位进行调整。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钻孔效果高。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备料结构4.1包括侧板4.1.1、第一竖板4.1.2、第二竖板4.1.3、第一气缸4.1.4、推板4.1.5和第二气缸4.1.6,侧板4.1.1与支撑台1固定,第一竖板4.1.2与支撑台1固定,第一竖板4.1.2底部设有第一避让槽4.1.2.1,第二竖板4.1.3底部设有第二避让槽4.1.3.1;第二竖板4.1.3与支撑台1通过第一气缸4.1.4连接,第一气缸4.1.4与支撑台1固定,第二侧板4.1.1与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固定,推板4.1.5设置在传送结构4.2上方,推板4.1.5设置在传送结构4.2上方第二侧板4.1.1下方,第二气缸4.1.6与第二竖板4.1.3固定,推板4.1.5与第二气缸4.1.6的伸缩杆固定。推板4.1.5靠近第二侧板4.1.1一侧设有依次连接的竖直端面4.1.5.1、滑动斜面4.1.5.2和支撑平面4.1.5.3。

上述结构中,第二竖板4.1.3可以移动,从而调整第一侧板4.1.1与第二侧板4.1.1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宽度的侧板4.1.1。所述板材竖直摆放在备料结构4.1内,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由于板材堆放后,重量较大,可能出现传送带4.2.4打滑无法拖动的情况。所述推板4.1.5可以推动底部的板材移动,使板材穿过避让槽沿着传送方向移动。。所述推板4.1.5移动时,竖直端面4.1.5.1先与底部的板材接触并推动底部板材移动,待滑动斜面4.1.5.2支撑底部板材上方的板材接触时,由于第一侧板4.1.1的作用,上方板材无法向侧边移动,上方的板材会略微上升,与底部的板材之间产生间隙,此时底部板材可以顺利被传送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移动机构3还包括调节机构3.4和锁紧机构3.5,调节机构3.4包括齿轮3.4.1、齿条3.4.2、转动轴3.4.3和调节轮3.4.4,齿条3.4.2与支撑台1固定,齿轮3.4.1与齿条3.4.2啮合,转动轴3.4.3与移动板3.1转动连接,转动轴3.4.3下端与齿轮3.4.1固定,转动轴3.4.3的上端与调节轮3.4.4固定;锁紧机构3.5包括支撑块3.5.1、锁紧杆3.5.2、锁紧手柄3.5.3和伸缩弹簧3.5.4,支撑块3.5.1与移动板3.1固定,锁紧杆3.5.2与支撑块3.5.1滑动连接,锁紧杆3.5.2下端与支撑台1接触,锁紧手柄3.5.3的一端与锁紧杆3.5.2转动连接,锁紧手柄3.5.3靠近锁紧杆3.5.2的一端设有锁紧弧面3.5.5,锁紧弧面3.5.5与支撑块3.5.1上端接触,伸缩弹簧3.5.4一端与支撑块3.5.1连接,伸缩弹簧3.5.4的另一端与锁紧杆3.5.2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3.4还包括用于指示位置的标尺和指示针,标尺与支撑台1固定,指示针与移动板3.1固定。通过转动调节轮3.4.4可以实现对移动机构3的准确移动;所述锁紧杆3.5.2下端固定有接触块3.5.6,接触块3.5.6可以避免锁紧杆3.5.2下端划伤支撑台1,同时保证锁紧力。锁紧弧面3.5.5表面到锁紧手柄3.5.3的转轴轴线距离不同,当锁紧手柄3.5.3转动时,锁紧弧面3.5.5与支撑块3.5.1接触,锁紧手柄3.5.3带动锁紧杆3.5.2相对支撑块3.5.1上下移动,实现了对移动板3.1的锁紧与松开。伸缩弹簧3.5.4可以保证锁紧杆3.5.2与支撑台1之间的压紧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板材进行全自动钻孔,钻孔效果高;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的侧板;推板可以推动底部的板材移动,使底部板材可以顺利被传送走;(4)移动机构可以准确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