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3417发布日期:2021-02-18 20:2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原木切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造纸的制作工艺中,都需要将削皮后的原木进行切碎,而进行下一步处理,而人工对原木进行切碎时,费时费力、切碎不均匀,切碎速度慢,因此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切碎效率快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但是现有的原木切碎装置大多数都需人们将原木推送至砖石内部,对人们有一定的危险。
[0003]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防护罩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穿过防护罩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防护罩内壁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送装置。
[0006]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二转杆、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三转杆、挤压辊、第二电机和连接杆,所述防护罩内壁远离粉碎辊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防护罩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第三转杆的一端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辊,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三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穿过第一滑块与第三转杆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凹槽、固定块、推板、第二滑槽、第二滑块、螺纹杆、第四转杆、滑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和固定块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两侧与凹槽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外圈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轮。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为一种减速伺服电机。
[0009]
优选的,所述挤压辊周围等距固定连接有卡齿。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呈工字型。
[0011]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底部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穿过工作台设置。
[0012]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板,且输送板一端呈斜面设置。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时,将原木放在工作台上,打开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板水平方向移动,推动原木在滑轮上移动,减少了人们使用装置的危险性,当原木从通孔内进入后,原木对挤压辊进行挤压,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实现对挤压辊的抬升,到达原木最高点时,第二电机带动挤压辊转动,挤压辊上的卡齿将带动原木向粉碎辊处移动,实现对原木的稳定移动,打开第一电机开关,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粉碎辊转动,实现对原木的粉碎,粉碎完毕后,料物将通过下料孔下降,掉落在输送板上的斜面上,用东西接住即可,此装置实现了高效率的切碎,人们只需将原木放在工作台上,通过推送装置可自动将原木进行推送,减轻了人们对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人们受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
图中:1、工作台;2、防护罩;3、通孔;4、第一电机;5、第一皮带轮;6、第一转杆;7、第二皮带轮;8、挤压装置;9、推送装置;10、粉碎辊;81、第二转杆;82、第一滑槽;83、第一滑块;84、第三转杆;85、挤压辊;86、第二电机;87、连接杆;91、凹槽;92、固定块;93、推板;94、第二滑槽;95、第二滑块;96、螺纹杆;97、第四转杆;98、滑轮;99、第三电机;11、卡齿;12、下料孔;13、输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示中的一种高效的造纸用原木切碎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防护罩2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辊10,所述第一转杆6的一端穿过防护罩2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第
一皮带轮5传动连接,所述防护罩2内壁安装有挤压装置8,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送装置9,打开第一电机4开关,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皮带轮5转动,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7转动,从而带动粉碎辊10转动,实现对原木的粉碎。
[0018]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挤压装置8包括第二转杆81、第一滑槽82、第一滑块83、第三转杆84、挤压辊85、第二电机86和连接杆87,所述防护罩2内壁远离粉碎辊1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1,所述防护罩2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82,所述第一滑槽82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3,所述第一滑块83呈工字型,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84,所述第三转杆84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7,且连接杆87远离第三转杆84的一端与第二转杆8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84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辊85,所述挤压辊85周围等距固定连接有卡齿11,所述第一滑块83远离第三转杆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6,所述第二电机86输出端穿过第一滑块83与第三转杆84固定连接,当原木从通孔3内进入后,原木对挤压辊85进行挤压,进而带动第一滑块83在第一滑槽82内移动,实现对挤压辊85的抬升,到达原木最高点时,第二电机86带动挤压辊85转动,挤压辊85上的卡齿11将带动原木向粉碎辊10处移动,实现对原木的稳定移动。
[0019]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推送装置9包括凹槽91、固定块92、推板93、第二滑槽94、第二滑块95、螺纹杆96、第四转杆97、滑轮98和第三电机99,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91,所述凹槽91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2,所述固定块92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93,所述固定块92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94,所述推板9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95,且第二滑块95与第二滑槽9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94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6,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99,所述第三电机99为一种减速伺服电机,所述第三电机99输出端穿过工作台1和固定块92与螺纹杆9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92两侧与凹槽91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第四转杆97,所述第四转杆97外圈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轮98,将原木放在工作台1上,打开第三电机99,第三电机99带动螺纹杆96转动,螺纹杆96转动第二滑块95在第二滑槽94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板93水平方向移动,推动原木在滑轮98上移动,减少了人们使用装置的危险性。
[0020]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防护罩2底部开设有下料孔12,且下料孔12穿过工作台1设置,所述工作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板13,且输送板13一端呈斜面设置,粉碎完毕后,料物将通过下料孔12下降,掉落在输送板13上的斜面上,用东西接住即可。
[0021]
此粉碎辊10与现有成熟切碎装置内的辊的结构相同。
[0022]
工作原理:将原木放在工作台1上,打开第三电机99,第三电机99带动螺纹杆96转动,螺纹杆96转动第二滑块95在第二滑槽94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板93水平方向移动,推动原木在滑轮98上移动,减少了人们使用装置的危险性,当原木从通孔3内进入后,原木对挤压辊85进行挤压,进而带动第一滑块83在第一滑槽82内移动,实现对挤压辊85的抬升,到达原木最高点时,第二电机86带动挤压辊85转动,挤压辊85上的卡齿11将带动原木向粉碎辊10处移动,实现对原木的稳定移动,打开第一电机4开关,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皮带轮5转动,第一皮带轮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7转动,从而带动粉碎辊10转动,实现对原木的粉碎,粉碎完毕后,料物将通过下料孔12下降,掉落在输送板13上的斜面上,用东西接住即可。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