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竹质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6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度竹质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竹质人造板。
我国楠竹自然蓄积量有54亿多课,年产竹材约750万吨,约占世界竹材产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现在仍未能充分利用这丰富的竹资源,尤其是小径竹和各种竹制品废弃的边角余料,几乎未能得以利用。另一方面,我国的木材资源却日益贫乏,价格不断上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竹质人造板,以充分利用竹资源尤其是小径竹和各种竹制品废弃物,从而实现以竹代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竹质人造板是由至少一层竹质中间筋以及对称地分布于中间筋两边依次由粗到细的三层竹碎料粘合而成一块整体人造板,所述竹质中间筋根据需要可用竹丝筋或用竹席筋,可采用两层或三层甚至多层中间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采用竹丝作中间筋);图2是采用竹席作中间筋的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三层竹席筋的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80目竹碎料层,2-60目竹碎料层,3-40目竹碎料层,4-竹丝筋,5-竹席筋,6-多层竹席筋。
参见
图1,该实施例中间筋采用竹丝筋(4),是由φ1mm、长25mm左右的竹丝粘合组成,在筋的两边依次对称地分布有40目、60目、80目的竹碎料,即板的表面最细,该人造板厚4-6mm,可用于代替三夹和五夹木质胶合板;图2实施例与
图1的区别在于中间筋采用一层竹席筋(5),该板厚8mm,可代替12mm厚的木质门芯板;图3与
图1、图2的区别在于中间筋采用三层竹席筋(6),该板12mm厚,可代替20mm厚的硬木板作为军械包装。该人造板根据用户需要还可在此基础上加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中间加筋,既保证了人造板的高强度,又使其厚度薄于木板和木质人造板,因此解决了竹板比木板重的问题,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有关标准,如静曲强度,可沿360°圆周测试,不仅数据相等,还超过国标五倍多。
本实用新型的粘合一般可用脲醛树脂胶,如要求防水板则必须用酚醛树脂胶,竹席(或竹丝)与已粉碎的竹碎料经干燥,浸(拌)胶、组坯(铺张)等工艺,最后在压机上经高温高压、锯切成型即为本实用新型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由多层竹料构成的高强度竹质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是由至少一层竹质中间筋以及对称地分布于中间筋两边依次由粗到细的三层竹碎料粘合而成整体人造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竹质人造板,其特征在于中间筋可采用竹丝筋或竹席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竹质人造板,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竹席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竹质人造板,其特征在于中间筋两边的竹碎料依次分别为40目、60目、80目。
专利摘要高强度竹质人造板,是由至少一层竹质中间筋以及对称分布于中间筋两边依次由粗到细的三层竹碎料粘合而成整体人造板,中间筋可用竹丝筋或竹席筋,可采用一层或多层中间筋,该人造板由于采用了中间筋结构,既使其强度提高,又使其厚度减薄以弥补竹比木重的缺陷。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国标,可代替三夹、五夹木质胶合板、门芯板,还可代替20mm厚硬木板用于军械包装。
文档编号B27D1/04GK2141757SQ9223534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徐文质, 张春生, 张武学, 陈明南 申请人:徐文质, 张春生, 张武学, 陈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