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片青黄面的竖直刮开片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335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片青黄面的竖直刮开片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竹片去青黄和开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竹片青黄面的竖直刮开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竹片去青黄机械都是将处理装置水平放置,水平放置的处理装置使得整个处理装置的处理量比较少。对青黄面的处理也是分开处理的,导致整个机械的长度较长,而且分开处理的话容易使得整个竹片的平整度发生一定的变化。竹片必须等前一片处理完成后,再加入下一片进行操作,不能加入一片未处理完成然后再次并排加入同样的竹片,所以大大的降低了开片的效率。而且现有的开片用的刀片为了使得刀片的结构强度大,使得刀片的刀锋只从一侧面开锋。因为刀锋与竹片的接触面比较大为了保证刀片对竹片的开片顺畅,所以刀片要做的比较厚来提供一个足够强的力使得刀锋对竹片面进行一个切分。而且现有的竹片在切分后进入后传输通道的时候由于动力不足而导致竹片卡在切分刀片与后传输通道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青黄面处理部竖直放置,实现了多片竹片可以一起或者依次开片,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缩短整个装置的长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还实现通过厚度较薄的切分刀对竹片快速的进行切分。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片青黄面的竖直刮开片处理装置,包括将竹片青黄面竖直固定的竖直固定装置、青黄面处理装置和固定所述竖直固定装置和所述青黄面处理装置的竖直固定支撑架,在所述青黄面处理装置的竹片输出端设置有开片刀具;所述竖直固定装置为使竹片青黄面与所述竖直固定装置表面滚动摩擦且沿竹片长度方向移动到所述青黄面处理装置的一对竖直辊筒;所述青黄面处理装置包括对竹片青面处理的第一转刀,对竹片黄面处理的第二转刀和刀片电机;所述开片刀具后方设置有以所述开片刀具为对称轴两侧对称的分片传输轨道,在所述开片刀具和所述分片传输轨道之间设置有动力稳定结构;所述开片刀具包括切分刀,所述切分刀的水平横截面包括一个矩形和所述矩形连接在一起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远大于底边,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与所述底边连接处有一个圆弧。竹片通过一对竖直辊筒夹紧,其青黄面垂直与水平面,竖直辊筒相对转动的时候带动竹片前进到青黄面处理装置处。第一转刀和第二转刀相对转动对青黄面进行处理。开片道具竖直设置,就是竹片的青黄面竖直的被传输到开片道具处进行开片,开片完成的竹片分别进入开片刀具后方两侧的动力稳定结构,使得被开片完成的竹片再次得到一个稳定的传输力,然后进入分片传输轨道。高远大于底边使得刀片的刀身可以做的比较薄,然后通过在腰和底边处设置圆弧来加强其结构强度。
[0005]作为优选,所述竖直辊筒包括主动竖直辊筒和与所述主动竖直辊筒配合的从动竖直辊筒;所述主动竖直辊筒连接旋转电机并通过设置在所述主动竖直辊筒的端部第一辊筒齿轮和所述从动竖直辊筒的端部第二辊筒齿轮的咬合来带动所述从动竖直辊筒。第一滚筒齿轮设置在主动竖直辊筒的转轴上,第二滚筒齿轮设置在从动竖直辊筒的转轴上,第一滚筒齿轮和第二滚筒齿轮直接咬合使得从动竖直辊筒的转动方向与主动竖直辊筒相反。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刀与所述第二转刀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刀端部的第一转刀齿轮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刀端部的第二转刀齿轮咬合,所述刀片电机使所述第一转刀沿着竹片移动方向旋转。第一转刀的转动方向和主动竖直辊筒的转动方向一样,第二转刀的转动方向和从动竖直辊筒的转动方向一样。
[0007]作为优选,所述开片刀具还包括连接所述切分刀的刀具支架,所述刀具支架上设置有在竖直平面内调节所述切分刀与所述刀具支架角度的调节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刀具支架上且连接所述切分刀中部的刀片转轴,设置在所述切分刀上且被所述刀具支架控制的刀片稳定结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稳定结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切分刀两端的活动限位杆,设置在所述刀具支架上且容纳所述活动限位杆的通道,所述活动限位杆上设置限位件使得所述活动限位杆在所述通道内移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在竹片移动方向上排列有至少两组。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刀和所述第二转刀,所述主动竖直辊筒和所述从动竖直辊筒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在50_80cm之间。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决定可以放置多少片竹片进行处理。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刀和所述第二转刀的刀锋在竹片青黄面处理完成时的指向竹片移动方向。
[0013]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电机的转速大于所述刀片电机的转速。旋转电机的转速明显快于刀片电机的转速。所以竹片在前进一小段距离的时候,该段距离上的青面已经被第一转刀打磨很多次,保证了操作后的竹片表面的平整。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青黄面处理部竖直放置,实现了可以操作多片竹片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缩短整个装置的长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转动切割刀的设计使得刀片跟竹片接触的时候具有足够的瞬时速度来打断竹片青黄面内的竹丝,这样使得刀片处理时将竹片表面分成若干部分分开处理,并不影响刀片后方的竹片表面的状态。为保证竹片前进的方向和固定的牢固程度,所以设置两组。还实现了多片竹片的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开片处理的装置,并且在开片道具后方设置有动力稳定结构来保证整个竹片在开片过程受到的阻力,使得竹片的前进更加顺畅,而且还能稳定竹片的传输方向。开片刀的整体厚度可以做的很薄,且通过刀片转轴使得刀片在竖直平面内可以转动一个小角度,这是使得竹片与开片道具接触的时候是点与线的接触,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线与线的接触,使得受力面积减小,在施加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更加容易开片。而且可以将刀片的刀身进行轻薄处理,方便其转动。并且刀锋是两侧开,使得竖直放置的开片刀对称,且使得开出的竹片也是对称厚度。为了切分刀因为要处理很多竹片的开片,从而使得切分刀的水平位置偏移,所以在切分刀两端设置有活动限位杆,将活动限位杆的位置限制在刀具支架上后,切分刀就不会在水平位置发生偏移,而且可以再开片的时候为刀片提供一个支撑力,来稳定刀身。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处理部分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处理部分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片处理部分的左前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开片处理部分的右前视角的立体图;
[0020]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1A -竖直固定装置,2A-青黄面处理装置,3A-竖直固定支撑架,12A-主动竖直辊筒,13A-从动竖直辊筒,14A-旋转电机,21A-第一转刀,22A-第二转刀,23A-刀片电机,1B -开片刀具,2B-分片传输轨道,3B-动力稳定结构,11B-切分刀,12B-刀具支架,13B-调节结构,14B-刀片转轴,15B-刀片稳定结构,21B-分片传输轨道支架,22B-弧形轨道,31B-动力支架,32B-竖直动力辊管,33B-动力辊管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竹片青黄面的竖直刮开片处理装置,包括将竹片青黄面竖直固定的竖直固定装置1A、青黄面处理装置2A和固定竖直固定装置1A和青黄面处理装置2A的竖直固定支撑架3A。竖直固定支撑架3A是一个带有水平底面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接受竹片端为前端,出竹片端为后端。竖直固定装置1A为使竹片青黄面与竖直固定装置1A表面滚动摩擦且沿竹片长度方向移动到青黄面处理装置2A的一对竖直辊筒,在靠近前端处设置有两组竖直辊筒并且是通过辊筒支杆固定在矩形框架上的。竖直辊筒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来满足前处理后具有细微厚度差别的竹片。两组竖直辊筒在分别相对转动的时候将竹片向后传输,竖直辊筒包括主动竖直辊筒12A和与主动竖直辊筒12A配合的从动竖直辊筒13A ;主动竖直辊筒12A连接旋转电机14A并通过设置在主动竖直辊筒12A的端部第一辊筒齿轮和从动竖直辊筒13A的端部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