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板进出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396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导板进出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板进出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木工机床的导板的前后位置调整主要用以以调整后续相关刀轴的切削用量,目前导板前后位置调整主要利用四连杆结构原理来进行调整,四连杆机构存在着死点,机构无法实现调整,必须通过外力越过死点位才能实现,而且稳定性差,易松动产生移位。
[0003]为保证四连杆机构的装配精度,摇臂与连杆必须串在一起加工,不能进行互换,互换性差且在加工工艺上有诸多的不便,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松动,使调整好的导板移位,从而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件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导板进出调整机构,有效保证加工精度。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包括机台和设于机台上并可相对机台滑动的导板,位于所述导板后方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楔形定模块和楔形动模块,所述定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导板后侧,动模块相对定模块滑动以调节导板前后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模块和动模块之间相配合的楔形面与导板之间的夹角为15°。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板上设置有推动导板左右滑动的手柄。
[0008]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动模块旁侧设置有用以锁紧动模块的可调位紧定手柄,所述动模块旁部设置有供可调位紧定手柄的杆部穿过的长槽,所述长槽与导板之间的夹角也为15。。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导板进出调整机构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调节方便,利用了斜楔机构,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不易产生松动,保证加工精度。
[001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不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0013]图中标号说明:卜导板、2-定模块、3-动模块、4-手柄、5-紧定手柄、6-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卜2所示,一种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包括机台和设于机台上并可相对机台滑动的导板I,位于所述导板I后方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楔形定模块2和楔形动模块3,所述定模块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动模块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板I后侧,动模块3相对定模块滑动以调节导板I前后位置。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模块2和动模块3之间相配合的楔形面与导板I之间的夹角为15°,定模块2和动模块3位于楔形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滑槽和导轨,楔形面斜度为15度,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板I上设置有推动导板I左右滑动的手柄4。
[0017]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动模块3旁侧设置有用以锁紧动模块3的可调位紧定手柄5,所述动模块3旁部设置有供可调位紧定手柄5的杆部穿过的长槽6,所述长槽6+与导板之间的夹角也为15°。
[0018]导板进出调整机构的调节方法:松开紧定手柄5,向前或向后加力于移动手柄4,使导板移动,由于动模块3通过螺栓连接于导板上,因此动滑块3可跟随导板沿着定模块2做与导板夹角为15°的斜楔直线运动,进而推动导板前后滑动,调整到位后重新锁紧紧定手柄5。
[0019]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和设于机台上并可相对机台滑动的导板,位于所述导板后方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楔形定模块和楔形动模块,所述定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导板后侧,动模块相对定模块滑动以调节导板前后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块和动模块之间相配合的楔形面与导板之间的夹角为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上设置有推动导板左右滑动的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动模块旁侧设置有用以锁紧动模块的可调位紧定手柄,所述动模块旁部设置有供可调位紧定手柄的杆部穿过的长槽,所述长槽与导板之间的夹角也为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板进出调整机构,包括机台和设于机台上并可相对机台滑动的导板,位于所述导板后方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楔形定模块和楔形动模块,所述定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导板后侧,动模块相对定模块滑动以调节导板前后位置。该导板进出调整机构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调节方便,利用了斜楔机构,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不易产生松动,保证加工精度。
【IPC分类】B27B27/10
【公开号】CN205325884
【申请号】CN201620004432
【发明人】杨华, 曾巧玲
【申请人】邵武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