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73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目前晾衣架种类很多,但所晾衣服有限。为了能多晾衣服,市场所售之晾衣架,通过手摇滑轮,使晾衣管移动,但当损坏后,不易修复,不能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楼房住户晾衣数量的增多,并使该设备维修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在两个固定支架(2)的伸长臂(12)外端设有小孔,孔内穿入横连圆管(5),圆管的两端装入垫圈(8)用开口销(9)固定,固定支架基部之角钢(14)设有两孔,上方之孔通过螺栓(15)与固定连接板(1)相连,下方之孔用以通过螺钉固定于窗户下方外墙壁,连接板中部设有一孔,用以固定于墙壁,并在接近固定支架处焊有挂钩(16),在伸长臂上方设有晾衣管(3),晾衣管两端装有挡盘(11),并在靠近固定支架处设有小孔,孔内穿入外拉索(6),且在小孔两侧各打一个结,各个晾衣管间有一定距离,外拉索中间处再拴一小环叫A环,并挂在挂钩(16)上,末端为B环,在远端晾衣管的索结处另系一根内拉索(7),其自由端系有拉索环(17)挂于挂钩,晾衣管上方为限管侧压条(4),该条两端呈下弯式,并设有一孔,通过连接销(10)与伸长臂相连。
固定支架(2)由基部角钢(14),支撑角钢(13)和伸长臂钢管(12)焊接成的三角形伸长臂,或由基部钢板,支撑钢管和伸长臂钢管焊成。晾衣管(3)的数量为2~6根。其材料为不锈钢管或镀铬钢管或木杆或竹杆。挂钩(16)数量每侧为1~3个。伸长臂之圆管可采用方型六方管、八方管,或在圆钢管上制作出4~5条长凸,以便增加其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晾衣架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修,降低成本的优点。


如下图为可移动晾衣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首先将固定支架通过螺栓与固定连接板相连,再将其固定于窗户下的外墙壁,然后在伸长臂外端小孔内装入横连圆管,管的两端再装入垫圈和开口销。四个晾衣管上的小孔内穿入外拉索,并在管孔两侧打上结,两管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在最远端晾衣管的索结处系上内拉索,内、外拉索的自由端系上拉索环,然后放在固定支架伸长臂上方,再装上限管侧压条,并用连接销固定,外拉索内端之拉索环挂于挂钩。使用时,先在最外面的晾衣管上晾衣,手拉外拉索,晾衣管向外移动,再依次在晾衣管上晾衣,再拉外拉索,直至衣服晾晒完毕,使晾衣管固定。晒毕,收取衣服时,在挂钩上松开外拉索,手拉内拉索,使晾衣管接近,收取晒干的衣服。也可以用手依次拉晾衣管收取衣服。
权利要求1.可移动晾衣架,具有横连圆管(5),垫圈(8),开口销(9),连接销(10),拉索环(17),螺栓(15),其特征在于两固定支架(2)的伸长臂(12)外端设有小孔,孔内穿入横连圆管(5),圆管的两端装入垫圈(8)用开口销(9)固定,固定支架基部之角钢(14)设有两孔,上方之孔通过螺栓(15)与固定连接板(1)相连,连接板中部设有一孔,并在接近固定支架处焊有挂钩(16),在伸长臂上方设有晾衣管(3),晾衣管两端装有挡盘(11),并在靠近固定支架处设有小孔,孔内穿入外拉索(6),且在小孔两侧各打一个结,各个晾衣管间有一定距离,外拉索两端系有拉索环(17),在外拉索环中间处再拴一小环叫A环,并挂在挂钩(16)上,末端环为B环,在远端晾衣管的索结处另系一根内拉索(7),其自由端系拉索环挂于挂钩,晾衣管上方为限管侧压条(4),该条两端呈下弯式,并设有一孔,通过连接销(10)与伸长臂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支架(2),由基部角钢(14),支撑角钢(13)和伸长臂钢管(12)焊接而成的三角形伸长臂,或由基部钢管和伸长臂钢管焊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晾衣管(3)之数量为2~6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晾衣管之材料为不锈钢管或镀铬钢管或木杆或竹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挂钩(16)之数量每侧为1~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固定支架伸长臂圆管可采用方型六方管、八方管,或圆钢管可制出4~5条长凸。
专利摘要可移动晾衣架,由固定支架(2),横连圆管(5),固定连接板(1),晾衣管(3),限管侧压条(4)和内、外拉索(7)、(6)等组成,增加晾晒衣服的空间。
文档编号D06F57/12GK2487768SQ0122400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日
发明者阎凤岐 申请人:阎凤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