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及带有该绕线器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83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及带有该绕线器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线挂绕在设置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针杆的拦线板上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及配备有该绕线器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过去,用于沿针杆引导从挑线杆到机针针孔的线的拦线板大多设置在缝纫机的针杆上,因此,在将线穿过支撑在针杆下端部上的机针针孔之前,必须将线挂绕在该拦线板上,因而,在传统的缝纫机中,操作者要用手来进行将线挂绕在针杆拦线板上的绕线作业。而为了不使线在缝纫作业中容易跑到拦线板外,通常只朝一方开口地形成成型于拦线板中的绕线部。
可是,在缝纫准备过程中,拦线板根据针杆停止位置而非常靠近缝纫机头部。在这种场合下,无论在缝纫机上是否设有穿线机构,为了使线穿过机针的针孔,针杆必须位于接近最上位置的位置处,因此,在将线绕在拦线板上时,设置在机针上侧的拦线板的位置转入靠近缝纫机头部的状态。或者,为了使布在机针与台板部之间出入,在使针杆上升时,拦线板也转入接近缝纫机头部的状态。
在这个接近状态下,操作者难以看到拦线板,而且由于拦线板与缝纫机头部之间的间隙狭小,所以很难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而且,即便是能够在穿线后自动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但由于在拦线板中的绕线部的形状如上所述地通常是只朝一方开口,所以恐怕无法可靠地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便自动将线挂绕在针杆的拦线板上也能可靠地挂绕上线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及配备有该绕线器的缝纫机。
本发明的用于针杆拦线板的绕线器是将线挂绕在设置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针杆的拦线板上的绕线器,该绕线器包括可相对缝纫机头部滑动地设置的活动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的回转臂、具有挂线钩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且可以在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以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上摆动地与该回转臂连动连接的钩件,它是如此构成的,即根据作用于该回转臂的操作力,进行使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使转换到工作位置的该钩件和回转臂与该活动件一起滑移并将线挂到该针杆的拦线板上的滑移运动、在挂上线后驱动该钩件摆动返回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当操作力作用于回转臂时,通过第一摆动使挂线钩与线配合,在该状态下通过滑移运动将与挂线钩配合的线拉向拦线板侧并将线挂在拦线板上,最后,通过第二摆动解除挂线钩与线的配合。就是说,通过这样的钩件的三步动作,能够自动且可靠地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用于针杆拦线板的绕线器是将线挂绕在社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且在预定方向上开口的针杆的拦线板上的绕线器,它包括具有挂线钩的并可以在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该待机位置和该工作位置之间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该绕线器是如此构成的,即根据作用于该施力部件的操作力,进行使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的第一移动、使通过该第一移动而被挂在挂线钩上的线从该拦线板开口端向进深侧移动地使该钩件移动预定距离的第二移动、使该钩件从工作位置转入待机位置的第三移动。
根据这样的绕线器,当作用于施力部件的操作力传到钩件上时,钩件通过第一移动从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并使线与挂线钩配合,接着,通过第二移动使与挂在挂线钩上的线从拦线板开口端向进深侧移动,最后,通过第三移动来解除挂线钩与线的配合。就是说,由于能够使线从拦线板开口端向进深侧移动并将线挂在拦线板上,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拦线板绕线器是配备有容纳供线源的且可装卸地安装在缝纫机线盒安装部上的线盒和在支承机针的针杆的下部的第一拦线板的缝纫机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它包括具有挂线钩的并可以在该挂线钩未挂上从线盒中引出的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该待机位置和该工作位置之间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其特点是,通过与该线盒安装动作连动地从线盒施加到该施力部件上的操作力,在该待机位置和该工作位置之间转换该钩件并将该线挂绕在第一拦线板上。
与线盒安装动作连动地自动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这样一来,在将线穿过机针针孔后,不需要操作者用手将线挂绕在拦线板上,由此能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是配备有在支承机针的针杆的下部的第一拦线板和以预定距离与第一拦线板分隔开的第二拦线板的缝纫机的拦线板用绕线器,它包括具有挂线钩的并在该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该待机位置和该工作位置之间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该绕线器是如此构成的,即通过作用于该施力部件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该钩件并将该线挂在第一拦线板和第二拦线板上。
当用于操纵钩件的操作力作用于施力部件上时,该操作力被传递给钩件并且该钩件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相互转换。此时,线不仅挂绕在在针杆下部的第一拦线板上,而且挂绕在与第一拦线板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拦线板上,因而能够省去将线挂绕在第二拦线板上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缝纫机的前视图。
图2是缝纫机的局剖前视图。
图3是图1局部的放大图。
图4是线盒前视图。
图5是线盒左侧视图。
图6是线盒右侧视图。
图7是线盒仰视图。
图8A是穿线机构的左侧视图,图8B是穿线机构的前视图。
图9A是在穿线前状态下的钩组件的斜视图,图9B是在穿线结束状态下的钩组件的斜视图。
图10是穿线结束后的缝纫机头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11A是保持件和活动框的左侧视图,图11B是保持件和活动框的前视图,图11C是保持件和活动框的右侧视图。
图12是保持件和连动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3A是保持件支承体的左侧视图,图13B是保持件支承体的右侧视图。
图14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在保持件移动前)。
图15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在保持件移动开始后)。
图16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件开始摆动时)。
图17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件最大摆动状态)。
图18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线夹持件摆动结束时)。
图19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上线夹持状态)。
图20是穿线动作时的钩组件和保持件的局部平面图。
图21是在穿线动作时的图20的侧视图。
图22是在穿线动作后的头部的局部侧视图。
图23表示保持件和线夹持件的动作状态(穿线动作后)。
图24是绕线器在绕线动作前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25是绕线器在第一摆动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26是绕线器在滑移运动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27是绕线器在第二摆动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28是图24的前视图。
图29是图25的前视图。
图30是图26的前视图。
图31是图27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是本发明适用于这样的家用缝纫机的一个应用例子,该缝纫机是如此构成的,即与线盒安装动作连动地自动将线穿过机针针孔。
如图1、2所示,家用缝纫机M包括具有水平台面的台板部1、垂直设置在台板部1的右端部上的立柱部2、从立柱部2的上部起并与台板部1相对地向左延伸的横臂部3、设置在横臂部3的左端部上的头部4。在头部4上,设有线盒安装部5,线盒10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该线盒安装部上并且从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上的线盒10中引出上线11。在横臂部3的头部4上,设有缝纫起始开关、缝纫结束开关等各种操作开关(未示出)。此外,在横臂部3上,设有把画面朝向正面的液晶显示器7。
如图2、3所示,在头部4上设有针杆12、挑线杆13(见图10)、调节用于从线盒10中引出的上线11的夹线片的夹线器14、当线盒10被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上时自动将上线11穿过支撑在针杆12上的机针15的针孔15a的穿线机构16、为了通过穿线机构16来穿线而将上线11保持在机针15的针孔15a附近的线保持器17的主要部分、在线盒10被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上时自动将上线11挂在设置于针杆12下端上的第一拦线板19和设置在头部4的下端部附近的第二拦线板20上的绕线器18等。
这两个拦线板19、20分别在头部4的下部上被安置在有预定间隔的位置上。这两个拦线板19、20分别具有用于挂绕上线11的绕线部19a、20a(见图24-27),这些绕线部19a、20a在大致朝着相同方向(朝右)一起开口并且大致成水平的。此外,尽管没有画出来,但在头部4上也设有使针杆12上下移动的针杆升降机构、使针杆12摆动的针杆摆动机构、驱动挑线杆13上下摆动的挑线杆驱动机构。
如图1、2所示,从被装在线盒安装部5上的线盒10中引出的上线11从上方被挂绕在夹线器14的在一对夹线板之间的夹线杆(未示出)上。从该夹线杆起向下走的上线11是如此放置的,即在通过线保持器17被保持在机针15的针孔15a附近之后,它通过穿线机构16被穿过针孔15a,通过绕线器18将上线挂绕在拦线板19、20上,从而上线11就可供用于缝纫了。在这里,如下所述,穿线机构16、线保持器17、绕线器18的各自动作是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自动进行的。
另一方面,在台板部1上设有线梭安装部(未示出),来自被装在线梭安装部上的线梭(未示出)的线被用作下线。而且,在台板部1上,设有针筒机构(未示出)。当在可以缝纫地布置好上线11和下线的状态下驱动缝纫机马达(未示出)时,针杆升降机构使针杆12上下移动,与此同时,针筒机构被驱动,通过该针筒机构挂上在降低到台板部1针板1a的下方的机针15附近的上线11,从而使上线11和下线交织地形成针脚。
在这里,说明线盒10。如图4-图7所示,线盒10具有盒体30、枢装在盒体30上的启闭部31。在它们的内部,形成有容纳作为供线源的线筒32的线容纳部33。在启闭部31上安装着线筒立杆34,当启闭部31朝前打开时(见图5),可以将线筒32装到线筒立杆34或从上卸下。在线筒32装在线筒立杆34上的状态下,当关闭启闭部31时,该线筒32就被容纳在线容纳部33里。
在线盒10完成安装到线盒安装部5上的准备工作的状态下,如下所述,如此布置上线11,即上线11从线筒32起向上延伸并被引到线容纳部33外,随后,经过在盒体30和启闭部31左端之间的走线通道35并且被挂在线盒10的左下端的绕线部36a上。接着,上线11向右延伸,被挂到在隔板37下端部上的绕线部36b和在线盒10右下端部上的绕线部36c上,接着,在使上线向前走以后,将上线挂在绕线部36d上,从而形成一个U弯,使上线向左走并被保持在线保持器38上,接着,通过在线保持部38的左侧的刃39切断上线并挂在绕线部36e上。
可是,在线盒10的右侧部分上,几乎上下遍及整个长度地形成有朝下和朝后开口的挑线杆导向空间40,在线盒10下端部的中央处,形成有朝下开口的夹线空间41。这些空间40、41通过隔板37被分隔开。在线盒10右侧部分的正面部上形成有左右一对避让槽43a、43b,它们用于防止线保持器17的保持件70与线盒10右侧部分的正面部相互干扰。
当降低线盒10地将其插入线盒安装部中时,挑线杆13从下方进入挑线杆导向空间40,夹线器14从下方进入夹线空间41。如果线盒10略微插入线盒安装部5中,则首先将上线11的在绕线部36b、36c之间的线段11a挂在进入挑线杆空间40的挑线杆13上。
当从这个状态开始将线盒10继续插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在绕线部36a、36b之间的线段11b由进入夹线空间41的夹线器14来保持,另一方面,在绕线部36d和线保持部38之间的线段11c通过线保持器17被一直拉到机针15的针孔15a附近地保持着(见图22)。此外,在绕线部36d和线保持部38之间,也设有驱动线保持器17的线夹持件74摆动的后述凸轮件42。
接着,说明穿线机构16。如图8所示,穿线机构16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针杆12左侧的穿线轴50和滑块导向杆51、可上下运动地外嵌在所述穿线轴50和滑块导向杆51的上端部上的穿线滑块52、被连接在穿线轴50的下端部上的并与穿线轴50的转动连动地将上线11穿过机针15的针孔15a的钩组件53、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驱动穿线轴50向下移动的穿线轴驱动件54等。
穿线轴50和滑块导向杆51和针杆12一起支承在针杆座55上。针杆12、针杆座55、穿线轴50和滑块导向杆51被设置成可以通过针杆摆动机构一起摆动。在这里,由于必须先将针杆12(机针15)安设置能借助钩组件53将由后述的线保持器17保持的上线11穿过针孔15a的预定位置上,所以在借助穿线机构16进行穿线操作之前的状态(线盒10安装前的状态)下,针杆12位于摆动到最左侧的位置上。此外,关于上下方向的位置,针杆12位于能够将上线11穿过针孔15a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就是在比最上方位置略靠下的预定位置上。
在穿线轴50的上端部分与在上下方向的中途处,分别突设有销56a、56b,当穿线轴50降低一定高度后,销56b与固定在针杆12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上的限动件12c配合。此外,在穿线轴50上,外装有对穿线滑块5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的卷簧57。在滑块导向杆51的上半部上,外装有对穿线滑块5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的卷簧58。在穿线滑块52上,形成有由上半截直线槽和下半截螺旋槽构成的凸轮槽52a。此外,在穿线滑块52上也设有向上突出的突起片59。在该突起片59的后面上,形成有水平面(未示出)。
如图8、9所示,钩组件53具有挂绕上线11的穿线钩60、位于穿线钩60两侧的两个导向件61、62、水平贯穿穿线钩60和导向件61、62的线保持丝63、固定在穿线轴50的下端上的并且保持穿线钩60、导向件61、62等的钩保持件64。如图9所示,穿线钩60的前端上形成有钩子60a,在穿线时,钩子60a穿过机针15的针孔15a,穿线钩60在通过两个导向件61、62从两侧引导的状态下,钩住通过后述线保持器17被保持在针孔15a附近的上线11。
穿线轴驱动件54可以转动地被连接到可上下滑动地外嵌在导向轴65上的滑动件66上并且它在图8A的顺时针方向上承受扭簧67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滑动件66向上承受着螺旋弹簧68的作用力。在穿线轴驱动件54的上端部上,形成有接触突起片59的水平面以将安装线盒10时的驱动力传给穿线滑块52的驱动力传动部54a,在穿线驱动件54的下端部上,形成有用于阻止将动力传给穿线滑块52的凸轮部54b。另一方面,在导向轴65的下端部上,固定着具有成倾斜状的前端凸轮部69a的凸轮件69,从而当穿线轴驱动件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凸轮部54b就抵靠在前端凸轮部69a上。
说明借助穿线机构16的穿线动作。当穿线轴驱动件54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克服卷簧68作用力被向下驱动时,驱动力传动部54a接触到突起片59的水平面,驱动力就被传给穿线滑块52的突起片59,因而,穿线轴50和滑块导向杆51也向下移动。当穿线轴50向下移动预定距离时,销56b与限动件12c配合,穿线轴50随后就不能向下移动了,但穿线滑块52可以克服卷簧58作用力地继续向下移动。此时,因为设置在穿线轴50上的销56a沿着穿线滑块52的凸轮槽52a相对移动,因此,穿线滑块52相对穿线轴50的向下相对移动转换成穿线轴50的回转动作,从而穿线轴50回移预定角度。此时,如图9A所示,设置在穿线轴50的下端部上的钩组件53也与穿线轴50一起向机针15回转。穿线钩60的钩子60a穿过机针15的针孔15a并由此挂住上线11。
如图9A所示,在钩子60a挂住上线11的状态下,穿线轴驱动件54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凸轮部54b抵靠在凸轮件69的前端凸轮部69a上。使线盒10从这个状态开始继续移入线盒安装部5内,如果穿线轴驱动件54向下移动,则穿线轴驱动件54就通过前端凸轮部69a并克服扭簧67的作用力地在图8A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上回转。
这样一来,驱动力传动部54a与突起片59的水平面分开,因而,驱动穿线轴50向下移动的动力就不能传递给穿线滑块52。因此,在穿线轴50反向回转的同时,它通过卷簧58的作用力向上返回,与此同时,钩组件53也离开机针15地回转,结果,如图9B所示,钩住上线11的穿线钩60从针孔15a中抽出并由此完成穿线动作。
接着,说明线保持器17。如图3、图6、图1-12所示,线保持器17具有包括可按预定间隔保持上线11的一对线保持部71、72在内的保持件70、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使这对线保持部71、72移动到机针15的针孔15a的附近的连动移动机构73、可解除地将上线11夹持在左侧的线保持部71上的线夹持件74、朝向线夹持侧地给该线夹持件74施加弹力的扭簧75(施力件)、附装在线盒10盒体30上的并且在线盒10安装过程的预定时刻暂时驱动线夹持件74摆向夹持解除侧的凸轮件42。
另外,线保持器17具有被固定在头部4上的框体76、可升降地导向支承在该框体76上并且固定有保持件70的活动框77,该活动框借助连动移动机构73被连动移动。框体76具有位于挑线杆13上下摆动路径的左右两侧的导向件78、设置在导向件78的右侧的且引导活动框77升降运动的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见图3)。活动框77是如此构成的,即用多个连接销连接设置在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的左右一对活动板80a、80b。
首先,说明保持件70及线夹持件74。如图11所示,保持件70的一对线保持部71、72通过连接件81来连接。连接件81的右端部水平向右延伸,连接件81通过后述的保持件支承体104被固定在连动移动机构73的第二绳索101上。线保持部71、7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在安装线盒10时挂住上线11的凹部71a、72a。左侧线保持部71上,通过枢轴82枢装着线夹持件74,在枢轴82上安装着扭簧75。
在线夹持件74下端部的前侧部上,形成有与左侧线保持部71协同夹住上线11的凹部74a。线夹持件74的下端侧部上,设有被后述凸轮件42操纵的从动销84。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在线夹持件74的上端部(相对枢轴82与从动销84相反的那侧)上,设有限制线夹持件74摆向线夹持侧的预定范围之上的限动销85。在这里,从动销84是向左突出地构成的,而限动销85是与从动销84相反地向右突出地构成的。
接着,说明连动移动机构73。如图11、12所示,连动移动机构73包括在线盒10安装时接触线盒10并与线盒10一起降低的合成树脂制线盒接触体90、以是线盒接触体90的移动距离的四倍的距离使保持件70移动的第一、第二动滑轮机构91、92等。线盒接触体90可上下运动地被安置在框体76的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在线盒接触体90的左端部分上,从左侧导向板79a起向左突出地形成有接触线盒10下端的接触部90a。
第一动滑轮机构91配备有可与线盒接触体90一起上下运动地连接的滑轮93、卷绕在滑轮93上的并且一端固定在导向板79b上的第一绳索94、与第一绳索94的另一端相连的滑轮95等。滑轮93容纳在合成树脂制的滑轮容纳件96中,滑轮容纳件96可以与滑轮93一起上下运动地在线盒接触体90下方设置在一对导向板79a、79b之间。在线盒接触体90与滑轮容纳件96之间,设有相对滑轮93向上对线盒接触体90施加作用力的卷簧97。另一方面,滑轮93(及滑轮容纳件96)向上受到用于使活动框77向上复位的卷簧98的作用力。该卷簧98的下端上与左侧活动板80a的下端部相连。
第一绳索94的一端被固定在导向板79b的比线盒接触体90更靠上的部位上,第一绳索94的另一端被固定在连接左右一对活动板80a、80b的上端部的销99上。该销99沿导向槽100可以上下运动地由左右一对导向板79a、79b来支撑,滑轮95可转动地支承在销99上。因此,在销99受导向槽100引导的状态下,滑轮95和活动板80a、80b(活动框77)可以相对导向板79a、79b(固定框76)上下移动。
在线盒10安装时,当线盒10接触到线盒接触体90并且线盒接触体90被压下时,滑轮93也与线盒接触体90一起被向下压。此时滑轮93起到了动滑轮的作用,所以,滑轮95即活动框77按照是线盒接触体90移动距离的两倍的距离向下移动。
第二滑轮机构92包括两端被固定在导向板79b上的第二绳索101、第二绳索101卷绕于其上的两个滑轮102、103等。这两个滑轮102、103可以转动地分别支承在左右一对活动板80a、80b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上。第二绳索101的一端被固定在导向板79b的上端部上,在第二绳索101卷绕在两个滑轮102、103上的状态下,第二绳索101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导向板79b的下端部上。
如图12、13所示,在第二绳索101的在两个滑轮102、103之间的绳索部上,固定着合成树脂的保持件支承体104。保持件70的连接件81被连接在保持件支承体104上。保持件支承体104和连接件81沿着导向槽105可上下运动地支承在左右一对活动板80a、80b之间。
当上述第一动滑轮机构91驱使左右一对活动板80a、80b向下移动时,伴随着活动板80a、80b的移动,两个滑轮102、103也向下移动。在这里,滑轮102起到动滑轮的作用,当第二绳索101中的卷绕在滑轮102上的绳索部被滑轮102往下拽动时,按照是滑轮102移动距离的两倍的距离,第二绳索101从滑轮102的前侧(图12的右侧)向后侧(图12的左侧)移动。
就是说,连接在第二绳索101的在滑轮102、103之间的绳索部分上的保持件70也按照滑轮102(活动框77)移动距离的两倍的距离向下移动。即,保持件70的移动距离变成线盒10移动距离的四倍。
接着,说明凸轮件42。如图4、图6、图7和图10所示,在盒体30后端部的右部上,凸轮件46突出到盒体30前面部前方地与盒体30成一个整体。凸轮件42具有从盒体30的前面向前突出的突出部110、从该突出部110的前端向右延伸的凸轮形成部111。在凸轮形成部111和线盒10前表面之间,形成有从动销84在线盒10安装时相对线盒10经过的销通道112。
在凸轮形成部111的后面部上,形成有在线盒10安装时从动销84所相对移动(滑动)的凸轮面111a,该凸轮面111a由向下行程后方伸出的上斜面、接在该上斜面的下端上的并向下行程前方伸出的下斜面构成。即,面对线盒10前面的凸轮面111a是向后突出地构成的。此外,上斜面和下斜面之间的连接部分是曲折的,凸轮面111a以该曲折部向后方突出最远。因此,随后线盒10向下移动,从动销84沿凸轮面111a经过销通道112,由此一来,凸轮件42操作从动销84并且线夹持件74前后摆动。此时,上线11被夹在线保持部71和线夹持件74之间。以借助线保持部71和线夹持件74的上线11夹持动作为重点,以下,主要参见图14-图23来描述线保持器17的线保持动作。
如图14所示,在线盒10接触到线盒接触体90后的状态下,线夹持件74处于朝向线夹持侧受扭簧75作用力的状态。当线盒10从这个状态开始被压向线盒安装部5时,保持件70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开始向下移动。随后,由于通过图12的第一、第二动滑轮机构91、92,保持件70的移动距离是线盒10移动距离的四倍,因此,保持件70相对线盒10向下移动。
接着,如图16所示,当从动销84到达成形于凸轮件42内侧的销通道112内时,从动销84通过凸轮面111a被向后压,与此同时,线夹持件74以枢轴82为中心开始摆向夹持解除侧。接着,保持件70向下移动,如图17所示,当从动销84到达凸轮面111a的向后突出最远的部位时,线夹持件74转到最大限度地摆向夹持解除侧的状态。此时,张挂在线盒10前侧上的上线11线段11c(见图4、7)进入线保持部71的凹部71a和线夹持件74的凹部74a之间。
从动销84继续沿凸轮面111a向下相对移动,当从动销在销通道112内超过凸轮面111a的最突出部分时,线夹持件74开始在扭簧75(见图11B)力的作用下摆向线夹持侧。于是,如图18所示,当从动销84跳过销通道112并不接触凸轮面111a时,上线11被夹在线保持部71的凹部71a和线夹持件74的凹部74a之间。此外,限动销85相对线保持部71的凹部71a和线夹持件74的凹部74a向上离开。
这样一来,在上线11被夹持的状态下,如图19所示,活动框77继续下移,结果,上线11通过线保持部71、72被保持在机针15的针孔15a附近。此时,如图20所示上述穿线机构16的钩组件53在图20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穿线钩60穿过针孔15a。
在这里,当保持件70移动到机针15的针孔15a附近时,因接触线盒10的下端部而被压下的线盒接触体90离开线盒10,滑轮93在复位卷簧98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与此同时,活动框77和保持件70开始上移。此时,由于穿线钩60挂住了保持在保持件70的一对线保持部71、72上的上线11并且钩组件53在穿线钩60挂住上线11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地在图20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上复位,所以,如图21、22所示,上线11穿过针孔15a。
在上线11穿过针孔15a后,保持件70和活动框77一起上移。在上述保持件70下移的场合下(见图18),如图23所示,因为连接件81与导向槽105配合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从动销84与凸轮件42的凸轮面111a分开并且两者互不干涉。因此,保持件70顺利地向上撤回。此外,限动销85位于线保持件74的右侧,由于它朝右与凸轮件42分开,所以限动销85不防碍保持件70的上下运动。
接着,说明绕线器18。如图3、图24-图31所示,绕线器18包括以下部件和机构。
就是说,它包括固定在头部4的下部上的水平板状底部120、可滑动地安装在底部120下侧上的活动件121、枢装在活动件121下侧上的回转臂122。
此外,绕线器18还包括在枢装于活动件12下侧上的前端上具有挂线钩123a的钩件123,即可在挂线钩123a不挂绕从线盒10中引出的上线11的待机位置(见图24、28)和可挂绕上线的工作位置(见图25、29)之间摆动地与回转臂122连动连接的钩件123,将用于使钩件123交替位于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的操作力施加到钩件123上的施力部件124(见图28、29)和将作用于该施力部件124上的且将操作力传给回转臂122的操作力传动机构125(见图28、29)。
该绕线器18通过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由线盒10施加在施力部件124上的操作力进行使钩件123从待机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随后,绕线器18使转换到工作位置上的钩件123和回转臂122和活动件121一起滑动并进行将线挂绕在两个第一和第二拦线板19、20上的滑移运动。此外,绕线器18是如此构成的,即在线挂绕在第一、第二拦线板19、20上之后,所述绕线器进行使钩件123摆动返回到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在这里,待机位置包括两个待机位置,即在线盒10安装之前的状态下接近拦线板19、20的第一待机位置(见图24、28)和在线盒10安装状态下比第一待机位置更远离拦线板19、20的第二待机位置(见图27、31)。
底部120如此安装在构成夹线器14的一部分的框体130上,即悬吊在两个支撑件131、132(见图28)的下方。在底部120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途处,向下突出地一体形成有挡住在滑移时朝左移动的回转臂122地使其停住的止挡133。
活动件121由在俯视图中看大致成矩形的水平板状部件构成,它可以借助两个销子134、135左右滑动地安装在底部120上。在活动件121上,左右延伸地形成有与两个销子134、135配合并引导相对底部120的滑移运动的导槽121a。
就是说,活动件121如此安装在底部120上,即它可以自由滑动一段从左侧销子134位于导槽121a左端位置的状态起(见图24)到右侧销子135位于导槽121a右端为止(见图27)的预定距离。在导槽121a后侧,形成了与导槽121a平行的缝121b。在缝121b中,安装着朝右(图24的绕线开始位置)对活动件121施加弹力的活动件121复位用卷簧136。
回转臂122的底端通过销137枢装在活动件121右端部的前侧部上(见图28),在销137上安装有朝向图24的逆时针转动方向(钩件123到达待机位置的方向)对回转臂122施加弹力的扭簧138(见图28)。在回转臂122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右侧部上,形成有借助操作力传动机构125输入用于转换钩件123的操作力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在回转臂122的前端部的左侧部上,水平突出地形成有当回转臂122如下所述地与活动件121一体地向左滑移预定距离时抵接止挡133的抵接部122b。
钩件123的底端通过销139枢装在活动件121上,回转臂122的前端部和钩件123的底端附近区域通过后述的连动机构140连动连接。因此,钩件123的底端部和回转臂122的底端部共同枢装在活动件121上,该钩件123的底端部和回转臂122的底端部的位置关系保持一定。该连动机构140包括形成在回转臂122的前端部上的缺口122c、在比钩件123底端附近区域的销139更靠后的部分上向下突出设置的并同缺口122c配合的销141。
在钩件123处于如图24、28所示的第一待机位置上的状态下,钩件123的挂线钩123a离开上线11。从这个状态起,如图25、29所示,如果回转臂122克服扭簧138作用力地在图25的顺时针方向上以销137为中心地转动预定角度θ1(如 ),则伴随着这个转动,缺口122c也转动角度θ1。此时,销141通过缺口122c以销137为中心地转动。
在这里,作为回转臂122的转动中心的销137和销141之间的距离大于销139、141之间的距离。因此,当钩件123因销141的转动而在水平状态下摆动时,销141的转动被扩大,挂线钩123a以销139为中心地在图25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以回转臂122的转动角度更大的预定角度θ2(如 )大致在水平方向上摆动,钩件123到达如图25、29所示的工作位置,挂线钩123a挂绕上线11。但是,钩件123位于回转臂122和活动件121的下方,在钩件123上一体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突起(未示出),钩件123的转动造成该突起也一起转动。因此,在突起转动路径上,活动件121部分伸出,如果钩件123以预定角度θ2转动,则钩件123的突起和活动件121的伸出部(未示出)相互配合,则钩件123无法继续转动。
如图28-图31所示,施力部件124可摆动地枢装在夹线器14的框体130上。在施力部件124的前端侧部分(右端侧)上,朝前突出地设有接触线盒10下端部的线盒接触部124a,当安装线盒10时,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钩件123的操作力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从线盒10被传递给线盒接触部124a,因此,施力部件124沿图28的顺时针转动方向摆动。
操作力传动机构125包括其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可转动地枢装在施力部件124的下端部上的连杆件145、向下弯曲地形成在连杆件145的前端(右端部)上的前端臂部145a、设置在连杆件145的底端部(左端部)上的从动销146、具有与从动销146配合的圆弧形凸轮槽147a的凸轮板147。
连杆件145左右延伸并可左右移动地设置着。当操作力从线盒10作用到线盒接触部124a上时,施力部件124在图28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摆动。随着该摆动,连杆件145向左移动。在这里,如上所述,活动件121朝右受到卷簧136的作用力,由于回转臂122枢装在该活动件121上,所以前端臂部140a的下端通常处于接触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的状态。
就是说,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件145,操作力被传递给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不过,由于连杆件145的底端部通过从动销146受到凸轮板147的凸轮槽147a的引导,所以,当施力部件124的下端部成弧形移动时,从动销146大致沿与该圆弧一致的凸轮槽147a的圆弧移动,从而整个连杆件145能够顺利地左右移动。即,连杆件145无法在连杆件145局部上有转动中心地转动。因此,前端臂部145a大致水平地向左压动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因而能够尽可能避免在前端臂部145a与操作力输入部122a之间出现滑动摩擦。
接着,说明绕线器18的线挂绕动作。在线盒10安装前的状态下,如图24、28所示,钩件123处于挂线钩123a未挂上上线11的第一待机位置。当从这个状态开始将线盒10压入线盒安装部5中时,线盒10盒体30的下端部接触到线盒接触部124a,由线盒10给线盒接触部124a施加操作力,结果,线盒接触部124a在图28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摆动。
此时,当借助操作力传动机构125并通过连杆件145的前端臂部145a将操作力从施力部件124传递给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时,在使回转臂122转动预定角度θ1的同时,进行使钩件123从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
就是说,借助从前端臂部145a被传给操作力输入部122a的操作力,回转臂122以销137为转动中心地在图24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被驱动转动预定角度θ1,由此一来,与回转臂122连动连接的钩件123也通过连动机构140在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之间以销139为转动中心地在图24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摆动。随后,如图25所示,挂线钩123a转动预定角度θ2地转入工作位置,上线11与挂线钩123a配合。在这里,为使上线11可靠挂绕在挂线钩123a上,如图25所示的钩件123的工作位置是如此构成的,即它在图24所示的第一待机位置的右方(绕线部19a、20a的开口方向)。此外,随着回转臂122的转动,形成于回转臂122前端上的抵接部122b转变到向左突出的状态。
当操作力在第一摆动后继续传递给回转臂122时,由于回转臂122因活动件121伸出部和钩件123突起之间的配合而被限制为无法转动超过预定角度θ1,所以如图26、30所示,转换到工作位置的钩件123和回转臂122可以与活动件121一起克服卷簧136作用力地向左滑移预定距离,直到抵接部122b碰到止挡133为止。在进行这个滑移运动时,挂绕在挂线钩123a上的上线11和钩件123一起被向左拉,上线被分别挂在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的绕线部19a、20a上。
在这里,如图24-图27所示,这两个拦线板19、20的绕线部19a、20a分别大致朝右开口,在这两个拦线板19、20之间,钩件123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因此,通过这种滑移运动,绕在挂线钩123a上的上线11被可靠地挂在这两个拦线板19、20上。此外,此时,挂在挂线钩123a上的上线11从这两个拦线板19、20的绕线部19a、20a的开口端(右端)起向进深(左端)移动,从而上线11被可靠地挂在拦线板19、20的开口深处。
如图26、30所示,抵接部122b碰到止挡133,销141处于无法向左移动的状态(回转臂122的一部分暂时相对活动件121停住的状态),结果,当继续压下线盒10并且操作力被继续传递给操作力输入部122a时,进行使钩件123摆动返回第二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就是说,活动件121相对底部120朝左移动,直到右侧销子135与导槽121a的右端配合为止,因而,如图27、31所示,回转臂122以销141为转动中心地在图27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上转动。通过这个转动,连动机构140动作,钩件123也以销141为转动中心地在图27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上摆动,钩件123转换到第二待机位置。
伴随着该回转臂122的转动,抵接部122b相对止挡133滑动。此时,挂线钩123a与上线11的挂绕配合被解除,上线11离开挂线钩123a,线挂到拦线板19、20上的动作结束。此外,当钩件123转换到第二待机位置上时,与钩件123转换到第一待机位置时相比,挂线钩123a离针杆12和上线11更远。
接着,描述缝纫机M在线盒10安装时的一连串作用,描述重点放在借助该穿线机构16的穿线动作、借助线保持器17的线保持动作、借助绕线器18的线挂绕动作上。当线盒10从上方被插压到线盒安装部5中时,如图14-图19所示,在线保持器17处,线盒盒体30的下端部向下压动线盒接触体90。这样一来,连动移动机构73动作,保持件70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下移。此时,如图16所示,当设置在线夹持件74上的从动销84到达线盒10的在凸轮件42内侧的销通道112时,从动销84沿凸轮面111a向下移动。由此一来,从动销84受凸轮件操纵,线夹持件74以枢轴82为中心地并克服扭簧75的作用力地开始摆向夹持解除侧。
保持件70继续向下移动,如图17所示,当从动销84接触到凸轮面111a的向后方突出最远的部分时,线夹持件74处于最大限度地摆向夹持解除侧的状态。此时,张挂在线盒10前侧上的上线11线段110(见图4、7)进入左侧线保持部71和线夹持件74之间。
随后,从动销84沿凸轮面111a向下相对移动,通过扭簧75驱动线夹持件74摆向线夹持侧,当从动销84越过销通道112地弯曲离开凸轮面111a时,如图18所示,上线11被夹持在线保持部71和线夹持件74之间。在这个状态下,伴随着线盒10安装动作,活动框77和保持件70向下移动,通过保持件70的左右一对线保持部71、72将上线11保持在机针15的针孔15a的附近。
此时,也同时进行借助穿线机构16的穿线动作。即,如图8所示,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穿线轴50、滑块导向杆51及穿线滑块52向下移动,穿线轴50向下移动预定距离。这样一来,尽管穿线轴50因销件56b和限动件12c而无法向下移动,但穿线滑块52能克服卷簧58的作用力地继续向下移动。就是说,穿线滑块52相对穿线轴50向下移动,这个相对运动通过销件56b和穿线滑块52的凸轮槽52a转换成穿线轴50的转动,穿线轴50因此回转预定角度。
此时,如图20所示,设置在穿线轴50的下端部上的钩组件53也与穿线轴50一起回转,穿线钩60的钩子60a穿过机针15的针孔15a。就在此时,线保持器17的保持件70开始离开最下端位置,由保持件70的线保持部71、72保持的上线11被挂绕在钩子60a上。
此时,穿线轴驱动件54的凸轮部54b接触到凸轮件69的前端凸轮部69a,穿线轴驱动件54克服扭簧67作用力地在图8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上被驱动。因此,向下驱动穿线轴50的驱动力不能传递给穿线滑块52,所以,穿线轴50在反方向转动的同时也通过卷簧58的作用力而向上回撤。与此相伴,钩组件53也与穿线轴50一起回转,因此,如图21所示,挂着上线11的钩件123从针孔15a中抽出,由此结束了穿线动作。
这样,在通过穿线机构16将由线保持器17保持的上线11穿过针孔15a的状态下,当线盒10继续被压入线盒安装部5内时,通过绕线器18将上线11挂绕在两个拦线板19、20上。就是说,如图24、28所示,从钩件123处于上线11未挂绕在挂先钩123a上的第一待机位置上的状态开始,当线盒10被压入线盒安装部5内时,盒体30的下端部接触到施力部件124的线盒接触部124a,从而操作力从线盒10作用到线盒接触部124a上。
当作用于该施力部件124的操作力通过操作力传动机构125被传递给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时,通过连动机构140,首先如图25、29所示,进行使钩件123从第一待机位置转到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上线11与挂线钩123a配合。接着,如图26、30所示,进行使转换到工作位置的钩件123和回转臂122与活动件121一起滑动的滑移运动,从而上线11被挂绕在两个拦线板19、20的绕线部19a、20a上。接着,如图27、31所示,在挂绕在拦线板19、20上后,进行使钩件123摆动返回第二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从而上线11离开挂线钩123a并结束线挂绕动作。
根据上述缝纫机M,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由于如此构成绕线器18,即通过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由线盒10传递给施力部件124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钩件123并由此将上线11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上,因此,能够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自动将线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上。
可是,在借助穿线机构16将线穿过针孔15a后,针杆12处于接近最上位置的位置上,因而,第一拦线板19位于头部4正下方附近,在穿线动作和布出入时,操作者很难将线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上。而在这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将上下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上,所以能够省掉这样的困难操作,由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当借助绕线器18将上线11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上时,也能同时将上线11挂绕在第二拦线板20上,所以,能够省掉将上线11挂绕在第二拦线板20上的工作。
2)由于连杆件145的底端通过从动销146在凸轮板147的凸轮槽147a中受到引导,所以,当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通过连杆件145将作用于施力部件124上的作用力传递给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时,连杆件145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地顺利移动。因此,前端臂部145a能够大致水平地向右压动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由此能尽力抑制在前端臂部145a和操作力输入部122a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就是说,线盒10安装力很小。
3)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的绕线部19a、20a各自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朝右)开口,钩件123的工作位置与待机位置相比更接近绕线部19a、20a的开口方向(右方),在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之间,钩件123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钩件123在待机位置上时,挂线钩123a没有挂绕上线11,当钩件123转换到工作位置时,位于绕线部19a、20a的开口方向上的上线11能够被挂绕在挂线钩123a上。
此外,由于钩件123在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之间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所以,在上线11挂绕在挂线钩123a上的状态下,钩件123移动到与绕线部19a、20a的开口方向相反的那侧。这样,上线11进入绕线部19a、20a的开口进深部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上线11挂绕在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上。
4)当操作力通过操作力传动机构125被传递到回转臂122的操作力输入部122a上时,上线11通过第一摆动与挂线钩123a配合,在该状态下,通过滑移运动将与挂线钩123a配合的上线11拉向拦线板19、20并将上线11挂绕在拦线板19、20上。随后,最后通过第二摆动来解除挂线钩123a与上线11的配合。就是说,通过这样的钩件123的三步动作,上线11能够自动而可靠地被挂绕在拦线板19、20上。而且,在进行滑移运动(第二移动)时,使与挂线钩123a配合的上线11从拦线板19、20绕线部19a、20a的开口端向进深移动,从而可靠地将上线11挂绕在拦线板19、20的开口进深部里。
5)当线盒10未安装在线盒安装部5上时,钩件123处于靠近第一、第二拦线板19、20的第一待机位置上,因此,当安装线盒10时,由于钩件123从该第一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所以,能够即刻开始将线挂绕在拦线板19、20上的线挂绕动作。另一方面,在线盒10安装结束后,钩件123处于与第一待机位置相比更远离拦线板19、20的第二待机位置上,由于钩件23远离针杆12,所以,能够防止上线11在缝纫作业中缠结到钩件123上。
6)如此构成缝纫机M,即线盒安装部5设置在头部4上并且从缝纫机M的上方将线盒10插入线盒安装部5中,当操作者用两手按压安装线盒10时,操作者的两手位于头部4的上方。就是说,操作者的两手离设置在头部4下方的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相当远。而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与线盒10安装动作连动地将上线11挂绕在第一、第二拦线板19、20上,所以在线盒10安装后,没有必要特意地让位于头部4上方的手一直移动到在头部4下方的第一、第二拦线板19、20处,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缝纫准备工作。
接着,说明对上述实施形式施加各种变化的变型方式。
1]作为线盒10所容纳的供线源,能够采用各种形式,例如由线筒和线梭构成的供线源和由单线团构成的供线源。此外,在不覆盖作为供线源的线筒和线团的周围而使之外露的状态下,线盒的结构也可以是线筒立杆穿过这些线筒和线团。
2]尽管上述实施形式是这样构成的,即操作者自己将线盒10压入线盒安装部5内地安装线盒10,但也可以用胶辊和电机等其它驱动机构来自动安装线盒10,通过该驱动措施来驱动线保持器17和绕线器18。此外,如果线挂绕在两个拦线板19、20上,则也可以用手动操作杆来驱动线保持器17和绕线器18。
3]在上述实施形式中,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具有分别大致朝右开口的且水平形成的绕线部19a、20a并且钩件123大致水平地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由此将上线11挂绕在挂线钩123a上,但这样的结构也是可行的,即钩件123在斜向下45度的方向上从左到右地移动。相反,可以采取这样的结构,即第一拦线板19和第二拦线板20的绕线部19a、20a分别朝右开口并在大致向上约45度的方向上延伸,钩件123水平地从左向右移动。
4]绕线器的底部也可以设置成与缝纫机架和覆盖缝纫机框架的盖板成一体。在这种场合下,活动件、止挡和卷簧直接设置在缝纫机架或覆盖缝纫机架的盖板上。
权利要求
1.绕线器,它将线挂绕在设置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针杆的拦线板上,该绕线器包括可相对该缝纫机头部滑动地设置的活动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的回转臂、具有挂线钩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且可以在所述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上摆动地与该回转臂连动连接的钩件,如此构成该绕线器,即根据作用于该回转臂的操作力,进行将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使被转换到工作位置的所述钩件和该回转臂与该活动件一起滑动并将线挂绕在该针杆的拦线板上的滑移运动、在挂上线后使该钩件摆动回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活动件可自由滑移预定距离地设置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回转臂的底端枢装在该活动件上,该钩件的底端枢装在该活动件上,当所述钩件在待机位置上时,该挂线钩离开线,当该钩件在工作位置时,该挂线钩与线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设有连动连接该回转臂的前端部和该钩件的底端附近区域的连动机构和朝向该钩件转入待机位置的方向对该回转臂施加弹力的回转施力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设有就在该活动件的滑移运动结束前挡住该回转臂并由此停住它的止挡,通过在该回转臂被该止挡挡住后的所述滑移运动,可以将该钩件从工作位置转入待机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设有朝向线挂绕开始位置方向对所述活动件施加弹力的施力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绕线器具有固定在该缝纫机头部上的底部,该活动件、该止挡、该施力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底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所述缝纫机头部具有用于安装容纳供线源的线盒的线盒安装部,当在该线盒安装部上没有安装该线盒时,钩件位于第一待机位置,当在该线盒安装部上装上该线盒时,该钩件位于比第一待机位置更远离该拦线板的第二待机位置。
9.绕线器,它将线挂绕在设置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并在预定方向上开口的针杆的拦线板上,该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钩并可以在该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以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通过作用于该施力部件上的操作力,进行将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的第一移动、使通过该第一移动被挂在该挂线钩上的线从该拦线板的开口端向进深侧移动地使钩件移动预定距离的第二移动、将该钩件从工作位置转换到待机位置的第三移动。
10.缝纫机,它具有将线挂绕在设置于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针杆的拦线板上的绕线器,该绕线器包括可相对该缝纫机头部滑动地设置的活动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的回转臂、具有枢装在该活动件上的挂线钩并可以在所述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上摆动地与该回转臂连动连接的钩件,如此构成该绕线器,即通过使操作力作用于该回转臂,进行将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使该转换到工作位置的钩件和该回转臂与该活动件一起滑动并将线挂绕在该针杆的拦线板上的滑移运动、在挂上线后使该钩件摆动回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11.缝纫机,它具有将线挂绕设置在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针杆的且在预定方向上开口的拦线板上的绕线器,该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钩并可以在该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以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如此构成该绕线器,即通过作用于该施力部件上的操作力,进行将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的第一移动、使通过该第一移动被挂在该挂线钩上的线从该拦线板的开口端向进深侧移动地使钩件移动预定距离的第二移动、将该钩件从工作位置转换到待机位置的第三移动。
12.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它用于这样的缝纫机,即该缝纫机配备有容纳供线源的并可装卸地安装在该缝纫机的线盒安装部上的线盒以及在支撑机针的针杆的下部的第一拦线板,该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钩并可以在该挂线钩未挂上从该线盒中引出的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将该钩件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该绕线器是如此构成,即通过与该线盒安装动作连动地从该线盒传递给该施力部件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并将所述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如此构成该绕线器,即当所述线被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上时,所述线也被挂绕在与该第一拦线板距离预定间隔的第二拦线板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第一拦线板位于缝纫机头部的下方,该绕线器配备有固定在该缝纫机头部的下部上的底部、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底部上的活动件、枢装在该活动件上并与该钩件连动连接的且具有所述操作力输入其中的操作力输入部的回转臂、将作用于该施力部件的操作力传递给该回转臂的操作力输入部的操作力传动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该操作力传动机构包括可回转地枢装在该施力部件上的连杆件、向下弯曲地形成在该连杆件的前端部上的前端臂部、设置在该连杆件的底端部上的从动销、具有与该从动销配合的圆弧形凸轮槽的凸轮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在安装该线盒时,该连杆件在该前端臂部接触该回转臂的操作力输入部的状态下大致水平地回转,该回转臂因该回转而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回转,由此进行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入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随后,该连杆件大致水平地移动并且该钩件和该回转臂及该活动件滑动,由此进行将线挂绕在所述第一拦线板上的滑移运动,在挂绕线后进行该钩件摆动返回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17.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它用于这样的缝纫机,即它具有在支承机针的针杆的下部的第一拦线板、与该第一拦线板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拦线板,所述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钩并在该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根据作用于该施力部件上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并将所述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和该第二拦线板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拦线板的绕线器,其中,该第一拦线板和该第二拦线板分别具有用于挂绕所述线的并朝大致相同方向开口的绕线部,该钩件的工作位置比待机位置更靠近该绕线部的开口方向,该钩件在该第一拦线板和该第二拦线板之间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
19.缝纫机,它具有容纳供线源的并可装卸地安装在缝纫机的线盒安装部上的线盒以及在支承机针的针杆的下部的第一拦线板,该缝纫机具有将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上的绕线器,该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钩并可以在该挂线钩未挂上从该线盒中引出的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通过与该线盒安装动作连动地从该线盒作用到该施力部件上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并由此将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上。
20.缝纫机,它配备有在支承机针的针杆的下部上的第一拦线板、与该第一拦线板间隔预定距离的第二拦线板,该缝纫机具有用于将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和第二拦线板上的绕线器,该绕线器包括具有挂线沟并在该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之间移动的钩件、施加用于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的操作力的施力部件,通过作用于该施力部件的操作力在待机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相互转换该钩件并将所述线挂绕在该第一拦线板和该第二拦线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用于针杆拦线板的绕线器包括可相对缝纫机头部滑动地安装的活动件、枢装在活动件上的回转臂、具有挂线钩并枢装在活动件上的且可在挂线钩未挂上线的待机位置和可挂上线的工作位置上摆动地与该回转臂连动连接的钩件,如此构成该绕线器,即根据作用于该回转臂的操作力,进行将该钩件从待机位置转到工作位置的第一摆动、将线挂绕在该针杆的拦线板上的滑移运动、在挂上线后使该钩件摆动返回待机位置的第二摆动。
文档编号D05B87/02GK1480577SQ0315251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日
发明者堀正幸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