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压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9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横机压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织横机上的压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在进行编织动作时,需要将织物绷紧,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织物拉紧,一是将织物压紧。在现有技术中,或是采用重锤式或罗拉式牵拉,将整个编织宽度上的织物向下拉,它的缺点是不易编织复杂花型;或是采用简单的撞击式压脚装置,它的缺点是冲击较大,有可能与导纱嘴相擦或与毛刷相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是技术问题是针织横机上没有简单可靠的绷紧装置,提供一种方便的针织横机压圈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针织横机压圈装置,包括两套压圈三角和压圈床,压圈三角上下两端各设一个凹槽,两个滑块座固定在机头体铝盖上,其凸出部分分别嵌入压圈三角的凹槽内;压圈三角上部有定位块将其与滑块座准确固定;两个压圈三角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后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电磁铁座并装有电磁铁;压圈三角和电磁铁随机头体在针织横机上左右移动;压圈床前部开有N条槽沟,N个压圈片逐一固定嵌合在N条槽沟上,压圈床的后部凹槽内嵌入钢带,压圈床固定在针床上,与压圈三角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压圈床前部的凹槽处设有塞铁,将压圈片压在压圈床的槽沟内。
压圈装置包括两套压圈三角和压圈床,随着机头体铝盖带动压圈三角移动,压圈片受压圈三角的轨迹控制而张合;当舌针在起针三角的作用下上升到退圈的高度,为避免舌针上升时线圈就随之上升,两个针床的压圈片互相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握持口,将旧线圈的沉降弧握持在同一水平位置;舌针退圈后,在压针三角的作用下下降,开始吃纱,同时两个针床的压圈片向外摆动,让出位置以便纱线垫入针钩里;纱线垫入针钩后,舌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推动针舌闭合,并套到针舌上,然后从针头脱下;旧线圈脱下后,舌针继续下降,两个针床的压圈片向内摆动,形成封闭握持口,新纱线在压圈片上弯纱成圈,形成新的线圈,此时压圈片握持住旧线圈的沉降弧,起到牵拉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压圈片和压圈床是镶嵌组合而成的,更换容易,使用维修方便;借助机头体本身的动力源驱动压圈片动作,无须另设驱动设备,简化机构并节约了能源;采用压圈方式,可编织普通横机不能编织的新颖花型和成型衣片及服装,与具有弹性负载针舌的舌针配合,可提高编织能力,更加可靠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圈三角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圈床、压圈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压圈装置,包括两套压圈三角和压圈床,压圈三角4上下两端各设一个凹槽,两个滑块座2固定在机头体铝盖1上,其凸出部分分别嵌入压圈三角的凹槽内;压圈三角4上部有定位块3将其与滑块座2准确固定;两个压圈三角之间通过连接板6相连,连接板后有底板5,底板上用销子9固定有电磁铁座7并装有电磁铁8;压圈三角4和电磁铁8随机头体在针织横机上左右移动;压圈床10前部开有N条槽沟,N个压圈片11逐一固定嵌合在N条槽沟上,压圈床的后部凹槽内嵌入钢带13,压圈床固定在针床上,与压圈三角相配合。
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压圈装置,包括两套压圈三角和压圈床,压圈三角上下两端各设一个凹槽,两个滑块座固定在机头体铝盖上,其凸出部分分别嵌入压圈三角的凹槽内;压圈三角上部有定位块将其与滑块座准确固定;两个压圈三角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后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电磁铁座并装有电磁铁;压圈三角和电磁铁随机头体在针织横机上左右移动;压圈床前部开有N条槽沟,N个压圈片逐一固定嵌合在N条槽沟上,压圈床的后部凹槽内嵌入钢带,压圈床固定在针床上,与压圈三角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压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圈床前部的凹槽处设有塞铁,将压圈片压在压圈床的槽沟内。
专利摘要针织横机压圈装置,包括两套压圈三角和压圈床,压圈三角上下两端各设一个凹槽,两个滑块座固定在机头体铝盖上,其凸出部分分别嵌入压圈三角的凹槽内;压圈三角上部有定位块将其与滑块座准确固定;两个压圈三角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后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电磁铁座并装有电磁铁;压圈三角和电磁铁随机头体在针织横机上左右移动;压圈床前部开有N条槽沟,N个压圈片逐一固定嵌合在N条槽沟上,压圈床的后部凹槽内嵌入钢带,压圈床固定在针床上,与压圈三角相配合。可提高针织横机的编织能力。
文档编号D04B15/00GK2663465SQ0328087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孙平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