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捻机的过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55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捻机的过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捻机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双捻机捻制钢帘线及镀锌航空绳的过捻装置的发明。
(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双捻机大都是国外引进,是用于生产复杂结构的钢帘线,在该双捻机中,已采用外过捻器和内过捻器为消除钢丝绳的残余应力,但是调整双捻机的放线张力和收线张力较为困难,干扰因素较多,引起张力不均,帘线起壳、绞花、翻肚、捻距不均和松散,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使双捻机在制钢帘线及镀锌航空绳时平直,不绞花、不松散和过捻质量稳定的双捻机的过捻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方式完成的,该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包括有传动轴1、左右支架2、9及传动带轮6,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9之间设有过捻器轴7,所述过捻器轴7内设有前后过捻轮5、8,在所述过捻器轴的一端设有齿轮4,该齿轮4与传动轴1上的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过捻器轴7与传动轴1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维修方便,有效的解决了钢帘线的残余应力,提高了捻制质量。
(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在结合附图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一种该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包括有传动轴1、左右支架2、9及传动带轮6,所述支架2、9之间设有过捻器轴7,所述过捻器轴7内设有前后过捻轮5、8,在所述过捻器轴7的一端设有齿轮4,所述该齿轮4与传动轴1上的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过捻器轴7与传动轴1可以调节,该机工作时,将钢帘线或航空绳穿过过捻器轴安置在前后过捻轮的凹槽上将其定位,这时电机起动传动带轮带动传动轴,使传动轴上的齿轮旋转,传动轴上的齿轮带动过捻轴上的齿轮,使过捻器轴作同步旋转,所述过捻轴与传动轴上的齿轮通过齿轮的牙数多少,可以调节过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以达到钢帘线或航空绳的过捻松紧适度,因为在AB段先使钢帘线或航空绳顺着捻制方向加捻,然后在CD段使其松捻,既在AB段的捻向与原捻向相同,在CD段的捻向与原捻向相反,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捻距,过捻器并不影响捻距,但使钢帘线受到更大的变形,从而达到消除内应力的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双捻机的过捻装置,柔软适度、使用方便,必将给广大用户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包括有传动轴(1)、左右支架(2)、(9)及传动带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9)之间设有过捻器轴(7),所述过捻器轴(7)内设有前后过捻轮(5)(8),在所述过捻器轴(7)的一端设有齿轮(4),该齿轮(4)与传动轴上的齿轮(3)相互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捻器轴(7)与传动轴(1)可以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使双捻机在制钢帘线及镀锌航空绳时平直,不绞花、不松散和过捻质量稳定的双捻机的过捻装置,该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包括有传动轴(1)、左右支架(2)、(9)及传动带轮(6),在所述支架(2)(9)之间设有过捻器轴(7),所述过捻器轴(7)内设有前后过捻轮(5)、(8),在所述过捻器轴(7)的一端设有齿轮(4),该齿轮(4)与传动轴(1)上的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过捻器轴(7)与传动轴(1)可以调节,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双捻机的过捻装置,必将给广大用户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D07B7/00GK2693810SQ20042005057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
发明者石国平 申请人:石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