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3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开口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臂,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对于开口臂,从广义上讲属于纺织机械配件,就具体而言,是织机开口 装置的用于与积极式连杆下置式回综机构的相联结的一个部件。这里提到了 下置式回综机构的概念,它是基于织机开口装置的位置配置在织机的下方而 言的,因此若织机开口装置配置在织机的上方,那么便称之为上置式回综机构,具体还可以通过中国专利ZL200620069220.0公开的积极式连杆上置式 回综机构和ZL200620069221.5推荐的积极式连杆下置式回综机构的技术方 案中得到充分理解。开口装置经动力输入后通过自身转换实现开口臂的开口 运动,藉以实现织机的开口运动。已有技术中的开口臂的结构由图2所示,它包括一本体l,本体l的扩 设端开设有主轴轴承孔11,并且在扩设端构成有凸轮轴承接应体12,凸轮 轴承接应体12上开设有凸轮轴承容置槽; 一用于装置到织机开口装置的主 轴上去的主轴轴承2,设在主轴轴承孔ll内; 一用于与织机开口装置的凸轮 的凸轮轮缘贴触的凸轮轴承3,由销轴而枢置于凸轮轴承接应体12上开设的 凸轮轴承容置槽中。上述结构的开口装置虽然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实际 使用过程中时常出现配有凸轮轴承3的一端的本体1断裂现象,即凸轮轴承 接应体12断裂。特别是当织机转速在550n/min以下时,断裂现象基本不会 发生,然而,由于目前速织机的转速通常在550-900n/min,因回综机构的髙速往复运动,加上织机自身的振动等因素凸轮轴承接应体12的断裂现象频 繁发生, 一旦断裂,必须停机更换,而更换本体1是件十分费时的作业。因 为,通常依据综框的片数例如16片或24片等等而配置有16枚或24枚等等 与综框片数相等的本体1,更换时必须打开开口装置的机箱卸除主轴才能将 本体1从主轴上取下并更换,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基于上述情形,业界自然地将目光倾注于铸造本体l用的材质,例如通 过添加相应的金属元素藉以提高抗折断强度,但是实践证明收效聊胜于无, 例如抗折断强度有所改善后,却出现了变形的问题。经申请人分析并且认为, 本体1的断裂部位往往出现在配置有凸轮轴承3的区域,因此如果能对该区 域的结构加以完善,那么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是,如果将设计思路始终停 留于对本体1的整体済铸的思维定式,那么几乎是不可能消除断裂现象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凸轮轴承接应体出现断 裂现象的开口臂。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开口臂,它包括一本体,本体 的扩设端开设有主轴轴承孔,并且在扩设端构成有凸轮轴承接应体; 一主轴 轴承,安装在主轴轴承孔内; 一凸轮轴承,特点是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 所朝向凸轮轴承的一侧构成有一圆弧面,凸轮轴承接应体的对应两壁体上固 设有一对第一、第二夹板,所述的凸轮轴承枢置在第一、第二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的对应两壁体上分别间布有铆柱,所 述的第一、第二夹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铆柱孔,第一、第二铆柱孔与 铆柱相铆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夹板上开设有枢轴孔,而第二夹板上延设有枢 轴,所述的凸轮轴承枢置于枢轴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的厚度是与凸轮轴承的厚度相一致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轴轴承为滚柱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本体为由浇铸铸模所得到的铸型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的材料为钢板。本实用新型由于变已有技术中将凸轮滚轮直接枢置于本体的凸轮轴承 接应体上为枢置于增设的第一、第二夹板上,由第一、第二夹板保护了凸轮 轴承接应体免遭断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开口臂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由失蜡浇铸或类似的加工方式得到形状大体上呈7字形或 称L形的本体1,基于本体1的7字形形状,业界还称其为拐臂及大刀臂。 本体l的一端即以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右端是窄縮的,用于与回综机构连结, 具体的连结方式可以借助于中国专利ZL200620069221.5所公开的内容得到 理解。本体l的扩设端即扩设部位预制有主轴轴承孔ll,主轴轴承2选用滚 柱(针)轴承,滚柱轴承2被容置到主轴轴承孔11中,该主轴轴承2的轴 承孔21与织机幵口装置的主轴相装配,即套置在织机开口装置的主轴上。 本体l的左端(以图示状态为例)构成为凸轮轴承接应体12,该凸轮轴承接
应体12所面对凸轮轴承3的一侧侧缘加工成有一圆弧面121,不言而喻,圆 弧面121的功用是用于接纳凸轮轴承3的,也就是说圆弧面121的凹入区域 由凸轮轴承3补偿。在凸轮轴承接应体12的对应的两侧壁体上各以间布状 态地延设有起铆钉作用的铆柱122,图中所示意的铆柱122的数量为4个, 但并不受到限制。 一对分别开设有与铆柱122的数量相等的第一、第二铆柱 孔41、 51的第一、第二夹板4、 5铆固在凸轮轴承接应体12上。对于第一、 第二夹板4、 5的材质,优选为钢板,第一、第二夹板4、 5之间的空隙即为 凸轮轴承接应体12的厚度,也即为凸轮轴承3的厚度。作为实施例,本实 用新型择第二夹板5上延设枢轴52,而在第一夹板4上开设与枢轴52位置 相对应的枢轴孔42,凸轮轴承3的轴承孔31定位到枢轴52上,凸轮轴承3 的一部分应当是探出于第一、第二夹板4、 5的,以便能与织机开口装置的 凸轮贴触。如果择第一夹板4上设枢轴,而第二夹板5上设枢轴孔,那么应 当视为等效。经申请人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24把开口臂配置到一台织机开口装置上, 织机以800n/min的速度工作,经三个月(每天为双班共16h)的试验,凸轮 轴承接应体12未出现有断裂现象,或第一、第二夹板4、 5的变形迹象。然 而,已有技术中的例如由图2所示的24把开口臂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有二 把分别在第9天和42天时出现断裂,而且还有3把出现有裂纹。
权利要求1. 一种开口臂,它包括一本体(1),本体(1)的扩设端开设有主轴轴承孔(11),并且在扩设端构成有凸轮轴承接应体(12);一主轴轴承(2),安装在主轴轴承孔(11)内;一凸轮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12)所朝向凸轮轴承(3)的一侧构成有一圆弧面(121),凸轮轴承接应体(12)的对应两壁体上固设有一对第一、第二夹板(4、5),所述的凸轮轴承(3)枢置在第一、第二夹板(4、5)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12) 的对应两壁体上分别间布有铆柱(122),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4、 5)上分别 开设有第一、第二铆柱孔(41、 51),第一、第二铆柱孔(41、 51)与铆柱(122) 相铆固。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板(4)上开设 有枢轴孔(42),而第二夹板(5)上延设有枢轴(52),所述的凸轮轴承(3)枢置于枢 轴(5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12) 的厚度是与凸轮轴承(3)的厚度相一致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轴承(2)为滚柱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l)为由浇铸铸 模所得到的铸型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开口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夹 板(4、 5)的材料为钢板。
专利摘要一种开口臂,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一本体,本体的扩设端开设有主轴轴承孔,并且在扩设端构成有凸轮轴承接应体;一主轴轴承,安装在主轴轴承孔内;一凸轮轴承,特点是所述的凸轮轴承接应体所朝向凸轮轴承的一侧构成有一圆弧面,凸轮轴承接应体的对应两壁体上固设有一对第一、第二夹板,所述的凸轮轴承枢置在第一、第二夹板之间。优点由于变已有技术中将凸轮滚轮直接枢置于本体的凸轮轴承接应体上为枢置于增设的第一、第二夹板上,由第一、第二夹板保护了凸轮轴承接应体免遭断损。
文档编号D03C13/00GK201080528SQ20072003885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3日
发明者陈玉升 申请人:常熟市常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