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173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制棉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铜氨 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生产铜氨丝的主要原料为棉花中的棉籽绒,将该棉籽绒浸泡在苛 性钠溶液中,用高温蒸煮、水洗、漂白后就成精制棉绒,再加入铵及
氢氧化铜溶解搅拌就成粘性原液,原液由纺丝板的?L在温水中挤压成 纤维状,由硫酸进行再生后进行纺丝,该材料在日本市场早己是高级 西装及套装必备的内里布素材,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吸湿放湿效果, 与皮肤接触的感觉柔嫩细致,至今仍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
精制棉的生产工艺如下
1、 开棉将1900Kg的棉短绒进行疏松除杂;
2、 浸碱将碱液充分均匀地浸透到上述棉短绒中;
3、 蒸煮以棉短绒氢氧化钠溶液为l: 3.6—3.8的比例将其投入蒸
球中,然后空转蒸球10—20分钟,将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6(TC—80 °C,接着进行第一次升温,升温时间为35—40分钟,蒸球内的温度 控制在114°C—116°C,压力控制在0. 2—0. 42MPa时放小汽,放小汽 时间为5—10分钟,压力排完,接着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时间为 40—65分钟,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3(TC—18(TC之间,压力控制在 0.4—0.9MPa之间,然后恒温80—IOO分钟,最后停止转动蒸球,放 大汽、回碱、出料;
4、 漂洗用水清洗上述蒸球放出的物料40—50分钟,使其PH值为 中性时,加入浓度为30%的盐酸25—28Kg进行预酸处理15—20分钟, 然后进行分两次漂白(漂白液的有效氯浓度控制在1. 2—1. 4±0.02g/L; PH值为9.0—10.0,温度为37—40。C,氧化时间为20—50 分钟),漂后用水洗20—30分钟,PH值达到7—8时,再用浓度为30% 的盐酸41一43Kg进行酸处理10—25分钟,然后用大苏打4—5Kg进 行脱氯处理5—15分钟,最后进行水洗45—50分钟,使PH值达到中 性即可;
5、碾压、烘干和打包。
采用上述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精制棉用来生产铜氨丝主要存在以下 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聚合度指数跳动范围太大,导至拉丝机容易出 现问题;二是纤维的长短一致性率比例较低,在生产铜氨丝的过程中, 纤维的化学处理不稳定容易堵塞抽丝孔,给下游生产厂家带来了诸多 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产品纤维长 度为5—8mm的一致性率高,还能够有效地将其聚合度的精确控制在 750—830之间的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包括开棉、浸碱、蒸煮、漂洗、碾压、 烘干和打包,在开棉过程中,原料选用长度为5—8mm的棉短绒;在 蒸煮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升温时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58°C—165°C 之间,压力控制在0. 56~0. 75MPa之间,然后恒温100—120分钟; 在漂洗过程中,两次漂白时的氧化时间为30—40分钟。
在蒸煮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升温时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60°C— 163。C之间,压力控制在0. 60~0. 70MPa之间,然后恒温110分钟。 在漂洗过程中,两次漂白时的氧化时间为38分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生 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工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就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聚合度的跳动范围,使其聚合度控制在750—830之间,通过在开棉时将所选用的原料纤维的长度控制在5—8mm内,就有效提高了产品纤维长度的一致性率,同时也就提高了下游厂家对纤维化学处理的稳定性,有利于厂家的正常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如下-
1、 开棉将1900Kg长度为5—8mm的棉短绒进行疏松除杂;
2、 浸碱将碱液充分均匀地浸透到上述棉短绒中;
3、 蒸煮以棉短绒氢氧化钠溶液为l: 3.6—3.8的比例将其投入蒸球中,然后空转蒸球10—20分钟,将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6(TC—80'C,接着进行第一次升温,升温时间为35—40分钟,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14"C一116""C,压力控制在0.2—0.42MPa时放小汽,放小汽时间为5—10分钟,压力排完,接着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时间为40—65分钟,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58。C一165。C之间,压力控制在0.56~0.75MPa之间,然后恒温100_120分钟,最佳效果是将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60°C—163t之间,压力控制在0.60—0.70MPa之间,然后恒温110分钟,最后停止转动蒸球,放大汽、回碱、出料;
4、 漂洗用水清洗上述蒸球放出的物料40—50分钟,使其PH值为中性时,加入浓度为30%的盐酸25—28Kg进行预酸处理15—20分钟,然后进行分两次漂白(漂白液的有效氯浓度控制在1.2—1.4±0.02g/L; PH值为9. 0—10.0,温度为37—40°C,氧化时间为30—40分钟,最佳效果是将氧化时间控制在38分钟),漂后用水洗20—30分钟,PH值达到7—8时,再用浓度为30%的盐酸41—43Kg进行酸处理10—25分钟,然后用大苏打4一5Kg进行脱氯处理5—15分钟,最后进行水洗45—50分钟,使PH值达到中性即可;
5、 碾压、烘干和打包。
权利要求
1、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包括开棉、浸碱、蒸煮、漂洗、碾压、烘干和打包,其特征在于在开棉过程中,原料选用长度为5-8mm的棉短绒;在蒸煮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升温时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58℃-165℃之间,压力控制在0.56-0.75MPa之间,然后恒温100-120分钟;在漂洗过程中,两次漂白时的氧化时间为30-40分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于在蒸煮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升温时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6(TC— 163。C之间,压力控制在0.60—0. 70MPa之间,然后恒温110分钟。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其特 征在于在漂洗过程中,两次漂白时的氧化时间为38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氨丝用精制棉生产工艺,包括开棉、浸碱、蒸煮、漂洗、碾压、烘干和打包,在开棉过程中,原料选用长度为5-8mm的棉短绒;在蒸煮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升温时蒸球内的温度控制在158℃-165℃之间,压力控制在0.56-0.75MPa之间,然后恒温100-120分钟;在漂洗过程中,两次漂白时的氧化时间为30-40分钟,本发明优点是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聚合度的跳动范围,使其聚合度控制在750830之间,通过在开棉时将所选用的原料纤维的长度控制在5-8mm内,就有效提高了产品纤维长度的一致性率,同时也就提高了下游厂家对纤维化学处理的稳定性,有利于厂家的正常生产。
文档编号D01C1/00GK101654811SQ20081004894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周家贵 申请人: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