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70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可以使两根针中的一根针 处于休止状态的单针停止功能,可以由两根针形成线迹或由其中任一 根针形成单针线迹。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如专利文献l及专利文献2所述,使用双针缝纫机, 其在口袋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嵌条缝制时,在开口部中央的周缘部使用 2根缝针形成双针线迹,同时,在开口部的端部仅使用2根缝针中的 l根缝针形成单针线迹。
这种现有的双针缝纫机具有针棒抱持部,其经由曲柄与缝纫机 主轴连结,以通过使主轴电动机正向旋转驱动而使缝纫机主轴正向旋 转,从而进行上下移动。在该针棒抱持部上,以与针棒抱持部的上下 移动联动的方式,卡合分别在下端部安装缝针的2根针棒。
另外,双针缝纫机具有用于可以实现单针停止功能的结构。也 就是说,具有离合器机构,其可以切换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卡
合状态或前述卡合状态被解除的解除状态;切换部件,其进行该离合 器机构切换;以及针棒停止机构,其使利用切换部件解除由针棒抱持 部卡合的针棒在上死点附近位置卡止(停止)。
该切换部件可以通过压力缸等被电气控制的选择单元的驱动, 设定在以下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使用离合器机构解除一根针棒相 对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位置;解除另一根针棒相对于针棒抱持部卡合 的位置;以及使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位置。并且,切换部件 在针棒抱持部位于上死点时,对应于切换部件的设定位置而使离合器 机构驱动,选择性地切换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卡合和解除。
并且,前述双针缝纫机根据所期望的缝制图案,使两根针棒与
针棒抱持部卡合而形成双针线迹,或一边使某一根针棒停止在上死点 附近位置, 一边利用另一根针棒形成单针线迹。
另外,在这种双针缝纫机中,当由两根针或单针进行的线迹形 成结束时,或在线迹的形成过程中使针棒抱持部的上下移动停止时, 使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至少其中一根针棒,在相对于上死点位于下方 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
例如,如果使针棒在上死点(最上点)或在从下死点(最下点) 上升至上死点的过程中停止,则伴随在下一次缝制开始时使针棒上 升,插入缝针的针孔中的上线将被天秤提起,此时,上线可能会从针 孔中拔出。
另外,通常,线迹是通过在下线穿过上线的线环之后,随着缝 针的上升而使天秤一下就上升至上死点,将上线提起而形成。但是, 在使缝纫机在针棒上死点附近停止的情况下,即使缝纫机重新启动而 使天秤继续上升,与天秤一下就上升至上死点的情况相比,因为无法 对上线施加足够的惯性力,所以不能充分地将上线提起,从而形成未 张紧的松弛的线迹。
因此,上述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设定为与缝针通过上死点并 开始下降,同时与天秤位于上死点附近的主轴的相位角度相当。
专利文献l:特开平8 — 80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 — 95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双针缝纫机中,如前所述,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的 卡合及解除,是在天秤还未到达上死点的针棒的上死点处被切换的。
因此,例如在从双针线迹切换为单针线迹的情况下,在停止时, 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而两根针棒在下次启动时,两根针进行 落针之后上升至上死点,然后,在上死点利用切换部件使一根针棒与 针棒抱持部的卡合解除,在仅使另一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状态 下下降,形成单针线迹。也就是说,在前述双针缝纫机中,在针棒抱 持部刚停止之前形成双针线迹,停止之后开始形成单针线迹的情况
下,因为停止之后会首先形成双针线迹,所以在停止后的初始的线迹
中,会形成非所期望的线迹。
另一方面,在从单针线迹切换至双针线迹的情况下,在停止时, 某一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且使另一根针棒在上死点停止,在下 一次启动时, 一根针棒下降,在落针之后上升至上死点,以在上死点 利用切换部件使两根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在该状态下下降,形成 双针线迹。也就是说,在前述双针缝纫机中,在针棒抱持部刚停止之 前形成单针线迹,停止之后开始形成双针线迹的情况下,因为停止之 后最开始形成单针线迹,所以在停止之后,在初始的线迹中无法形成 所期望的线迹。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双针缝纫机上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要在 针棒抱持部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变更形成的线迹的情况下,在针 棒抱持部停止之后,最开始形成的线迹无法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形 成希望的线迹,其结果,降低缝制物的品质。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针缝 纫机,其在变更线迹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可靠地 形成希望的线迹,实现缝制物的品质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其具有2根针棒,其与缝纫机主轴连结,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单针 停止机构,其针对前述针棒的上死点,可以选择性地切换至以下位置 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 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另一根针棒,解除 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以及使前述 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 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和解除的设定信息在内的缝 制图案,控制主轴电动机,以使得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前述针棒,
在相对于前述上死点位于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其特 征在于,具有判断单元,其在前述针棒在前述针上方停止位置停止之
后,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时,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相对 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的设定,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
电动机和前述单针停止机构,以对应于由前述判断单元进行的判断, 使前述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而使前述针棒上升至上死点,使前述两根 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或解除,然后,基于前述缝制图案形 成初始线迹。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判断单元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的连结或 解除的情况下,在形成初始的线迹之前,使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驱动, 使针棒抱持部上升至上死点,对应于初始形成线迹时的设定位置,切 换针棒与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然后,使主轴电动机正向旋转驱 动,以开始初始的线迹形成。因此,可以依照希望的缝制图案,可靠 地形成希望的线迹。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双针缝纫机,可以防止形成不希 望的线迹或无法形成的情况,可靠地形成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的线 迹,所以可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要部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要部的其它斜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棒与针棒抱持部卡合的状态 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针棒与停止部件卡合的状态的 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与切换部件连结的气缸的斜视图。
图7 (a) (c)是表示图6的气缸的气缸杆的3者之一的位置 的概略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左位置的情况的
正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 的正视图。
图IO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切换部件位于右位置的情况的 正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判断切换部件的设定位置的工 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l至图12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双针缝纫机的一个实 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双针缝纫机l具有针棒抱持部5, 该针棒抱持部5通过使缝纫机主轴2旋转的主轴电动机3 (图1)的 驱动而进行上下移动。该针棒抱持部5与针棒曲柄连杆6连结,在针 棒曲柄连杆6的通孔6a中插入针棒曲柄销9,该针棒曲柄销9紧固 在针棒曲柄8的偏心位置,该针棒曲柄8紧固有缝纫机主轴2的一端 部。由此,针棒抱持部5经由针棒曲柄连杆6与针棒曲柄8的偏心位 置连结,通过由主轴电动机3的驱动进行的缝纫机主轴2的旋转,经 由针棒曲柄8及针棒曲柄连杆6而进行上下移动。
在针棒抱持部5上,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平行形成在上下方向 上贯穿的2个通孔5a,在两个通孔5a中,各个针棒12(12A、 12B) 可卡合地插入针棒抱持部5中。并且,如果两根针棒12与针棒抱持 部5卡合,则随着针棒抱持部5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
两根针棒12分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紧固有摆动轴15的一端 部的针棒支撑架16上,通过摆动轴15的摆动,可以随着针棒支撑架 16而在前后方向(布料进给方向)上摆动,如图3所示,在两根针 棒12的下端部22b上,分别可拆卸地安装缝针17 (17A、 17B)。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配置单针停止机构。
在圆柱形的两根针棒12的上部的周面上,分别形成上下方向较 长的平坦面19,在两根针棒12的形成平坦面19的部分处,在上下
方向上隔着规定宽度而并列地形成上侧卡合孔20A (20)及下侧卡合 孔20B(20)。另外,在两根针棒12上,形成连结两个卡合孔20的 上下方向较长的槽部21,在槽部21的内部收容摆动板22。摆动板 22在中央部利用支撑轴23轴支撑在针棒12上,可以以中央部为中 心进行摆动,如果摆动板22的上端部22a从上侧卡合孔20A压入槽 部21的深部,则由于摆动而使下端部22b凸出至平坦面19,从而闭 塞下侧卡合孔20B,如果摆动板22的下端部22b从下侧卡合孔20B 压入槽部21的深部,则由于摆动而使上端部22a凸出至平坦面19, 闭塞上部卡合孔20A。
在与缝纫机主轴2连结的针棒抱持部5上,设置构成单针停止 机构的离合器机构26,以进行两根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 合及解除。离合器机构26具有对应于两根针棒12的两个离合器部件 27,各个离合器部件27被插入支撑孔5b中,该支撑孔5b从针棒抱 持部5的正面贯穿至使针棒12插入的通孔5a,各个离合器部件27 的正面部,分别与各个大致L字状的从动连杆28 (28A、 28B)的下 端部连结。
各个从动连杆28,使中央部可以自由转动地轴支撑在针棒抱持 部5上,另外,各个从动连杆28的上端部被压縮弹簧29预紧,以经 由各个从动连杆28向各个离合器27施加向前进方向(针棒12的配 置方向)的移动力。此外,离合器机构26具有卡止爪30,其在各个 离合器部件27的后退位置,分别与各个离合器部件27的卡止部27a 卡止。各个卡止爪30分别利用压縮弹簧31,向与对应的各个离合器 部件27的卡止部27a卡止的方向按压,同时,利用中继销32,向解 除与各个离合器部件27的卡止的方向按压。由此,各个离合器部件 27可以分别进行进退移动。
并且,离合器机构26利用从动连杆28的按压使离合器部件27 前进,将其插入针棒12的下侧卡合孔20B中,从而使针棒12卡合 在针棒抱持部5上,即,使针棒12与缝纫机主轴2连结。另外,通 过使卡止爪30与离合器部件27的卡止部27a卡止而使其位于后退位 置,从而解除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即,解除缝纫机
主轴2与针棒12的连结。
另外,离合器机构26利用切换部件35切换两根针棒12相对于 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或解除。
构成单针停止机构的切换部件35,在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上 下移动的上死点的上方,可向左右方向移动地支撑在针棒支撑架16 上。
在棱柱形状的切换部件35的下端面的一端部上,向下方凸出形 成抵接凸起35a,切换部件35的另一端部如图6所示,经由连结部 件36与被电气驱动的作为选择单元的气缸37的气缸杆37a连结。此 外,作为该选择单元,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气缸37,可以使用 用于使切换部件35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各种单元。气缸37与用于驱 动气缸37的电磁阀38连接,作为电磁阀38,可以使用3位式的电 磁阀38。并且,该气缸37利用电磁阀38使气缸杆37a如图7 (a) (c)所示向3者之一的位置进退移动,从而可以使与气缸杆37a连 结的切换部件35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并且,切换部件35如果使气缸37的气缸杆37a位于图7 (a) 所示的位置,则当针棒抱持部5位于上死点时,抵接凸起35a如图8 所示,位于按压曲柄机构的一个从动连杆28 (左侧从动连杆28A) 的上端部的设定位置即左位置。另外,切换部件35如果使气缸37 的气缸杆37a位于图7 (b)所示的位置,则抵接凸起35a如图9所 示,位于按压中继销32的设定位置即中间位置,如果气缸杆37a位 于图7(c)所示的位置,则其如图10所示,位于按压另一个从动连 杆28 (右侧从动连杆28B)的上端部的设定位置即右位置。由此, 切换部件35通过气缸37的驱动,位于左位置、中间位置、右位置这 三者之一的设定位置。
在这里,切换部件35的抵接凸起35a以下述程度的凸出尺寸形 成,即,在针棒抱持部5位于上死点时,可以向下按压针棒抱持部5 的各个从动连杆28,使离合器部件27后退,利用卡止爪30使卡止 部27a卡止,并且,可以向下按压中继销32,解除卡止爪30对卡止 部27的卡止。由此,切换部件35在针棒抱持部5位于上死点时,对
应于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选择性地切换两根针棒12相对于针棒 抱持部5的卡合和解除。
在针棒支撑架16的切换部件35的上方,配置构成单针停止机 构的针棒停止机构40,其使得已解除了由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针棒 12在针棒上死点附近停止。
针棒停止机构40,具有对应于两根针棒12的两个停止部件41, 各个停止部件41从针棒支撑架16的正面插入到支撑孔16b中,该支 撑孔16b贯通至插入有针棒12的通孔5a,各个停止部件41由压縮 弹簧42预紧,其在正面侧施加向前进方向(针棒12的配置方向)的 移动力。
并且,针棒停止机构40,在针棒12或针棒抱持部5位于上死点 时,如果解除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则由压縮弹簧42 向前进方向预紧的停止部件41的前端部与针棒12的上侧卡合孔20A 卡合,由此,使针棒12在上死点停止。
也就是说,双针缝纫机1如果在针棒抱持部5的上死点利用切 换部件35按压中继销32,则离合器机构26的离合器部件27前进, 与针棒12的下侧卡合孔20B卡合。通过该离合器部件27向下侧卡 合孔20B的卡合,如果摆动板22的下端部22b被压入槽部21的深 部,则摆动板22进行摆动,使上端部22a凸出至平坦面19,闭塞上 侧卡合孔20A,由此,停止部件41被从上侧卡合孔20A中推出,从 而解除由针棒停止机构40引起的针棒12的停止。另一方面,双针缝 纫机1在针棒抱持部5位于上死点时,如果利用切换部件按压从动连 杆28,则离合器部件27后退,解除与下侧卡合孔20B的卡合,同时, 利用压縮弹簧42向前进方向预紧的停止部件41的前端部与针棒12 的上侧卡合孔20A卡合,由此,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使针棒12 在针棒上死点停止。
另外,双针缝纫机1具有控制缝纫机的各部分的控制单元45, 控制单元45构成为,具有CPU 46,其控制双针缝纫机1的缝制整 体;存储器47,其作为存储检测到的数据等的记录单元,由EEPROM、 EPROM等构成;ROM 48,其存储包含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信息在内的多个缝制图案的缝制程序等;以及RAM49等,其提供工作区 域。
并且,CPU46选择多种缝制图案中的期望的缝制图案,根据该 缝制图案,控制主轴电动机3及气缸37,以利用选择单元的驱动使 切换部件35移动,利用主轴电动机3的驱动,使至少一根针棒12 上下移动,从而形成线迹。另外,CPU 46控制主轴电动机3,以在 针棒抱持部5的上下移动停止时,使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至少一根 针棒12,位于从上死点下降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
此外,双针缝纫机1具有判断单元50,其判断针棒12在针上方 停止位置的停止后、基于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时,是否进行至少一 根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和解除的变更。
并且,CPU 46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需要进行至少一根针棒 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和解除的变更的情况下,控制气缸37, 以使得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而使针棒抱持部5上升至上死点,对应 于设定信息变更两根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与解除。然 后,CPU46控制主轴电动机3,以使得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 使针棒12下降,基于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
另外,双针缝纫机1具有针位置检测单元5,其根据主轴电动机 3的位置,检测两根针棒12的上下位置。
此外,双针缝紉机1具有操作装置51,其设定双针缝纫机1的 各种操作,利用双针缝纫机1进行缝制的作业者,通过操作操作装置 51,例如可以选择所期望的缝制图案。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使用图ll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判断双针缝纫机1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的工 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如果开始,则CPU 46首先判断是否输 入使双针缝纫机1启动的启动信号(ST1),在判断输入了启动信号 的情况下(在ST1中为是),从ROM 48中读入由作业者利用操作 装置51选择的缝制图案的缝制程序(ST2)。
然后,CPU 46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气缸37的气缸杆37a的 当前位置,判断针棒抱持部5停止的状态下的两根针棒12A、 12B相
对于针棒抱持部5当前的卡合、解除的状态(ST3)。
在这里,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切换位置位于按压右侧从动连 杆28B的右位置的情况下(在ST3中为A),之后,由判断单元50 根据读入的缝制图案中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信息,判断针棒抱 持部5停止后形成初始的线迹的针棒12 (ST4)。在这里,在切换位 置位于右位置的情况下,刚停止之前的线迹为由左侧的缝针17 (左 针17A)形成的左针线迹,仅保持左针17A的左针棒12A与针板抱 持部5卡合,保持右针17B的右针棒12B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处于 在上死点停止的状态。
并且,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用于形成前述初始线迹的针棒为 左针棒12A的情况下(在ST4中为A) , CPU 46根据操作踏板53 的操作,通过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而使左针棒12A上下移 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另一方面,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前述 初始线迹的针棒为两根针棒12A、 12B的情况下(在ST4中为B), CPU46在驱动气缸37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中间位置之后(ST6), 通过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驱动,在使针棒抱持部5下降之前,使针棒 抱持部5上升而使其位于上死点(ST7)。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件 35的抵接凸起35a按压中继销32,则可以解除与右侧的缝针17 (右 针17B)对应的离合器部件27的由卡止爪30的卡止,离合器部件 27与右针棒12B的下侧卡合孔20B卡合。此外,通过使摆动板22 摆动而利用摆动板22的上端部22a闭塞上侧卡合孔20A,可以解除 由针棒停止机构40引起的右针棒12B的停止。在这种状态下,CPU 46根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而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两根 针棒12上下移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此外,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前述 初始线迹的针棒为右针棒12B的情况下(在ST4中为C) , CPU 46 在驱动气缸37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中间位置之后(ST8),通过使 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在使针棒抱持部5下降之前,使针棒抱 持部5上升而使其位于上死点(ST9)。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件35的抵接凸起35a按压中继销32,则与右侧缝针17 (右针17B)相对 应的离合器部件27的由卡止爪30的卡止被解除,离合器27与右针 棒12B的下侧卡合孔20B卡合。此外,通过使摆动板22摆动,利用 摆动板22的上端部22a闭塞上侧卡合孔20A,从而由针棒停止机构 40引起的右针棒12B的停止被解除。然后,CPU46在使主轴电动机 3正向旋转驱动而使针棒12位于针棒上死点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 止位置的状态下(ST10),驱动气缸37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左位 置(ST11),然后通过再次使电动机3反向旋转,使针棒抱持部5 上升而使其位于上死点(ST12)。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件35的抵 接凸起35a按压左侧从动连杆28A的上端部,则伴随左侧从动连杆 28A的向箭头F方向的转动(参照图5),离合器部件27后退,离 合器部件27与下侧卡合孔20B的卡合被解除。此时,通过使与左针 棒12A相对应的由压縮弹簧42预紧的停止部件41与上侧卡合孔20A 卡合,从而左针棒12A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在上死点停止。在这种 状态下,CPU46根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 驱动,从而使右针棒12B上下移动,进行缝制(ST5)。
另外,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切换位置位于按压中继销32的 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在ST3中为B),之后,由判断单元50根据读 入的缝制图案中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信息,判断用于针棒抱持 部5停止后形成初始线迹的针棒12 (ST13)。在这里,在切换位置 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刚停止之前的线迹为由两根针形成的双针线 迹,是分别保持右针17B及左针17A的两根针棒12与针棒抱持部5 卡合的状态。
并且,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初始 线迹的针棒为左针棒12A的情况下(在ST13中为A) , CPU 46在 使切换部件35位于右位置之后(ST14),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 驱动,使针棒抱持部5上升而位于上死点。由此,如果利用抵接凸起 3按压右侧从动连杆28B的上端部,则伴随右侧从动连杆28B向箭 头F方向的转动,离合器27后退,离合器27与下侧卡合孔20B的 卡合被解除。此时,与右针棒12B相对应的由压縮弹簧42预紧的停
止部件41与上侧卡合孔20A卡合,右针棒12B利用针棒停止机构 40在上死点停止。在这种状态下,CPU 46根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 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左针棒12A上下移动,从而进行 缝制(ST5)。
另一方面,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 初始线迹的针棒是两根针棒12A、 12B的情况下(在ST13中为B), 则CPU 46根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而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 使两根针棒12上下移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此外,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前述的初 始线迹的针棒为右针棒12B的情况下(在ST13中为C) , CPU 46 在使切换部件35位于左位置之后(ST16),通过使主轴电动机3反 向旋转驱动,使针棒抱持部5上升而位于上死点(ST17)。由此, 如果利用抵接凸起35a按压左侧从动连杆28A的上端部,则伴随左 侧从动连杆28A的转动,离合器部件27后退,离合器部件27与下 侧卡合孔20B的卡合被解除。此时,通过使与左针棒12A相对应的 由按压弹簧42预紧的停止部件41与上侧卡合孔20A卡合,左针棒 12A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在上死点停止。在这种状态下,CPU 46根 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右针棒12B 上下移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此外,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切换位置位于按压左侧从动连杆 28A的上端部的左位置的情况下(在ST3中为C),之后,由判断单 元50根据读入的缝制图案中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信息,判断用 于针棒抱持部5停止后形成初始线迹的针棒12 (ST18)。在这里, 在切换位置位于左位置的情况下,刚停止之前的线迹为由右针17B 形成的右针线迹,是仅右针棒12B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而左针棒 12A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在上死点停止的状态。
并且,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初始 线迹的针棒为左针棒12A的情况下(在ST18中为A) , CPU 46在 使气缸37驱动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中间位置之后(ST19),通过 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在使针棒抱持部5下降之前,使针棒
抱持部5上升而位于上死点(ST20)。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件35 的抵接凸起35a按压中继销32,则与左针17A相对应的离合器部件 27的由卡止爪30引起的卡止被解除,离合器27与左针棒12A的下 侧卡合孔20B卡合。此外,通过使摆动板22摆动而利用摆动板22 的上端部22a闭塞上侧卡合孔20A,从而由针棒停止机构40引起的 左针棒12A的停止被解除。
然后,CPU 46在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针棒12停 止在针棒上死点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的状态下(ST21), 在使气缸37驱动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右位置之后(ST22),通过 使主轴电动机3再次反向旋转驱动,使针棒抱持部5上升而位于上死 点(ST23)。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件35的抵接凸起35a按压右侧 从动连杆28B的上端部,则伴随右侧从动连杆28B的转动,离合器 27后退,离合器27与下侧卡合孔20B的卡合被解除。此时,与右针 棒12B相对应的由压縮弹簧42预紧的停止部件41与上侧卡合孔20A 卡合,右针棒12B利用针棒停止机构40在上死点停止。在这种状态 下,CPU 46通过根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 动,使左针棒12上下移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另一方面,在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判断用于形成 初始线迹的针棒为两根针棒12A、 12B的情况下(在ST18中为B), CPU46在使气缸37驱动而使切换部件35位于中间位置之后(ST24), 通过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在使针棒抱持部5下降之前,使 针棒抱持部5上升而位于上死点(ST25)。由此,如果利用切换部 件35的抵接凸起35a按压中继销32,则与左针12A相对应的离合器 部件27的由卡止爪30o引起的卡止被解除,离合器部件27与左针棒 12A的下侧卡合孔20B卡合。此外,通过使摆动板22摆动而利用摆 动板22的上端部22a闭塞上侧卡合孔20A,由针棒停止机构40引起 的左针棒12A的停止被解除。在这种状态下,CPU46根据操作踏板 53的操作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两根针棒12A上下移动, 从而进行缝制(ST5)。
此外,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用于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
线迹的针棒为右针棒12B的情况下(在ST18中为C) , CPU 46根 据操作踏板53的操作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使右针棒12B 上下移动,从而进行缝制(ST5)。
然后,CPU 46判断操作踏板53的操作是否结束(ST26),在 判断操作踏板53的操作结束了的情况下(在ST24中为是),则结 束针棒12的上下移动,使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针棒12在从上死点 下降的中途的停止位置停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判断单元50,根据切换部件 35的当前设定位置及所选择的期望的缝制图案中的切换部件35的设 定位置信息,判断针棒12在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后基于缝制图案 形成初始线迹时,是否需要进行至少任一根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 部5的卡合与解除的变更。并且,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需要进行 变更的情况下,CPU46在使针棒12下降而形成停止后的初始线迹之 前,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使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至少一 根针棒12上升至上死点,对应于初始形成线迹时的切换部件35的设 定位置,切换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或解除。然后,CPU 46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以开始初始线迹的形成。因此, 即使在变更针棒抱持部5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形成的线迹的情 况下,也可以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可靠地形成希望的线迹。
因此,即使在针棒抱持部5刚停止之前形成双针线迹,在刚停 止之后开始形成右针线迹或左针线迹(单针线迹)的情况下,因为可 以在停止之后不首先形成双针线迹,而是形成单针线迹,所以可以防 止形成不希望的线迹。另外,即使在针棒抱持部5刚停止之前形成单 针线迹,停止后首先形成双针线迹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在停止后不首 先形成单针线迹而是形成双针线迹,所以可以防止形成不希望的线
迹。由此,可以实现缝制物的品质提高。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 种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通过结束所选择的缝制图案而结束缝 制,使针棒抱持部5停止之后,变更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的情况
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在根据缝制图
案的缝制的过程中使操作踏板53等的操作中断,使针棒抱持部5停 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单元50根据气缸37的气缸杆37a 的位置,即从CPU 46对气缸37的电磁阀38的驱动信号的输出状态, 判断两根针棒12A、 12B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状态,但本发明 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相对于切换部件35的位置传感器,利 用该位置传感器判断两根针棒12A、 12B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 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2根针棒,其与缝纫机主轴连结,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单针停止机构,其针对前述针棒的上死点,可以选择性地切换至以下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对于前述2根针棒中的另一根针棒,解除其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而使其卡止在上死点的位置;以及使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前述两根针棒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和解除的设定信息在内的缝制图案,控制主轴电动机,以使得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的前述针棒,在相对于前述上死点位于下方的规定的针上方停止位置处停止,其特征在于,具有判断单元,其在前述针棒在前述针上方停止位置停止之后,根据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时,判断至少其中一根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的连结或解除的设定,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和前述单针停止机构,以对应于由前述判断单元进行的判断,使前述主轴电动机反向旋转而使前述针棒上升至上死点,使前述两根针棒相对于前述缝纫机主轴连结或解除,然后,基于前述缝制图案形成初始线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在变更在针棒抱持部的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形成的线迹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所期望的缝制图案可靠地形成希望的线迹,实现缝制物的品质提高。在利用判断单元(50)判断在针棒抱持部(5)的上下移动刚停止之前和刚停止之后变更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的情况下,在使针棒(12)下降而变更后形成初始的线迹之前,使主轴电动机(3)反向旋转驱动,使与针棒抱持部(5)卡合的至少其中一根针棒(12)上升至上死点,并使主轴电动机(3)正向旋转驱动,以在对应于初始形成线迹时的切换部件(35)的设定位置而切换针棒(12)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的卡合或解除之后,开始形成初始线迹。
文档编号D05B55/16GK101353849SQ20081013328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6日
发明者小川达矢, 平泽裕, 薄井彻, 高濑秀纪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