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25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三角编织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该针 织横机上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功能的三角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全自动针织横机中,其三角编织机构主要包括以下 几大类
第一种没有电子选针的,不能实现移圈动作,只能完成成圈、集圈等基本 功能的,主要进行普通衣领等辅料编织的针织横机。这种编织机构虽价格低廉, 但功能单一、应用范围有限,所以市场前景不广。
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了移圈编织的三角机构,但仍然没有电 子选针的,也主要进行衣领等辅料编织的针织横机。这种编织机构功能虽有增 加,但应用范围仍然单一,所以市场前景仍然不广。
第三种采用电子选针,不能实现移圈动作,只能完成成圈、集圈等功能的, 主要进行提花衣领、采用裁剪式提花衣片编织的针织横机。这种编织机构功能 欠缺,虽价格低廉,应用范围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市场前景仍然不广。
第四种是全电脑针织横机,采用电子选针,能同时完成成圈、集圈和移圈 等所有编织功能。但该机最大的缺点是价格昂贵,进口的最少需要几十万, 国产的也至少需要十几万。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市场难以普及。
第五种是在吸收进口全电脑针织横机的技术上,进行自主改良研发的新产 品。采用电子选针,照样能完成成圈、集圈和移圈等所有编织功能。价格却只 有国产的1/2,进口的1/5,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但最大的问题是虽然实现了进口机的动作要求,但改变了设备的动作技术参数,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
要么稳定性不好,要么没有办法完成难度大的针织物的编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第五种全电脑针织横机所存在的进口机 价格昂贵、国产机稳定性不好等缺点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功能齐全、动作技 术参数完全与进口机一致,并且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 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包括底板、针织护针 三角、密度三角、密度三角滑块、顶针三角、人字三角、织针双向拦针三角、 移圈压针三角、移圈三角、织针单向拦针三角、提花针右压针三角、提花针上 踵拦针三角、电子选针器、提花针下踵拦针三角、提花针复位三角、起针三角、 提花针中压针三角和提花针左压针三角,所述起针三角包括右移圈起针三角、 中接圈起针三角、左移圈起针三角和编织起针三角,该右移圈起针三角、中接 圈起针三角和左移圈起针三角从右至左依次顺序靠接。所述顶针三角、右移圈 起针三角、中接圈起针三角、左移圈起针三角和编织起针三角上均连接有导柱。
其中,密度三角利用密度三角滑块,能在底板上平行于底板进行上下滑动; 顶针三角通过相连接的导柱,能在底板上垂直于底板进行升降滑动;电子选针 器能上下摆动,能对提花针选针针踵进行一一对应的压与不压的选择;右移圈 起针三角、中接圈起针三角、左移圈起针三角和编织起针三角均可通过相连接 的导柱,在底板上垂直于底板进行升降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右移圈起针三角和左移圈起针三角上均设有避让空间和 楔形的缺口。该缺口的目的在于为提花针下针踵运行时提供压入斜面,从而使下降过程中的提花针下针踵,首先进入左移圈起针三角的针踵避让空间,随后 被左移圈起针三角的压入斜面压入到针床中,这一设计使得三角编织系统在横 移过程中不影响提花针的下降,从而完成一次接圈编织所需的所有动作要求。 上述各三角与底板的连接均为可拆式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通常使用前、后两组结构相同的三角编织系统。 前三角编织系统包括前三角编织机构、相应的动作驱动机构、前针床及在前针 床上植有的织针(带能实现移圈的弹簧片)和提花针(必须与相应的电子选针 器匹配)进行配合使用;后三角编织系统包括后三角编织机构、相应的动作驱 动机构、后针床及在后针床上植有的织针(带能实现移圈的弹簧片)和提花针 (必须与相应的电子选针器匹配)进行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可实现成圈和集圈功能的三角机构设置为 一体,将可实现移圈功能的三角机构另行设置,并在完成移圈动作时完全保留 了进口机的动作技术参数要求,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进程中能 稳定、精确地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功能,较好地适用于全自动针织横机 等纺织机械领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参加编织时提花针与织针的状态图3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编织时提花针与织针的状态图4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提花针下针踵起针三角的剖面图5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编织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图6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完成集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图7为实施例1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移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接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图。 附图中,粗实线表示参加工作的三角、虚线表示退出工作的三角,针踵A、 针踵B、针踵C的运行轨迹用粗实线表示。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底板、2—针织护针三角、3—密度三角、4—密度三角滑块、5—顶针三 角、6—人字三角、7—织针双向拦针三角、8—移圈压针三角、9一移圈三角、 IO—织针单向拦针三角、11—提花针右压针三角、12—提花针上踵拦针三角、 13—电子选针器、14一提花针下踵拦针三角、15—提花针复位三角、16—右移 圈起针三角、17—中接圈起针三角、18—左移圈起针三角、19一编织起针三角、 20—提花针中压针三角、21—提花针左压针三角、22—避让空间、23—缺口、 24—弹簧片、25_织针、26—针踵A、 27—提花针、28—针踵B、 29—选针针踵、 30—电子选针器刀片、31—针踵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8和实施例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 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包括底板1、
针织护针三角2、密度三角3、密度三角滑块4、顶针三角5、人字三角6、织针 双向拦针三角7、移圈压针三角8、移圈三角9、织针单向拦针三角10、提花针 右压针三角11、提花针上踵拦针三角12、电子选针器13、提花针下踵拦针三角 14、提花针复位三角15、起针三角、提花针中压针三角20和提花针左压针三角 21,所述起针三角包括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左移圈起针三 角18和编织起针三角19,该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和左移圈 起针三角18从右至左依次顺序靠接;所述顶针三角5、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 接圈起针三角17、左移圈起针三角18和编织起针三角19上均连接有导柱;所述的右移圈起针三角16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上均设有避让空间22和楔形的缺 □ 23。
本实用新型中提花针下针踵起针三角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该三角编织系 统工作原理结合图2和图3具体说明如下
各针踵在进入相应的编织轨道前,先进行提花针复位三角15对所有提花针 进行复位动作,再通过电子选针器刀片30对相应的提花针选针针踵29进行工 作与否的选择要参加工作的,电子选针器刀片30弹开,提花针选针针踵29 不被动作,针踵C被活络的起针三角(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 左移圈起针三角18和编织起针三角19之一)顺利推入相应的编织轨道,进入 相应功能的动作;不参加工作的,电子选针器刀片30不弹开,提花针选针针踵 29被压入针床中,针踵C就不能够被起针三角推入相应的编织轨道,就不进行 相应功能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制具体如下-
一、 成圈编织
图5是三角编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编织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 图,箭头方向表示机头运行方向。在该状态下,活络的三角(右移圈起针三角 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被相应的驱动机构提升,退出工 作位置。要参加工作的织针,其下端的提花针没有被压入针床中,该提花针的 下针踵在经过活络的编织起针三角19时,沿着左工作斜面上升,从而推动其上 的织针针踵进入顶针三角5的左工作斜面,并继续沿着该工作斜面上升,织针 针踵在到达工作最高点时,该针踵转而被人字三角6和右密度三角3压下,完 成一次成圈编织所需的所有动作要求。
二、 集圈编织图6是三角编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集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 图,箭头方向表示机头运行方向。在该状态下,活络的三角(顶针三角5、右移
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被相应的驱动机构
提升,退出工作位置。要参加工作的织针,其下端的提花针没有被压入针床中,
该提花针的下针踵在经过活络的编织起针三角19时,沿着左工作斜面上升。与 成圈不同的是,由于活络的顶针三角5被提升,退出工作状态,其上的织针针 踵就只能停留在原高度,最后被人字三角6和右密度三角3压下,完成一次集 圈编织所需的所有动作要求。 三、移圈编织
移圈编织的实施必须是前、后三角编织系统配合使用 一个完成移圈动作, 另一个完成接圈动作;如此才能把原在移圈织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对面接圈织针 上,完成一次线圈转移的交接。
图7是三角编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移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 图,箭头方向表示机头运行方向。在该状态下,活络的编织起针三角19必须被 相应的驱动机构提升,退出工作位置(活络的顶针三角5、右移圈起针三角16 和中接圈起针三角17的状态不影响移圈编织动作的实施)。要参加工作的织针, 其下端的提花针没有被压入针床中,该提花针的下针踵在经过活络的左移圈起 针三角18时,沿着左工作斜面上升,从而推动其上的织针针踵进入移圈三角9 的左工作斜面,并继续沿着该工作斜面上升,织针针踵在到达工作最高点时, 该针踵转而被移圈压针三角8压下,稍后再次被移圈三角9提升,并再次被移 圈压针三角8压下,从而完成一次移圈编织所需的所有动作要求。
图8是三角编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接圈时三角状态及各针踵运行轨迹 图,箭头方向表示机头运行方向。在该状态下,活络的编织起针三角19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必须被相应的驱动机构提升,退出工作位置(活络的顶针三角5 的状态不影响移圈编织动作的实施)。要参加工作的织针,其下端的提花针没有 被压入针床中,该提花针的下针踵在经过活络的中接圈起针三角17和左移圈起 针三角18时,沿着它们共同组成的工作斜面上升,从而推动其上的织针针踵上 升,织针针踵在到达工作最高点时,该针踵转而被移圈三角9压下,在织针被 压下的同时,其下的提花针也一起被压下。由于本三角编织机构中右移圈起针 三角16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上均设有避让空间22和楔形的缺口 23,该缺口 22为提花针下针踵提供了压入斜面,从而使下降过程中的提花针下针踵,首先 进入左移圈起针三角18的针踵避让空间22,随后被左移圈起针三角18的压入 斜面压入到针床中,这一设计使得三角编织系统在横移过程中不影响提花针的 下降,从而完成一次接圈编织所需的所有动作要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凡是将可实现成圈和集圈功能的三角机构设置为一体,把可实现移圈功能的三 角机构另行设置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包括底板(1)、针织护针三角(2)、密度三角(3)、密度三角滑块(4)、顶针三角(5)、人字三角(6)、织针双向拦针三角(7)、移圈压针三角(8)、移圈三角(9)、织针单向拦针三角(10)、提花针右压针三角(11)、提花针上踵拦针三角(12)、电子选针器(13)、提花针下踵拦针三角(14)、提花针复位三角(15)、起针三角、提花针中压针三角(20)和提花针左压针三角(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针三角包括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左移圈起针三角(18)和编织起针三角(19),该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从右至左依次顺序靠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三角(5)、右移圈起针三角(16)、中接圈起针三角(17)、 左移圈起针三角(18)和编织起针三角(19)上均连接有导柱。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的三角编织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移圈起针三角(16)和左移圈起针三角(18)上均设 有避让空间(22)和楔形的缺口 (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三角编织机构,公开了一种能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功能的三角编织机构,它将起针三角分开设置为右移圈起针三角、中接圈起针三角、左移圈起针三角和编织起针三角,将可实现成圈和集圈功能的三角机构设置为一体,将可实现移圈功能的三角机构另行设置,并在完成移圈动作时完全保留了进口机的动作技术参数要求。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能稳定、精确地实现成圈、集圈和移圈编织功能,较好地适用于全自动针织横机等纺织机械领域。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1317857SQ20082016672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赵胜伟 申请人:赵胜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