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60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刺绣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加工布夹在外框与内框之间的刺绣框。
背景技术
刺绣缝纫机包括对加工布予以保持的刺绣框和移送刺绣框的刺绣框移送机构。刺绣缝纫机一边利用刺绣框移送机构将刺绣框沿X方向(左右方向)和Y方向(前后方向) 这两个方向移送,一边控制针杆机构和其他驱动机构,以在加工布上缝制刺绣图案。上述刺绣框一般包括呈带圆角的大致矩形框状的内框;配置于内框的外侧,且局部具有分割部的大致矩形框状的外框;以及将外框旋紧于内框的旋紧机构。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3503 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上述旋紧机构包括设于外框的分割部两侧的一对螺钉安装部;以及连接螺钉安装部的调节螺钉。具体来说,在一个(右侧)的螺钉安装部中设置供调节螺钉的中途部插通的通孔,在另一个(左侧)的螺钉安装部上设置供上述调节螺钉的前端部螺合的螺母。当将加工布置于刺绣框时,操作者使调节螺钉的头部旋转, 形成螺钉安装部的间隔扩开的状态,然后将加工布配置于外框与内框之间。接着,操作者使调节螺钉的头部朝反方向旋转,进行调节,以使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变小。这样,外框被旋紧于内框,加工布被夹在外框与内框之间。此外,还已知有包括结构与上述刺绣框的旋紧机构的结构局部不同的旋紧机构的刺绣框,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279011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设有使旋紧机构的调节螺钉旋转的操作轴。操作轴通过连接机构与调节螺钉连接。连接机构将操作轴连接成能相对于调节螺钉摆动。当将加工布置于上述刺绣框时,操作者在使操作轴摆动(移动)到容易操作的位置之后,用指尖使操作轴前端的操作部旋转,从而能旋转调节螺钉。在上述旋紧机构中,调节螺钉的头部或操作轴的操作部的外径形成得比较小。因此,因操作者不同有时会出现不易用足够大的力使调节螺钉或操作轴旋转,不能将外框牢固地旋紧于内框的情形。因此,考虑增大调节螺钉的头部或操作轴的操作部的外径。然而, 若增大调节螺钉的头部或操作轴的操作部的外径,则在刺绣缝纫机进行缝制时,会出现调节螺钉的头部或操作轴的操作部与缝纫机底座接触,无法正确移送刺绣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使用较小的操作力也能容易地使操作旋钮旋转, 能将外框牢固地旋紧于内框的刺绣框,其中,上述操作旋钮用于使将外框旋紧于内框的旋紧机构的调节螺钉旋转。技术方案1的刺绣框包括外框;内框,该内框安装于上述外框的内侧,能将加工布夹在其与外框之间;以及旋紧机构,该旋紧机构由设于将上述外框的框部分分割的分割部两侧且相对向的一对螺钉安装部、贯穿上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而安装且能调节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的调节螺钉构成。其特征是,包括操作旋钮,该操作旋钮能在沿与上述调节螺钉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沿与上述调节螺钉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地支承于上述调节螺钉的操作侧端部。根据上述结构,当将加工布安装于刺绣框时,操作者将加工布配置于外框与内框之间,并在将操作旋钮切换成第二姿势之后,使操作旋钮旋转。由于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旋转的转矩。因此,操作者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即调节螺钉旋转,从而能将外框牢固地旋紧于内框。此外,由于操作者使操作旋钮返回到第一姿势,因此,能防止缝制时刺绣框移送机构移送刺绣框之际,操作旋钮与缝纫机底座接触。技术方案8的刺绣框包括外框;内框,该内框安装于上述外框的内侧,能将加工布夹在其与外框之间;旋紧机构,该旋紧机构由设于将上述外框的框部分分割的分割部两侧且相对向的一对螺钉安装部、贯穿上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而安装且能调节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的调节螺钉构成;操作轴,该操作轴是使上述调节螺钉旋转的操作轴,且能在操作轴的轴心与上述调节螺钉的轴心位于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的第一位置、朝与外框之间的间隔变大的方向倾斜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将上述操作轴与上述调节螺钉连接的连接机构,且将上述操作轴的转矩传递到上述调节螺钉。其特征是,包括操作旋钮,该操作旋钮能在沿与上述操作轴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沿与上述操作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地支承于上述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根据上述结构,当将加工布安装于刺绣框时,操作者能在将加工布配置于外框与内框之间,使操作轴摆动到远离外框的第二位置,并将操作旋钮切换成第二姿势之后,使操作旋钮旋转。因此,操作者能在使操作轴摆动到第二位置且将操作旋钮切换成第二姿势后使操作旋钮旋转。由于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旋转的转矩。因此,即便使用较小的操作力,也能容易地使操作旋钮即调节螺钉旋转,从而能将外框牢固地旋紧于内框。此外,由于操作者使操作旋钮返回到第一姿势并使操作轴返回到第一位置,因此,能防止缝制时刺绣框移送机构移送刺绣框之际,操作旋钮与缝纫机底座接触。 在本发明的刺绣框中,上述操作旋钮能采用以下结构其长边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被轴构件支承成能相对于上述调节螺钉或上述操作轴转动,在处于上述第二姿势时,上述调节螺钉或上述操作轴与上述操作旋钮形成大致T字状的位置关系。藉此,操作旋钮的支承结构简单,操作者仅通过使操作旋钮转动就能容易地进行切换操作旋钮的姿势的操作。 此外,由于当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调节螺钉或操作轴与操作旋钮形成大致T字状即大致直角交叉的姿势,因此,操作者能容易地旋转操作旋钮。在本发明的刺绣框中,能采用包括保持构件的结构,该保持构件对上述操作旋钮的上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予以保持。藉此,能抑制当操作者旋转操作旋钮时,操作旋钮偏离第二姿势,从而能更容易地旋转操作旋钮。此外,能抑制缝制时操作旋钮偏离第一姿势。此时,能采用以下结构在上述操作旋钮上,沿操作旋钮的大致中心局部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切入槽,并在上述调节螺钉或上述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设有插入上述切入槽内的平板状部,上述轴构件贯穿上述平板状部配置,随着上述操作旋钮的姿势切换,上述平板状部与上述切入槽相对转动。藉此,在调节螺钉或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能紧凑地配置操作旋钮。此外,能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将操作旋钮的操作力可靠地传递到调节螺钉或操作轴。此外,利用切入槽的形状,能限制平板状部的相对转动范围。在本发明的刺绣框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上述操作旋钮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凸状的半球面形状。藉此,能改善操作者抓住操作旋钮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感。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刺绣框的俯视图。图2A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一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图2B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沿图2A的III-III线的旋紧机构的纵剖图。图4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一姿势时的放大横剖俯视图。图5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的放大横剖俯视图。
图6是缝纫机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刺绣框的俯视图。图8是旋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图9是旋紧机构的放大主视图。图10是操作轴摆动到第二位置时旋紧机构的放大主视图。图11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俯视图。图12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二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主视图。图13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一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纵剖主视图。图14是操作旋钮处于第一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横剖俯视图。图15是操作轴位于第二位置且操作旋钮位于第二姿势时旋紧机构的放大纵剖主视图。图16是连接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7是连接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8是旋紧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能进行刺绣缝制的缝纫机1 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缝纫机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底座部2、从底座部2的右端部朝上方延伸的立柱部3、从立柱部3的上端朝左方延伸的机臂部4。机臂部4的前端部是头部 5。操作缝纫机1的操作者所处一侧为前方,相反一侧为后方。立柱部3所处一侧为右侧, 相反一侧为左侧。在上述头部5上,能上下移动地设有具有未图示的机针的针杆6,还设有刺绣用的压脚7。在上述底座部2的上表面,与上述针杆6对应地设有针板。在针板的下方设有与机针互动来形成线迹的旋梭、驱动旋梭的梭机构。在机臂部4和头部5的内部设有被缝纫机马达驱动而旋转的主轴、通过主轴的驱动使针杆6上下移动的针杆机构、对与针杆6的上下移动同步地上下移动的挑线杆进行驱动的挑线杆机构。在上述底座部2的左端部,可装拆地安装有刺绣框移送装置8。刺绣框移送装置8包括滑架,在滑架上可装拆地安装有对加工布W予以保持的刺绣框10。刺绣框1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包括使滑架(刺绣框10)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移送机构部9 ;以及使Y方向移送机构部9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移送机构部(未图示)。刺绣框10在底座部2上被朝Y方向(前后方向)及X方向(左右方向) 移送。在机臂部4的前表面部设有多个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包括指令缝制作业启动和停止的启动停止按键11。在上述立柱部3的前表面设有大型且呈纵长形状的显示装置12。 显示装置12由带触摸屏的液晶彩色显示器构成。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显示装置12的触摸屏来从多个实用图案、刺绣图案中选择所期望的图案,或是设定缝制作业的模式。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刺绣框10,也参照图1 图5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刺绣框10 包括外框13 ;内框14,其内嵌于外框13,能将加工布W夹持在其与外框13之间;以及旋紧机构15,其能将上述外框13旋紧于内框14。外框13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位于水平面内且前、左、后、右连续的四个外框边13a 13d,整体构成前后方向稍长、角部带圆角的大致矩形框状。在左侧的外框边13b上,朝左方延伸而一体地设有与上述刺绣框移送装置 8的滑架连接的安装部16。在外框边13a与外框边13d之间、S卩外框13的右前部的拐角部分,设有分割外框13的框部分的分割部17。在外框13上设有位于分割部17两侧,构成旋紧机构15的一部分的一对螺钉安装部18、19。上述内框14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一体地具有位于水平面内连续的四个内框边 14a 14d,且构成为大小能嵌入外框13内侧的大致矩形框状。在内框边14a 14d的内周缘内侧,分别突出地一体形成有肋部14e。利用这些肋部He进行增强,以避免内框14因外力而变形。如图2A、图2B及图3所示,上述旋紧机构15包括上述一对螺钉安装部18、19和调节螺钉20。一对螺钉安装部18、19形成为从外框边13a的右端和外框边13d的前端分别朝外侧、即斜右前方平行突出,且设置成在分割部17的两侧相对向。调节螺钉20能调节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的间隔,贯穿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地延伸。调节螺钉20由金属材料构成,如图3所示,在其右侧的基端侧(操作侧端部)安装有操作旋钮25,在操作旋钮25的左侧具有大径部20a,并在大径部20a的左侧具有小径的轴部。轴部中除去基端侧(右端侧) 以外的部分是形成有阳螺纹的阳螺纹部20b。如图3所示,在图中位于左侧的螺钉安装部18中,通孔18a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图3中贯穿左右方向。通孔18a供上述调节螺钉20的轴部的前端侧插通,且形成为直径比该轴部的外径大。如图2A、图2B所示,在螺钉安装部18的中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圆形孔18b。在圆形孔18b内插入有圆柱状的螺母构件22。如图3所示,在螺母构件22中形成有与上述通孔18a连续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螺纹孔22a,在螺纹孔2 内螺合有上述调节螺钉20的阳螺纹部20b。如图3所示,在图3中位于右侧的螺钉安装部19中形成有位于中央部且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圆形孔19c。此外,形成有位于圆形孔19c左侧且沿水平方向(图3中左右方向) 延伸的通孔19a,并形成有位于圆形孔19c右侧且沿水平方向(图3中左右方向)延伸的大径的通孔1%。通孔19a具有能供上述调节螺钉20的轴部(未形成有阳螺纹的部分)插通的内径,上述通孔19b具有能供上述调节螺钉20的大径部20a插通的内径。
在上述圆形孔19c内固定有呈圆柱状的止动配件23。在止动配件23中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图3中左右方向)延伸且供上述调节螺钉20的轴部插通的通孔23a。上述调节螺钉20从图3中右方插入螺钉安装部19的通孔19b,并经由止动配件23的通孔23a、通孔 19a,进一步插入到上述螺钉安装部18的通孔18a中。接着,将阳螺纹部20b旋入到螺母构件22的螺纹孔22a中。此时,调节螺钉20相对于螺钉安装部19被定位在调节螺钉20的大径部20a与止动配件23抵接的位置。在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以存在间隙地嵌入调节螺钉20的阳螺纹部20b外周的状态,安装有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21。在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螺钉安装部18、19被朝彼此远离的方向(间隔变大的方向)施力。当使调节螺钉20顺时针旋转时,阳螺纹部20b相对地被旋入到螺母构件22的螺纹孔2 中,藉此,螺钉安装部18朝靠近螺钉安装部19的方向移动,并朝使外框13的内周面变窄的方向被旋紧。当使调节螺钉20逆时针旋转时,阳螺纹部20b朝相对地从螺母构件 22的螺纹孔2 拔出的方向移动,藉此,螺钉安装部18朝远离螺钉安装部19的方向移动。 此时,在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的间隔变大。即,由于外框13的内周面扩展,因此,对于内框14的旋紧变松。在上述调节螺钉20的基端部设有操作旋钮25。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旋钮25设置成能在沿与调节螺钉20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参照图2A、图4)、沿与调节螺钉20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此时为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参照图2B、图5)之间进行切换。关于操作旋钮25部分的结构,也参照图4、图5进行说明。在调节螺钉20的基端部(比大径部20a还靠端部侧的部分)一体地设有在图3 的水平方向上呈平板的平板状部对。在平板状部24上安装有上述操作旋钮25。操作旋钮 25由金属材料构成,呈图3中左右方向较长的圆柱状(圆棒状),且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凸状的半球面形状。此外,对除两端以外的外周面施加了滚花加工25a(参照图2A、图2B)。 如图4、图5所示,在操作旋钮25上沿大致中心局部地形成有切入槽26。如图5所示,切入槽沈包括长边侧的第一壁^a、短边侧的第二壁^b。切入槽沈以能供调节螺钉20的平板状部M插入的宽度(厚度方向尺寸)形成。在上述操作旋钮25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与切入槽沈正交且贯穿图3中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有阶梯孔27。在阶梯孔27内插入有作为轴构件的阶梯螺钉观。如图4、 图5所示,在上述平板状部M的前端部侧与阶梯孔27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Ma。上述阶梯孔27位于图3中切入槽沈的上侧,中径部及大径部隔着台阶部27a而设置。上述阶梯螺钉28与上述阶梯孔27和平板状部M的螺纹孔2 对应地,在其前端(图3中下端)具有小径部,在其中间部具有与上述螺纹孔2 螺合的螺纹部^b,在其上侧具有中径部,在其上端具有收容于上述台阶部27a上部(大径部)的头部^a。在阶梯螺钉观的头部28a 上形成有用于使用一字槽螺钉旋具(未图示)将阶梯螺钉观固定于平板状部M的槽。当将操作旋钮25安装于调节螺钉20的平板状部M时,在操作旋钮25的切入槽 26中插入平板状部M,进行阶梯孔27与螺纹孔2 的对位,在该状态下,从图3中上方将阶梯螺钉观插入到阶梯孔27中。接着,使阶梯孔观的螺纹部28b与平板状部M的螺纹孔2 螺合而固定。操作旋钮25可转动地支承于平板状部对。此时,作为保持构件的环状的波形弹簧四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阶梯螺钉观的头部^a与阶梯孔27的台阶部27a 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操作旋钮25能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转动)。如图2A及图4所示,第一姿势是指平板状部M的一边部与第一壁26a抵接且沿和调节螺钉 20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如图2B及图5所示,第二姿势是指平板状部M的另一边部与第二壁26b抵接且沿和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姿势。这样,操作旋钮25构成为大致转动90°,当操作旋钮25处于第二姿势时,平板状部M的调节螺钉20与操作旋钮25 形成大致呈T字状的位置关系。随着操作旋钮25的姿势切换,平板状部M与切入槽沈相对转动。此时,由于上述波形弹簧四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因此,当操作旋钮25转动时,对操作旋钮25作用摩擦阻力。操作旋钮25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而保持于上述第一姿势或第二姿势。下面对采用上述结构的刺绣框10的作用进行说明。当将加工布W置于刺绣框10时,首先,如图1所示,操作者将外框13载置于未图示的操作台上。此时,使操作旋钮25处于第一姿势,以形成外框13的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的间隔一定程度扩开的状态。当上述操作旋钮25处于第一姿势时,如图3所示,由于操作旋钮25位于比外框13的下表面稍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操作旋钮25与操作台不接触。接着, 操作者一边使加工布W的位置与外框13吻合,一边将加工布W置于外框13的上侧。S卩,以刺绣图案的缝制预定位置位于外框13的大致中央部的方式来载置加工布W。接着,一边进行对位以将内框14嵌入外框13的内侧,一边从加工布W的上侧将内框14朝下方按压。通过将内框14嵌入外框13的内侧,能将加工布W压入外框13的内周侧,从而将加工布W夹在外框13的内周与内框14的外周之间。接着,操作者稍稍抬起刺绣框10,用指尖抓住操作旋钮25并使其顺时针(图2B所示的箭头B方向)旋转。藉此,调节螺钉20顺时针旋转,螺钉安装部18、19移动以使间隔变小。这样,能将外框13相对于内框14旋紧。然而,由于在操作旋钮25处于第一姿势的状态下,操作旋钮25的外径较小,因此,操作者不易使用足够大的力来使操作旋钮25旋转。 因此,操作者使操作旋钮25以阶梯螺钉观为中心朝图2A和图4所示的箭头A方向大致转动90°。这样,操作旋钮25从图2A和图4所示的第一姿势被切换成图2B和图5所示的第二姿势。操作者在将操作旋钮25切换成第二姿势之后,用指尖抓住操作旋钮25使其顺时针旋转。由于操作旋钮25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25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25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20旋转的转矩。因此,操作者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25即调节螺钉20旋转,从而能将外框13牢固地旋紧于内框 14。此时,操作者将加工布W的外缘部(未图示)朝外侧拉伸,以避免加工布W松弛。在外框13的旋紧完成之后,操作者转动操作旋钮25,使其从第二姿势返回到第一姿势。然后,操作者将保持加工布W的刺绣框10安装于刺绣框移送装置8的滑架,进行刺绣缝制动作。此时,由于操作旋钮25处于第一姿势,因此,在缝制刺绣图案时,操作旋钮25 不会与底座部2接触。当刺绣缝制动作完成时,操作者从刺绣框移送装置8拆下刺绣框10,并从刺绣框 10拆下加工布W。通过使操作旋钮25逆时针旋转,来扩大螺钉安装部18、19之间的间隔, 以使外框13相对于内框14的旋紧松动,将内框14从外框13卸下,藉此能进行加工布W的拆卸。此时,由于操作者也是将操作旋钮25切换成第二姿势来进行操作的,因此,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调节螺钉20旋转。
9
根据上述结构的刺绣框10,在将外框13旋紧于内框14的旋紧机构15中,设于调节螺钉20基端部的操作旋钮25能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操作旋钮25 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25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25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20旋转的转矩。因此,操作者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25旋转,从而能将外框13牢固地旋紧于内框14。由于操作者使操作旋钮25返回到第一姿势,因此,在缝制时操作旋钮25不会与底座部2接触,刺绣框移送装置8能正确地移送刺绣框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操作旋钮25支承于调节螺钉20的支承结构,使用了阶梯螺钉观和波形弹簧29,因此,操作旋钮25的支承结构简单,操作者也能容易地进行操作旋钮25的姿势切换。由于当操作旋钮25处于第二姿势时,调节螺钉20与操作旋钮25形成大致T字状即大致直角交叉的姿势,因此,操作者能容易地旋转操作旋钮25。此时,由于在波形弹簧四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操作旋钮25被保持于第一姿势或第二姿势,因此,能抑制当操作者旋转操作旋钮25时,操作旋钮25偏离第二姿势。在缝制时,也能抑制操作旋钮25偏离第一姿势。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操作旋钮25的切入槽沈内配置调节螺钉20的操作侧端部的平板状部M的结构,因此,能紧凑地配置操作旋钮25。此外,能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将操作旋钮25的操作力可靠地传递到调节螺钉20。此外,通过使平板状部M与切入槽沈的第一壁26a或第二壁26b抵接,能限制操作旋钮25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操作旋钮25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呈凸状的半球面形状,因此,能改善操作者用手指抓住操作旋钮25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感。第二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7 图18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叙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刺绣框3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刺绣框10的不同点在于旋紧机构35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是在调节螺钉的基端部直接设置操作旋钮,而是设置使调节螺钉观旋转的操作轴39,在操作轴39 的操作侧端部设置操作旋钮M。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刺绣框30具有大致呈矩形框状的外框31和内框32。 外框31和内框32由树脂材料构成。通过将内框32嵌入到外框31的内侧,来将加工布W 夹在外框31与内框32之间。外框31具有位于水平面内的前、左、后、右四个外框边31a 31d。在左侧的外框边31b的中央部,朝左方延伸而一体地设有与刺绣框移送装置8的滑架连接的安装部33。在前侧的外框边31a的中央部,形成有分割外框31的框部分的分割部 34。在分割部34上设有将外框31旋紧于内框32的旋紧机构35。内框32具有位于水平面内的四个内框边32a 32d,在内框边32a 32d的内周缘内侧分别形成有肋部32e。参照图8 图18对上述旋紧机构35进行说明。如图8等所示,旋紧机构35包括一对螺钉安装部36及37、调节螺钉38、操作轴39、连接机构40、枢支机构41、操作旋钮54。 一对螺钉安装部36、37位于分割部34的左右两侧,从外框边31a朝前侧突出地一体形成, 且设置成左右对向。如图14所示,在螺钉安装部36、37上分别以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 贯穿的方式形成有通孔36a、37a。在左侧的螺钉安装部36中形成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圆形孔36b,在圆形孔36b内插入有圆柱状的螺母构件42。在螺母构件42中,以与上述通孔 36a连续的方式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纹孔42a。调节螺钉38由位于基端(图14中右端)的头部38a、从头部38a朝左方延伸的轴部38b、前端侧的阳螺纹部38c构成。调节螺钉38的前端侧从右方依次插入上述通孔37a 和通孔36a,且调节螺钉38的阳螺纹部38c与上述螺母构件42的螺纹孔4 螺合。头部 38a形成为在右侧开口的圆筒状,并配置于螺钉安装部37的右外壁部。轴部38b可旋转地插通并支承于通孔37a。一对垫圈43、44和挡圈45嵌套于轴部38b,并与螺钉安装部37的左右外壁部抵接。当使调节螺钉38顺时针旋转时,一对螺钉安装部36、37朝间隔变小的方向移动,当使调节螺钉38逆时针旋转时,一对螺钉安装部36、37朝间隔变大的方向移动。下面对将操作轴39的转矩传递到调节螺钉38的连接机构40进行说明。如图13、 图14所示,在调节螺钉38的头部38a中形成有端部(图13、图14中右侧端部)开口的连接孔46。连接孔46的开口侧端部是右侧为大径的锥形孔。在连接孔46的周壁上形成有沿调节螺钉38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切槽47 (参照图17、图18)。操作轴39的前端部39a的直径比连接孔46的直径小,以留有间隙地嵌入到连接孔46中。也如图16所示,在前端部 39a与轴心正交地且能自由滑动地插通有卡合销48。卡合销48的两端部与一对切槽47卡合成能自由滑动,操作轴39与调节螺钉38连接。操作轴39能绕轴心旋转,其转矩从操作轴39的前端部39a经由卡合销48传递到调节螺钉38的头部38a。由于卡合销48与一对切槽47卡合成能自由滑动,因此,操作轴 39的前端部39a能以卡合销48为中心相对于头部38a转动(摆动)。连接机构40作为即便在使操作轴39转动而倾斜成任意角度的状态下也能将转矩传递到调节螺钉38的自由接头(万向接头)起作用。为了防止卡合销48从操作轴39的前端部39a脱落,在调节螺钉 38的头部38a上安装有树脂制的圆筒状的保护套筒49 (参照图18)。图11、图14所示的枢支机构41将操作轴39能自由转动地枢轴支承于外框31。操作轴39可通过连接机构40和枢支机构41相对于调节螺钉38的轴心摆动。操作轴39可在操作轴39的轴心与调节螺钉38的轴心位于相同方向的第一位置(图9所示的位置)、朝与外框31之间的间隔变大的方向倾斜的第二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摆动。第一位置也可以是操作轴39的轴心与调节螺钉38的轴心稍偏离的方向。如图8、图11、图14、图18所示,枢支配件50通过一对螺钉51紧贴地固定于在外框31的下表面。枢支配件50具有基部50a、枢支部50b、限位部50c。基部50a被螺钉51 固定于外框31 (右侧的螺钉安装部37),枢支部50b从基部50a垂直立起。限位部50c从基部50a的端部突出,限制操作轴39的摆动范围。如图13、图15所示,在操作轴39的轴部39b上套设有树脂制的连接件52。在大致半圆筒状的连接件52的中央部设有连接孔52a,在连接孔52a内插入有操作轴39。连接件52被利用台阶部39c和挡圈55限制而不朝操作轴39的轴向移动。操作轴39能转动地插通连接件52。操作轴39被支承臂56支承。在操作轴39的图13中右侧的基端部(操作侧端部)上一体地设有平板状部53。在平板状部53上安装有操作旋钮M。关于操作旋钮 54部分的结构将会在后面叙述。支承臂56由弯曲的金属板形成。支承臂56的操作侧端部通过螺钉58隔着矩形板状的挡圈57固定于连接件52内侧的槽中(参照图18)。支承臂56的另一端部与调节螺钉38的轴心平行地通过阶梯销59能转动地支承于枢支配件50的枢支部50b。阶梯销59 的轴心与调节螺钉38的轴心正交。操作轴39能以阶梯销59为转动中心转动。操作轴39能在位于和外框边31a平行的水平姿势的第一位置(图9所示的位置)与朝上方倾斜的第二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在第二位置上,操作轴39与外框31之间的间隔及操作轴39与包含内框32的下表面在内的水平面之间的间隔变大。在阶梯销59的头部59a与支承臂56之间,安装有未图示的波形弹簧。利用波形弹簧在支承臂56的操作侧端部转动时施加摩擦阻力,从而能将操作轴39保持在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内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上。在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轴39被枢支配件50的限位部50c从下侧抵住,从而限制操作轴39的摆动范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轴39的基端部的操作旋钮M能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旋钮M的第一姿势是沿与操作轴39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参照图8 图10)。操作旋钮M的第二姿势是沿与操作轴39的轴向交叉的方向 (此时为正交方向)延伸的姿势(参照图11、图12)。关于操作旋钮M部分的结构,也参照图13 图18进行说明。在操作轴39的基端部(比台阶部39c靠前端侧的部分)上一体地设有平板状部 53。在平板状部53上安装有操作旋钮M。操作旋钮M由金属材料构成,呈图9和图13中左右方向较长的圆柱状,且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凸状的半球面形状。此外,对除两端以外的外周面施加了滚花加工参照图9、图10)。如图13、图14所示,在操作旋钮M上沿大致中心局部地形成有切入槽60。如图13、图15所示,切入槽60包括长边侧的第一壁60a、 短边侧的第二壁60b。切入槽60的宽度形成能供操作轴39的平板状部53插入的宽度。在操作旋钮M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与切入槽60正交且贯穿图14中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有阶梯孔61。在阶梯孔61内插入有作为轴构件的阶梯螺钉62。在平板状部53的前端部侧,与阶梯孔61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53a。阶梯孔61位于切入槽60的下侧,中径部及大径部隔着台阶部61a设置。阶梯螺钉62与阶梯孔61和平板状部53的螺纹孔53a对应。阶梯螺钉62在其前端具有小径部,在其中间部具有与上述螺纹孔53a螺合的螺纹部62b,在其下侧具有中径部,在其下端具有收容于上述台阶部61a的头部62a。在阶梯螺钉62的头部6 上形成有用于使用一字槽螺钉旋具将阶梯螺钉62固定于平板状部53 的槽。当将操作旋钮M安装于操作轴39的平板状部53时,将平板状部53插入操作旋钮M的切入槽60,进行阶梯孔61与螺纹孔53a的对位。从图14的正面侧(图纸下方)将阶梯螺钉62插入阶梯孔61,并将阶梯螺钉62的螺纹部62b与平板状部53的螺纹孔53a螺合而固定。操作旋钮M可转动地支承于平板状部53。此时,作为保持构件的环状的波形弹簧63 (参照图18)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阶梯螺钉62的头部6 与阶梯孔61的台阶部 61a之间。当操作旋钮M处于第一姿势时,如图13所示,平板状部53的一边部与第一壁60a 抵接且沿和操作轴39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当操作旋钮M处于第二姿势时,如图 15所示,平板状部53的另一边部与第二壁60b抵接且沿和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操作旋钮M构成为大致转动90°,当操作旋钮M处于第二姿势时,操作轴39与操作旋钮M形成大致呈T字状的位置关系。随着操作旋钮M的姿势切换,平板状部53与切入槽60相对转动。此时,由于上述波形弹簧63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因此,当操作旋钮M转动时,对操作旋钮M作用摩擦阻力。操作旋钮M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而保持于上述第一姿势或第二姿势。下面对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刺绣框30的作用进行说明。当将加工布W置于刺绣框30时,如图7所示,操作者将外框31配置于操作台(未图示)上。此时,使操作轴39位于第一位置,并使操作旋钮M处于第一姿势,以形成外框 31的螺钉安装部36、37之间的间隔一定程度扩开的状态。当操作轴39位于第一位置且操作旋钮M处于第一姿势时,如图9所示,由于操作旋钮M位于比外框31的下表面稍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操作旋钮M与操作台不接触。接着,操作者一边使加工布W的位置与外框 31吻合,一边将加工布W置于外框31的上侧。即,以刺绣图案的缝制预定位置位于外框31 的大致中央部的方式来载置加工布W。接着,一边进行对位以将内框32嵌入外框31的内侧,一边从加工布W的上侧将内框32朝下方按压。这样,通过将内框32嵌入外框31的内侧,能将加工布W压入外框31的内周侧,从而将加工布W夹在外框31的内周与内框32的外周之间。接着,操作者用指尖抓住操作旋钮M,使操作轴39从图9所示的第一位置朝箭头 C方向摆动,藉此,如图10所示,操作轴39位于与外框31之间的间隔变大的第二位置。然后,操作者使操作旋钮讨从图10所示的第一姿势沿箭头D方向转动至图11和图12所示
的第二姿势。操作者用指尖抓住操作旋钮54,使其顺时针(图12所示的箭头E方向)旋转。这样,操作旋钮M的旋转经由操作轴39和连接机构40传递到调节螺钉38,调节螺钉38顺时针旋转,使得螺钉安装部36、37朝彼此的间隔变小的方向移动。这样,能将外框31相对于内框32旋紧。然而,由于当操作旋钮M处于第一姿势时,操作旋钮M的外径较小,因此, 操作者不易使用足够大的力来使操作旋钮M旋转。因此,操作者使操作旋钮M以阶梯螺钉62为中心朝图10的箭头D方向大致转动90°。这样,操作旋钮讨从图9、图10所示的第一姿势被切换成图U、图12所示的第二姿势。操作者在将操作旋钮M切换成第二姿势之后,用指尖抓住操作旋钮M使其顺时针旋转。由于操作旋钮M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M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M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38旋转的转矩。因此,操作者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M (调节螺钉38)旋转,从而能将外框31牢固地旋紧于内框 32。此时,操作者将加工布W的外缘部(未图示)朝外侧拉伸,以避免加工布W松弛。在外框31的旋紧完成之后,操作者转动操作旋钮54,使其从第二姿势返回到第一姿势。接着,操作者使操作旋钮M朝下方(与图9所示的箭头C相反的方向)摆动,使操作轴39从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然后,操作者将保持加工布W的刺绣框30安装于刺绣框移送装置8的滑架,进行刺绣缝制动作。此时,由于操作轴39位于第一位置且操作旋钮M处于第一姿势,因此,在缝制刺绣图案时,操作旋钮M不会与底座部2接触。当刺绣缝制动作完成时,操作者从刺绣框移送装置8拆下刺绣框30,并从刺绣框 30拆下加工布W。通过使操作旋钮M逆时针旋转,来扩大螺钉安装部36、37之间的间隔, 以使外框31相对于内框32的旋紧松动,将内框32从外框31卸下,藉此能进行加工布W的拆卸。此时,由于操作者进行使操作轴39摆动到第二位置且将操作旋钮M切换成第二姿势的操作,因此,也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54 (调节螺钉38)旋转。根据上述结构的刺绣框30,在将外框31旋紧于内框32的旋紧机构35中,操作轴 39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且设于操作轴39的基端部的操作旋钮M能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操作旋钮M处于第二姿势时,相当于操作旋钮M的外径变大,因此,即便使操作旋钮M旋转的操作力较小,也能增大使调节螺钉38旋转的转矩。因此,操作者能以较小的操作力容易地使操作旋钮M旋转,从而能将外框31牢固地旋紧于内框32。由于操作者使操作旋钮M返回到第一姿势且使操作轴39返回到第一位置, 因此,在缝制时操作旋钮M不会与底座部2接触,刺绣框移送装置8能正确地移送刺绣框 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操作旋钮M支承于操作轴39的支承结构,使用了阶梯螺钉62和波形弹簧63,因此,操作旋钮M的支承结构简单,操作者也能容易地进行操作旋钮 54的姿势切换操作。由于当操作旋钮M处于第二姿势时,操作轴39与操作旋钮M形成大致T字状即大致直角交叉的姿势,因此,操作者能容易地旋转操作旋钮M。由于在波形弹簧63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操作旋钮M被保持于第一姿势或第二姿势,因此,能抑制当操作者旋转操作旋钮M时,操作旋钮M偏离第二姿势。在缝制时,也能抑制操作旋钮M偏离第一姿势。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操作旋钮M的切入槽60内配置操作轴39的操作侧端部的平板状部53的结构,因此,能紧凑地配置操作旋钮54。此外,能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将操作旋钮讨的操作力可靠地传递到调节螺钉38。通过使平板状部53与切入槽60的第一壁60a或第二壁60b抵接,能限制操作旋钮M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操作旋钮M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呈凸状的半球面形状,因此,能改善操作者抓住操作旋钮M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感。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能进行如下所述各种扩展或变更。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刺绣框10、30形成大致矩形框状,但也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操作旋钮2554上设有切入槽沈、60以分别供平板状部 24,53插入,并利用轴构件即阶梯螺钉观、62进行支承。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操作旋钮 25,54被相对于调节螺钉20或操作轴39支承成能转动的结构即可,可适当改变结构。此外,操作旋钮25、54能以阶梯螺钉观、62为中心大致转动90°,但可转动角度并不限定于 90°,比90°小或大均可。此外,使用波形弹簧四、63作为保持构件,但只要是能保持操作旋钮2554的姿势的构件即可,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构件。例如,也可在切入槽沈、60的内壁面设置卡合突起,在平板状部对、53设置卡合孔,通过两者的卡合来保持操作旋钮25、54的姿势。此外, 并不限定于安装于缝纫机1的刺绣框10、30,也能应用于手工艺品用的刺绣框等,可在不脱离要点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后加以实施。
1权利要求
1.一种刺绣框,包括 外框;内框,该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的内侧,且能将加工布夹在该内框与外框之间;以及旋紧机构,该旋紧机构由一对螺钉安装部和调节螺钉构成,所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设于将所述外框的框部分分割的分割部两侧且相对向,所述调节螺钉贯穿所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而安装且能调节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的操作侧端部对操作旋钮进行支承,使该操作旋钮能在沿与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沿与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旋钮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被轴构件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调节螺钉转动, 当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操作旋钮形成T字状的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对所述操作旋钮的所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予以保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对所述操作旋钮的所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予以保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旋钮上,局部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切入槽, 在所述调节螺钉的操作侧端部设有插入所述切入槽内的平板状部, 所述轴构件贯穿所述平板状部配置,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姿势切换,所述平板状部与所述切入槽相对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旋钮上,局部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切入槽, 在所述调节螺钉的操作侧端部设有插入所述切入槽内的平板状部, 所述轴构件贯穿所述平板状部配置,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姿势切换,所述平板状部与所述切入槽相对转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凸状的半球面形状。
8.一种刺绣框,包括 外框;内框,该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的内侧,且能将加工布夹在该内框与外框之间; 旋紧机构,该旋紧机构由一对螺钉安装部和调节螺钉构成,所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设于将所述外框的框部分分割的分割部两侧且相对向,所述调节螺钉贯穿所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而安装且能调节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操作轴,该操作轴是使所述调节螺钉旋转的操作轴,且能在操作轴的轴心与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心位于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的第一位置、朝与所述外框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变大的方向倾斜的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是将所述操作轴与所述调节螺钉连接的连接机构,且将所述操作轴的转矩传递到所述调节螺钉,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对操作旋钮进行支承,使该操作旋钮能在沿与所述操作轴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沿与所述操作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旋钮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被轴构件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操作轴转动, 当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操作轴与所述操作旋钮形成T字状的位置关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对所述操作旋钮的所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予以保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对所述操作旋钮的所述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予以保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旋钮上,局部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切入槽, 在所述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设有插入所述切入槽内的平板状部, 所述轴构件贯穿所述平板状部配置,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姿势切换,所述平板状部与所述切入槽相对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旋钮上,局部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切入槽, 在所述操作轴的操作侧端部设有插入所述切入槽内的平板状部, 所述轴构件贯穿所述平板状部配置,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姿势切换,所述平板状部与所述切入槽相对转动。
14.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刺绣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凸状的半球面形状。
全文摘要
一种刺绣框,包括外框;内框,该内框内嵌于所述外框,能将加工布夹在其与外框之间;以及旋紧机构,该旋紧机构由设于将所述外框的框部分分割的分割部两侧且相对向的一对螺钉安装部、贯穿所述一对螺钉安装部而安装且能调节螺钉安装部之间的间隔的调节螺钉构成,此外还设有操作旋钮,该操作旋钮能在沿与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姿势、沿与所述调节螺钉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切换地支承于所述调节螺钉的操作侧端部。
文档编号D05B39/00GK102560924SQ2011103076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
发明者深尾博昭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