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31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用于对圆织机织出的软带进入牵伸装置之前的张紧。
背景技术
圆织机技术领域中,通过前期工艺步骤生产出来的圆形软带,需要进入牵伸装置,牵伸装置通常设有多个压辊,软带进入压辊进行碾压牵伸,其中的纤维彼此间产生相对位移,其牵伸的目的在于使纤维连续地、均匀地分布在输出产品的长度方向上。因此,软带在进入牵伸装置前,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处于一个张紧的状态,这样,进入牵伸装置的压辊中时,才能使得每个部分都得到受力均匀的碾压,得到质量比较好的织带产品。而软带处于松弛状态时,就容易在进入牵伸装置时发生局部褶皱,影响织物表面的平滑,有时甚至会由于局部瑕疵对后来进入的织物造成连锁反应,产生织物褶皱面积不断扩大,从而造成次品的出现。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有必要设计一种圆织机软带的张紧机构,其目的就在于,在圆织机软带进入牵伸装置前就对其进行张紧,使其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保证牵伸的质量,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用于对圆织机织出的软带进入牵伸装置之前的张紧。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包括用于供软带传送的滚筒,所述滚筒套装在滚轴外部,所述滚轴两端分别伸出滚筒,所述滚筒两侧的下方分别设有弹簧,所述两根弹簧的上端分别与滚轴外端连接,两根弹簧互相平行且其下端均固定,两根弹簧均垂直于滚轴。所述弹簧均为拉伸弹簧,供软带从滚筒下方传送。所述弹簧均为压缩弹簧,供软带从滚筒上方传送。所述滚筒的两端设有固定套装于滚轴上的限位耳片。所述弹簧的外部均设有导向套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在圆织机软带进入牵伸装置前就对其进行张紧,使其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保证牵伸的质量,得到高品质的产品;2.通过弹簧与滚筒的结合,来实现软带的张紧,结构简单,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I。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包括用于供软带I传送的滚筒2,所述滚筒2套装在滚轴3外部,所述滚轴3两端分别伸出滚筒2,所述滚筒2两侧的下方分别设有弹簧4、5,所述两根弹簧4、5的上端分别与滚轴3外端连接,两根弹簧4、5互相平行且其下端均固定,两根弹簧4、5均垂直于滚轴3。本实施例中,弹簧4、5均为拉伸弹簧,供软带I从滚筒下方传送。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牵伸装置的入口位于软带上方的情况,这时,软带前端将向上倾斜然后进入牵伸装置,此时,设置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张紧机构,滚筒2位于软带上方,由于弹簧4、5的拉伸作用将其张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滚筒2的两端设有固定套装于滚轴上的限位耳片6。 限位耳片6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软带I从滚筒2的一端滑落。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弹簧4、5的外部均设有导向套筒7。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相同之处不赘述,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4、5均为压缩弹簧,供软带I从滚筒2上方传送。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牵伸装置的入口位于软带下方的情况,这时,软带前端将向下倾斜然后进入牵伸装置,此时,设置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张紧机构,滚筒2位于软带下方,由于弹簧4、5向上的张力作用将其张紧。
权利要求1.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软带传送的滚筒,所述滚筒套装在滚轴外部,所述滚轴两端分别伸出滚筒,所述滚筒两侧的下方分别设有弹簧,所述两根弹簧的上端分别与滚轴外端连接,两根弹簧互相平行且其下端均固定,两根弹簧均垂直于滚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均为拉伸弹簧,供软带从滚筒下方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均为压缩弹簧,供软带从滚筒上方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两端设有固定套装于滚轴上的限位耳片。
5.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外部均设有导向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用于对圆织机织出的软带进入牵伸装置之前的张紧。一种圆织机软带张紧机构,包括用于供软带传送的滚筒,所述滚筒套装在滚轴外部,所述滚轴两端分别伸出滚筒,所述滚筒两侧的下方分别设有弹簧,所述两根弹簧的上端分别与滚轴外端连接,两根弹簧互相平行且其下端均固定,两根弹簧均垂直于滚轴。本实用新型在圆织机软带进入牵伸装置前就对其进行张紧,使其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保证牵伸的质量,得到高品质的产品;通过弹簧与滚筒的结合,来实现软带的张紧,结构简单,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文档编号D03D49/04GK202415855SQ20112048760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肖君岩 申请人:泉州市三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